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港创办报纸杂志几乎无限制 书号免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1 07:4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香港创办报纸杂志几乎无限制 书号免费
    作者:南方都市报     2013-05-28   
  繁荣刊物市场是批判思维的培训班、社会的减压阀


  创杂志、办报纸、出书,这种听起来很严肃的事,对于香港人来说用一句广告词就可以概括———“just doit”,因为真的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申请刊号和书号没有批准不批准的概念,就像是年满16岁去办理身份证一样简单。不考虑成本的话,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办一份属于自己的报刊,当然是否能运营下去又是另外一个问题。这种开放的纸媒环境,让人们拥有了多元的发声平台、丰富的媒体环境,无论是文化娱乐,还是政治经济层面,都提供了更多种类的观点,给香港人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   


  在香港办本杂志除了无需验资的一万港元注册资金外,几乎无限制


  在香港《东touch》杂志工作了五年的Yen,对于杂志行业非常熟悉,她形容香港的杂志“就像香港的霓虹灯牌一样多”,不断有新的杂志出现,也不断有杂志“执笠”(粤语:倒闭的意思)。路边随便一个杂志摊,都有上百种杂志,同类内容的不同杂志经常撞车,单是电玩游戏类的杂志就能找出七八本。


  《生活》杂志创意总监令狐磊告诉记者,最近香港又有新杂志诞生,是《号外》的副主编N icoT ang自己创办的,首期就聚焦入夜后的香港,话题很接地气。


  造成香港杂志种类繁多、竞争激烈的原因之一,就是香港办一本杂志程序非常简洁。杂志社和报社的最低注册资本仅为一万港元,而且无需验资。注册好公司,按要求准备好资料,就可以给刊物办理刊号。


  从申请刊号到内容审查再到出版上市,基本上只需要按步骤缴费就可以了,根本不用担心会遇到障碍。除了有色情内容的刊物需要标明18岁以下不得购买之外,香港对杂志的限制就是没有限制。


  台湾文化人、《号外》杂志主编张铁志在说到香港办杂志的限制时说:“除非是自我设限,在香港办杂志在内容方面没有任何管制。”当然一本杂志要维系下去或者说要盈利,就和员工能力、杂志宗旨有关,但如果只是单纯地办一本刊物,只要成本在能力范围以内,其他的程序都很简单。


  至于杂志的成本,也完全取决于杂志的定位和印刷成本,还会受到广告的影响。传奇杂志大亨施养德在1990年代办的《A rtention》(艺觉)杂志完全可以靠他的人脉处理杂志广告问题,有那么几期甚至希望杂志里的广告藏起来,要撕开页面才能看到。


  2010年创刊的《黑纸》是一份香港创作期刊,基本没有任何广告,目前号称“伪爱情杂志”,每周五于全港各7-Eleven售卖,价格为港币一元。虽然号称是周刊杂志,但是每一期的《黑纸》其实只是一张A 4大小的纸,由于编者们觉得现在很多人受到网络生活影响以致思绪零乱不能阅读长篇文字,因此《黑纸》被安排出版短文为主以配合当下的表现方式。Yen告诉记者,这样的“杂志”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欢迎,有很多人以收藏《黑纸》为兴趣。


  香港很多人宁愿赔钱办报纸,为的是发出自己的声音


  香港办报和办杂志一样简单,而且曾经还是一种潮流。上世纪50年代很多文化人到香港找不到工作,几个人一合计就集资出一份报纸,交登记费,租办公室,找两个记者每天去跑新闻,一份只有一两页的小报只要一毛钱。报纸最繁荣的时期,整个香港只有300万人口,却有上百份的报纸。


  老外在香港办报纸同样也很宽松,最近就有一批老外创办了一份英文报纸,并独立采编外国人对香港社会和时事的看法。沪港小生在微博上评论此事时说道:“在香港,理论上人人都可以办报纸、杂志。”想维持下去只要资金雄厚,或者每期有足够多的广告客户支持。


  现在香港市面上主要流通的报纸,收费和免费的加起来有29份,虽然相对从前来说这个数字已经很低调了,但对于一个700万人口的城市来说,报纸可供选择度还是非常高。香港专栏作家陶杰说到香港报纸时表示,现在香港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报纸的资本运营难度也加大了。“因为信息传递快了,印刷要求也高,现在一份7块钱的报纸什么内容都要包含,这一点已经淘汰了很多报纸了。”


  香港有很多报纸发行量都在10万以下,这个发行量其实并不算高,但在他们看来,关键是能拥有一个发声的渠道。所以香港报纸还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以盈利为主,另外一些发行量很少的报纸,基本不赚钱是以能发出声音为主要诉求。


  香港新闻联会会长、世界中文报协前主席张国良在接受采访时说,有些报纸在激烈的竞争中也没有赚到钱,甚至赔钱,但是报纸的拥有者依然坚持出版。一些老板在其他地方赚的钱投入到报纸中,看重的就是报纸能掌握话语权。比如英皇集团办的报纸,这个集团经营范围涉及娱乐、博彩、房地产等,需要有一张报纸影响舆论,为其产业服务。


  香港书号免费,中学生也可以自己申请书号出书


  有一个脑筋急转弯是如何把大象放进冰箱,答案是三步:打开冰箱,把大象放进去,然后关上冰箱。在香港,如果你想要出一本书,基本上也就是这么简单的几步:去政府部门申请一个书号,然后找印刷厂印刷,联系书店上架售卖,完成了。


  “在香港,哪怕是一个中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去申请书号来出书。”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冯应谦提出了这一点。如果是比较有影响力的名人出书,印刷几万册的,会找知名的出版社操作,收费也会比较贵。但普通人如果写了一本书,打算印个几百本小面积内发售,可以以团体的身份去申请书号,也可以个人名义去申请,再联系小出版社印刷发行。“理论上所有香港人都可以出书。”


  香港乐闻出版有限公司的出版人吕仕国告诉记者,在香港出版书籍申请书号是不需要钱的,只要到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下辖的书刊注册组申请之后,根据自己的要求来选择印刷的数量和版本就可以。“基本上书号申请没有什么批准与否的概念,都可以申请到,也没有什么限制,一般要控制的就是印刷成本。”整个申请流程和出书过程在他看来再简单不过,几句话就可以概括完。


  香港出版业机制灵活、程序快捷,所出图书在海外能够产生影响,香港书号是国际法定书号,世界通用,其版权证明文件为国际承认保护。所以,许多内地的学者、作家、艺术家也会用香港书号出版自己的著作。内地人申请香港书号的周期,视书稿内容的复杂程度,加上签订相关手续的时间,一般在5到10天。


  理论上来说,每个人或团体,都可以无限量地拿到书号出书。即使香港常常也被批评为文化沙漠,但这一点对书籍的包容性,已经很难得。


  报刊创办的便利性能提升社会的批判思维、降低暴躁情绪


  在香港这个纸媒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里,存在着“大报小报化”,甚至“电视小报化”的现象。香港销量最大的日报往往不是严肃的传统大报,而是内容声色犬马得像小报一样的报纸,标题也常常起得骇人听闻。


  可是在满足“马照跑,舞照跳”市场需要的同时,香港人也随时可以读到严肃深刻的政经评论,听到针砭时弊的电台广播,看到高端文化的电视制作。香港报刊涵盖整个意识形态,各种观点都能在受众里找到市场,从而构建了一个多元的言论空间。


  冯应谦认为,市场上纸媒的多元化其实对于教育来说,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香港在中学就开始推行批判思维和多元思维,当然不能只让学生在书本里看到名词解释,社会上报刊媒体的资讯流通和百花 齐 放 有 助 于 提 供 更 多 的 观 点 给 学生。”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冯应谦来说,这一点影响很明显。


  在媒体上听到不同的声音,虽然对社会稳定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但依然是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冯应谦认为,通过媒体已经把一部分不满的情绪发泄出来,政府部门收到后可以积极改善,不会爆发更多的冲突。


  在不抵触相关权利的前提下,传媒机构可以按照市场方式运作,报道全世界各地的消息和数据,不同信仰和文化的观点,都有充分表达的机会,对政府施政失误的批评、对行政长官和官员的指责,也不例外。


  知道更多信息,有了发声的管道,其实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暴躁情绪。张铁志也非常赞同这一点。“观点越多,反而不会有非常偏颇的想法。越是开放多元的出口,反而越能够建立一个平和的公共空间。”张铁志用一句老话来概括,“真理越辩越明。”


  话语模式的多元,也让媒体之间能够比较坦诚地进行交锋,经常会有不同的报刊通过投稿和专栏就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打笔仗,也给读者提供了更多观点的选择,有助于开化民智。无论是从生活上还是文化艺术上,这样的环境作为一股很大的助力,对于开拓想象力、提高大众的公民意识都有帮助。


  即使现在香港的报刊媒体在作家陶杰的眼中已经远远不是最繁荣的时期,很多信息交流已经转移战场到网络上去了,但在每个人都可以办杂志报纸和出书的香港,媒体的话语权始终保持着锋芒。
来源:南方都市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1:21 , Processed in 0.08974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