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将出版 90%的问题与原版不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1 22:3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将出版 90%的问题与原版不同

2013年08月01日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石剑峰
■ 于8月上海书展发售
■ 全套18册,问题更新90%

颅相学在19 世纪上半叶很有市场,这是1848年美国《颅相学》杂志封面上画的颅分区图。
如今《十万个为什么》每一本都有七八个部分,这样就能把这个领域的知识点尽量覆盖到。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李远涛对这套书还提了一个要求,就是体系不能太老。
从1961年首次出版以来,《十万个为什么》成了几代中国人的阅读记忆,5个版本共发行了1000多万套,累计超过1亿册。如今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也已编撰完成并在三家印刷厂同时开印,将于8月在上海书展期间正式发售。新版《十万个为什么》采用了全新问题、全新内容、全新体系、全新样式,这套由科学家主导的《十万个为什么》将带领读者去了解这个时代科学最前沿的发展。
18册精装本980元,新版更“中性”
新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分三卷共18册,图文精装本共980元。新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整个项目投资近1500万元,目前首印3万套,在出版社看来短期可能不赚钱,但长期肯定会盈利,读者定位为中小学生,但成年人也可以看。在未来,《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还将出平装版、黑白版、选读本等其他版本供读者使用。
如今已经在印刷的《十万个为什么》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跟读者童年记忆中的那套丛书相比“新”了太多。据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李远涛介绍,18本《十万个为什么》共分三个系列。基础卷6本,分别是“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和生物”,基础卷的内容跟学生的基础课程设置有关,这些内容跟他的学业相互促进。专题卷6本,是从基础卷延伸出来的,分别是“动物、植物、古生物、建筑与交通、电子与信息和医学”,这是读者比较喜欢的内容。热点卷6本是“大脑与认知、海洋、能源与环境、武器与国防、灾害与防护、航天与航空”,这是读者和社会都关注的内容。李远涛说,“基础卷做到跟学生学业相关,专题卷要有趣,热点卷要与国家战略相关。”
第六卷《十万个为什么》全部是彩色图文本,每一页上都有精细的图片来跟文字相配合,帮助解释每一个科学问题,即便《数学》卷都能配上非常生动的图片。书中每张图都有版权来源,有的来自图库,有的由科学家自己提供,或者由博物馆和科技馆提供,甚至还有作者自己制图,每幅图都有来源。这样既解决版权问题又解决权威性问题。


相比前五版,新版《十万个为什么》中关于中国的内容少了,描述上也更为中性。“到了这个时代,我们要有世界的眼光,不能只有中国的眼光,要有创新和全球视野,所以所有问题不能局限于中国和亚洲。”李远涛说,比如在《地球》卷,老版本中会有大量内容介绍中国的地理、地质知识,但此次增加了大量关于非洲、欧洲等地的内容,“不能只讲中国,每一卷都要有世界眼光。科学是无国界的,要把全世界的科学前沿和讨论都加进来,一开始也有人说,中国内容讲得太少了,但我要让中国人知道科学在全世界的前沿发展。但在其中也会介绍中国人做了什么,中国的重要研究和一流成果,一个都不会少。”为了表述上的中性,在新版本中“我国”全部改成了“中国”,“此举也有利于版权输出,我们希望在海外市场有更大的接受度,能在海外有更大的影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一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中国科学研究的阶段。
在编写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的几年中,负责这一项目的编辑团队顺便还做了一本叫《十万个为什么》的杂志和网站,杂志也已经有了五六万订户。“做《十万个为什么》纸质书,只是我们这个项目的附属品,我们的目标是在线互动的知识百科,能检索、互动、游戏等。这是一个很大的设想,这个市场肯定最大。但我们能力有限,只能做到目前为止。我们希望做标准,而不只是产品。”李远涛希望,未来能做100本《十万个为什么》,因为现在有5万多个问题的题库,有庞大的作者群。
2#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22:40:38 | 只看该作者
90%问题与原版不同,答案超越互联网
《十万个为什么》其实没有10万个问题。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已经是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十万个为什么》项目负责人洪星范向早报记者透露,这一版一共收入了4500多个问题,“与前面几版相比,基本没有重复,问题是全新的。”
在编写《十万个为什么》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就是问题的收集和设置,“我提出要全新的问题。”这是李远涛在启动该项目时就提出的要求。在几年中,少儿社向读者收集了3万多个问题,把第一版到五版的所有问题合并起来去掉重复的,还收集了图书市场上相关的“为什么”的问题,然后再把国外有关“how &why”书里的问题收集起来,一共征集了5万多个问题。“我们建立了一个5万多问题的问题库,把5万个问题进行分类,分到18卷里,供各卷主编参考,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深化提问,所以基本上这些问题,跟原版都不一样,至少有90%不一样。”李远涛说,“只有全新的问题,才有可能做完全不同的《十万个为什么》。比如《古生物》卷里的大部分资料都是最近十年的,它的信息放在全世界都是最新的,这才是做新版的意义。这是老版本里没有的。全新问题、全新内容、全新体系、全新样式,这样才能跟老版和模仿者,甚至互联网抗衡。”
《十万个为什么》没有10万个问题,对于现在的读者来说,互联网才是真正的“十万个为什么”,“我们这套书里没有一段内容是可以从互联网上找到的。这些‘为什么’在互联网上可能也有,但很多回答都是有问题的甚至是错误的,我相信等书出版了以后,肯定有读者把我们提供的‘答案’敲出来放到网上去。”超过互联网,这是李远涛最自豪的地方。
最后确定下来的4500多个问题,“正确的答案”可能就没那么多,很多问题没有答案。在书中,科学家主要根据这些答案介绍相关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当然作者可能会表态个人偏向于哪个方面,但到底是哪一个对,有待于探索。大多数问题的回答是开放性的,而不是给出死的答案。”李远涛说。
编写主力从原版的科普作家到新版的科学家
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的总主编是中科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的创作以科学家为主,老版以科普作家为主。李远涛认为,这是新旧版《十万个为什么》最大的不同。“我们从一开始就希望新版跟旧版相比有很大不同,甚至希望做完全不同的东西。”谁来创作就决定了内容是什么。“科学家来主编来创作有好处,也有短处,但好处更多。”李远涛所说的好处就在于,科学家作主编来创作,他们能给《十万个为什么》带来体系性和前沿性。“我们希望每一本《十万个为什么》都有各自的体系,不能只有一堆问题放在那里。”如今《十万个为什么》每一本都有七八个部分,这样就能把这个领域的知识点尽量覆盖到。李远涛对这套书还提了一个要求,就是体系不能太老。所有的问题,问的不能是细枝末节的东西,问的要是基础的、前沿的问题,问题要在要害上,读了以后对这个学科有整体把握。
“这就是为什么要找科学家,科普作者是提不出这样的体系的。我找每个学科前沿科学家来做,他们有前沿性,他们清楚这一学科的发展是什么,变化是什么,他知道什么问题重要,他知道有些问题很有趣但对这一学科来说只是细枝末节,那就没有太大意义。”李远涛对早报记者说。少儿社还把第五版的作者队伍梳理了一遍,最后发现,这些作者大部分都不能再写了,写了可能也不合适。
李远涛举了一个例子,他们在编《物理》卷的时候,一开始根据问题理了一个结构,然后拿着这些问题去给主编看,“他看了题后就提了个意见,说方向不对,因为全世界40%的科学家在做凝聚态物理,但我们给的大多是力学物理,这些内容不符合现在全世界物理研究的前沿。所以我们调整了结构。可是我们担心那么多相对论、弦论内容,读者可能会看不懂,但其实不是这样。这只有科学家才能做到。”李远涛说,在这个时代,还在问稻草人、蚯蚓的问题,就太过时了,“现在的孩子,可能连稻草人、蚯蚓都没有看到过。”也正因为这样的要求,从第一版就参与编写的科普作家叶永烈,虽然依然参与了新版的编写,但相比以前编写的条目少了不少,因为前沿性的问题,他不太能写了。
同样的,比如在《航空与航天》卷,航天员杨利伟参与其中写了很多条,李远涛认为,“杨利伟有自己的亲身感受,图片也是航天大队提供的。”在《海洋》卷,关于深海的那部分,“蛟龙号”科学家是最适合写的人选,最后他们也如愿被找来参与编写,“我们希望科学家,参与科学实践的人都能参与其中,《十万个为什么》历史上从未动员过如此多的科学家。”
让科学家担任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写主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把科学性放在第一位,有趣第二位,“每一个条目是不能出错的,然后才是生动有趣,所以主要作家是科学家。”
3#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22:41:16 | 只看该作者
无法完成所有科普任务弥补天文知识基础教育
中科院院士杨雄里对早报记者说,“《十万个为什么》不可能完成所有科普的任务,它只能从一个侧面来激发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提出更多的‘为什么’,觉得科学是一个有趣的东西,如果能从这个方面起到作用,我想已经功德无量了。”杨雄里同时也是《十万个为什么》中《大脑与认知》卷的主编。《天文》卷副主编卞毓麟说,他希望这套书能保持孩子的好奇心,然后由好奇心达到求知欲,再往前就是探索精神。“但每一个事情都有它的功能,《十万个为什么》也不可能具备每一个功能。”

激发好奇心,不停让孩子问“为什么”就是《十万个为什么》最大的作用,也是这套书能长销几十年而不过时的原因,洪星范说,“《十万个为什么》究竟靠什么吸引大家,让大家怀念?难道只是生动吗?1999版《十万个为什么》出了10多年了依然在卖,市面上各种‘十万’照样卖。我认为,《十万个为什么》就是通过各种小问题吸引人,一小条一小条,通过小问题挑起人的好奇心,激发好奇心。这些问题和回答其实也是带有互动性的,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
卞毓麟则对早报记者说,他希望通过编写《天文》卷来弥补一点国内基础教育没有天文知识的遗憾,“《十万个为什么》里基础卷有6卷,‘数理化天地生’,唯独天文学是中国中学课程中没有的课程。我始终认为,这种课程设置,是一种瘸腿的设置,是不合理的科学课程设置。这门课的容量可以少,但中小学课程中没有这门课是很奇怪的事情。我希望《十万个为什么》能弥补这个缺陷。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竟然能探索、阐明那么多的宇宙奥秘,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地球和人类在宇宙中太渺小了,但我们却能了解宇宙的身世和奥秘,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
4#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22:41:44 | 只看该作者
◎ 链接
DK儿童百科全书
在世界范围内来看,与《十万个为什么》相类似的还有《DK儿童百科全书》(A Children's Encyclopedia),这是英国DK公司近年来出版的系列儿童科普读物,不仅在英国广受欢迎,还被翻译成12种语言在全球16个国家出版,受到世界各地数百万儿童的喜爱。2010年该书进入中国。全书分太空、地理、生态环境、生物界、世界的大陆、文化、历史与政治、科学、技术和人体等十章,包括当下的热门话题和科学前沿。丰富多彩的图片是该书的一大亮点。全书印有超过2500幅彩色图片,从视觉上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文字说明被巧妙地编排其中,为读者讲解各个领域的有趣知识。世界级摄影师所拍摄的精彩图片,加上专家核实的事实和资料,从远古到现代、从微小细胞到浩瀚宇宙,为我们展现了这个包罗万象的神奇世界。
《十万个为什么》上海书展活动
《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座谈会
时 间
8月13日15:00-16:30
地 点
锦江小礼堂
嘉 宾
《十万个为什么》主编、副主编、院士和专家等
5#
 楼主| 发表于 2013-8-3 03:28:36 | 只看该作者
科学家作答《十万个为什么》 收入4500多个问题 2013年08月02日来源:西安日报
  从1961年首次出版以来,《十万个为什么》成了几代中国人的阅读记忆,如今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将于8月中旬正式发售。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将近九成都是新“为什么”。书中的大量“为什么”是向全国少年儿童征集得来的。这套由科学家主导的《十万个为什么》将带领读者去了解这个时代科学最前沿的发展。
  新版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科学研究
  新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分三卷共18册,图文精装本共980元。据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李远涛介绍,18本《十万个为什么》共分三个系列。基础卷6本,分别是“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和生物”,基础卷的内容跟学生的基础课程设置有关,这些内容跟他的学业相互促进。专题卷6本,是从基础卷延伸出来的,分别是“动物、植物、古生物、建筑与交通、电子与信息和医学”,这是读者比较喜欢的内容。热点卷6本分别是“大脑与认知、海洋、能源与环境、武器与国防、灾害与防护、航天与航空”,这是读者和社会都关注的内容。李远涛说,“基础卷做到跟学生学业相关,专题卷要有趣,热点卷要与国家战略相关。”
  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新版中关于中国的内容少了,描述上也更为中性。李远涛说“到了这个时代,我们要有世界的眼光,不能只有中国的眼光,要有创新和全球视野,所以所有问题不能局限于中国和亚洲。”所以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一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中国科学研究的阶段。
  编写主力从科普作家转变为科学家
  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的总主编是中科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的创作以科学家为主,老版以科普作家为主。李远涛认为,科学家做主编来创作,他们能给《十万个为什么》带来体系性和前沿性。
  “我找每个学科前沿科学家来做,他们有前沿性,他们清楚这一学科的发展是什么,变化是什么,他知道什么问题重要,他知道有些问题很有趣但对这一学科来说只是细枝末节,那就没有太大意义。”李远涛说。他举例说,比如在《航空与航天》卷,航天员杨利伟参与其中写了很多条,李远涛认为,“杨利伟有自己的亲身感受,图片也是航天大队提供的。”在《海洋》卷,关于深海的那部分,“蛟龙号”科学家是最适合写的人选,最后他们也如愿被找来参与编写,“我们希望科学家,参与科学实践的人都能参与其中,《十万个为什么》历史上从未动员过如此多的科学家。”
  “让科学家担任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写主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把科学性放在第一位,有趣放在第二位,“每一个条目是不能出错的,然后才是生动有趣,所以主要作家是科学家。”李远涛说道。
  九成问题与原版不同 答案超越互联网
  《十万个为什么》其实没有10万个问题。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已经是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十万个为什么》项目负责人洪星范透露,这一版一共收入了4500多个问题,与前面几版相比,基本没有重复,问题是全新的。
  在编写《十万个为什么》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就是问题的收集和设置,“我提出要全新的问题。”这是李远涛在启动该项目时就提出的要求。在几年中,少儿社向读者收集了3万多个问题,把第一版到五版的所有问题合并起来去掉重复的,还收集了图书市场上相关的“为什么”的问题,然后再把国外有关“how 或 why”的书里的问题收集起来,一共征集了5万多个问题。“基本上这些问题,跟原版都不一样,至少有90%不一样。”李远涛说,“只有全新问题、全新内容、全新体系、全新样式,这样才能跟老版和模仿者,甚至互联网抗衡。”
  《十万个为什么》没有10万个问题,对于现在的读者来说,互联网才是真正的“十万个为什么”,“我们这套书里没有一段内容是可以从互联网上找到的。这些‘为什么’在互联网上可能也有,但很多回答都是有问题的甚至是错误的,我相信等书出版了以后,肯定有读者把我们提供的‘答案’敲出来放到网上去。”超过互联网,这是李远涛最自豪的地方。
  最后确定下来的4500多个问题,“正确的答案”可能就没那么多,很多问题没有答案。“大多数问题的回答是开放性的,而不是给出死的答案。”李远涛说。
  出版史
  【第一版(初版)】:初版于1961年~1962年出版。少年儿童出版社选择借用伊林《十万个为什么》的书名,出版儿童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分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农业、生理卫生5册,九百多个“为什么”。
  【第二版】:于1964年~1965出版,主要修改了初版中部分内容,增加了一些新知识。
  【第三版】:1970年~1976年,出版了《十万个为什么》“文革”版,共21册。
  【第四版】:影响最大的还是1980年《十万个为什么》,封面红黑相间一套14册,简单可爱的动画小人示意着某些科学道理。
  【第五版(新世纪版)】:1999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又推出了《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该版共12分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 17:49 , Processed in 0.14686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