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术语言等于晦涩难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4 17:4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术语言等于晦涩难懂?



——答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问



许锡良


鉴于当前学术文风存在语言晦涩、概念混乱、脱离现实等问题,我报拟对这些现象邀请您参与讨论。报道拟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晦涩难懂=学问高深?


针对目前存在的文风晦涩现象。请您介绍一下您所了解的此类突出问题,并请您分析背后原因(如受西方学术话语的影响,缺乏中西融汇贯通的能力,缺乏中国学术话语自信等),请您谈一谈这类问题的危害性。

答: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十多年前,著名杂文家陈四益先生就批评过学术界这种将晦涩文风当成学问高深的现象,他在《读书》杂志上批评说,当前提高学术水准的奥妙似乎就是在玩文字游戏,比如举了一个例子说:“一群蚂蚁在一根枯枝上,枯枝在湍急的河流里漂行。如果蚂蚁各自逃生,有可能跌入河水而丧生;如果它们抱成一团,树枝或许因此在某个河湾搁浅,这群蚂蚁就会因此而得救。”―――这段话你肯定轻易地就读懂了,可是不幸得很,靠这样的表述不能显示学问高深,因为不够学术的水准。人人可懂的东西怎能显示出自己的学问大,让人崇敬得起来?所以陈先生讽刺说千万不要这样来表述,而要改成这样的一段话:“枯枝上的蚂蚁,如果不能从更为宏观的全部自然情境把握自身的行为,不能摆脱经验层面的认识原则,不能顾及各种动态与表态的综合效应,仅仅凭借观念史中原子化个人主义主张行动,从广义的后果论观察,它们就会步入误区。在原子化个人主义的支配性语境中,蚂蚁群体的集体无意识将使自身解救活动趋于低效甚至完全失败。如果枯枝上的蚂蚁能凭借某种集中化手段,以聚集的组织模式为活动框架,达成一种互惠的构成方式和因果关系,而不陷入已被充分形式化的既有分析框架,从而对现有情境作出新的创制与解释,使自身的行动建立在更深层次的原则上,消除个体与群体二元对立固有语境,那么,借助其肢体语言建立的集体意识,可以实现新的规范层面的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的统一,在这样的一些群体行为的解构下,集体主义后果论意义上的集体的获救。”看这段就没有那么轻松了吧?看不懂就是因为没有学术水平,显得缺乏学术功底!如果在这样的表述里再加上几个英文,不,最好是拉丁文或古希腊文的话,“学问”会更大,更高深,这个讽刺是很到位的。

其实,好的学术论文应该是所提出的问题是学术前沿问题,但是叙述的文字风格则是通俗易懂的,文风晦涩不仅不代表学问高深,反而是一知半解的表现。好的学术论文,对于作者来说,常常就是能够脱稿而讲的东西,而且可以根据规定的时间任意调整自己的叙述方式。长则可以讲上数小时,短则五分钟即能够讲出文中的主要问题与基本思路和简单的解决办法。好的学术论文至少在行内人士中,读着能懂,听着也能够明白。即使新增加概念,也会在专业共同体中心领神会,水到渠成,不会有生涩感。爱因斯坦当年写的狭义相对论,能够读懂的人很少,但是,他并没有创造什么新概念,只是用旧的公式与旧的概念演绎出了一个新结论。
二、生造概念=学术创新?

针对目前存在学术概念混乱的现象,请您介绍一下您所了解的此类突出问题,并请您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如翻译问题,“拽词”形成学术霸权,自造概念,刻意创新等)。请您谈一谈这些问题的危害性,如学术交流混乱、给读者带来阅读困难等。

答:这种现象在国内学术界确实非常严重。用生造的生涩概念掩饰问题意识的贫乏,似乎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个普遍的畸形现象。这是因为弄不清楚,一个学术概念的出现究竟是为了解决新问题还是仅仅为了标新立异?生造概念并不等于学术创新。学术创新的前提是提出了新问题或者老问题有了新的解释与解决办法。我的观点是,学术新概念的提出,如无必要,莫增新词。为什么学术研究中新的名词概念的创设要那么谨慎?就是因为一个在“学术大厦”中真正有新内涵的新概念,必定是将学术研究向前推动一步的工作。也就是新概念意味着为学术研究增添了新的东西,也就是居里夫人所说的为科学的大厦增添了一粒砂子,是在原创意义上做到了这个工作。我们许多的研究,提出的许多问题,解决的许多问题其实都是不需要用新名词概念的。如果一定要用到新的名词概念,那么一定是突破了原来的思想范式或者研究范式。如果一个现象,一个问题,可以用原来的名词概念作出解释,而且不会有其他的漏洞,那么就无需创造新的名词。新的学术大厦,有时也可以用旧砖头来建。如果旧砖头建筑起来的学术大厦经不住新的地震级别的考验,这个时候才需要考虑换建筑材料,并且重新设置框架。每每这个时候就是学术划时代的时候。或者是真正里程碑出现的时刻。

什么时候才是必要?就是当旧概念确实是无法充分表达新的思想,无法说明新的问题,更无法解决新的问题的时候,才需要。学术研究非得到了旧概念,旧的解释框架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要随便引进新概念。如果一定要引进新的概念,就必须回答这么几个问题:第一,你的新概念是用别的所有的旧概念都无法说明的吗?如果能够用别的旧概念说明,则新概念就不是新概念,而只是新标签,旧货色而已。第二,你的新概念是否解决了新问题?或者能够比较完美地解释旧问题?任何教育新概念的出现,都要用来解释新问题与新现象。第一是能够提出新的问题,第二是能够解释旧的问题,也就是老问题,第三是能够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新思路。如果以上三个方面没有任何一个作用,则提出一个新概念就只是换了标签,而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增加。
三、改文风、正学风

中国学界不乏诸如费孝通、张岱年等以平时的文风做出伟大的学问。文风不良折射的是学风不正。中国当代学人应如何从改文风做起,以正学风?请您就您所了解的大学问家的文风谈一谈,中国学界当如何改文风,正学风。

答:
我们常常在阅读文章时,自觉不自觉地对学术语言就形成了这样的定势,那就是学术语言一定要晦涩难懂,读起来不那么轻松。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学术语言的存在恰恰是为了准确、简洁、客观与追求普适性。学术语言当然因为常常含有特定的专业知识背景,所以对这一专业系统不那么熟悉的人,在读这些拥有许多专业词汇的学术文章时会觉得有些吃力,甚至根本难以理解。但是难懂并不是学术文章特意追求的效果。相反学术文章如果能够用非学术语言表达得与用学术语言表达的文章一样清楚,那么用非学术语言就具有更优越的效果。因为文章就是要写给人看的。如果专业文章写得很有专业水平,而又能够尽量少用专业术语,以至让非专业人员也能够读懂,这样的文章就是特别好的文章。但是我们常常看到的现象是用学术语言来包装非常贫乏的思想。可以说陈四益先生关于蚂蚁自救的那段话就是用了学术语言来包装并无任何新意的一个典范。所以,当我们强调用规范的学术语言来写学术论文的时候,往往只注意了语言本身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运用语言的根本目的是要用来表达清晰的准确的思想观点的。用新的学术语言来包装十分陈旧的观点,或者非常贫乏的思想,这是学术论文常常容易出现的怪现象。贫乏的思想被学术规范与学术词汇的泡沫所掩盖。在浮躁的学术环境里,这种学术上的南郭先生的现象最容易出现,也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
为什么一定要用学术语言?学术语言与非学术语言有什么不同?我的一点看法就是,学术研究因为是在一定的专业范围内进行的,所以必然涉及专业的一些专用词汇,这些词汇里都有专业背景下的特定含义,是业内人士一望而知的,科学共同体约定俗成的。所以这些涉及专业背景知识的专业术语也当然是非专业人员一时难理解或者难以准确理解的。但这一点与江湖黑话又有根本的不同。因为江湖黑话虽然只有圈内的人才能够懂得,但是黑话里指涉的事情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是把人人都懂的日常事情用了另一套话语代码来表述而已。这里并没有多少新鲜的东西。而学术语言及专业词汇的使用一定是有其新内容的。用了日常语言来表达,就会出现表达上的误差或者引起歧义。比如,我们去体检,我们检查后的结果我们都会用日常语言说:“我检查了,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医学上的用语就不能这样表述。科学上严格的表述就是:“未发现明显异常”,还要加上一句:“本检查结果只对本次样本负责。”为什么要这样表述呢?因为检查可能出现误差。就是身体可能有问题,但是我们这次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的症状。再因为人的身体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所以检查也只能对这一次样本负责。这种表述就是严格的科学的。也不容易产生歧义。有人说医生这样表述是在为自己的误诊提供借口,其实,这种表述是有必要的。因为专业术语要求准确、精确,表达清楚而不容易产生歧义。所以一篇文章在谈论专业问题的时候,使用专业词汇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业内的人士就可以用尽量简洁的语言与尽量准确的表达来说明一个问题。可见,学术语言是为了专业的表达方便。他存在的理由,一是为了简洁,二是为了准确,三是为了客观,四是为了普遍使用。不会因时间、背景的不同而产生歧义。日常语言总是在背景变化中不断地在产生新的意思。话语背景变了,意思也就可能相应产生变化。
专业不同,学术语言也就不同。一些学科专业性强,专业的词汇多,学术性的表达也就明显一些。一些学科的专业性弱些,比如教育学,除了借用其他学科的专业词汇,自己专业的词汇并不多。所写的文章专业色彩并不那么浓厚。但这并不妨碍文章表达独特的见解。教育学的论著与文章通俗易懂,这是举世公认的。历来的大教育家的论著都是非常通俗易懂的。文章的目的首先在于表达思想观点,然后是让人看,当然也应该是越多的人能够读懂,并且有兴趣读就是最好的。写文章,著书立说的目的不是要让人读了以后头痛的才算是学术水平高。另外,所谓专业词汇也是相对的。以前很专业的词汇,随着这门学科在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其专业的词汇也会越来越生活化。以前干部一词是从日本翻译借用过来的,开始时是很专业的。现在也成了日常口语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够专业吧?但是也成了人们的口头语了。可见专业与日常语之间也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特别是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总是在互相变化之中,互相渗透之中。不可借用非学术化语言就把一篇很有思想观点的文章否定,也不能因为一看满篇都是学术词汇就认为是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还要看这篇文章到底表达了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学术类文章都一定要用学术语言和专业词汇呢?也未必。哲学应该说是公认的难懂的学科,但是维特根斯坦的高深的学术著作和他渊博而深邃的哲学思想,几乎全是用日常语言表达出来的。他的语言非常简洁生动,几乎从头到尾没有用过一个哲学词汇,也没有引述过一句名言,更没有一个注释。从学术上说肯定是不规范的。但他每一句非常平白易懂的话语里蕴含的思想是非常深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你可以轻易地就读懂了他使用的语言,但是,在语言里包含的深刻思想,却不那么容易掌握。这就是真正的大思想家的特点。而学术思想贫乏的人最善于用了深奥的词句来表达非常浅薄陈旧的思想观点。一大堆深奥难懂的词汇,让你真正弄懂了的时候,就有种要大呼上当的感觉。这就是伪学术语言特别能够忽悠人的地方。

2013
年5月5日星期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5:18 , Processed in 0.06393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