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理理论是一把屠龙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0 14:3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管理理论是一把屠龙刀陈雪频


前些日子和一个研究定位理论培训师谈话。他是一个定位理论的忠实粉丝,言必谈定位,喜欢用这套理论去解释一切商业现象。我是一个定位理论的爱好者,也认为这个理论确实能够解释很多商业现象,而且能有效地指导实践。不过,我没有他那么专注于定位理论,当我尝试用另一个理论去解释同样一些商业现象时,他斩钉截铁地说:“你错了!”

一句“你错了!”说得很权威,显示了他对理论的自信。我也曾有这样的自信。曾几何时,我沉迷于各种商业理论之中,仿佛找到了解释这个世界的钥匙、不会再被现实困扰。我也深知一个好的管理理论的力量,它就像一把屠龙刀,不管多么牛的企业,不管多么牛的企业家,用一套理论的屠龙刀砍下去,都能够冒出一点血来。

就像定位理论那样。它在解释企业如何制定战略和营销方面非常有说服力,而且确实帮助了很多企业获得了成功。从这个角度来说,定位理论是一个好的理论。但掌握了某种理论的人往往有些偏执,认为它是唯一能解释某种现象的理论,其他的理论都是不对的;甚至有的人还认为,如果自己掌握的理论解释不了某种实践的话,不是理论错了,而是实践错了。






(图注:定位理论提出者Jack Trout与他的搭档Al Ries。在八十年代,定位理论盛行一时。“定位”一词也广泛走入人们生活之中,如“职场定位”、“角色定位”。编辑配图,图片来自网络。)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理论无论多好,都只是提供了一个视角罢了。我现在想说的是,对于某种现象或问题,世界上可以有很多理论去加以解释,而每一种理论的解释都有它的道理;一种理论就是一种视角,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但其中总有一些合理成分。

理论是从实践中升华出来的。一个企业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集合体,也许你能用理论这把屠龙刀剖析得出了一些结论,但是你若认为这是唯一正确的结论,那恐怕就有些过于自大了。就像定位理论再伟大,在整个企业实践中他也不过是其中一个环节——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定位很重要,但企业的成功还涉及到运营的方方面面,不是定位理论能以一贯之的。

不仅如此,实践和理论之间的鸿沟非常巨大,很多事情并非当事人不知道,只不过是他面对各种各样的障碍,从而在实践上很难做到随心所欲。企业家每天面对的挑战无处不在,只有当你明白这一点后,你才会变得谦卑和宽容。

所谓谦卑是对自己。你会发现,不管你的理论多么强大,永远只是个单维度视角而已,因此你不会有一种惟我独尊的感觉,你也不会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别人总是错的。所谓宽容是对他人。你会知道,其实每个企业和企业家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没有一个企业和企业家能够非常完美地具备所有的成功要素。因此,即便他们遇到了一些困难,或者犯了一些错误,那也是有很多主管或客观原因的。这时,你就会对他们抱有更多的宽容,甚至产生悲天悯人的感觉。

我自己创业之后,越来越不敢去评论别的企业和企业家,也是因为这种谦卑和宽容。我发现,以前在点评一个企业的时候,往往基于自己非常有限的观察和知识,而非基于对企业的复杂背景、各项决策、人事分配、战略战术、价值观的全面了解。我只是利用了自己的理论和看到的局部事实,就做出了一种推断。这种推断能反映某种事实吗?不知道。

所以我想,最好的评论方式应该是,先有实践,后用理论去验证,最后再落实到实践,而这恰恰是中国很多商学院的教授、管理咨询顾问、培训师所欠缺的。

管理不是什么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我更愿意说它是一门手艺。你必须通过反复的操练,不断的实践,你才能掌握这门学科的精髓。实践永远比理论更加逼近这个世界的本质。企业其实每个人都会做,不一定非要去商学院读书后才会做。商学院教什么呢?它们通过大量的案例讨论,让你去了解别的企业获得成功的经验或遭遇失败的教训,这种训练能让你对管理知识和经营之道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你投入商场亲自去操练,不停的操练,你才能成为一个管理专家,这跟培养一名医生的道理是大同小异的。

哈佛商学院采用案例式教学,它借鉴的榜样是哈佛医学院。一个学生在成为优秀的医生之前,要在医学院接受非常系统化的理论知识的教育,而且要跟着自己的老师去观摩,甚至亲自做各种各样的手术,这时他的角色更像是一个研究案例的助手。当他有基本能力之后,他开始去实践,必须不停地给别人做手术,然后他才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其实,企业家的成长也是如此,有的企业家可能没有太多的理论知识,但他们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没有一个企业家可以说:“我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没有实践经验。”

陆游有句名言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现象,而王阳明也有一个说法叫“知行合一”。因为,光知道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行动;很多真正的“知”是从行动中慢慢提炼出来的。如果你不行动,这种“知”并不是真的知道,这也使我想到很多商学院、管理学院的教授们,他们用大量的模型,用大量的公式,用大量的案例去分析各种各样的商业案例,但他们一天也没有做过生意、管过企业。他们对企业的了解永远停留在模型层面,停留在本本主义上,他们给企业提供的很多建议、计划更像是纸上谈兵。

就像医生一样,你整天口头上说应该如何如何做,但是如果没有动过一次手术,没有拯救过一个病人的话,你的说法又能有多大的说服力呢?我想,管理者也好,领导者也好,一定是要知行合一的。没有行动的所谓知识,更像是一个书橱,并不能真正的指导现实世界。说到这儿,我想起了德鲁克。在德鲁克跟随父亲去拜访熊彼特的时候,熊彼特说:“到了我这个年纪我已经知道,光留下一些理论和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改变这个世界。”

再完美的理论,也是从实践中来的;它也许能指导一些实践,但未必放之四海皆准。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你才能保持谦恭之心,才有勤于实践、知行合一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才能成为管理领域的专业人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0:55 , Processed in 0.06158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