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毕小伟:赏析朗读教学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31 07:5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赏析朗读教学艺术
1
师:下面请你们通过读课题来回答我的问题。
师:这是什么样的东西?
生:最珍贵的东西。
师:最珍贵的是什么?
生:最珍贵的东西。
师:其实朗读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你只要明白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用重音、用节奏把这些意思凸显出来,再加上勤练习,就一定能把课文读好。
——选自支玉恒《最珍贵的东西》
阐释:这是一种最典型的语感训练,强调不同的逻辑重音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这样的训练方式通常在朗读课题和句子教学中进行。
2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生:(有些拖音)掌声。
师:不要拖音,要读得干净利落。(老师示范读)再读——
生:掌声。
师:对了。
——选自贾志敏〈〈掌声〉〉
阐释:读书要敢于指导,敢于示范,体现教学的严谨和规范。
3
师:咱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下,我听一听你们读得怎么样?
生:(读)“再见了,亲人。”
师:以后再也见不到了,要有这种情感。(很有情感地示范)“再见了,亲人”大家读。
生:“再见了,亲人。”
师:现在亲人就在眼前,一边握手,一边说:“再见了,亲人。”(语速较快,有节奏地示范)大家读。
生:“再见了,亲人。”
师:我听着你们读得不太像啊,现在亲人就在眼前,手握着手,体会一下,读。
生:“再见了,亲人。”
师:还要把手抖起来就像了,现在亲人已经上车了,站在车窗里面往外看,朝鲜人民站在站台上,望着车上的战士,怎么读?
生:(语气激昂)再见了,亲人
师:列车已经走远了,朝鲜人民望着远去的列车,最后一次深情地呼唤。
生:(声音悠长)“再见了,亲人。”
师:这样读就对了。同一句话,不同的情况,读法就不同了。
——支玉恒《再见了,亲人》
阐释:设置不同的情景来读,丰富读的样式,体验其中的情感,把语言文字的内涵美和韵律美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读书的体验更加丰富了,他们会顿悟:哦,原来课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在《水》一课中读课题的环节,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4
师:下面请大家各自放开声音再读一次!听明白这句话没有?我这句话包括了几个要求?用先总后分的方式来回答。
生:老师在这句话提了三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是各读各的,第二个要求是声音要洪亮,第三个要求是读一次。
师:谁再来说,这次要先分后总。
生:老师这句话的第一个要求是把课文读响亮,第二个要求是各读各的,第三个要求是读一次。这就是老师提出的三个要求。
师:很好,谁再来说,这次要求先总后分再总。
生:老师这句话讲了三个要求,第一个是声音要洪亮,第二个要求是读一次,第三个要求是各读各的。这就是老师说的三个要求。
——选自支玉恒《最珍贵的东西》
阐释:这是支老师的专利。除此之外,也没有谁会想到在朗读要求上来训练学生的听话和说话的能力。而且这样的训练也是支老师刻意这样设计的,这与文本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一致的,这是教学的一种孕伏。
5
师:敢站起来读的请起立!你们这几位太慢了,慢了就失去一次机会。做事情要迅速、麻利。站着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生读第一段)
师:一起读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段)好读得不错。既然大家都这么有积极性,我还要看看大家有没有自信心。谁敢说,我是班里读书读地最好的?
生:我!
师:好,你读下一段。(生读第三段)
师:读得不错。你再来推荐一位比你读得更好的同学。
(生推荐读)
师:读得真好。现在请你推荐一位平时胆子最小的同学,
生:我推荐董逸群。
师:(对董逸群)你是不是胆子很小?没关系,他们胆子大,只能站在位子上读,咱们胆子小,来前面读,把腰挺起来,正眼看一下下面的老师们,用眼光想他们宣告我不怕。(学生因为高度紧张,哭了起来,支老师把孩子轻轻揽在怀里,柔声鼓励)你今天在这儿读了以后,再没人敢说你胆子小了,因为咱们对着一千多位老师读过书呢!(孩子依然哽咽,不敢读,支老师一边鼓励孩子,一边降低要求)咱只读一句,好吗?读读下一段的第一句。
生(哽咽着):“还有信念,还有希望,还有意志,还有梦想……
师:读得多好啊!老再读一读。(生依然哽咽,但声音大了一些。)
师:你们听她的声音像胆小吗?不象啊!现在挺胸抬头,大大方方地读。(学生抑制住哽咽,较为流畅的读完第八段,全场掌声雷动。)
师:多好啊!老师们都为你鼓掌了。现在你对同学们说:“现在,谁还敢说我胆小!”
生:谁还敢说我胆小!
师:以后敢不敢读了?
生:敢读。
师:请你读一段乐意吗?
生:乐意。(生更为流畅地读完第九段,全场再次响起掌声。)
师:其实,你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以后把胆子练大点,你就是一个非常卓越的人啊!
——选自支玉恒《最珍贵的东西》
阐释:在支老师的教学中,朗读是一次公平的机遇,每个人都要紧紧抓住;朗读是一次展露才华的舞台,欣赏自己,赏识他人;朗读还是培养自信的场所,倾注教师对弱势群体的生命关怀。教师的育人情怀,教师的育人智慧尽显其中。
6
于永正:听你读这篇课文就像一辆车子走在不平整的路上,磕磕绊绊、一顿一顿的。
于永正:听你读这篇课文,就像一辆车子行驶在平坦的路上,很顺畅。
——选自于永正《杨氏之子》
阐释:这是一个最新版的朗读评价语言,既形象又富有情趣。往深处想,学语文就是学语言,不仅是文本语言,还有教师语言。语言的品质中不仅有通俗易懂的直白,还应该有语言的诗性和智慧,把就是富有启发性和隐喻意义。
7
师:有三位小朋友站了起来,他们读得好啊!这个同学读书读得快,第一个读完,说明他阅读速度很快;这位同学坐得正、坐得直,说明他读书认真态度好;这个小朋友我听他读得很正确。为这三个同学鼓掌。
——贾志敏《掌声》
阐释:表扬中有鲜活的榜样,表扬中含朗读的要求
8
师:我有一个小问题,孔君平说:“此为君家果。”是逗着小孩玩年,还是讽刺挖苦呢?大家听老师读一遍,注意看老师的表情——刚上课时我让大家观察表情,表情也会说话的。
(师范读《杨氏之子》,面容和蔼,表情幽默,动作风趣,学生为之热烈鼓掌。)
师:怎么样?是讽刺还是逗着玩、开玩笑?
生:是逗着玩,是大人跟小孩子开玩笑。
师:你看,表情朗读就有这么大的作用。下面请大家一起像于老师这样读一下课文。如果你的表情和动作能配合一下那就太好了。(学生自由课文。)
——选自于永正《杨氏之子》
阐释:这是一个十分高明的教学设计,有时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朗读是活的,她能听,又能看,还能激起联想,甚至能够活跃教学气氛,调节教学节奏。于老师这一设计,巧妙地贴近了儿童的学习心理,用表情朗读的方式创造童真童趣的韵味,学生一目了然,一听便明。由此生发出这样一声感叹:于老师——教学大师!
2#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8:00:02 | 只看该作者
赏析识字教学艺术转载▼

1)滚——演示法
教师:(演示)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个“衣”字,中间是一个“公”字,老师编了一个顺口溜“左边三点水,右衣上下分,公字写扁形,放进衣字中。”
阐释:这个“滚”字很难写,笔画多,难记住字形。教师先用直观手段让学生感知字形,然后用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帮助学生识记,十分巧妙。为此,选其编入我的集子中,旨在让老师明白识字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终身铭记。
2)肖——皮筋歌
师:肖村静悄悄,朝霞染树梢。山花开峭壁,身资多俊俏。鱼儿水中游,自在又逍遥。雄鹰展翅飞,搏击冲云霄。
生:肖、霄、悄、俏、逍
阐释:教师要把同音字或者形近字通过诗歌的形式来归类,使得识字教学充满了情趣。
3)皮——儿歌
师:有土堆成坡,有水连成波。碰石擦破皮,走路跛一跛。披衣床上坐,被子多暖和。透过玻璃窗,夕阳染山河。外婆来看我,带来甜菠萝。
生:波、菠、玻、被、坡、婆、破、披
阐释:教师要善于利用“同族字”的特点,编写出有趣的儿歌,有情景,有情趣,让学生进行形象记忆。
4)吠、鸟、土——三字经
师:犬张口,汪汪吠。鸟张口,鸣声翠。土字旁,构字广,长堤坝,高城墙。
阐释:枯燥的语言知识融合在活泼的形式之中。
(5)渐——字理教学
师:“渐”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浸染衣服的图片以及“渐,本义是水浸染物品的图片”的说明。因为水浸入后浸染湿物品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要引出逐渐、慢慢的意思。“渐渐地”就是“慢慢的”。)
师:这个“渐”字为什么是三点水,为什么是“慢”的意思呢?
(师拿出一个墨水瓶)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这个墨水瓶,一张纸浸下去以后,为什么变红了?哦!原来它是被墨水慢慢染红了!所以我们说渐渐就是慢慢,刚才纸被染红的过程是不是很慢呀?
——黄亢美字理教学
阐释:我们有时能够看到在课堂上语文教师为了识记某个生字竟然做起实验来。以前我总是感到纳闷,语文课又不是什么自然课,生字教学一定要这么麻烦吗?无非是一个汉字吗?强化识记完全可以解决问题。此时在我脑海里又想到了一个真实的教学情景,好象一个青年教师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叫“沉浸”,老师也像黄老师那样拿了一个盛有水的烧杯,把一样东西沉浸其中,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这个词语。后来陆燕红老师在执教《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好象在教学课文中的某个词语“骆驼的脚掌大不至于轻易的淹没在沙里。用了两样面积不等的东西在沙里做实验,让学生明白面积大的东西不容易埋进沙子里。当然我所讲的离子和黄老师的教学有不同之处,黄老师的实验是为了认识字理,还有两个案例是为了认识科学道理。同是实验,目的不同。突然在我的脑子里冒出了一个新的念头——语文教学并不排斥小实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1:57 , Processed in 0.08320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