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山花落又花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 20:0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故山花落又花开

  ——明招中学的断章与断想

(《师道》2009七八期合刊“往事今说”栏目稿)

吕伟超

初夏的夜里,泡一杯清茶,翻一本叫《过去的中学》的书,突然电脑上的QQ闪烁起来,有人请求加为好友,留的验证信息是一首小诗:“冷月,栀子花,半池春水。吹皱的,是琴声吧,更行更远,春草,少年的心事。”一下子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初中时代……

校园里,栀子花开,那会大概是初三吧,我的同桌,学校半月池文学社的社员,拉着我在音乐教室外谈他的文学梦想,一边等他心仪的姑娘,她正在教室里弹琴呢,那是我们学校唯一的一架钢琴,小小少年的心事啊,多么美好的回忆。这位毕业后再未谋面的同学,通过QQ,用一首小诗,唤起了我对中学生活的回忆。

人一生中最纯真的友情、最美好的憧憬、最彷徨的迷茫、最朦胧的爱情,一切刻骨铭心的记忆,所有最隐秘的青春往事,一定是发生在中学校园里的,中学时代是我们习惯、性情和思想得以养成的时期,是我们完成从青涩少年到激扬青年蜕变、振翅欲飞的时期。日本人非常重视中学教育,认为中学的性格,决定着未来公民的性格,决定着民族和国家的命运。

近代中国的中学教育,始于清末的学制改革,许多中学由传统的私塾、书院,结合西式课程、学制转变而来,近代中学的嬗变史,可谓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过去的中学,在历史的吉光片羽里,凝固了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最为生动的表情,就如我的中学——一所位于浙中山区小县城里的中学,在大浪淘沙的教育长河里,不甘寂寞地激荡起美丽的浪花。

我所就读的中学,创办于1945年,当时叫私立明招初级中学,1958年后更名为武义中学,创办者为邑人汤恩伯。汤恩伯,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一级上将,早年留学日本,先入东京明治大学法科,后转入士官学校习军事,抗日战争期间,在南口战役和台儿庄会战中,重创日军,人称“抗日铁汉”,汤恩伯在日本留学期间,对比中日教育,认为明治维新后,日本之所以能迅速发展为东亚强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十分重视新式教育,中国要改变积弱,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当时,聚集了大批留日学生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已在钱塘江下游地区声名鹊起,成了新式学堂和教育救国的典范,但在汤的家乡,钱塘江上游新安江支流里的武义县,因地处偏远,风气未开,全县尚无一家新式中学。因此,汤恩伯决意要在家乡武义创办一所中学,实践教育救国的理想。汤恩伯回国后,投身军界,此后戎马倥偬,办学的理想,一时竟无法实现。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接近尾声,日本战败已无悬念,战后的国家重建问题开始进入国民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视野,汤恩伯在家乡创办一所新式中学的宿愿终得实现,但其过程却非一帆风顺。经过八年抗战,以武义县财政竟无力创办一所公办中学,1945年5月,汤恩伯倡议以民间力量,筹办私立明招初级中学,并被推选为董事,他以董事长之名,联络各方,筹措资金,并亲自捐款100万及钢琴一架,在汤恩伯的热情感召之下,社会各界踊跃出资,更有徽州商人武义商会捐赠新安公所(徽州会馆),作为明招中学校舍,解决了办学的场地问题。 1945年8月14日,不知是汤恩伯的刻意安排,还是机缘凑巧,这天恰好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一天,武义私立明招初级中学正式成立。彼时,汤恩伯正忙着在南京和上海等地主持日军投降仪式,无法亲临学校出席第一次董事会,但他还是派代表参加,圆了他的办学之梦。

那时的明招中学,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是怎样简陋的一所学校啊,设在逼仄的小巷里,没有校园,没有操场,校舍狭窄。1946年,汤恩伯又致函武义县政府,要求借用孔庙为明招中学校舍,以解决校舍太过狭窄的困难。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在我读中学时,学校才在原孔庙的旧址上有所增建(古朴雅致的半月池即原孔庙里的一个半月形水池),但办学条件还是相当艰苦的。当时学校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前清的房子,国民党的桌子,坐着共产党的儿子。”可以想象,草创之初的明招中学,办学是多么艰苦,但明招中学又是一所充满朝气的学校,汤恩伯少年时代就对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甚为服膺,明招中学寄托着汤恩伯培养“新民”的理想。他对教育的热忱和理想,某种程度上已经内化为学校独特的性格与气质,影响着在这里求学的少年学子。

明招中学的性格与气质,一是进取日新,弘毅尚武,在一般学校里,体育和音乐属于副科,但在明招中学,却很受重视,汤恩伯认为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主要在于国民情操之萎顿,体育和音乐有益于扫除萎靡之风,培育蓬勃之朝气,只有进取日新,才能养成“新民”。这里的“新民”,是具有儒家“日新”精神和传统“义士”情怀的新型公民,如明招中学校歌所云:“明礼义,知廉耻,前贤昭示,振颓风。正心诚意,谨始慎终。浩然以正气,勇敢竟成功……发扬我国五千年历史之光荣。”汤恩伯即自诩有此义士情怀之新民。芦沟桥事变发生后,汤恩伯致电蒋介石请战,称“……俟有明令,当咸抱与倭寇以不共天日之决心”,在南口阵地上,他在发给其下辖89师王仲廉部的战地电报中称:“南口阵地,即为吾侪光荣之归宿。我死则国生,我贪生则国死……”。南口血战,严重地挫伤了侵华日军,使日军叫嚣“三月亡华”的神话彻底破灭。 1937年8月31日,中国共产党编辑出版的《解放周刊》也说:“南口战役这一页光荣的历史,将永远与长城各口抗战、淞沪两次战役鼎足而三,长久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汤恩伯在抗战中表现出来的英勇气概,明招学子十分崇拜,他所倡导的“日新、义士、新民”自然也成了明招中学的独有特质。

学风上讲求实用、包容博杂是明招中学的又一性格特征,在日本,汤恩伯认识了学习蚕桑专业,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王竞白。王竞白回国后出任杭州女子蚕桑学校校长,受妻子影响,汤恩伯主张用实业改造传统农业。1946年,汤恩伯回乡省亲,在学校礼堂作了《农业是立国之本》的报告,说中国的民族实业,如蚕桑、棉纱、面粉工业,均以农业为基础,改善农业,发展实业是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受其影响,明招学风,朴素务实、不尚空谈,直到今天,武义学子还有重视理工农林,轻视文史政法的倾向。汤恩伯本人,学风也博杂务实,他写的《步兵中队连操练之研究》一书,内容详尽实用,在国民革命军陆军训练中被奉为圭臬。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汤恩伯赋闲在家,常在家中举行读书会。牟宗三,徐复观,郭廷以、张佛泉等人常为座上客,一起探讨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他还用娴熟日语,亲自为某教授与日本将军之辩论作传译,且常在台湾及香港的报刊上发表文章,阐述对时局的观感,自称敏而好学。

如果把一所学校性格之养成,都归结为创办者的影响,自然是有失偏颇的。除了创办者,教师、学生、地域、乃至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渊源都会影响学校性格的养成。要真正理解明招中学的性格,恐怕还要放宽历史的视界,向历史之河的更深处漫溯。武义城外,有一丽阳川,是钱塘江上游里的一条支流,沿岸千竿修竹,一湾绿水,满地桑麻,东面有一小山,峰峦叠翠,白溪水绕。东晋时,“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孙子阮孚,在前往广州任太守途中,路过此地,见山水清秀,遂生归隐之意。楚辞里有《招隐士》篇,陈说山中险恶,劝告所招隐士归来,阮孚既决意归隐此山,遂反“招隐”之意而用之,取名“明招”山,晚年在山上建明招寺。可见,“明招”二字,最初有“隐逸”之意。在中国古代,“隐逸”往往是一种韬光养晦的方式,是一种远离浮华,更为务实的心态,到了南宋时期,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隐居明招寺讲学,反对“性理”,强调“致用”,开创了浙东史学之先河,不能不说是受明招隐逸文化的影响。此后,武义人性格中的“呆气”,包括汤恩伯在明招中学倡导的务实学风,正是此种隐逸和浙东史学文化之遗留。

表面上看,作为明招中学的创办者,汤恩伯的思想似乎直接影响了明招中学的性格,但细一思索,汤恩伯的思想行为,本身就是受史上明招文化影响的产物,所以他才会把自己创办的中学命名为明招中学。明招中学的性格,实则为千年明招文化之遗韵。南宋时,吕祖谦在明招山讲学,弟子云集,从钱塘江下游的临安太学,到上游的明招书院,再沿丽阳川而上,过永康学派创始人陈亮的家乡,转换水系到瓯江,直到永嘉学派的发源地温州,形成了一条浙东千里教育之路,与浙东海上丝绸之路和浙东唐诗之路遥相呼应。而明招书院恰处在两大水系的连接点上,是浙东千里教育之路的中心,当时,朱熹、陈亮、叶适都曾到明招山讲学。汤恩伯出生的村庄,就位于明招山麓,他的热衷教育和办学情结,除了受日本新式教育影响之外,明招文化的熏陶是根本原因。

明招文化对教育最深远的影响是什么呢?我以为“兼容包并而取务实事功”是其主要精神,兼容包并,首先体现在儒释道三种传统文化的包容合流,阮孚归隐明招山的道家隐逸文化,因其舍家建庙而开始了与佛教文化的合流。明招寺是浙江最早的寺院之一,住持德谦禅师,日本禅学院将其编入《中国一百个著名和尚》一书。南宋时期,儒家诸子会集明招寺,设讲堂而名动天下,特别是吕祖谦,意在调和朱熹的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更与永康陈亮与永嘉叶适共倡务实事功之学,以兼容包并之胸襟,创浙东学派之先河。小小明招山,竟成了多种思想的交汇激荡之地。汤恩伯抗战后回乡,在明招中学作报告,有学生问及南口战役,他说,居庸关南,我十三军将士,以十万血肉之躯,对抗从日军飞机、坦克、大炮里倾泻数而出的炮弹,视死如归、慷慨悲歌,那时我头脑里常浮现出一画面,就是明招寺德谦和尚圆寂前,有僧人问他,“和尚百年后向甚么处去?”德谦和尚抬起一足,说:“足下看取。”这里,汤恩伯以“足下放光,照益地狱”喻十三军将士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视死精神,亲赴国难,不亦明招文化多元精神里之一种生动写照吗?

夜深了,空气里飘过半月池边的栀子花香,和月光里的琴声——学校董事长汤恩伯从日军手中缴获的钢琴里流淌出来的琴声,“半月”的隐逸与谦逊,琴声里的悠扬与刚强,令我想起了明招中学,我的中学,过去的中学,在千里浙东教育之路的明招山下,故山花落又花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4:34 , Processed in 0.06936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