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伙伴关系模式”是一个良性循环圈,造就了新加坡高质量的师资水平—— 新加坡:“伙伴关系”保障师范生实习 ■劳诗玲
据新加坡教育部网站介绍,新加坡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可以从其科学的实习管理制度中看出端倪。为了让师范生更好地走进学校,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新加坡为师范生实习采取的是“强化伙伴关系模式”。
“强化伙伴关系模式”主要由新加坡教育部、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和实习学校三方组成,目的是加强三方的直接联系,共同帮助师范生从校园学习到课堂教学的有效转变。新加坡教育部负责整个实习的规划,包括方案的确定和落实,联系安排实习学校等。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和实习学校分别为每名实习生安排指导老师。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的指导老师和实习学校的合作老师共同构成实习生的专业指导老师。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的指导老师定期到实习学校指导、检查实习生的实习,而实习学校指导老师则全程、具体指导实习生的实习。院校双方的指导老师都严格要求实习生,实习结束时双方共同对实习生进行考核。
据了解,“自上而下”和“明确的问责制”是“强化伙伴关系模式”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也是其特色。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实习办公室整体负责实习的具体安排工作。
新加坡的师范生实习工作做得具有“操作性”和“成效性”,因为所有工作人员都确立了问责制,并明文规定了其具体职责。可以从学院指导老师、实习学校合作老师和学校协调员3个主要负责人方面了解他们所做的工作。具体而言,如下:
合作老师的角色和职责是安顿师范生,带他们熟悉环境,协助师范生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同时,合作老师要指导实习生的职业发展,安排实习生观察自己和其他老师的教学和管理实践,并定期与学院指导老师、学院与实习学校负责人以及学校的协调员会面,讨论进展和商量帮助策略,并评估实习生的教学效果等。
作为学院的负责人代表,学院指导老师要组织开展实习前和实习后会议,关注所有实习生的实习情况,例如,安顿实习生的生活,汇报实习生的进程等。同时,指导老师要组织相关实习的课堂观察,做好实习生的跟进工作,并帮助他们做好实习后的巩固学习。
按照校长的指示,学校协调员负责给实习生分配合作老师,并根据教学学院的课程安排为实习生计划好教学时间表。同时,他们还要为实习生提供全面的信息来源,例如了解实习学校的校训、学校部门等。此外,他们负责协助解决实习生和合作老师之间的问题,监测和评估所有实习生完成教学计划的情况,并在实习后对整个实习计划做总结。
总之,“强化伙伴关系模式”有助于让所有人员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方面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实习学校为大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土壤和广阔的天空,大学教育又为实习学校培养一批批与时俱进的新教师,而教育部则起着一个总调度的作用。“强化伙伴关系模式”是一个良性循环圈,造就了新加坡高质量的师资水平。(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