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贺振刚:教师与“书”的几件事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10 20:5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转帖:贺振刚:教师与“书”的几件事儿作者:韩世文
“看书”这件事
教师看书总结起来就是看世界。
看书可以更开阔的说成是看文字信息、图片信息或符号信息。
我们可以把一切简单的思考性不强的信息浏览统称为看“书”。教书看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比较方便的,教师几乎天天与书生活在一起,要看书随手拈来即是,有时甚至无意之中都会被书砸到了脚,碰到了额头,好象不看书都不行。
教师看书的重点在于看什么书,为什么看书,看书有什么用,看书可不可以吸收到一些思想和观点,可不可以学到一些经验和方法,可不可以为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了解教育、理解教育、观察学生、理解学生、懂学生提供一些参照性的主张或力量。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教师所看之书是不是自己想看之书,如果自己想看一本书,寻找了很久,又终于看到了,那这的确是一件愉快而兴奋的事情。
教师看书又有什么具体功用呢?是解决教学的方法问题、观点问题、思路问题、思想问题,还是纯粹为了弥补自己记忆的不足,翻翻书、抄抄书、瞅瞅文字、讲讲课。有很多教师看书,也许一本书看了十次也不知所云,从这点看教师看书,有时候也与别的行业之人看书一样,也可能会看不出名堂。
当然教师看书如果能建构起属于自己理想、志向、追求、性格、工作、事业和兴趣等的个体化知识、学问、思想和认知世界,那么教师读书就可以实现胸怀天下、一丝不苟的人格风范。教师看书就是民族看世界,就是民族和世界都在追向希望。

  “读书”这件事

教师读书总结起来就是读灵魂。
读书与看书有区别的,读书要将自己的思考情感与作品主人翁或者作者的思考与情感混在一起,纠缠不清,进行你死我活的神交,这才叫读书,凡是比看书更深一层次的阅读可以统称为读书。
教师读书就有些难度了,虽然天天与书泡在一起,但是读书的时间却要重新安排,除了聪明的老师将读书与备课统一起来之外,很多老师竟然没有办法也没有时间读书。工作太紧张、教学任务太重、心情调整需要氛围等等,都会影响教师的读书心情和规划。还有一些教师,在很多时候竟天天想读书却天天无书可读,没有一点特别的追求和特殊的癖好还真读不了书。
教师读书能读出什么呢?读出语言美,还是读语言文字的语法和规则,还是读出与自己的精神、灵魂、意志、情感、思想、体验和感觉统一、共鸣、互动的那些东西。如果说的玄妙一点就是读出灵魂,读出知识的灵魂,读出学问的灵魂,特别是读出主人翁或作者或自己的灵魂。读书而知灵魂正是教师读书的正当诉求。
教师读书也可以解决很多具体的问题,既可以从古今中外吸收到优秀的人性精华,也可以从各种各样的书籍当中寻找到那点人性光辉,此外既可以武装学生,也可以武装自己,最后还可以为国家教育智力资源的建设添砖加瓦。
当然教师读书不能浅尝辄止,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半路荒废,不能迷信沉沦,既然读懂了灵魂,就能够用读得的灵魂梳理人生、梳理工作、梳理世界,进而获得精神之智。

“教书”这件事
教师教书总结起来就是教志气。
教书大一点说就是教育、教书育人,为国家和民族培育人才和接班人,说小点就是教人一点志气,教会人一种情怀和气节。教书不管时间长短,不管学问高低,不管收入多少,不管兴趣浓否,不管教一个人还是教一万个人,如果教不出一点志气,都可以说是在耽误别人。或许这个观点,自己不这么认为,别人也会这么说;现在不这么认为,以后会这么说;这个时代不这么认为,下一个时代会这么说。
当然教书是教师的职业和工作,甚至是终身的事业,教书的时间就非常充沛了,人一辈子能够工作的唯一的几十年,都用在了教书上面。也有很多老师在学校教书教了一辈子还教不够,几十年来他们在街上、在公园里,在家里,在社会上,还时时不忘自己拿着粉笔时的快感,悄悄的教起自己的书来。
教师教书,教得好与教不好区别不是很大,一个教师教了几百名上千名学生,总会遇上一两个出类拔萃之人才,如果这样就可以说是优秀的人民教师,那么泱泱中华也就没有不好的教师了。但同时这些出类拔萃的人才后面却有几百倍、上千倍的人才无人问津,悄悄流落或埋没在世间的其他角落,重新用自己的眼睛开始认识世界,并适应这个世界,问起读了几年书,就直接说读了十几年,问他走入社会有什么感想,他想起来刘欢所唱的“大不了从头再来”,一看有点志气。爱因斯坦好象说过离开学校剩下来的就是教育,但其中一定得包含一点志气。教师教书要是教不好,既没有尺子量,也没有秤去称,也没有试管去观察……反正就是除了说不好之外,基本上没有具体的可以量化的参数或者指标。
教师教书当然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终于有了一个缓释的依靠,幼小的生命什么都不懂,他们求知欲极强,只要是所谓的知识,多多少少都能吸收一些,这也是一种快乐和幸福。国家和民族希望一代总比一代强,但是没人敢于主动承担,教育还是愿意低头硬着头皮来背这个包袱的。当然教书也是教师收入的必备渠道,教育养活了上千万教师,也是一个关乎民生大计的行业。
如果教师教书能教出志气,能教出一些璀璨星空和照亮黑夜的人才,自然是民众之福,社会之福,国家之福,更是千家万户家庭之福。但璀璨的星星终究有限,教育还是给每个人一点志气更可靠。

    “写书”这件事

教师写书总结起来就是写生命。
教师写书,尽量别写乱七八糟的东西,想一想,五千年中华历史文明差不多都是教师写出来的书流传下来的。这些书对教师是什么感觉,其实就是在引导教师应该怎么写书,如果你读了一本书,它除了让你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误解生命、扭曲生命、祸乱灵魂,连起码的消遣功能都不具备,这样的书有良知的老师都不会写。
当然教师写书还是有一定特殊性的,朗朗乾坤、泱泱中华,我们在追寻全球化历史的过程当中,也只有教师不吃不喝、没日没夜的想进步、想现代化、想全球化、想把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先进知识和文化有效的教给孩子们。从这点看,教师成为民族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中坚力量,教师要不写几本书,任凭那些是不是人都写的书祸乱社会,也太不值和太冤枉了,所以教师写书还真有一点的社会和时代使命感。谁能忍受“山中有老虎,猴子称霸王”的文化世界?
可是教师写书时间不多,写一本好书花费时间很长,虽然可以用来提升自己评职称的资本,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也可以给教育智力资源添砖加瓦,也可以赢得同行和学生的羡慕眼光,但时间安排是个大问题。这需要教师开阔思路、创新方法、节约时间,做一些只有自己做了还不能奢望别人点头的辛苦差事,可不做这个辛苦差事,一生教书育人,却没有自己的生命痕迹,那也是一种残忍和伤痛。
如果说教师真要做好教师,还真得好好写几本书,写书就是写生命,让自己变快乐了,才能教给别人快乐;让自己变聪明了,才能教给别人聪明;让自己有智慧了,才能教给别人智慧…如果能够这般用生命去写生命的美好,那么教师写的书,就是写的美好生命,当然就是人间瑰宝。再者在这个社会文化多元化时代,电影、盗版书、明星等等这些所谓的文化符号,它们已经一次又一次的对华夏民众进行了文化渗透,也就是教育渗透。可是掌握着华夏最前进的知识和理论的教师却写不出一本影响民众的好书来,这教育越辛苦越累越努力,教育抵抗别的文化乱流的攻击的防卫力就越差,教育想在世人面前澄清自己的功与过就越复杂,教育占有一点话语权来影响生命、影响家庭、影响社会、影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力量就越弱。最后就是什么好处都与教育无关,什么不好都是教育的过。
所以教师写了一辈子生命,把这个过程当中的生命之光,写成作品出版出来,自然是于天于地于人于己最美好不过的事情了。

“藏书”这件事

教师藏书总结起来就是藏精神。
买一本书看了之后感觉收获很大,很珍惜它,自然会藏起来。朋友推荐一本好书,自己没时间看,一放就是一年,也算是藏了起来,更有甚者专门收集一些特别钟爱的书藏起来,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藏书还真得有点精神和气魄。
藏书的前提是买书,如果每一本书买完就能读,读完就有收获,收获了还能促进自己的进步,那买上百八十本书也就自由了,买书成为买自由。相反,如果买一本书,看完之后后悔一辈子,浪费掉几个小时或几天,还诱导自己在人生道路上走上几个月或者几年的弯路,要买上这样几本书,其实买的就是被奴隶—被别人的书所奴隶。
买了好书自然想到藏书,藏书的地点、书柜的安置,到底藏哪些书,都是需要一定物质条件的,如果拼了老命藏起来书却没有藏一点精神,别说实现不了孟子“养浩然之气”的境界,反而是拖累了身家和性命。
藏书也是有水平的,如果围绕某种理想、某种思想、某种志气、某种哲理,某种精神,而收集一系列的人类文化知识,以书的形式藏起来,这些书就会将主人养育得神通广大、天地合一、卓越夺目,他定将教育出一批又一批的英才,他身边也会时时围绕着一批莘莘学子。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梦想,也许就在这一圈一圈的人群当中。
藏书不仅藏起了精神,而且还藏起了教师的所有职业理想、教育的所有理想。


2#
 楼主| 发表于 2013-7-10 20:59:3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写作应成为教师的一种精神自觉(余志明)



一、教师应有阅读的自觉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87条建议《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文中说道:教师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读罢此段文字,我就想到了我最近读的《中国语文人》这本书,《中国语文人》推出了于漪、魏书生、李镇西等21位名师,这些人也可谓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他们的工作地域不同,文化起点不同,人生际遇不同,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也很不相同,但有一些十分相同的东西,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和研究。
从《中国语文人》提供的信息中可以了解到:21位名师中起点较高,第一学历为本科的有8位(于漪、陈钟樑、洪宗礼、顾德希、李镇西、李海林、张玉新、程红兵),第一学历为专科的5位(吴心田、欧阳代娜、陈军、程翔、严华银),第一学历为中师或高中的有6位(宁鸿彬、蔡澄清、李震、蔡明、黄厚江、余映潮〈高中〉),初中学历的有两位(钱梦龙、魏书生)。21位名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起点学历高低与取得成就不成正比,他们之所以成为名师,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学习,坚持实践,坚持思考。
但审视当下我们的老师,真正视读书为生命的又有几人?据《中国教育报》2011年对教师做的一项最新阅读调查显示,每年读书10本以上的教师只有4.6%,有43.1%的人每年只读1—3本书,大部分教师虽然认为读书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帮助很大,但是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每天用于读书的时间却是寥寥。由于不读书,很多教师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偏低,思辨能力不足,想教好学生也就无从谈起了。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谁都懂得读书的理儿,可没有时间啊。这一点,我不敢苟同。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第二条关于时间的建议”中就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读书的时间问题。他从一个有着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为了上一节公开课,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去进行准备的例子谈起,告诫我们作为教师应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我想一个教师每天抽半小时的时间读书应该是没问题的,关键是内心想不想读,能不能坚持读,要知道名师都是修炼出来的,不是打造出来的!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就是最好的明证。
二、教师应有思考的自觉
台湾大学有一口钟叫“傅钟”,傅钟每天响21下,这源自台大老校长傅斯年的一句名言:“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的3小时是用来深思的。”傅先生的话道出了思考的重要性。
人之可贵在于有自己的思想,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思想麦田,必须去追求成为一个敏锐的深情的思想者。如果整天的都是在机械地重复着一种劳动,那教师的工作就会单调乏味,教师与机器也就别无两样。
我们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为什么会产生无比亲切的感觉?因为透过那些文字,我们能够清晰地看见,其中的智慧之源,既不在缥缈的天际,也不在封闭的大脑,苏霍姆林斯基的智慧,无一例外地都是源于实践,源于对实践的思考。
但思考什么呢?我的想法是要学会记教育教学日记,并不时地进行反思、梳理、归类。苏霍姆林斯基在第46条建议《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和第90条建议《我怎样写教育日记》中非常明确的指出了教师写教育日记的重要性,他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日记记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说: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可以把它记入记事簿里。苏霍姆林斯基在记日记的过程中,每记几页就要留下一段空白,用途是记录自己的一些思考,久而久之,一本影响世界的教育经典《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就诞生了。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只要用心思考,用心记录,我们的教育教学一定会天天精彩。
三、教师应有写作的自觉
著名学者肖川先生说:“造就教师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他还坚信,能够写好文章的人,也一定能上好课。所以,作为教师一定将写作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但写日记还不同于写作,日记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格式要求,而写作却需要素材,需要思考,需要技巧。我常常看到身边老师的苦恼:看到别人发表文章很羡慕,也想动笔写一写,可就是没有写作素材,结合自己的体会,想说几点看法,谨供艰难跋涉在文章发表路上的教师朋友们参考。
1. 从听课记录中找回忘却的“记忆”。 一学期下来,我们总会听上同行或名师十几节课。那些记录在听课记录本上的“意见或建议”栏目上的文字,往往会给我们留下写作的论题或素材。
2. 从他人的言谈中意外“拾荒”。课余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同事、领导、家长……与他们的谈话中往往涉及到关于教育孩子的话题,这些话题里面往往就蕴藏着写作的素材。如果你能做个思考者,就会从中获益。
3. 从教育教学的困惑中“探求”。每个教育者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不同的,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心理状态和认知水平,因此在对学生的“社会化”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产生种种困惑,如果能抓住疑惑,努力寻找困惑的源头,深入思考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既解决了教学的难点问题,又能给自己的教学研究添上一笔重彩。
4.从各种公开课、教研课、班队活动中“寻觅”。自己的一次公开课、教研课、班队活动的打磨过程,或是聆听的别人的公开课、教研课、班队活动,一定会引起你许多感触,这些失败或成功的感触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5. 从业余阅读中“触发”。读是写的准备。阅读与写作是须臾不可分离的,没有了读书,写作也不会走得很远。阅读不仅滋润人生,还可以为你的写作论题寻根、找据,解决心中难解之谜。经验表明,当某个问题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时,当面对一个题目感到无话可说时,偶尔看到一份材料、一段话甚至片言只语,都可能“眼前一亮”,思路得以开通。
当然,素材的来源还有很多很多,不管哪种渠道获得,我们都可以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但我想要说的一点是一定要分门别类,用心梳理,细心收藏。现在条件好了,都是电脑办公,收藏就更为方便了,你可以在你的电脑中建起许多不同命名的文件夹,比如:班主任工作叙事、优秀教育案例、优秀教学课例、教研感悟、工作随想等,只要坚持,假以时日,你也一定会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那样,积累成一本你自己的教育教学宝典。
3#
 楼主| 发表于 2013-7-10 21:02:24 | 只看该作者
《人民教育》2012年第二期

               我主张“静养式阅读”
                                                    王栋生
最近,学校的几位爱读书的老师在商讨一个命题——“让我们的学生跟着真正的读书人学习”。良师兴教,是教育常识;而当今社会一味追求“升学率GDP”。这种本末倒置,不合中国师道传统,代表的是当下平庸浮躁之风。教师是立校之本,唯此,学生才能真正的有努力的方向。我认为,要培养出类拔萃的教师群体,只有抛却杂念返其本,为教师创设“读书静修”的发展环境。
1,教师不读书成了教育难题
学校“倡导”教师阅读,应当是有些难堪的事。良师兴教,教师不读书,何以为师?学校是传道受业之所,教师本是读书人,学校教育的常态,是让学生跟着读书人在一起学习,而不是传授“考试学”,带领学生“模拟”、“预测”、“课课练”。课改最大的困难,可能还是因为相当比例的教师专业素养处在低水平。多年以来,很多学校很重视教师专业进修,提倡读书,用尽激励措施,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持之以恒的并不多,一些学校的“读书会”也偃旗息鼓。究其原因,除了应试教学的压力,可能还在于功利主义观念作祟,缺少正确的阅读理念,没能把阅读真正当作教师的生活方式。
必须正视应试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干扰。考察一些学校的教师阅读情况,令人不安,甚至极其难堪。随着教育投入的加大,学校装备条件普遍好转,而一些学校的图书馆借阅率不升反降,有些新书上架一年也无人问津,教师学生都忙于考试。一些教师自嘲只需读三本书——教材,教参,教辅。客观考察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估及检测模式不可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进修。以目前教师的专业状态,连迎合“提高升学率”这样一个低标准也有困难。大批教师只能用加大作业量来对付应试,而并不具备教学智慧。
我在某地问几位教师一年来读了什么书,回答是“学校没发”;在某省做教师专业发展报告,互动时不止一名教师问“我们没钱买书怎么办”;也有些学校,校长不学无术,也不鼓励教师读书,公开宣言“读书多的教师难管”…… 这样的学校,缺少读书风气,弥漫着庸俗和鄙俗,因而对教师的阅读,很难提要求,提了也无用。真正有阅读习惯的人,永远有阅读时间,不存在什么困难,不会受任何利益的驱动;而不想读书的人,永远会有各种各样的一大堆理由。
弄虚作假的风气破坏了学校的学风,真正进德修业的教师受制于不学无术的管理者,学校必然难以形成良好的读书环境。曾有个校长述职,自报“本学年参加了17项课题”,从“世界级”、“国家级”一直到“市级”、“校级”。——我至今不明白,教育界的人怎么可以这样信口开河。“参加了17项课题”,不但影响教学工作,没有时间读书;无视学术规范,则免不了违反学术道德。浮躁的风气让校园成了无知的乐园,真正的读书人反而成了另类。在这种风气影响下,学生很难成为敬重教育敬重知识的人。
读书风气的形成不可能依靠强制性管理。近年以来,教育界考核评估检查名目繁多,对教师专业素养也有各种各样的检测方式;一些学校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采取的措施,往往习惯性地提出考查指标,教师连听讲座也要“打卡”。照说这种严格的指标化管理应当有些成效,然而教师的专业发展依然不尽如人意。不可否认,在当今风气之下,指标考核考查对落实某些工作有促进作用,但如果规定教师一年的阅读量,规定撰写读书笔记的数量,不可能有什么效果,倒有可能让一些人在“应付”中对读书产生反感,——我们不也常看到那种在教师的耐心教诲下仍然“厌学”的学生么?
2,选择“静养式阅读”
常有老师和校长询问,学校怎样才能办出“特色”。我认为,时下学校纷纷追求“办学特色”,一个省几万所学校,都追求“特色”,那就很难“特”起来;果真个个有“特色”,那基础教育可能会出现违背常识、违背规律的趋向;更兼有“教育GDP”的考量,结果必然是“本体同质,整体异化”。而目前学校最大的隐患是教师专业素养不高,真的想做点实事,不如清静无为,为教师创设发展的环境。我主张采用“静养式阅读”,——什么具体要求也不要提,更不用指标考核,让老师们安安静静地读三年书,庶几可找到做教师的感觉,学校的面貌肯定也会好起来。
为什么要“静养式阅读”?
首先是为克服浮躁之风。如今教育界做什么事都离不开“利”与“效率”,考核学校或教师,总有“指标”,都要设置一些“硬杠杠”,以“达标”。比如,说到提倡教师读书,校长马上就考虑“定指标”,每人每年读多少本,是用交读书笔记的方法,还是出张试卷考一考,总之,担心教师弄虚作假。说起来很尴尬:教师本当是读书人,可是现今教师的阅读量低得可怜;教师要学生读书而自己不读书,学生读了书之后便看不起教师;一些教师言行粗俗,志趣低下,社会形象很差。只提“静养”,让老师们的心静下来,在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中,通过阅读,自觉地反思教育教学工作,反思自己的生活品质,提高个人修养,让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读书人。不得不指出的是,时下许多学校,在各类检查评估中,“上面要什么我就做什么”,“上面要什么我就有什么”,各级各类表彰的奖状铜牌满墙满室,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多如牛毛,标语口号壁上刷,校长满嘴顺口溜……然而在这些学校,往往只有极少数教师在自觉地读书,虽然这样的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真正的读书人,但是他们的价值观与周围的环境往往格格不入,也不为大家接受。无孔不入的功利主义带来的浮躁之风,制约了教师的进步。
其次是考虑阅读自身的特征。作为一种生命方式,阅读只能是“个人”的追求;阅读只有“个人”才能完成,只有“个人”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因而只有“个人阅读”才能真正获得教养。同样,我们不难发现,归根结底,教师全部教育智慧都是个人读书思考及与他人交流而产生的,绝对不可能由于一个政策,一项措施而“雨后春笋”般地生出,外部的环境至多“催生”,“促进”,没有种子不行。
我的一位青年同事应约把读书笔记结集出版,书名用了帕慕克的话——“把自己和书关起来”,这对我真是莫大的启示!很多教师回顾自己的成长,也都很重视曾有过的读书静修经历。我回忆个人阅读经历,但凡最终形成有价值记忆的阅读,多是在独处的状态下。文革中在农村插队8年,被剥夺上大学的资格,农村也没有读书的环境,为得到一本书,往往要走几十里路,如饥似渴,当年独自在油灯下读书的幸福感至今难忘。我认识的几位前辈回忆最有价值的读书,竟然都是在监狱里!现在各方面条件比较好,正是一名教师专业进修的好时期,无论如何,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空间,如何抵御诱惑,拒绝平庸,需要有明智的选择。
又因为阅读是充满个人思维和情感活动的过程,因此它不大可能受行政措施的干预或管理。所以,阅读需要一个“静”的环境,没有必要“集体行动”,——中国的经验:报刊照片上那种教师坐在一起读书的画面,极可能在快门按下后就“散伙”了。读书需要交流,可以有读书会、书友会,然而前提必须是个人的阅读。个人的阅读是自由的阅读。读什么类别的书,一名教师应当有自己的选择,因为他作为“师”,应当比学生善于学习。故而看到有一二十年教龄的教师询问,要求专家开列书目,我就困惑,他为什么不具备起码的判断选择能力?我甚至觉得他未必有读书的欲望。换个角度,静养式阅读是非功利阅读,读什么,怎么读,不要作任何硬性的规定,因为是“静养”,可以随心所欲。同样,一部分人读这样的书,一部分人有其他感兴趣的阅读领域,是很好的状态。我是语文教师,但我更多阅读其他门类的书籍,我在阅读时并没有很强的“学科”意识,我享受阅读的愉快,根本不在意是否“有用”。我在工作中接触过许多有独特见解的教师,观察他们的成长经历,几乎都有比较广阔的阅读视野和丰厚的阅读积累;他们能长期自觉地阅读,如果一段时间没读什么好书,就觉得过得不愉快;他们善于探索与发现,他们总是能通过阅读中发现一些新的、有趣的的事物;他们也勤于思考,乐于交流;而这些教师对“赛课”、“参赛”、“评奖”之类的活动往往并没有什么兴趣。
也有同行表示担忧:如果没有具体要求,万一老师们仍然打牌玩乐,怎么办?我觉得这种情况可以忽略,因为读书是个人的选择。在任何社会的任何职业群体,追求灵魂幸福的人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因而,对教师的阅读,不必提太高的要求。简而言之:一部分人追求这样的生活,另一部分人可以有其他的选择,不可能要求所有的教师选择一种生存方式。当下中国,在一所学校,只要有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教师是真正的读书人,对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说,已算是很幸福的了。因为在这里,他能看到“精神明亮的人”,他能找到人生的精神标杆,他能跟随真正的读书人在一起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6:43 , Processed in 0.13855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