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实摄影的温度文/肆玖
上海鲁迅纪念馆刚结束了“镜匣人间——周海婴80 摄影展”。作为鲁迅先生的独子,周海婴一直以来都是以这个单纯的身份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而一部《》,向世人展现了周海婴从青年到壮年的人生足迹。解放前上海难民的身影、民主人士的风采,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与北京的市井生活……一个个凝固的瞬间,带着纪实摄影的敏锐风格,展示出不同时代的世态人情。
“从10 岁第一次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似乎注定这辈子我要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周海婴说。1938 年10 月拍摄生平第一帧照片,1943 年11月正式开始学习摄影,1944 年11月拥有第一部照相机,1948 年11月拍摄第一帧彩色照片,1952 年第一次自己冲洗彩色胶卷……虽然不是专业摄影师,但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及对摄影始终如一的热爱和追求,周海婴还是以其个人的视角,用镜头记录下了时代的脉动;70 余年里他“无意间”用镜匣定格的两万多个瞬间,让我们看到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50 年代的北京,其中很多照片很有历史价值,比如1948 年12 月,他和母亲以及多位爱国民主人士,乘坐华中邮轮抵达丹东,他拍摄的集体照中有郭沫若、翦伯赞、马叙伦等人。
虽然在胶片摄影的技术上,周海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贡献,但他自身的经历让他可以见证上世纪关键时期从平民到文化巨匠到国家领导的重要时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恰好钟爱摄影,并且孜孜不倦地加以记录,这才是他的照片珍贵和动人之处。也因此,在那些对焦或许犹豫、曝光准确度不稳定的黑白胶片面前,你能感受到亲切和温暖。少有的几张表现家乡绍兴风景民情的彩色照片,便明显平淡很多,也没有什么力量。而那些表现特殊时刻,如阅兵场面的作品,也明显不及周海婴为那些认识的、有感情的人物所拍的照片。
“为什么我特别留意于难民、战患、市井风貌等?主要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当年他对底层人民的关受,特别是替受伤的黄包车夫包扎伤口等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这种潜意识中的教育对我影响极为深广,可以说是父亲教我怎样去拍照,使我懂得如何用平民的视角去关注社会和关爱大众。”周海婴表示,自己喜爱摄影,但从未抱着“玩照片”的想法,而是把它当作创作。他认为与数码相机相比,胶片相机更容易体现拍摄者的思考,“我尤其不喜欢数码相机的后期制作,修改后的照片有可能就不是真实地反映生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