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秀社团活动“升级”校本课程
2010年11月29日
成都日报
今年秋季,我省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将素质教育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记者发现,不仅普通高中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就连小学也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少学校都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
优秀社团活动可排进课表
田家炳中学是我省省级“普高‘新课改’样本学校”。该校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将学生社团活动与校本课程的设立联系起来,允许优秀的社团活动“升级”为校本课程,并展开了“提升高中学生学力的有效课堂学习实践研究”。
每周五下午,田家炳中学的学生都要选修校本课程——他们不再按教学班分班,而且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相近的同学们一起开展社团活动。比如,可以参加“好玩”的摄影社、跆拳道社、魔术社,也可以选择参加与学科结合得比较紧密一些的“文学话剧社”、“英语口语社”等。记者注意到,已经排进选修课、由学生们自主设立的校本课程有20种。
田家炳中学校长李波认为,通过学生自主开展活动,并“升级”为校本课程的活动,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组织能力。
学生们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十分高,因为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社团”的活动“升级”为校本课程。田家炳中学规定,参加学生较多、开展得较好的社团活动“升级”为校本课程后,学校将从师资、场地等方面予以支持,排进课表,保证学生们参加活动的时间。
国家队教头指导小学足球队
实验小学青华分校是一个社区配套小学。该校在实施“中小学生体育、艺术、生活技能2+1+1工程”(青羊区教育局要求该区中小学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一项艺术特长和一定的生活技能)的过程中,也开设了不少选修课,让小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据了解,实验小学青华分校还设置了“综合素养”课,在每周五下午安排60分钟重点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记者注意到,实小青华分校的“综合素养”课五花八门,有西餐礼仪课、民俗剪纸课、外国音乐欣赏、书法、女子足球、男子足球、田径等。该校校长张胜认为,这些课程的开设,既让老师的特长有所发挥,也开拓了学生视野,增进了师生交流。
实小青华分校还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让他们也参与到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中来。为了提高学校足球队孩子们的能力,他们甚至还邀请到了学生家长、室内5人制国家足球队主教练法里那经常到学校指导孩子们提高球技。据了解,来自足球王国巴西的法里那的一对儿女分别在实验小学青华分校上一年级和三年级,上三年级的儿子还是该校足球队的主力队员。
本报记者 周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