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目标科学设立之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5 15:4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目标科学设立之策略



南宁市园湖路小学 张永红

摘要:“树立阅读能力教学目标层级观念,建构学段阅读能力目标具体层级”、“结合所用教科书,梳理、建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目标的年级和分册序列”、“树立单元整体教学思想,在分册目标序列建立的基础上,结合所用教材单元主题文章的编排,梳理、建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目标的单元序列”、“揣摩文本,了解学情,具体准确表述,以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向课文及课时教学目标的转化与细化”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提升阅读教学能力目标设立科学性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阅读能力目标;设立策略

在把握语文课程性质,明确语文教学目标方向的基础上,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提升阅读教学能力目标设立科学性的策略有以下几点:

一、树立阅读能力教学目标层级观念,建构学段阅读能力目标具体层级。

立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借鉴已有成果,笔者认为小学生阅读能力教学目标层级可如下建构:

识记能力
理解能力
运用能力
评析能力
认读
背诵
解释
概括
掌握
运用
欣赏
鉴别

“识记能力”是指学生能对文章的文字符号作出迅速而准确的感知、辨识,即能读准字音、辨清字形、了解字义,并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能够见形而知音义,闻音而知义形,表义能写字形辨字音;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文章中的重要语句等。其依次为“认读”、“背诵”两个层级。

“理解能力”是指能根据问题在文本中寻找准确的信息并能恰当地表述;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及深层意思;理清篇章内部段落间或层次间的内容关系;能从整体上把握篇章某处、多处及全文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及情感态度倾向,推断篇章隐含的情绪、观点、态度、道理;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等。其依次为“解释”、“概括”两个层级。

“运用能力”是指领会和掌握文章在遣词造句、起承转合、布局谋篇、剪材选材、思想立意等方面的表达效果与形式;能迁移运用文章的表达方式,甚至于在此基础上学习个性表达等。其依次为“掌握”、“运用”两个层级。

“评析能力”是指能评鉴精妙的语言及表达技巧;评说文中人物、作者,提出观点,说明理由;评说文章的观点与思想内容;提出文章新写法、解决问题新办法。其依次为“欣赏”、“鉴别”两个层级。

上述阅读能力目标四大层级中,识记能力是获得阅读材料最浅层次意义的能力,它是阅读的基础,在阅读能力中处于最低层次;理解能力是掌握阅读技能最主要的标志;理解是运用和评鉴的前提,没有理解就不可能运用和评鉴;运用和评鉴又是对理解的进一步深化,使学生对文章的认识达到理智上的领悟和情感上的沟通、融合,实践中的迁移。运用和评鉴是阅读能力的高层级。

树立阅读能力教学目标层级观念,教师可据此进一步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标要求,建构学段阅读能力目标具体层级,加以分析和研读,为课程目标转化为教学具体目标以及目标科学性的评鉴,提供明晰的依据。如:



学段
层级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三学段














理解

能力






解释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2.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2.体会词语表达效果,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3.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4.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概括

1.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1.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

2.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运用阅读能力层级表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至第三学段阅读课程目标的梳理,即可看出课标在学生各阶段阅读学习中,从“遣词造句”、“起承转合”、“布局谋篇”、“剪材选材”、“思想立意”几方面赏析作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目标不具体或缺失。需要研究工作者和一线教师进一步明确,使其具体化。

树立阅读能力教学目标层级观念,教师还可据此评鉴教学目标设立的科学性。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识记·认读目标】【语文价值】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认读目标】【语文价值】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文化价值】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评析·欣赏目标】【语文价值】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文化价值】

上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用书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中所列举的课文教学目标。从中可知:此处本课教学目标设立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未能准确把握语文阅读教学课程的目标任务,忽略了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敏感性”、“发展学生对于作品的赏析的意识和能力”这一重要的目标任务,所列目标缺失“语文价值”;在阅读能力培养上,停留在“识记”这一低层次目标居多,而其他层次目标基本缺失。

二、结合所用教科书,梳理、建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目标的年级和分册序列。

柯孔标、滕春友、刘荣华在《基于人教版新教材小学语文能力目标的有效建构与评价》一文中所列举的阅读解释能力目标的分册序列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指引:

年级
解释能力目标
三上
1.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借助字典和词典的方法,解释词句的意思;了解顿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2.根据要求在文本中提取多个明显的信息,解释简单的问题。
三下
1.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借助字典和词典、想象画面的方法,解释词句的意思;理解顿号、逗号、句号、叹号、省略号、冒号、引号的不同作用,并初步运用。

2.利用文本信息和个人经验,解释较为复杂的问题。
四上
1.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借助字典和词典的方法,解释含义较为深刻句子的意识;了解引号的特殊用法。

2.根据要求在文中准确提取隐含的信息解释问题,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四下
1.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借助字典和词典、联系时代背景的方法,解释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引号的特殊用法,了解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利用文本信息和生活经验,运用想象、链接等多种策略,对问题作出解释。

三、树立单元整体教学思想,在分册目标序列建立的基础上,结合所用教材单元主题文章的编排,梳理、建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目标的单元序列。

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家笔下的动物”,就可落实“体会因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表达方式不同而各具特色的语言风格”这两个“理解·解释”和“评析·欣赏”单元阅读能力目标,具体目标序列如下:

单元教材
理解·解释能力
评析·欣赏能力
《白鹅》
体会作者抓住特点,运用拟人、打比方、对比、反语、明贬实褒等表现方法,从“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准确生动地描写出白鹅高傲的习性特点。


感受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及幽默风趣、善意揶揄的语言风格。
《﹡白公鹅》
体会作者抓住特点,运用拟人、夸张、反语等表现方法,从“走路的姿态”、“平时的活动”两方面准确生动地描写出白公鹅上将派头。
感受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及轻松幽默的语调、颇有调侃味道的语言风格。
《猫》
体会作者抓住特点,运用事实描述的表现方法,准确生动地表现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
感受作者待猫如家人般的喜爱之情及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
《﹡母鸡》
体会作者抓住动物特点,以情感变化为线索,采用对比的写法,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母鸡“浅薄、媚俗”和“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感受作者对母鸡的情感变化(讨厌——尊敬)和对及口语化的、直白自然的语言风格。

从上表可见,单元目标的落实与课文目标的制定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避免教师在选择教学能力目标和教学内容时的随意化,保证阅读能力训练的系统性和严谨性。

四、揣摩文本,了解学情,具体准确表述,以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向课文及课时教学目标的转化与细化。

当前在教学目标的设立之中,一般只有课文总目标,没有课时目标,课时教学缺少明确的任务;课文和课时目标的表述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目标过大,缺乏针对性;目标过多,没有重点性;目标过高,忽视差异性;目标不集中,缺少整体性等,致使课程目标未能向课文及课时教学目标的转化与细化。而教师对教师用书的依赖,自身对文本与学情解读的不到位,也是造成此类问题根本原因之一。

如下例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下册教师用书中《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所例举的字词教学目标:

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上述目标,缺乏针对性,没有重点性,易造成教师认知偏差,出现读读且过,或随意指导的现象。如将其改为下述表述,字词学习的针对性、重难点的确立以及实践应用和拓展积累则更为显现:

认识“莞”、“姹”、“嫣”三个生字,会写“脊、莞、锦、姹、嫣、暇、颇”七个生字,辨析多音字“莞”,读准轻声词“脊梁”,注意“脊、姹、嫣、暇、颇”几字的部分笔画,掌握“脊”字的笔顺。理解“莞尔一笑、脊梁、真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颇、耐人寻味”等词义,注意“莞尔一笑”一词的适用对象,“真切”一词搭配对象,揣摩“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构词特点,积累形容花儿开放的四字的词语,如绚丽多彩、五彩缤纷、百花怒放、含苞欲放、娇艳美丽等,体会“应接不暇”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辨析“耐人寻味”与“耐人回味”词义区别。

这样具体化的目标,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认知情况,认真揣摩学生在随文的字词学习中,易错点、难解点、困惑点、混淆点、词语品味的涵泳点、举一反三或同类拓展点等。

参考文献

[1]肖川:小学语文之两岸四地教学观摩研讨暨十年课改成果报告会专题报告·语文教学的目标与策略 2012.4.21

[2]高林生:小学语文之两岸四地教学观摩研讨暨十年课改成果报告会专题报告·语文教学教什么 2012.4.23

[3]余琴: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要素与结构.《教学月刊》2011.4

[4]柯孔标、滕春友、刘荣华:基于人教版新教材小学语文能力目标的有效建构与评价.《教学月刊》2011.3

[5]陆云:专题报告·如何把握阅读教学教什么——2011年全国教师专业素养大赛课例评析201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9 13:23 , Processed in 0.1186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