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不能说不尴尬的“不”
某省2011年中考语文卷卷首第3小题是这样一道单项选择题: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b.昨日,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
c.浏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答案选a,没有疑问。疑问是,其余各句所犯何病?学生在考场上得出答案需进行怎样的思索?命题者设题的意图又在哪儿?值得反思。
语病,有很多种,成分残缺、重复啰嗦、结构混乱、搭配不当、用词失当、词序不当、逻辑错误,不一而足。虽然现行多数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没呈现句病种类、病句修改等一系列书面语组织知识,但我们语文教师平时还是为与考试接轨教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可能中考总复习阶段,有人还组织过“语句健康水平检查与治疗”技能的强化训练呢。
心智行为离不开知识支撑。审查语句有无毛病,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提取并审查语意,大凡能提取出明确的语意,且语意合乎社会生活规律(即所谓正确),没病。否之则否。可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可能收集齐社会上所有的病句,即使搬来了语料库,有条件大规模展示病句,师生也没有时间对所呈现句子的语意进行伦理评判。总之,语文课堂上师生需有一套特殊话语系统——“句病类型”知识。考场上,学生正是借助这一套正规课本不呈现的知识,在语感的支配下,理性地辨认出疑似病句的句病类型,从而得出考题的答案来。
b句,找不到“启动”所搭配的对象,成分残缺;d句,前半句的“能否”一词,在后半句里缺少对应项,前后不一致。难点在c句,它犯了什么病?如不能对c句的句病作出诊断,加上“a句无病”非学生能力所能及,则作答困难了。故,c句的句病得有一个说法。
游览者会不会忽略苏州园林注意图画美之特点,因人而异,可估计而不可妄作断定。估计,指向可能性、倾向性,不指向必然性。c句作出“必然也不会不忽略”的断语,错在哪儿?两个可能:一是“不会不”双重否定构建存疑,二是“必然”有错。
值得注意的是,c句是借用课文《苏州园林》里的一句话画蛇添足而造出的。课文原句是“浏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两相比较,考卷上的c句多了一个“不”字。于是必须追问——
其一,考场上学生是不是以“与叶圣陶原句语意相反”为由而判c句为病句?如是,合乎我们的语文教学初衷么?如非,拟题者期待考生凭什么作出判断?且,当将此考题作为下一届毕业班复习用例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向学生去解说?
其二,拟题者“为赋新词强说愁”——为设考题造病句,这种往课文文句里硬生生塞进一个“不”字的病句造法,是深思熟虑还是心血来潮?为何要添加这个“不”字?且不管这一添加会不会误导出“课文文句都绝对正确”的错觉,我们得揣摩拟题者加“不”字所基于的潜在理据,或寻得加“不”字的必要性,或推导出拟题者的设例初衷,即拟题人想通过这个病例来考查什么。是考察哪一句病类型?是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维或多维?
不能不正视:如以“与叶圣陶原句语意相反”为由而判c句为病句,思维很荒谬,思想很机械。脱开课文语境,独立地审查“浏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这个判断,它显然违背逻辑,混淆了可能性与必然性,是一个不当判断。作为病句,它错在“必然”。回到试卷上,如果c句是拿来考查“逻辑错误”这一“句病类型”的,拟题者完全没有必要加一个“不”字,直接用课文原句让学生去作独立的辨析判别,则堪称设题精妙。加了个“不”,反而画蛇添足了。拟题人可能正是出于担心,担心单项选择题的答案不唯一而做了一回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由此观之,这个“不”字,添加得不能说不尴尬啊。既担心学生有“课文文句都正确”的成见,又缺乏披露错误的勇气,还担心出“单项选择题答案不唯一”事故。出题目,难!
话得说回来。叶圣陶先生在《拙政园诸园寄深眷》一文中写那句子,是借“恭维游览者”的方式来引出说明对象,以便展开说明。人性有弱点,喜恭维而厌贬损。善意而礼貌地抬举游览者及文章读者,是言语的艺术策略与技术手段。所以,原文语境中“浏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之表述,并无不当,因而课本编者未作“篡改”。设题者单独取出这一个句子,凭什么要恶意篡改呢?
二、图表高度相似而标答严正对立
某省2011年中考语文卷第6题是一道考查综合探究与表述能力的图表题。
6.阅读下面的图表,回答后面的问题。(共5分)
(1)从上面的图表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3分)
(2)你最喜欢从哪个途径获取科技信息?请说出理由。(2分)
这无疑是一道有品位的综合探究能力考测题。信息时代里,读图能力相当重要。权威部门给出的“标答”与评分标准是:
(1)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趋于多元化;其中,从电视、报纸、与人交谈等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率较高,而从一般杂志、图书、科学期刊等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率较低。(此题3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因特网;快捷,方便,信息量大。(此题2分,答出理由并言之成理给2分,只答获取途径不给分。)
关心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人们很快发现,这道题与去年另省卷一图表题高度相似。
去年另省卷的评分标准与今年某省大同小异,但参考答案中却有“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之表述,与今年某省的参考答案构成一对尖锐矛盾。
不知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者和当事两省两年的中考语文卷命制者反思过没有:两题所用的两张高度相似的统计图所反映的主要信息,浮在面上的最明确的是哪一条?探究任何现象与问题,由表及里乃自然顺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表之不察,里从何觉?对现象、问题进行综合探究,所见所得,天经地义是多元的。多元不可能无序。两省两年都没限定答案的唯一性,令人欣喜,但所提供的参考答案呈现出的矛盾,在一国范围,大概应该有个公允的说法。
我国民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到底是“趋于多元”还是“比较单一”?比对两张统计图,“多元”的判断比较客观,“比较单一”不仅不是凭一张图就能得出的不严谨判断,还是一个不符合图表事实的错误判断。
窃以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的结构,并非图表所要反映的主要信息。电视是我国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第一渠道、电视与报纸是我国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两条主要渠道,才是两幅统计图共同反映的最强烈最鲜明的信息。
两省两年中考卷自然都出自语文教学名家名师之手,前者创题,有开拓性;后者仿题,与创题者有共同的课程理性认知,还有共同的工具理性趣味:两者无所谓高下优劣之分。但他们共同斜视着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结构的特征,共同在渠道上翻筋斗,却让人看不懂。莫非都主张探究问题应讲求深度与广度?莫非后者是对前者之误差的一种故意反拨?无论是追求深广度还是调校误差度,都与读图、述图技能的培养测评相去十万八千里。
三、考题应作明确细致的设计应用说明
有新闻报道称,有关部门正在建设国家题库,我们乐观其成。各省区以及地市近年中考语文试题有不如人意的失误,在所难免。但创新是其主流,有信度效度区分度是其主要面貌,不可否定。语文试题遵循语文课程理性与语文教学理性而建立。将来,中考语文题库中一道道语文考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技能项……考题所考查的标的,设题者应能作出明确而细致的表述。上文那“不”的尴尬、那关于信息获取渠道之结构的玄妙矛盾,若设题与制作标答时就尝试过明确细致的说明,恐怕都可防患于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