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易洞书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9 15:3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社区书店老板的“公共生活”
2012-08-06
文/麦若缘(《文化纵横》记者)

第一次见到邱小石,是在华贸读易洞书店里举办的一个小型文化沙龙上。当时并未对这位在店中忙碌的男子有太深的印象,倒是这家书店颇能让人提起几分兴致。华茂的“读易洞”是坐落在华茂高档公寓楼群中的一间书屋。虽然占据了底层商铺的位置,乍看上去还是更像住在一楼敞开着门的某家住户,走进去也似一个被改装过的普通居所,只不过用书架隔出两三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里间摆着几套沙发茶几和桌椅。与那些传统意义上的连锁大书店和讲求品味的主题书店相比,这里更让人想到“社区书店”的字眼。
后来,听小石讲起他在北京开的第一家读易洞书店,并且亲身去过之后,方才发觉,与第一家开在青青社区里的读易洞书店相比,我在华贸看到的读易洞书店已经有了较重的商业气息,那个处在东南五环外的“读易洞”,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社区书店”。而他的店主人,经由这家书店,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的城市社区,它折射出了当下私人家庭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微妙关系,其背后是个体在公私领域之间进退的尺度和认知,或者,它至少是我们这个社会中一部分人的精神写照。

缘起

邱小石,说话慢条斯理,鼻梁上的眼镜让他透着书卷气。问及他当初为什么会想到去开这样一家书店,邱小石略作思考,清楚地给出了两个理由:一是从遥远的故乡带出来的爱读书的习惯,二来,则是与他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相关。
爱读书可以算是传统赋予邱小石生命的东西,是一种骨子里的认同。邱小石生于四川富顺,这是个文人士子辈出的地方。在悠久的传统氛围之下,无论是历代的书香门第,还是一般的寻常百姓家,生长其中的人对读书总是很容易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邱小石便是这其中的一员。爱书、爱读书是他自然的兴趣所在;从兴趣到开间书店,在他看来,则是这兴趣的自然延伸。因此,工作之后,当他在北京安居下来,当生活的压力已经不大,开家书店就是个自然而然的事了。小石说,“读易洞”这个听上去有些古怪的名字,其实就取自故乡一个有着多年历史的书院。
此外,促成小石决定开书店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与他这些年的工作有着曲折的关系。小石所从事的职业是房地产广告策划,很多时候是为商业楼盘,包括商业住宅小区,提供原始的策划构想。在这样的工作中,“社区文化”往往是他的工作中涉及到最多的概念之一。但久而久之,在与房地产商打交道的过程中,小石发现,他策划构想出的“社区文化”概念,往往只是房地产广告中用以吸引消费者的符号。房地产商通常所标榜的各种“社区文化”类的东西,其实仅仅是出于售楼目的的商业包装而已,“是非常肤浅、表面的东西”。比如说著名的万圣书园,就曾经声势浩荡地入驻万科西山庭院,没有多久,就因为得不到开发商在房屋租赁方面的支持铩羽而归。
但小石自己,却对“社区文化”这个概念情有独钟。小石认为,虽然开发商们把社区文化当作一个幌子,但他这个作过此类策划的人,却不能把这仅当作一个幌子——在心底里,小石是认同社区文化这个理念的。于是,既然开发商不来建设,那自己就可以来做。做的方式,就是开了这间读易洞书店。
基于这样的情感与考量,小石在住进青青社区的同时,就购置了一个商业铺面,开了他在北京的第一家读易洞书店。小石自己的家与书店不过10分钟的步行路程。与华贸读易洞书店的布局相比,青青社区的这家“读易洞”略显得有些局促,书架上似乎挤了更多的书,而不放书的空间也被店主人不知从何处淘来的旧物所占据,但被书架隔开的狭小空间里,依然摆放着桌椅,供光顾者饮茶看书。

生活中的书店

读易洞书店开张伊始,便有许多人,包括相识的朋友和初次光顾的客人,都对书店能否维持下去表示过担忧。对于此,作为书店老板的小石,心里却有着自己的打算:“自己并不靠书店挣钱,更不靠卖书挣钱”。这恐怕可以算是他对自己这家书店的准确定位了。
经营书店,总给人某种崇高的附加值,也会给经营者抹上一层文化人的光环;经营不善的文化人,还会被抹上些悲情的色彩。小石却不是这样的人。面对这个多少与故乡生活有点关联的小书店,小石非但没有强烈的使命感,而且,他还会很认真地说:读易洞书店更像是自己的一个爱好,如同任何人在生活中都可能会有的任何爱好一样,他不过是在“玩书店”。
不过,小石“玩书店”的玩法,的确是一种很认真的玩法。小石仔细计算过:“开一家小书店,最大的成本就是房租和员工工资。”在房子是自己的情况下,小石的爱人辞去了工作,全职打理青青社区的读易洞书店。小石说,“通过家庭经营,其实是降低了投资成本的。” 乍看起来,既然不指望着书店挣钱,这样地投入时间,就似乎有些过火。其实不然,在筹划开读易洞书店的时候,小石甚至将开一家书店的成本与买一辆车相比较。细算起来,在免去了房租、员工工资的前提下,开一家书店和买一辆车每月的花费是差不多的,“而比较起来,人人都可以开一辆车,而我可以开一家书店。我的形象就很特别。”如此论起书店的经营,小石像一个理智的、会算计的商人,也像一个普普通通的有着虚荣心的青年人,看不到经营书店带给他的精神和道德压力。
正是基于将开书店视为生活中一项爱好的心态,“读易洞”的经营,比起一般的书店,显得多了些随意的色彩。小石介绍说,书店里所有的书,从来不扫码,也不录入。“其实,读易洞的进书频率挺高的,”小石说,“几乎每周都会有新书进店,有时候一周会进两次。但是,新书进来之后,就摆在架子上供顾客或买或看,我们自己从来没有工夫去录入,”因为从来不曾期望从投资这间书店上得到经济回报,所以,经营起来便没有负担,技术层面上也因此很“懒散”。至于进什么样的图书,更多的是凭着这老板和朋友们的兴趣决定。而且,每次进书,每本书通常只是一两本:“卖出去就卖,卖不出去就留着当作自己的藏书” 。 秉着“玩书店”理念的老板,心态于是也很平和,
小石对于“读易洞”的底线是,“不要成为经济负担”。也正因此,对于“读易洞”的未来,小石称,自己并没有任何期望。尽管很多人曾经质疑书店能否存活下来,但在坚持了3年之后,“读易洞”依然“没有成为经济负担”地运行着,在小石看来,这已经是成功了。而且,有点出乎小石预料的是,正是由于经营读易洞书店的过程中,小石还开辟了“图书顾问”的新职业:现在,他在为几家大公司的图书室提供人员培训和书目介绍。小石严肃地说:“严格说来,我的读易洞店到目前为止是盈利的。”而对于未来,如果必须要有个打算,那就是让这书店开得足够长久。“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书店都关门了,只要还有一个书店,那就是读易洞──这就是我的愿望吧!”小石大笑。貌似“远大”的目标,却依然带着随意的生活气息。

社区书店与社区

开在社区中的读易洞书店,不可避免地要与社区有所交往。而作为一个自我定位于“社区书店”的书屋,它与社区之间的微妙关系,在店主人自觉与不自觉的行动之下,随着一日日的经营而渐次展开。
邱小石说,他经营书店三年来,对待顾客的态度经历了一个质的改变过程。起初,凡是有客人来访,作为店主的他们(邱小石和他的妻子)总是诚惶诚恐,一心秉着“顾客即是上帝”的理念,唯恐对进到店中的客人照顾不周。但是,他们渐渐改变了这样的心态。现在他们多是以一种平常心,对待走入书店的每一位顾客。“现在我们对到店里来的客人‘冷淡’多了,”邱小石说,“有客人进来,我们该干嘛就还干嘛,顾客想看什么就自己看。”
书店在社区里开张伊始,作为店主人的邱小石夫妇对到访的邻里们无不热情接待,进门茶水招待、坐下来一起聊天,而这些后来竟成为许多人进到书店后比看书更重要的情节。一来二往之后,熟识起来的邻里们,将读易洞书店当作了自己走出家庭的歇脚处。自家有什么烦恼琐事,也跑来“读易洞”向老板娘倾诉;或者,呆在家中烦心,借口逃离,跑来“读易洞”闲聊打发时间躲清静……凡此种种,久而久之,令经营书店的小石夫妇感到有些疲于应付。
在小石看来,这样下去,“读易洞”就逐渐演变为社区居委会了,远离了他当初开这家书店的初衷,承担居委会功能也令他们失去了太多的自我空间。即便是单纯地倾听,也要占用店主人的时间,更不要说倾听过程中不得已的情感投入了。牺牲掉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听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别人的家长里短、是非恩怨,显然不是小石他们热心的事情。“我只是开书店,并不想去介入邻居的家事,也不想因为这些失去自己的私人空间,”小石如是说。于是,经过策略调整,才有了如今走进读易洞书店的情景:几乎没人招呼,常来的人,想喝茶的自己倒水,想休息的自己找沙发或坐或躺,而店老板小石则旁若无人地或看书或上网,忙着自己的事情,放着自己的音乐,若非特殊情况,甚至不会与到访的邻居打招呼。
然而,无论是最初与邻里们“过从甚密”的居委会式书店,还是如今略带刻意而实现的“一切自助”式书店,“读易洞”与它所在社区的生活已然交织在了一起,并且建立起了一种非常微妙的融合关系。尤其当涉及到与公共相关的事务时,“读易洞”常常轻易地便成为社区居民的考虑对象。对于这一点,店主人小石采取自然的态度。书店开在社区中,作为一个非纯粹私人空间的存在,它向所有人开放,尤其当它被大家共同选中时,小石并不拒绝书店作为公共空间参与其中。但是,他的作为也几乎仅限于此,他只做书店的主人,并不主动去成为这些公共事务的发起和组织者。
最近这一年多发生的几件事情便是读易洞书店与社区微妙关系的真实写照。一是“读易洞”所在的社区曾与物业公司发生纠纷,业主们自发组织起来欲与物业方进行谈判。前期的牵头、讨论主要在小区的网站论坛上进行,但进入实质谈判阶段后,网络空间已经不能充分满足业主们的讨论需求,面对面的商讨成为必然,而它的实现必须有一个合适的物理空间。小区业主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读易洞书店。对于这样的公共需求,小石并没有拒绝,“读易洞”的沙发和茶水向业主代表们开放,而他们聚在读易洞书店一角商量着应对物业的对策时,店主人小石夫妇依旧在书店里忙着各自的事情。
另一件事情,发生在去年5月中旬的汶川地震期间。地震发生之后,民间发起了许多自发的捐助救灾行为。读易洞书店所在的社区有人想捐钱,也有一名画家将自己的画拿出来义卖;最后经由业主讨论,用所捐款项购买帐篷,运往灾区。在这过程中,每位业主的捐款抑或义卖都离不开一个大家共同认可的公共场所,“读易洞”因此又一次成为了这项公共行为的空间中介。对此,小石依旧是自然的态度。业主捐来的钱,或画作的买卖交易,都由书店受理,而从来不登记入店书目的店主人,却对这中间的每一笔金额都详细记录。同时,作为业主之一的小石,也自己购买了一幅画,参与业主的整体捐赠活动。
此外,诸如业主们冬天自发捐钱给小区保安买过冬手套之类的集体行为,虽然常常动议于网络上的小区论坛,但在活动的实践过程中,通常必然有一个环节需要一个真实的公共空间作为辅助,而读易洞书店往往是大家自然而然想到的场所。对此,小石始终秉持他最初的向所有人开放的主张,几乎从不拒绝书店作为大家的公共场所使用;但同时,店主人自己有着清晰的自我认知,从不以个人身份深入地参与到诸项公共事务中去。于是,依托着读易洞书店,公与私的区隔,在店老板的心里自然地划分而成。

以个人的方式建设属于公共的文化

“公共领域”、“公民社会”早已不是学界分析国家、社会时的新鲜概念,即便是用于对中国社会近几十年变化的分析,也已不乏讨论。尽管学院派们往往喜欢纠缠于这些概念的含义,但是,对于这些问题的大致内涵,依然是能够勾勒出其轮廓的。本质上,“公共领域”、“公民社会”这类概念的关注点在于,国家与个体公民之间权利的界定、分化、平衡,以及规范秩序的变化。事实上,公民个体参与公共事务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而这一理念的近代复活则与18世纪的自由主义政治密切相关。就中国的历史发展而言,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已由早期争论这些派生于西方历史和现实的概念是否适用于中国,转而近期越来越多地讨论中国的公民社会的特殊形态。其实,支撑着中国公民社会特殊形态的,正是每天真实发生在这个社会每个角落的实践。邱小石和他的读易洞书店,便是其中一例。
30年市场经济的变革,使得以商品房为主要基础的社区,逐步取代以往的街道社区景观,全能政府也逐渐从最基层逐渐或主动或被动地撤离,于是,在个体与国家之间渐渐留出了中间地带,涉及到个体私利之外的公共利益,成为这个中间地带需要处理的问题。这就需要公共而非纯政治意义上的机理来应对这些问题。其中,文化、价值方面的思索、探讨,甚至建设,是公共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样的公共领域如何形成?如何实现文化、价值的讨论和建设?甚至公共的而非政治的事务如何有效地协商解决?对于这些问题,在理论能够总结和回答之前,丰富的经验实践显得更加值得关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易洞书店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积极的范例。“读易洞”这家社区书店的文化活动,除去充当所在社区的“公共议事厅”角色之外,它也经常举行一些基于同乡圈、朋友圈,甚至网上社区等的文化沙龙。比如去年底,“读易洞”曾在店里举办过某类主题的作品展;同时,“读易洞”曾在北京的各个万科社区内,组织巡回童书展;而近期,小石老板正在“读易洞”发起“推荐书目”的活动,鼓励光顾者(或者是小区的业主,或者是店主的朋友)向大家推荐书目,并为每位推荐者在书架上预备了一个格子,上面贴上推荐人手写的推荐书目和推荐理由。这些无论是基于实体社区,还是基于小众圈子,读易洞书店都不同程度地在个体的私密空间外,为公共文化和公益的增进与改善发挥了作用。
但这并不是邱小石的行为最为动人的一点;动人的是如邱小石这样的人,在 “公共文化建设”“公共领域开拓”处的实践,是他们出自个人兴趣的自然而然的举动。对于邱小石而言,开书店,借助书店或主动或被动地举办各种文化的、公共的活动,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他并没有为了实现某种听上去崇高的使命或理想而去从事这些事情。这种行为方式,在邱小石和“读易洞”的身边,是一种普遍的方式。比如说,在华贸经营的那家也叫做“读易洞”的书店,便是和小石一起做广告的同事一起开的。他们认同小石做“读易洞”的理念,在华茂开办了“读易洞”的连锁店。对于他们而言,做这间书店同样是副业,他们同样也只是出于爱好、兴趣而经营的。再比如说,我第一次见到小石的那个文化沙龙,就是小石的朋友们在“读易洞”创办的每双周一次的“文化周末”。不同于其他书店为了攒人气、多卖书而组织起来的论坛、讲座,“文化周末”组织起来并不吃力,组织者和演讲者均出于自愿,组织方式也不过是在豆瓣网上发个帖子通知大家一下。一切,都是在兴趣、爱好引导下的文化生活。
对于如邱小石这样的人来说,文化生活,首先是自己不可或缺的需要;然后,当他们发现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有可能做点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就去做了。做得好的时候,是自己的文化享受,做得不好,也无妨,撤回去,等有能力了再去做吧。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开书店、办活动,这些个人的文化生活,因为其所兼具的公共性,他们在客观上建设的是属于公共的文化生活。
每个时代总有这样的人,而每个时代这样的人应该总不是少数。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在这些并没有把公共文化建设作为自己使命的个人身上,在这些并不太自觉的行为背后,公民个体正在进行着真实的文化建设。
2#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5:38:33 | 只看该作者
书店:这门奇怪的生意
2012-02-13





文/邱小石(读易洞书店创办人)
原载书店:这门奇怪的生意/原载《全球商业经典》201202
      
1

2011年11月19日,记录读易洞开店过程的书籍《业余书店》首发在读易洞举办,当天下午近百位朋友捧场,挤爆了狭窄的书店,营业额超过6000元,是书洞开办五年多来营业额最高的一次。
事前准备饮料小食,事后邀请一些朋友晚饭,号称庆功宴,破费2500元,差不多也就是当日销售之毛利,一进一出,两相抵消,耗了一通精力,赚了一场欢聚??
这基本上就是开书店五年多来得失的浓缩版本。
  
2
  
关于开书店的投资与回报,跟很多人解释过,但解释通常半途而废。
“铺子是自己买的,没有租金,老婆守店,没有人力成本,所以??”
“这算法不对啊,商铺你出租出去呢,假如你老婆出去工作的工资呢?”
最近正好在读《公正》这本书,我在微博上摘抄了一段罗伯特·肯尼迪的演讲词:
“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并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他们玩耍的乐趣;它也不包含诗歌之美和我们婚姻的力量、公共争论的智慧以及官员的正直。它既不衡量我们的敏锐,也不衡量我们的勇气;既不衡量我们的智慧,也不衡量我们的学识;既不衡量我们的怜悯之情,也不衡量我们对国家的忠诚。”
有人问:“那以上指标如何量化呢?”
我回应说:“或许正是量化的意识,对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及其美感带来了损害。”
也或许正是因为没有量化,读易洞才愉快地存在。
  
3
  
当然我们也算过账,但不是计算书店的盈亏,而是从家庭生活需求的角度出发。
即使像我们这样的情况—店铺是自己的、没有雇佣员工的负担,开书店也是不可能养家糊口的。在北京我们这样一个家庭,房屋按揭、日常生活、子女教育、社会保险、通信与交通费用,一个月两万元的开支是必需的。如果全凭书店的收益生活,那每个月至少得卖10万元的书,每天的营业额得3000元以上,书还不能打折。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每个月你都要卖出去一个小书店,每三天你就要去书市拉一后备箱的书。这对平均每天只有五六组顾客的社区书店来说,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店内业务的真实状况是,一个月平均一万五的销售额,就已是营业额的极限。
因此,我们很清醒地认识到,不能依靠开书店的收益来生活;所以,如果开书店没有金钱以外的所得以平衡,就不可能保有持续投入的热情。
  
4

开书店首先满足了我们的兴趣与多年的愿望,这个不必多说了。
其次是家庭生活进入一个转折时期,夫妻二人不必要像过去那样每天在职场上、在堵塞的城市中奔命,我们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自己认为更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第三点可能是最重要的,开书店是继续其他工作的一种给养,同时开启了工作和生活的新视野与更多可能,让我们可以拥有稍微不同于庸常的生活,在粉饰与虚荣中获得一些真实且不菲的能量。
  
5

话虽如此,真实的心理当然也包括:书店到底还是一个商业行为,书店经营收入带来的物质快感,肯定会加倍提升观念带来的精神愉悦。因此,尽管不求投入产出的平衡,面对投入的精力而不被顾客最终以适度的消费行为回馈,还是会产生一些不被尊重的感觉,甚至有时会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
比如:有顾客进店啧啧称赞,随意翻阅欣赏落座,当递上茶水单,他说不用;向其解释说这是消费区,顾客就转身离去,回去撰写博客 : “(这是一个)失去了人文精神的装B店!”
这样的事情时不时发生,开店的幸福指数就大大降低了。迫不得已,我们在消费区放置了“消费茶座”的告示,并在书架上设置“未结款图书请勿带入消费区”的文字提醒。
理解现实,了解自己,也不会觉得特别违心。
  
6
  
热爱书店是很个人的事,作为书店经营者,很不喜欢以“开书店”而赋予“责任”和“抱负”的描述。但书店这个特别的商业业态,却极具人文关怀的“符号”价值。
开书店的人给爱书店的人以梦想,爱书店的人给开书店的人以幻象。
开书店有两年,媒体报道多起来,有天我在网上居然看到一条对读易洞的描述:“北京最佳的免费悦读空间。”这个描述直到现在还在不断地被媒体引用并广为流传。
媒体的报道还说,在读易洞看书,不花钱,随便拿一本书,在沙发上坐下,老板就会给你端上一杯免费热饮。
公众对书店这门营生的期望与误解,由此可见一斑;描述前面加上“读易洞”,我感觉尤为别扭。
一直以来的观念都是:没有谁是上帝,尊重顾客,首先是看得起自己。
  
7

写到这里,足以从某个角度,看出现在的书店经营,是一门奇怪的生意。当前书店遭遇的整体困难,不是由于网店的冲击,更不是房租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的本质问题是,由于现代人的时间普遍不够,接受知识的方法与途径发生变化(碎片/图像/互动),从书中获取的阅读量迅速衰减,导致不读书,不买书。
有人建议,书店应当多元化经营,比如加入创意产品售卖等,可是,书店不卖书了还有必要叫书店么?
总之,对于书店的未来,我不觉得有任何刻意挽救之必要,顺其自然为好。
3#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5:39:16 | 只看该作者
业余书店读易洞
2011-08-21 17



文/邱小石(读易洞书店创办人)

引子

杨早从微博上发来私信:“小石,能不能你或阮丛写一小文,回忆一下书店生涯。不要理念,要记事。”
“好啊!另外告你一消息,第五届全国民营书业评选读易洞获得年度最佳小书店奖,要求保密到1月7号国家图书馆颁奖。”
“哇,恭喜恭喜,正好写篇文章配合一下,把这个消息写进去。”

为什么叫读易洞

读易洞是我和老婆(阮丛)在北京万科青青开的社区书店,这个名字有点怪,开了四年多仍不时有人把它念做“易读洞”。工商注册时,读易洞通不过,说“易”有迷信成分,我不得不补充材料解释:读易洞的意思是读书方便,冬暖夏凉的地方。
开业不久的一天,有人推门进来。仔细看了,居然是小时候的玩伴,“啊?怎么是你,你怎么来了?”
“在会所看到读易洞开业海报,我还奇怪呢,就来了!我买了这儿的房子,昨天刚搬进小区!”读易洞,其实是我老家四川富顺的一个文化古迹。

原生艺术家陈三

读易洞空间交给陈三设计。陈三是我小时候的邻居,我们的父母在同一个单位工作。读易洞装修完成后,好多读易洞的顾客向我们索要陈三的电话,他们好希望自己的房子的空间也能够使用得如此淋漓尽致。
有次和陈三闲聊,分析他对逼仄的空间敏感、对卯榫的结构痴迷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小时候他家的厨房有一个堆杂物的阁楼,那种老房子层高很高,木梁支撑,陈三成天躲在阁楼里,偷偷看他妈妈做饭,“三儿,吃饭了!”大人怎么叫,陈三就是不出声。

让大家都知道

配合书店的开业,我开始了一项为期一年的广告计划:每天写一篇书评,拍一张照片,同时发表在社区业主论坛、豆瓣和书店博客上。
写到一百多天的时候,有邻居善意的提醒我老婆谨防我走火入魔:“伤神呢!”
这个行为确实在销售方面产生了作用,但同时我产生了一些隐忧——因为我的推荐而买书回去阅读的人,会不会有上当的感觉。因为我每天站在书架下,看到哪本就写哪本,看到书名有感觉就开始写,书名不行就目录,目录不行就。。。
我不得不有责任感的做出了不负责任的声明,这些都是书店的广告,而非书的宣传,跟书店有关,跟“那本书”无关。
能看到声明的毕竟少数,豆瓣上也产生了质疑:除了开头一句,你的书评跟这本书有关系么。我回应:你管我的。
有人挑战:没有考证精神,信口开河。我飞快回应:接受批评,我盲目自大。豆友再应:如你这般肯迅速认错的真是凤毛麟角。
也遭到过鄙视:晕,这根本不是你的评论啊,这明明就是从书里摘出来的。
我回:你也摘嘛。

书店的捱

开书店,生活和心理都需要重新适应,比如说吧,之前我和老婆算是体面的公司管理和媒体编辑,现在混杂在市场上上下下充当着搬运工,心理多少有一些落差。
书店每天必须准时开门,就像有一个婴儿整日牵绊,家庭聚餐和外出活动骤减。
之前没有开店经历,开店后没有顾客很是困扰,客人进来又忐忑不安。
外人看见这俩人闲云野鹤,安静美好,不知道我们背后拳打脚踢,心潮滚翻。
有邻居在书店博客留言:“每次看见你俩自在喝茶,我就觉得私闯民宅,想坐下来喝点什么看点什么的愿望也赶紧没了 。这是我的问题么?”我回:“这事儿我们思考过,早就意识到了,不是你的问题,有时候我们正喝茶,有人进来,我们夫妻就赶紧分开。”

书店是咋回事

咣当,书店撞进一人,寸头泛白,四五十岁。看得出来,酒足饭饱。
开口一句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操蛋的就是人。”
然后质问:“你觉得是不是这样?”
看我没开口,继续恶狠狠的说:
“只知道索取,完全没有意义的一个物种。”
我心想,书多的地方确实有特别的气场,人进来想的问题都不一样。
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太猛,转头问了个实际点的缓解尴尬:“这儿的书都是你的?”
“啊,对,是啊,卖不出去都是我的。”
“这些书肯定就是你的了嘛!”随便抄起一本又扔下,“哼,这些操蛋的人,哪儿还看书哦!”
说完就出去了。

DIAO计划

社区书店的生意不大,开始想法子,想出一个就实施一个,什么涂书置换、社区集盒、人格自荐、大家来走神、世界好有意思,名字都花里胡哨的,比如还有最多人询问的DIAO计划:
每两个月,读易洞挑选九本新书,外加潘家园淘回的旧书一本,公布总价,但不说是什么书,在读易洞的淘宝店上成套销售。购买者收到什么书,就是什么书。有点类似于中缅边境买卖玉石中的赌石,这块石头买得值或是不值,事先并不能确定。结果出来,谩骂可以,后悔不能。
“你够屌啊!380的书,你卖520!”
“推荐附加,旧书无价!DIAO也不念屌,是钓。”

得意的买卖

书店开到第三年,机缘巧合,北京香港马会会所看中了读易洞的趣味与创意,委托我们为即将开放的会所图书馆配送图书。
从规划类型、各地选书到打包搬运送货分类上架,复杂琐碎的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看起来有一庞大机构在为马会服务,但进进出出总是累得够呛的两个人。我练得一手的打包功夫,以至于之后在书市进书看见别人打包总想指点一二。
5个月后,图书馆按计划开放,马会公关总监发来邮件致谢:
“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用心,常有人问:谁买的书?有品!心中很是自豪,为你们也为我自己的慧眼。。。”

内外两层皮

有了这些经验打底,读易洞开始接受外聘授课,与例外服饰签订了图书顾问合同,指导图书引进,每月一次员工培训。
我们趁机总结经验得失,梳理书店体系,自创授课课件,非常严谨的想当然的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十二堂阅读课:快速阅读、创新分类、主题推荐、图书陈列、书店空间、创意经营、书店活动、体系流程等等。
洞外的事务着实欢腾,一副成功书店模样。回到洞内,进书不录入,卖书不记录,当日现金营收直接放兜开销生活。。。

一直在设计的胡颖

有关读易洞的所有平面设计作品,都出自设计师胡颖之手:新年贺卡,周年纪念,活动海报,宣传册,笔记本。。。当然还有读易洞的LOGO。
早在06年读易洞筹划阶段,胡颖就早早的为读易洞设计好了LOGO:“每个人都被红尘迷住了眼,每个人心里都有困惑的洞,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一点微弱的光。”
胡颖是与我合作了十年的工作伙伴,也是我唯一完全信任的设计师,我理解这个意念深奥表达随意的LOGO的意思是:一切所见都是内心的反射。
我喜欢一种可能:有一个设计师,为一个书店设计了一辈子。

公共生活

读易洞越来越受人喜欢,在社区里,它是邻居的朋友来访时显摆的景点,自由职业者有个像单位的去处,男人美其名曰上进的家务避难所,大人餐馆吃饭时闹腾小孩的安置地,家门口不掉面子的社交场,聊天上网喝茶需要消费的居委会。
在外界,关注读易洞的人也越来越多,媒体报道接二连三,09年10月号《文化纵横》中题为“一个社区书店老板的公共生活”的文章,我认为拔得最准确:
“经营书店,总给人某种崇高的附加值,也会给经营者抹上一层文化人的光环;经营不善的文化人,还会被抹上些悲情的色彩。小石却不是这样的人。面对这个多少与故乡生活有点关联的小书店,小石非但没有强烈的使命感,而且,他还会很认真地说:读易洞书店更像是自己的一个爱好,如同任何人在生活中都可能会有的任何爱好一样,他不过是在玩书店。不过,小石玩书店的玩法,的确是一种很认真的玩法。”

最佳小书店

2010年第五届民营书业评选,读易洞荣获“年度最佳小书店”称号,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奖项。颁奖词这样写道:店主说,开书店是无经济压力条件下的个人乐趣。这间不足一百平方米、名字古怪的书店,把自己定位于“社区书房”,和邻里交往的“互动空间”,在大书城林立、网上书店扩张的今天,它不仅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更变成了一个社区的生活方式。
4#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5:39:44 | 只看该作者
读易洞:大隐隐于社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6日

  经济观察报

  李黎
  534
  2011-08-29
  李黎
  读易洞的主人邱小石说:“书店独特的符号性比较容易获得信任,而安全和熟悉在社区里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书店自然容易成为社区的精神地标。”
  这是一家把书店作为生活方式的社区书店。只有70平米的读易洞书店隐藏在万科青青家园社区最偏僻的角落。它的另一家分店倒是座落在繁华的华茂高档公寓楼群中,但处在东南五环外的这个“老”读易洞,是读书买书的人所熟知的独立书店。作为一家名副其实的“社区书店”,邱小石夫妇为我们展示了城市中一个鲜活社区的精神生活。有人曾这样评价读易洞:它折射出了当下私人家庭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微妙关系,其背后是个体在公私领域之间进退的尺度和认知。“读易洞”的名字取自书店主人的故乡一个上年头的老书院。读者除了慕名而来的买书人,大多是小区业主和附近居民。社区业主都是会员,类似会员收费的办法,只是为了方便业主消费和书店经营。70多平米的空间外有一个20来平米的小室外花园。邱小石夫妇二人在开书店前一个是广告人一个是媒体人,却低调到开业很久之后,自己家邻居来买书才惊讶地发现住了这么久隔壁两人原来是书店主人。
  和很多独立书店的风格一样,读易洞店里的图书都是店主根据自己的喜好选的。不得不说邱小石夫妇的经营理念很大胆:他们发起了读易洞特有的“涂书置换”活动:如果会员全款购书,读完后可返还书店,那么书店回赠此书金额的50%可冲抵下一本书。从来没有哪家书店,敢像读易洞这样鼓励读者在书页上方批注和评论。这些特殊“回返”的书籍将专门归类至“读易洞分享者”书架,成为置换专用书籍。书店女主人阮从说:“其实在潘家园买旧书,往往上面有字的卖得更贵。万科青青社区里的业主们素质高,拿回来的书都保存得品相完好。”
  但对于实体书店被网络书店严重冲击的当下,邱小石也坦言并不太看好独立书店的经营前景:“的确不大看好。现在消费的渠道和习惯在变,接受和消化知识的方法也在变,要顺其自然地接受这个既定的现实。但我们做书店,也不是觉得它有前景才做的。”不管如何,起码他肯定地表示,读易洞现在还算是盈利的。
  无论是地震义卖,还是给小区保安捐款买过冬手套等活动,甚至狗狗走失贴布告什么的小事,读易洞都是个社区中重要的角色。书店在社区里似乎不再只是个售卖书的场所, 比如小区每年有一两次的跳蚤市场,如果举办的时候天气不好,就可以到读易洞举办。而一些业主可以自己召集到书店里举办摄影或旅行等兴趣小组。这里就在家门口,比一般公共场合更私密、更亲切。邱小石还曾举行过“书店经营体验”:比如周末的一天,把书店就交给一位邻居义务照管。不过邱小石并不主动去成为这些公共事务的发起和组织者。一切都采取自然的态度,才能与它所在社区的生活微妙地融合和谐。
  邱小石说:“比起其他一些商业,书店独特的符号性确实较容易获得信任;安全和熟悉是社区重要的意义,书店自然容易成为社区的精神地标。任何社区商业都是社区文化参与的一分子,只要存在,就是参与。”曾经是广告人的他,觉得楼书里策划出的“社区文化”概念往往只是房地产广告里的商业包装和噱头,仅仅停留在十分肤浅表皮的层面。既然开发商不做到最实处,那自己可以来做。所以他决心开书店来接近自己构想中理想的社区文化。以个人的方式建设属于公共的文化,这就是他们夫妇二人想要做的。
  喜欢研究社区文化的他如此评价当前中国的社区:“也许心中的理想大都停留于想象,现在发展速度太快,新兴社区太多,搬迁移民频繁,时间太短,都不足以积累好的社区文化,即使有目的、有计划也不行。而目标性太强就显得功利。所以决定社区文化的其实只有一个因素,就是时间。”
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5:40:49 | 只看该作者
读易洞书房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9723c0100c3bt.html
读易洞华茂店
地址:朝阳区建国路89号,华贸公寓,五号楼103。(西大望路地铁站往北300米,新光天地北面)
电话:010-65305675
开放时间:PM2:00至PM10:30(周一休)


《读易洞的经营哲学》,很有意思的文字,大家观赏:

太理性了书店开不起来。
太感性了书店开不下去。
先感性后理性书店越开越违背自己初衷。
所以想开书店就赶紧开,根本不要想那么多。
开不下去了也不要勉强,也不要想那么多。
人生怎样都是死路一条,
关键是如何生得有意义。


书店不是挣钱的方式,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权衡书店的经营不如思考如何建立自己的生活模式。
读易洞的心得是,
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了,买下铺子,
投入心力与时间,开一间自己想象的书店。
自己依然在外工作,
让喜欢享受这样工作的老婆专职享受去。
(以上为降低成本二法则,房租与人力)
尽管这里面还是有很多烦心的事,比如进书是体力活,繁琐的工商和税务,书店开放了还有修养达不到自己标准的客人等等,
但世界上的事情哪有好处自己全占了呢?
比起下面的利益点——
“自家多一个开放的书房,
邻里交往的互动空间,
亲戚朋友来往社交的客厅,
即使祖孙三代同堂还有距离不远的二人世界,
自己晚上学习进修娱乐的场所,
过几年还是自家孩子勤工俭学的实践基地,
尤其买书看书为所欲为,
等这些都填不满欲望了,房子还增值了呢。”
所谓经营还是内心的负担么?



所以,读易洞一开始就赚了。
赚还不容易么?又没说赚多少。
它是无经济压力、个人乐趣、欲望节制的产物。







读易洞有一张书房全景图,介绍书房的各个部分,原文照录如下:
【流行杂志】性不是禁忌,理想才是
【服务吧台】充满热情的赖皮
【每周新书】欲望就是焦虑
【主题推荐】秩序对抗复杂
【随便男女】浪漫主义就是学会了赋予意义
【分类书架】人民币、欧元、美元、泰铢、比索、冥币
【看书睡觉】不被文化胁迫
【喝茶聊天】长做无益之事,以遣有涯之生
【网络工作】与什么保持距离
【多媒体角】一个人埋头牛逼,确信自己所向披靡

风趣幽默,闪烁着智慧和快乐的灵光,我喜欢极了。一遍一遍的读,常得会心一笑。

这里是中西方交流对话的平台,你看到的前方是中方座席,对面的沙发是西方的座席。灯静静的亮着,大家都一言不发,我不知道为什么......

如果我只拍文学的分类牌,每个人都会由此设计上面的图书会是哪些?这就像是一场游戏,你只有到了读易洞才知道答案。想知道你设计的此文学是不是读易洞的彼文学,去现场开奖吧!哈哈,我不告诉你。

我的镜头故意把远处坐在沙发上看书的女孩模糊掉了,她因此而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变成了一个爱读书的美女。具体美不美,其实我也没有注意,但是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对大家都是很美的。不是吗?这就是距离产生美的基本案例。

书不少了,而且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和渐渐喜欢读书了。

除了精神粮食,还有物质的粮食。



读易洞书房:社区书店的口碑营销
本站原创:中国图书商报
(2006-11-17)
“我们希望通过邻居之间的口耳相传让更多人知道读易洞书房,尽量用一种比较自然的方式让大家对书房有浸润式的认知,而不是强硬地灌输给他们,这也不是我们做事的风格。”读易洞书房店主阮从这样说。的确,自开业两个月以来,读易洞就很少在社区做宣传活动。读易洞书店隐藏在万科青青家园社区商街最偏僻的一角,只有70平方米,外加一个20平米的室外花园,并独享一条长8米,宽4米的公共走廊。万科青青家园位于北京东南五环外,周围楼盘很少,主要的读者是万科青青的业主。“你们要多做宣传啊!”不少业主都为读易洞着急,因为小区里还有一半人不知道这家书店。阮从倒是很从容,“有人建议我们做一些宣传单页往住户邮箱里面塞,但是我们觉得这样比较扰民。”有一次则更加搞笑,一位书店的老顾客介绍另一位业主来书店看书,结果阮从发现这位业主居然是自己的邻居。邻居看到阮从也大吃一惊:“什么?我住你隔壁居然不知道你开店!”
读易洞书房算是夫妻店,开书店是小两口一直以来的理想。妻子阮从是北京一家知名报社的记者,为了开书店,今年国庆刚刚辞职,平时店内的大小事务都由她打点。丈夫邱小石则是广告人。真的是很难想象,两个人都是做媒介工作,最后却在书店推广上选择了这样一种“无为而治”的宣传方式,也许这正是看中了口耳相传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吧。据一个统计说,一个普通人每天平均要接触200~1000个销售广告,或许好几千条广告中才会产生一条有效广告,而且对此做出反应的受众也很少真正做出购买决定,他们通常只是从这些广告中获取更多信息而已。而当某个朋友向你推荐产品,你一定会乐于尝试。因为朋友传达的信息不受商家控制,他是传递了自己的使用经验,具有独立的可靠性,因此,客户们自然会对口耳相传的方式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人们相信它比任何形式的传播手段更中肯、更全面,效果更长久。
要让书店能在读者中口耳相传,关键是要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读易洞在装修上遵循了自然风格,所有的家具都由菩提工房定做。书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绿色植物和小玩意,店里的图书则是店主根据自己的喜好所选择的。“乐趣在,生活在”是读易洞作为社区书店提出的观念。其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读易洞的“涂书置换”:全款购书,阅后返还时此书的50%款额冲抵下一本书的购书款。以此类推。例如读者购买一本20元的书,阅后返还时,即有10元(不折换现金)可用于下一本书的购买。书店鼓励读者在书上任何地方批注,留下感言、评论或其他;此书即进入“读易洞分享者”书架,成为读书置换专用书籍。阮从说:“涂书置换也算是一种租书,但又不流于一般租书。我希望能在其中丰富一些有趣的东西。你知道在潘家园买旧书,往往上面有字的还卖得好,价钱还贵,但是因为社区里业主们素质较高,到目前为止,拿回来的书均品相保存完好,没有涂着回来的。因为活动开展时间不长,这项活动看不出什么趋向。但这一活动是需要大家去习惯的,要给业主足够时间引导,让他觉得往上面涂东西是一种乐趣。他也许会参加这样的活动。”
来读易洞的读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希望你们能继续开下去!”阮从也曾想过社区哪还会有那么多人买书,“但开业以后买书的人那么多还满吃惊”。书店是从下午2点经营到晚上10点半,一般以晚上八九点人最多。这个时候业主们一般都吃完晚饭出来散步。放学时,有孩子带着小朋友来书店,稚嫩的声音远远就传了过来:“你还没来过这里吧,我已经来了两次了!”读易洞周围有一些餐馆,在点餐的空隙,孩子们也会窜到书店来。在万科青青,社区业主们关系非常和睦,大家对读易洞总是鼓励、称赞、出主意:比如小区每年有一两次的跳蚤市场,如果举办的时候天气不好,就可以到读易洞举办。例如一些业主都对旅游或摄影感兴趣,他们可以自己召集到书店里举办兴趣小组。读易洞可以作为一个比家更自在,比一般公共场合更私密、更有亲和力的场所。丈夫邱小石还想出了每周一次的“书店经营体验”,比如周末的一天,读易洞就交给一位愿意参与的邻居义务照管,在里面想吃吃,该喝喝,读书更随便!“不知道可不可行。因为我们平时周末都喜欢出去玩的,开书店后习惯性的休闲活动被中断了,想个法子弥补一下,哈哈!”
开书店是一个奢侈的梦想,尤其是在这个偏远的社区内部。虽然大家都认为小区内确实需要一家书店,但独立书店往往没有足够的客人流量和利润回馈。在开店之前,阮从就知道在读易洞不可能达到多么大的图书销量,“我们希望它能挣钱,但不指望。在不可能的状况下,我们拿它作为一种店面的形式,图书可以作为一种表情,一种载体。在卖书之外再生成一些物质的或者精神
价值,我们负担得起,也比较愉快,这就够了。希望能从自家书房的定位开始,慢慢做成社区居民交流的平台。”
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5:41:29 | 只看该作者
读易洞里的新鲜事 2012/09/14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1 /1张)
  ◎麦若缘
  “开一家书店和买一辆车每月的花费是差不多的”
  爱读书可以算是传统赋予邱小石生命的东西,是一种骨子里的认同。邱小石生于四川富顺,这是个文人士子辈出的地方,生长其中的人对读书总是很容易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因此,工作之后,当他在北京安居下来,当生活的压力已经不大,开家书店就是个自然而然的事了。小石说,“读易洞”这个听上去有些古怪的名字,其实就取自故乡一个有着多年历史的书院。
  小石所从事的职业是房地产广告策划,很多时候是为商业楼盘,包括商业住宅小区,提供原始的策划构想。在这样的工作中,“社区文化”往往是他的工作中涉及到最多的概念之一。但久而久之,在与房地产商打交道的过程中,小石发现,他策划构想出的“社区文化”概念,往往只是房地产广告中用以吸引消费者的符号。房地产商通常所标榜的各种“社区文化”类的东西,其实仅仅是出于售楼目的的商业包装而已,“是非常肤浅、表面的东西”。
  基于这样的情感与考量,小石在住进青青社区的同时,就购置了一个商业铺面,开了他在北京的第一家读易洞书店。小石自己的家与书店不过10分钟的步行路程。
  读易洞书店开张伊始,便有许多人,包括相识的朋友和初次光顾的客人,都对书店能否维持下去表示过担忧。对于此,作为书店老板的小石,心里却有着自己的打算:“自己并不靠书店挣钱,更不靠卖书挣钱。”
  小石仔细计算过:“开一家小书店,最大的成本就是房租和员工工资。”在房子是自己的情况下,小石的爱人辞去了工作,全职打理青青社区的读易洞书店。小石说,“通过家庭经营,其实是降低了投资成本的。”在筹划开读易洞书店的时候,小石甚至将开一家书店的成本与买一辆车相比较。细算起来,在免去了房租、员工工资的前提下,开一家书店和买一辆车每月的花费是差不多的,“而比较起来,人人都可以开一辆车,而我可以开一家书店。我的形象就很特别。”
  “卖出去就卖,卖不出去就留着当作自己的藏书”
  正是基于将开书店视为生活中一项爱好的心态,“读易洞”的经营,比起一般的书店,多了些随意的色彩。小石介绍说,书店里所有的书,从来不扫码,也不录入。“其实,读易洞的进书频率挺高的。”小石说,“几乎每周都会有新书进店,有时候一周会进两次。但是,新书进来之后,就摆在架子上供顾客或买或看,我们自己从来没有工夫去录入,”因为从来不曾期望从投资这间书店上得到经济回报,所以,经营起来便没有负担,技术层面上也因此很“懒散”。至于进什么样的图书,更多的是凭着老板和朋友们的兴趣决定。而且,每次进书,每本书通常只是一两本:“卖出去就卖,卖不出去就留着当作自己的藏书” 。
  小石对于“读易洞”的底线是,“不要成为经济负担”。尽管很多人曾经质疑书店能否存活下来,但在坚持了3年之后,“读易洞”依然“没有成为经济负担”地运行着,在小石看来,这已经是成功了。而且,有点出乎小石预料的是,正是由于经营读易洞书店的过程中,小石还开辟了“图书顾问”的新职业:现在,他在为几家大公司的图书室提供人员培训和书目介绍。小石严肃地说:“严格说来,我的读易洞店到目前为止是盈利的。”
  “现在我们对到店里来的客人‘冷淡’多了”
  邱小石说,他经营书店三年来,对待顾客的态度经历了一个质的改变过程。起初,凡是有客人来访,作为店主的他们(邱小石和他的妻子)总是诚惶诚恐,一心秉着“顾客即是上帝”的理念,唯恐对进到店中的客人照顾不周。但是,他们渐渐改变了这样的心态。现在他们多是以一种平常心,对待走入书店的每一位顾客。“现在我们对到店里来的客人‘冷淡’多了。”邱小石说,“有客人进来,我们该干吗就还干吗,顾客想看什么就自己看。”
  一来二往之后,熟识起来的邻里们,将读易洞书店当作了自己走出家庭的歇脚处。自家有什么烦恼琐事,也跑来“读易洞”向老板娘倾诉;或者,待在家中烦心,借口逃离,跑来“读易洞”闲聊打发时间躲清静……凡此种种,久而久之,令经营书店的小石夫妇感到有些疲于应付。
  在小石看来,这样下去,“读易洞”就逐渐演变为社区居委会了,远离了他当初开这家书店的初衷,承担居委会功能也令他们失去了太多的自我空间。于是,经过策略调整,才有了如今走进读易洞书店的情景:几乎没人招呼,常来的人,想喝茶的自己倒水,想休息的自己找沙发或坐或躺,而店老板小石则旁若无人地或看书或上网,忙着自己的事情,放着自己的音乐,若非特殊情况,甚至不会与到访的邻居打招呼。
  “读易洞”所在的社区曾与物业公司发生纠纷,业主们自发组织起来欲与物业方进行谈判。“读易洞”的沙发和茶水向业主代表们开放,而他们聚在读易洞书店一角商量着应对物业的对策时,店主人小石夫妇依旧在书店里忙着各自的事情。
  “读易洞”这家社区书店的文化活动,除去充当所在社区的“公共议事厅”角色之外,也经常举行一些基于同乡圈、朋友圈,甚至网上社区等的文化沙龙。比如去年底,“读易洞”曾在店里举办过某类主题的作品展;同时,“读易洞”曾在北京的各个万科社区内,组织巡回童书展;而近期,小石老板正在“读易洞”发起“推荐书目”的活动,鼓励光顾者(或者是小区的业主,或者是店主的朋友)向大家推荐书目,并为每位推荐者在书架上预备了一个格子,上面贴上推荐人手写的推荐书目和推荐理由。
  对于如邱小石这样的人来说,文化生活,首先是自己不可或缺的需要;然后,当他们发现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有可能做点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就去做了。做得好的时候,是自己的文化享受,做得不好,也无妨,撤回去,等有能力了再去做吧。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开书店、办活动,这些个人的文化生活,因为其所兼具的公共性,他们在客观上建设的是属于公共的文化生活。
7#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5:42:54 | 只看该作者
文字 热度 0 每一处角落都是私享——北京读易洞书店
走进读易洞书房的第一个感觉是温暖——不只是暖气带来的温差。第二感觉是沉静——不只是一般书店那种无人喧哗的安静。第三感觉是轻松——是那种了与世隔绝无心事唯想抱书窝读的轻松。

在进洞之前,一定仔细看看洞内示意图
处在富丽堂皇的纷繁城市里,读易洞书房具备了一个洞的应该具备的一切正面效果:窄小,安全,温暖,寂静,桃源……豆瓣书店和万圣书园是邻家小书房和前辈大书房,那读易洞就是家一般的小窝,甚至不是一个书店,只是一个如其名的书房,推门走进房内,恍若隔世,不敢高声语。


这次,这个小凳子让我不再忽略最下层的书


读易洞书房华贸店的格局确如家居一般。七八十平米的空间中,读书者所需的一切都有了,书,桌,椅,沙发,洗手间,以及生产咖啡的厨房。靠大窗的地方大概本该是个家庭起居室的位置,如今则是“做无聊之事,遣有生之涯”的妙处,除了窗边供坐谈的沙发小桌,还有可以合书小睡的软躺椅。书架后头的角落里有可以让一个人“埋头牛逼”的小空间。


不是古董,胜似古董,空间是书房必须的


可以买书,但这里并不是买书的好地方。书的总量不多,覆盖面有限;分类不甚清晰,经济、政治类艰深著作大抵难寻;流行畅销读物为数不多。但这却绝对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书少而精,不会有淹没在书海中毫无头绪的感觉——“读书不易,读书无益,皆因烂书太多。”气氛沉静,音乐不停却丝毫不扰乱头脑心情。拿起一本书落座之后,你会发现,这是个可以让你随时在阅读中进入废寝忘食境界的好地方。当然,闲谈和独自阅读同样惬意,在来无影去无踪的闲话里,你会忽然发现刚刚滚烫的咖啡早已凉透。


这个角落适合“随意男女”,“浪漫主义就是学会了赋予意义”


写到这里,我必须承认这些文字不知觉间带上了点Drunbility的刻意修饰,简直就是在写一篇向你推荐书店的软文。这只能说明一点,我真的喜欢上了这个叫读易洞书房的小地方。
  
分类书架,理想的家庭书房


如果你在这里睡着了,就是“不被文化胁迫”  

这次忘记了拍下最里头那个“一个人埋头牛逼,确信自己所向披靡”的角落。临走时跟书店主人聊了两句,据说青青商业街那间店更小,但更加私人化。很好,准备二探读易洞。
——封潇荳于2009年3月2日08:12:30
8#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5:43:33 | 只看该作者
读易洞历程2006年9月9日,读易洞成立,“分享者”主题海报展
2006年12月,“LOGO的内心世界”胡颖设计展
2006年8月28日至2007年8月27日,”365天每天一本书”书评撰写
2007年9月9日,开洞一周年社区互动之“集盒”
2007年10月,阅读实验产品“DIAO计划”
2008年4月,服务北京香港马会会所图书馆
  

2008年7月,例外服饰每月一讲一年12堂员工培训之“阅读课”
2008年8月,创意产品《走神》每月定期推出,连续一年共12期
2008年12月,宋育仁诞辰150周年展“消失者”
2009年4月开始,“1217和21”系列主题文化讲座,共举办三季共12期
2009年6月 “世界好有意思”北京社区童书巡回展
2009年9月,三周年分享个人阅读经验的“人格计划”
2009年12月,邱小石编著《成年礼——一个广告公司的教科书》出版
2010年6月,读易洞教室开课,推出《文案这手艺》和《干净的错误》两项讲座[2-4]
2011年1月,第五届全国民营书业评选“年度最佳小书店”奖
2011年5月——9月,编辑读易洞创办五年历程的《业余书店》
2011年11月,“好耍不过耍朋友”——《业余书店》发行首发式
2011年12月,绿茶、杨早、邱小石三人在读易洞发起“阅读邻居”读书会
2012年5月,读易洞独立印品《荷尔蒙》发行
2012年7月,融科千章墅会所书房定制
2012年12月,“阅读邻居”第十二次读书会,评选“阅读邻居年度五书”
2013年1月,第六届全国民营书业评选“年度最美书店”奖
2013年1月,中国图书商报社颁发“中国独立书店创新奖”
9#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5:45:23 | 只看该作者
2010民营书业“年度最美的书店”参选者:读易洞书房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12月05日

新浪读书
  由《出版商务周报》和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工作委员会发起并 组织的“全国民营书业评选”,已历四届,现 第五届评选正式启动。
  评选将坚持一贯的宗旨,继续发现值得尊敬的民营书业企业和人物、 彰显值得关注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道路,鼓励和 支持各种创造与创新,并承担产 业发展、文化传播和公共生活的责任。
  本次评选活动将评出人物奖、出版奖、书店奖、企业公民奖等四大项 二十五分项大奖。
  “年度最美的书店”参选者:北京读易洞书房
  公司简介:
  读易洞书店,成立于2006年9月,定位于社区书店,家庭方式经营,以最传统的商业形态,用时间积累出与社区的默契,不问旦夕祸福,只求长命百岁。书店近期没有大计划,每天准点开门,每周准时进书,没有坚守,因兴趣而持久,只是生活的部分。
  推荐理由:
  2009年有入围最佳小书店和最美书店提名。
  2006年9月9日,读易洞成立,举办“分享者”主题海报展
  2006年12月,举办“LOGO的内心世界”胡颖设计展
  2006年8月28日至2007年8月27日,完成”365天每天一本书”书评撰写
  2007年9月9日,开洞一周年推出社区互动之“集盒”
  2007年10月,推出读易洞阅读实验产品“DIAO计划”
  2008年4月,服务北京香港马会会所图书馆,为马会图书馆提供图书主题规划与馆配至今
  2008年6月1日,华贸读易洞开放
  2008年7月,例外服饰SOGO生态店成为读易洞图书顾问业务的第二个客户,每月一讲持续一年12堂员工培训之“阅读课”
  2008年8月,创意产品《走神》每月定期推出,连续一年共12期
  2008年12月,举办宋育仁诞辰150周年展“消失者”
  2009年4月开始,“1217和21”系列主题文化讲座,共举办三季共12期
  2009年6月
  “世界好有意思”北京社区童书巡回展在万科北京十个社区举行
  2009年9月,读易洞三周年推出分享个人阅读经验的“人格计划”
  2009年12月,读易洞第一本正式出版物《成年礼》出版
  2010年6月,读易洞教室开课,推出《文案这手艺》和《干净的错误》两项讲座
  2006年至今,每周新书定时引进上架无间断,博客更新共1150篇,约计60万字,摄影两千余张
  2010年9月9日,读易洞,四周年,一刻间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5:46:07 | 只看该作者
书店突围之路
2010年10月18日

“读易洞”就像家里的一个客厅或书房,这种家庭式经营追求的更多是一种乐趣

一直坚持免费开放的文化沙龙是单向街的第一张名片
  如今传统书店在网络购书及电子书的冲击下举步维艰,曾经辉煌的很多民营连锁书店都纷纷“关张”。书店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经营书店所面临的困难是很具体而且残酷的。做出自己的个性,拉近与读者间的距离,在理想和现实间寻求平衡点,是自主书店的突围之路。
  单向街书店走多元经营之路   【书店名片】2006年初,供职于媒体的许知远、吴晓波等13人每人出5万元入股,创办了“单向街书店”,在当年的首届民营书业评选中,单向街荣膺年度优秀小书店。“单向街”取自德国著名思想家本雅明的同名著作《单向街》,书店恰如其名,长长的走廊,笔直明亮。   2009年,北京知名小众书店单向街图书馆从北京圆明园搬至朝阳区的蓝色港湾。房租过高是搬迁原因之一。单向街图书馆媒介公关潘俣宁告诉记者,现在实体书店的经营都很困难,“单向街到现在没盈利过”,但“十几个股东,凭着一种坚持,也是一种不甘心,我们还是继续做下去。”   现在单向街的经营有四个方面,一楼是图书卖场,二楼是咖啡馆。还出版杂志、图书,参与图书策划,涉足出版业。另外,就是承接包场活动,出租场地,与合办方共同举办活动。   “民营书店想维生很艰难,图书的利润太低,如果仅靠卖书,几乎不可能存活——为了将理想坚持下去,就得想些应对策略,由此才有了经营上的变化,不单单依靠销售图书,而是多元化地开展各项服务。”潘俣宁说,从长远目标来看,多元化经营模式也很重要。   单向街从2006年春天就开始做文化沙龙,算是北京较早的沙龙主办方,至今已举办了300多期,嘉宾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文化名人。由于创始人本身就是作家、诗人、学者、媒体主编,所以请些重量级人物并不是很难。每次沙龙都会有50-100人参加,人气最旺的将近200人。   沙龙一直坚持免费开放,本身并不会带来利润,还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运作它。但它吸引来的人流量,也能间接拉动消费。潘俣宁说,单向街的销售主要就是靠周末沙龙活动。“但销售额本身不是最重要的,对我们来说,品牌的影响力永远是最重要的,通过来参加沙龙的读者们口口相传,品牌的含金量越来越高,我们才能借助这个品牌的平台,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目前,单向街书店正在着力打造第二张名片:《单向街》杂志。这是一本双月出版一期的杂志书,目前已出了两期,销量是一两万册。创业者希望能通过规范化运作,努力提升销量,打造持续的影响力。   【经验之谈】   找到特色,重视细节   潘俣宁说,开书店创业,面临的困难是具体且残酷的。既要面对几乎呈垄断态势的国营书店,还要面对打价格战的网络书店,两面夹击。加上图书利润低,你的付出和收获是不成比例的。想开书店,有三点建议:   一,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要有耐心;   二,找到自己的特色,现在书店那么多,你必须要有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如果不能是价格,那么就是选书或服务,细节很重要;   三,要努力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找到平衡点。   读易洞开在社区里的阅读空间   【书店名片】2006年,广告人邱小石和在报社做记者的妻子阮从在居住社区开了书店“读易洞”。2008年,“读易洞”分店在华贸公寓开业。   2006年,“读易洞”悄悄地开在青青社区的商街内。店铺是夫妻两人付全款买下的,“所以我不担心它能否持续下去,我希望它能挣钱,但不指望。”店主邱小石和阮从以这样轻松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书店。“读易洞”是他们家的另一个客厅或书房,只不过它是开放的,这种家庭式经营追求的更多是一种乐趣。   在书店里能看到很多古老甚至是令人费解的物品,如老式打字机、电话机,中学生物课上用的显微镜,来自美国印着图案的大块橡皮等,配合着深棕色以木头为主的书架,透着神秘的气息。读易洞也对书籍进行分类,但不是简单的“建筑”、“文学”之类,而是把关于建筑类的书放在一起,取名“城市之变”。洗手间则被标注为“随便男女”,休息的位置则叫“看书睡觉。”读易洞可以作为一个比家更自在,比一般公共场合更私密、更有亲和力的场所。   在经营上,善于搞创意的店主邱小石开创了很多特色方式,“涂书置换”便是其一。在店内全款购书,阅后返还时此书的50%款额冲抵下一本书的购书款,以此类推。书店鼓励读者在书上任何地方批注,留下感言、评论或其他,此书即进入“读易洞分享者”书架,成为读书置换专用书籍,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可完成思想交流。   独易洞还有个独特的“DIAO计划”,即为读者量身定制读书单。作为图书顾问,邱小石在充分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专业特质、思维倾向之后,根据自己的判断拟书目并为对方购买,而对方在收到书之前完全不知道书目的内容。   邱小石的首个客户是北京香港马会会所图书馆,这是一项非常规的、带有个性识别的图书馆定制业务,这个合作一直在持续。另一个重要客户“例外生态馆”选书的原则是艺术、生活、思想,邱小石在例外服饰公司定期开办阅读讲座,这是这家高档服饰公司在文化层面提升的重要举措。   【经验之谈】   把书店做成一种生活方式   邱小石说,太理性了书店开不起来,太感性了书店开不下去,先感性后理性书店越开越违背自己初衷。所以想开书店就赶紧开,不要想那么多。开不下去也别勉强,不要想那么多。书店不是挣钱的方式,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权衡书店的经营不如思考如何建立自己的生活模式。   他的心得是,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了,买下铺子,投入心力与时间,开个自己想象的书店。家庭作坊,不招外人。以上为降低成本的两条法则,房租与人力。保持每周引进新书的频率,坚持对图书品质的挑剔,与时间为伴,因兴趣而持久。   ■专业点评   商业模式创新最重要   ●李俊,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教育研究部总监   记得以前席殊书屋希望模仿贝塔斯曼的模式,采用会员制、书店连锁经营、定期刊物的方式进行扩张,最终也不了了之。所以,现在的书店要生存下去,难度很大。   首先,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书店形态。网上购书方便快捷、价格低廉。其次,中国人普遍缺乏阅读文字的习惯,年度阅读量远低于欧美人群,消费者对书店的需求量在减少。最后,电子图书对书店的实体经营产生冲击。办书店的创业者又大都是文人,追求诗意、浪漫而纯真的生活。但商业环境并不总是斜风细雨,总要面临激烈的竞争。因此,商业模式创新是书店领域创业最为重要的。   因为创业期书店一般较小,经营方式上要考虑本身商品的独特性,如是否能经营特殊的小众书籍,或按行业方向分类、或由作者直供的模式,这些书籍在市场上不易买到,只有书店能提供。其次,多举办一些独特的活动,通过网络,让更多的读者来参与。   “文化场”需要沉淀   ●骆祖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CEO   正是案例中这种似乎离商业很远的书店,却在脚踏实地地经营书店的核心文化,致力于打造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书场”、“文化场”。这在书店初期就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财力去打造。从某种意义上说,创办人经营的不是书店,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理想。   这类书店适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创业者,也就是说书店的生存问题不是首要问题;其次,其商业价值需要长期打造,其“文化场”需要时间积淀。所以其在商业上是否可行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假如五六年都不能盈利,可能最后即使是爱好,也只有关门了,如果逐步盈利,或许可做成类似百年老店那样的文化项目。   可供借鉴的成熟模式如专做女性图书的“雨枫书馆”,找到了一条会员+沙龙带动图书销售的模式,会员收年费,大量的线下读书沙龙,以及读者“选书委员会”加强了互动,很有利于书店的经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4:57 , Processed in 0.09754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