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恩来:释“逝者如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17 09:2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恩来:释“逝者如斯”

逝者如斯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5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恩来


  孔子是极善于从自然现象和事物中获得人生感悟的。如从山梁上的野鸡“色斯举矣,翔而后集”(《乡党》)中感其审时,从“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中知其客观必然性。还有“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等,都是用了引譬连类的比兴手法感发志意,由物及人。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子在川上,曰:‘逝者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此叹虽经常被引用,但实际体会则有所不同。郑玄在《论语注》中说:“逝,往也,言凡往者如川之流也。”后来者或认同此见,如何晏;或承续此说,如邢昺。东晋孙绰在《论语集注》中这样写道:“川流不舍,年逝不停,时已晏矣,而道犹不兴,所以忧叹”。此一“迟暮伤逝”之见,在后世应和者众。程子和朱熹,皆以“道体”和“进学”解其意。程子曰:“此道体也。天运而不已,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皆兴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也。是以君子法之,自强不息。及其至也,纯然不已焉。”程子还批评说:“自汉以来,儒者皆不识此义。”朱熹所言与程子相近,并总结说:“自此至篇终,皆勉人进学不已之辞”(朱熹《论语集注》)。程朱之后,一些学者多以“往进”解“逝者”,形成与“迟暮伤逝”背反的解说。
  无论伤逝还是进学,均为对孔子言外之意的理解。准确与否,还是要先从通晓文本的原始意义入手,再参详其具体主张,方能明确。从文义看,“逝”为过去之意。以“往”训之,亦为“过往”而非“前往”。所以,郑玄与邢昺的注疏是比较恰切的。“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是时间一维性的原始表述。时光不能倒转,时事既往则不可追复,其意境首先是哲学的,然后才会有道德、情感或艺术的体认。以愚之见,对孔子临川之叹的哲学意境,以南朝学者皇侃在其《论语义疏》中的解说最得其要:
  逝,往去之辞也。孔子在川水之上,见川流迅迈,未尝停止,故叹人年往去,亦复如此。向我非今我,故云“逝者如斯夫’者也。斯,此也。夫,语助也。日月不居,有如流水,故云“不舍昼夜’也。”
  此解既坚持了郑玄的认识而又有所引申,引申处便是“向我非今我”。过去的我(存在)非今天的我(存在),这一颇具禅机的话语,将“逝者如斯”的流变认识破解到极处。
  万物皆流,时事一去不返。而人生苦短,失去便不可复得。作为写实的客观认知和凝炼的哲学命题,其本身并没有给出具体答案。言说者与听闻者,会因为不同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人生志向和经历,有不同的体认和选择:儒家入世,道家无为,宗教家生死轮回,及时行乐者“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倘若试图以其中任何一种认识和选择给“逝者如斯”定义,都将这一反映一般规律的哲学命题简单化了。从孔子说来,诚如有些学者所见,其对自己的主张不能见行于当世确然有过烦忧甚至感伤,但这并没有成为他的思想基调。他将真理的追求视为人生要义:“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而面对道之行废,孔子将其归之于时运的同时,却又“知其不可而为之”,所体现的不仅是道路自信,也是对流变的期待与推助。可见,孔子始终保持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将此与孔子“智者乐水”的认识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出,用“迟暮伤逝”去解说孔子的临川之叹,虽不能说毫无凭据,却不大符合孔子的人生态度和襟抱,亦无法尽现孔子此叹之精要。
  再如程朱的“道体说”。此说虽精致而旺盛,其自强不息和积极进取的认识也与孔子的主张相契合,但从文本上看,则不无过度解读之嫌。用程树德先生注此章的话说,即“道体不息,虽有此理,然另是一义,夫子言下恐未必然。”(《论语集释》)此解的最值得商榷处,是缺乏对“逝者如斯”的观照而有如对“生者如斯”的解说,与文本不相投合。还有一些学者直以孟子的“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料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孟子·离娄》)解此章,则孔子的“临川之叹”就被演绎为“临川之赞”了,与郑玄、皇侃至邢昺的注疏渐行渐远。思辩的意境被消解了,徒留下道德教训。
  当然,孔子的临川之叹对其积极的人生态度,确是有直接影响的,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时不我待的追迫感。时光易逝而人生苦短,要想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有所作为,就必须珍时惜阴。这一在今天看似简单的道理,在春秋时期则不易得。产生这一认识需要两个前置条件:认识到时光一去不返和承认死亡的真实性。此二者在孔子那里,可以说是同时完成了,是孔子重现世人生的认识基础。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年轻人有超越前人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这是进化的发展观,也是对年轻人的期许。但四十、五十岁时已人到中年,若此时尚无所作为,也就失去了超越前人的可能性。宰予因为白天睡懒觉而受到孔子的责骂,颜回因为“语之而不惰”得到孔子的褒扬,显然就来自这种认识。
  爱惜光景当然包括进学,但更需要躬行践履,即所谓“力行近乎仁”。在孔子看来,只有切实的努力才能达成愿景,否则将一事无成。我们还应看到,孔子希望人们以快乐而非苦行的方式去追求人生目标。通识孔子一生言行者可知,一个“乐”字,在孔子那里才是贯穿始终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智者乐,仁者寿”,此之谓也。
  二是不患得患失的生活态度。我欣赏皇侃的“向我非今我”,它实际地揭示了孔子的人生态度。既往之时事对今天当然有意义,恰如川水之前后相续,亦可彰往而察来,不能以虚无主义的态度去对待;但我们必竟活在当下,要面对现实和未来。故对既往之时事,特别是苦难,挫折和不如意事,应能看得开,放得下,不能沉湎或纠缠其中而不知摆脱。正因为有了这种心境,孔子才能够在其政治追求屡受挫折的情况下,保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生存状态。缘于这样的认识,孔子主张“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认定“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公治长》)。
  按照“逝者如斯”之见,即便是已经取得的成就和辉煌,也只证明过去而不能代表未来。人生的行囊不能空空如也,也不能积存过重;人生之旅不能不有所回望,亦不能因此而驻足,在往昔的影像中徘徊。以变易的态度审时度势,以“挥手从兹去”的气度坦然前行,脚步才会迈得稳健而从容。这是我们从孔子的临川之叹中最应获得的人生感悟。
  (作者:辽宁省孔子学会名誉会长、营口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3:52 , Processed in 0.07639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