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距离汽车文明有多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24 08:0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距离汽车文明有多远


特约撰稿 李铁 / 文


从牛车文明到汽车文明是一段可怕的距离,无数人为此命丧车轮,成为了炮灰


“我总有一天会死在这些司机的手上!”每当我开车被吓得毛发直立,这种不祥之兆都会冒出来。在中国开车,真有点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感觉。


不少在国外开了多年车的老司机,一到中国就给跪了,看着满街的惊险穿插,各种在高速公路上思考人生的神经车,他们吓得不敢上路。这还真不是夸张,美国国务院给本国公民的一条海外旅行提醒是这样写的:“中国各地法规、规章和环境大不相同,但从一般的经验来看,中国的交通安全糟糕,驾车是危险的。路上乱糟糟,缺乏章法,路权和其他行车礼仪经常被忽略。”


福特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这样评价中国的司机们:“这些都是第一代的车主。他们没有经历过汽车文化。父母也没教过他们如何文明、安全驾车。”福特说这段话的背景是他们在中国开设了免费的培训项目,教司机诸如何时使用转向灯这类基本技能。


根据资料显示,美国有大约2.5亿辆汽车,每年交通死亡人数大约四万人,而1亿多辆汽车的中国在2011年的交通死亡人数为6万多人。


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的汽车大国,但我们离汽车文明还相当遥远。如何能尽快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汽车文明?这显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过首先,我们必须先超越一个极其富有中国特色的阶段,那就是:车是权力的图腾,守规矩的都是乡巴佬。


超越权力崇拜


我的一个好友搞了个手机应用软件,叫陌陌,在很多人看来,它就是个 “约炮”的聊天工具。有意思的是,里面有车的男人,一多半会在相册里晒自己的车。不难想象,车,对于泡妞,意义重大。


稀缺的东西才会拿出来炫耀。汽车对美国人来说,早已经不是个稀罕东西了,所以在社交网站上挂汽车照片泡妞的美国男人实在不多。


在欧美等国家,汽车就是一个交通工具,毕竟福特T型车进入美国中产阶级家庭,都有了差不多百年的历史,汽车只是美国人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用品。


但中国的情况显然大不一样。汽车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家庭,也就是这十几年的事,大多数人都是平生第一次拥有自己的汽车。买车,等于是圆了一个中产阶级的梦。


在中国,汽车蕴含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看车识身份,看车识权力。中国人把小汽车称作“轿车”,就说明了很多问题。车对于中国人,是身份的象征,权力的图腾。对于一个只有拥有权力和金钱才能拥有尊严的社会来讲,这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宝马撞人案”、“宝马女掌掴交警、“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笑”,这样的新闻标题,都是大赚点击率的。豪车,已经和富人,和某个阶层,联系在了一起。搞得有一位朋友本来很喜欢宝马,但最后还是选了更低调的车型。


谁才是土老帽?


中国人不单要炫耀车,还要炫耀开车的方式。什么样的开车方式最呀最摇摆呢?简单说就是横冲直撞,完全不守规矩。


这听起来有点变态,为什么我们不崇尚文明的开车方式,反而会觉得不守规矩更牛X呢?原因也很简单——规则都是管屌丝的。真正有钱有势的人是不受规则管束的。冲红灯被照了相,可以找熟人消掉。甚至撞了人,也可以用钱权摆平。特权车牌横冲直撞,乱停乱放,那是身份和地位的体现。


我曾经好奇地问一位正开车的朋友,为什么拐弯并道不打转向灯。他的回答相当经典:新手才这么守规矩吧。


我恍然大悟,在中国,守规矩的都是乡巴佬。


可想而知,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谈汽车文明,确实有点遥远。我们离汽车文明很远,因为我们的社会离文明本身就不近,你总不能奢望汽车领域的文明水平能旱地拔插吧。


不过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这种局面有所改变。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开始觉得,横冲直撞、耀武扬威地开车其实是一件挺土鳖的事。


我在香港呆了好几年,回来后一时间还是沿用一些香港的开车习惯。比如我占错了道,要插队时,不会强行去挤,我打开车窗,给旁边的车打个招呼,请求插个队。结果相当管用,每次对方都很爽快地让行,比斗智斗勇的强插好用百倍。


还有,遇到行人阻挡,我不会按喇叭,当他回头的时候用手势向他表示要借过。这么做的好处就是经常征服副驾驶位的女性,她会觉得我是个特有风度的男人。


车,要能跑能吃能震


中国的汽车社会来得太快,我们有点猝不及防,要形成一个文明的汽车文化,除了前面讲到的大环境,具体到汽车有关的领域,我们还有两点要做:一个是硬件设施的全面建设;一个是软件规则的完善和规范。


在汽车王国美国,你处处能体验到专门为汽车而设计的各种设施。方便的停车场自然不用说了,道路的设计也非常贴心和完善。即便是在纽约这样拥挤的大城市,你也不会因驾车而感到烦心。比如信号灯大都进行了智能化升级,如果在人流量很小的时段,人行横道的绿灯时间可以缩短,提前切换到红灯;如果这一时间段人流量相当大,可以把人行横道的绿灯时间延长。


很多小城市的道路都分快速道和慢速道,在快速道上跑的车只会一个劲往前冲,而随时会停下办事的车辆则会选择慢速车道。在美国,你会发现驾驶者配合得都非常好,一切井然有序,车速往往非常快。这里面除了司机和行人素质的因素,还有道路设计的高度科学与完善。


除了道路,还必须有各种方便驾车人的生活服务设施。在美国,就连邮局的邮箱,都设计了方便人们不用下车,在驾驶座就能投递的功能。银行、药房等也设有专供驾车人使用的窗口和自助服务设备。麦当劳和肯德基就更不用说了,驾车购买饮食的快速通道到处都是。当然,麦当劳的“得来速”设施和服务在中国也正快速铺开。


更令人羡慕的是美国的汽车电影院,在宽阔的大广场上,你可以坐在车里面,将路边的一个小喇叭放进车里,然后开始欣赏电影。如果是情侣一起看3D《肉蒲团》这样的电影,一切显然就方便多了。在电影《毕业生》中,达斯汀·霍夫曼有一句经典的台词:“90%的美国人的第一次性行为发生在福特车中。”


不过在中国,常常发生的是“裸死车中”——驾校很有必要开设相关课程啊。


从牛车文明到汽车文明


不少在国内开车多年的老司机,到国外生活后,常遇到驾照考试没法通过的情况。这其实并不奇怪,不少国家的驾照考试都相当严格,一次通过率不到一半。只有经过了严格的驾驶培训,减少马路杀手,否则汽车文明无从谈起。


以德国为例,考驾照得先通过视力测试,并完成8小时的急救课程。随后,考生要完成至少14堂理论课和12堂驾驶课,驾驶课包括高速公路、联邦(一级)公路和夜路驾驶。德国驾照考试中的路面考试约需要45分钟,会考到大部分的驾驶细节,监考非常严格。


在德国,如果考生考了三次还没有通过,会被送去参加测试智商和判断力的心理测试,看看是否适合驾驶。适合的话,还可以考两次,如果被认为不适合,驾车梦便就此玩完。


日本的驾照考试,对于驾驶技术的要求非常细致。比如什么时候打转向灯,要精确到一定的距离之内,太早和太晚都被视为违规。过弯时的切线也要求非常精准,绝对不允许车头逾越到车道之外的不熟练行为。日本的山路很多,很多路都是狭窄的两个车道,司机们都能很精确地操控车辆,高速飞驰,绝对不会有过弯时开出自己车道的事情发生。


美国对于驾驶行为,也有大量细致的说明和规定。从匝道出来并线,车速不能低于多少,都有明确规定。还有在高速公路上超车,除了看后视镜,还要扭头用肉眼直接看一看旁边是否有车,以防止后视镜盲区而发生危险。诸如此类,都有明确的说明和指导。


世界上可怕而致命的距离,是汽车文明和牛车文明的距离。以成熟国家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大多数司机都不合格,原因就在于,我们的驾驶培训,我们的法例规定,都还远不够完善,都不足以培养出合格的司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04:35 , Processed in 0.09325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