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的春天就要来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 12:4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的春天就要来了
                                   特级教师  李迪明

北京高考语文分值将增加30分,上涨至180分,英语分值将下降到100分,这个改革方案公布以后,获得了很高的支持率(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支持率高达73%,反对率只占22%),“给语文涨分,给英语降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人们的共识。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北京率先公布高考改革方案,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公布高考改革方案作了铺垫,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可以预料,各省的改革方案虽然会各具特色,但都不会偏离“让语文更博深,让英语更单纯”的思路。四川虽然在高考改革方面比较稳键,但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给语文涨分,给英语降分”,也就成了大概率事件,语文的春天就要来了。

     高考语文分值上涨,彰显的是对母语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呼唤。给全日制学校带来了新的看点,给坚守语文教育的培训机构带来了商机。这对我们语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机遇大于挑战!

高考语文分值上涨,清晰地传递了如下信息:

1、学校领导会重视语文。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的领导普遍认为学习语文不容易涨分,在课时安排和舆论导向上都轻视语文。在他们眼里,语文学科实际上已经边缘化。高考语文分值上涨,会促使他们主动改变对语文的看法,重视语文。

2、学生会重视语文学习。以前不少学生认为语文学不学、学好学坏,都无所谓。四川全省每年50多万人参加高考,语文平均分都在90分左右,120分的考生非常少,学生随便学学也能考个100来分,缺少学习语文的动力。现在高考语文分值上涨,一些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并有了学好语文的计划和行动。可以想见,当语文考试分值增加到足够高时,当认真学语文的学生分数高出别人好几十分时,学生们会自觉重视语文学习。

3、家长会重视孩子的语文学习。不可否认,中国不乏有眼光的家长,他们明白语文在各学科中的首要地位,坚持鼓励孩子学好语文;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家长,当语文和其他学科在时间上发生矛盾时,都会让语文给其他学科让路。这就需要高考的“指挥棒”来引导了。如果高考语文分值居于首位,他们也不得不重视孩子的语文学习。

4、社会有望形成重视语文的风气。长期以来,“重英语,轻汉语”,加之快餐文化、浅阅读盛行……一些人连字都不会写了。恶性循环,让人忧虑,让人“为汉语哭泣”!尽管“拯救语文”的呼喊声不绝于耳,但于事无补。不要小看高考指挥棒的作用,高考语文分值上涨30分,英语分值下降50分,其影响将波及到初中、小学,乃至幼教,全面改变国人的价值观,足以使一些名不副实的外国语学校关门或改名,足以形成重视语文的社会风气。语文堪忧的现状或许真的会得到改善。

5、教师应重视文言文和古典诗词的教学。从高考改革方案对语文命题的具体要求来看,考题不仅要充分体现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还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这就意味着文言文、古诗词考查会增加分值和难度,高考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现代汉语和现代文学,更要求其尽可能熟练地掌握古代汉语和古典文学。对此语文教师不可掉以轻心。

    6、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将语文运用于生活实践。高考改革方案要求注重考查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要求以语文学习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高考语文会染上素质教育的色彩——智商、情商并重,结合时政、评析现实、抒发真实感情的考查,将变得日渐突出。

    7、应重视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不少老师没有好好教过作文,不少学生没有认真学过作文,因为高考作文分数差别都不太大,都是得40来分。江苏、上海、福建高考作文,很早以前就增加到了70分。作文考试,再也不是背几篇范文模板,写一写司马迁、屈原、奥巴马,就能够得高分的了。北京高考作文分数增加到70分,会促使老师学生更加重视作文。

有人鼓吹高校招生实行推荐制,其实我国早在80年代恢复高考前就已经试过了,根本不适合我们的国情,对此现在当政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是过来人,他们心知肚明。我认为,在没有找到更好制度的情况下,目前的高考制度相对公平。

虽然这是一个改革的时代,但语文考试和语文教学相辅相成,语文知识灌输与语文能力培养并不矛盾,这是一个简单而朴实的道理。不要人为地把事情搞得那么复杂,完全不必担心高考语文分值上涨会给我们语文教师带来多大的挑战。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与时俱进,振奋精神,迎接语文的春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19:19 , Processed in 0.12374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