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旧体诗词纳入新文学史研究范畴
记者 郝日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7月8日
【核心提示】如果将旧体诗词纳入新文学史研究范畴,将对许多现当代文学作家研究形成有益补充。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旧体诗词在近一百年的文学发展历程中,始终未曾缺席,绵延着中国文学的传统。进入新世纪以来,旧体诗词创作及相关研究越发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正逐步得到主流文学话语圈的认可。
旧体诗词创作及研究现状如何?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引导旧体诗词健康发展?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创作的繁荣与研究的“边缘”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遇春表示,尽管五四新文化运动促使现代诗歌得以迅速发展,并将这种繁荣发展至今,但旧体诗词创作始终并不曾因为新诗的蓬勃生气而间断。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旧体诗词创作凭借其在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方面的价值,被纳入国家整体文化发展当中。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首次向旧体诗词敞开大门,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主管的中华诗词研究院成立等,都是推动旧体诗词创作与发展的积极信号。
中华诗词研究院副院长蔡世平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后,从中央到地方的诗词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创作队伍扩展至上百万,涵盖了老、中、青三代;每年发表的诗词作品共计数百万首。
“旧体诗词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和认可,关键是由汉语言本身独特的音节美、韵律美决定的。从汉语言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旧体诗词,只要汉语言没有根本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价值取向依旧,就一定会继续存在下去。”蔡世平说。
然而,与创作的活跃态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界对于旧体诗词研究则相对沉默。“20世纪以来的旧体诗词目前尚未被纳入现当代文学史研究范围,并呈现出‘边缘化’的状态。”李遇春说,“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五四’以来所流行的‘历史的文学进化论’已然成为惯性思维模式;另一方面,不少研究者对当前旧体诗词创作不甚满意,继而导致对整个20世纪旧体诗词关注较少。”
文学性的回归与学术理性的坚守
蔡世平认为,从民族文化角度来看,当前的旧体诗词创作热值得肯定,这不仅彰显了一种文化自信,而且丰富了文化生态。从文学视角出发,旧体诗词创作则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以新世纪以来的旧体诗词创作为例,文学性的缺失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这也是人们对当代旧体诗词不甚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大众创作群体文学素养的良莠不齐,使得创作出来的旧体诗词虽然在形式上符合平仄格律,但却与古典诗词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品格存在较大差距。当前,若要树立旧体诗词的当代声誉,不仅要注重传达当代人的精神意向和人文情怀,更要强调文学性的回归。”蔡世平说。
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马大勇表示,许多旧体诗词作者并没有“诗言志”的意识,讲求形似时,却忽略了对内在真实情感的表达,加之一些摹写日常生活的卑琐或故作高深的卖弄,都大大折损了旧体诗词的意趣。
被访学者表示,不能因为旧体诗词创作的“鱼龙混杂”局面,便放弃了对其文学史价值的挖掘。李遇春认为,旧体诗词应同小说、散文、戏剧、新诗一样,纳入新文学史研究范畴。“以鲁迅先生为例,学界对他的关注大都集中于其小说、散文和杂文上,而对其‘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为世人熟知的旧体诗句品评却显得微弱许多。因此,如果将旧体诗词纳入新文学史研究范畴,将对许多现当代文学作家研究形成有益补充。”
“在将旧体诗词整合进新文学史序列过程中,应注重考察旧体诗词创作与新文学浪潮的内在关联,并理性审视新诗与旧诗之间的关系。”李遇春强调。马大勇对此表示认同:“强调新诗蕴含着旧体诗词传统是基于学术层面的探讨,并非意欲为新诗的‘古诗化’张目。正视旧体诗词创作存在不足之处,不虚美,不隐恶,方才是研究者坚守的学术立场。”
融合时代精神 促进旧体诗词创作健康发展
引导旧体诗词创作在当代健康发展,应当注重将时代精神融入其中。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兆鹏提出,“将时代心声、现代语汇与传统旧体诗词规范结合起来进行创作,不仅可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学的审美需求,还能够获得读者群体的情感共鸣,这不失为引导旧体诗词创作健康发展的有益尝试”。
蔡世平也认为旧体诗词表达当代人的感情信息是时代使然。此外,他还强调,“呼吁学界重视旧体诗词的创作及研究,并不意味着要让其与今天的主流文学并驾齐驱。之所以推动其发展,是因为直到今天,旧体诗词仍有它的表现空间。从宏观角度来说,文学样式不存在谁优谁劣。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新诗、体诗都应受到尊重。良好的文化生态对于各种文体健康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马大勇更为详细地向记者介绍了他关于推动旧体诗词研究的思考。“创作与研究所需的文献储备薄弱,是制约相关研究开展的首要因素。对旧体诗词进行可靠的、全面的编目是当务之急。此外,划定一些时间的、人物的、群体的基本坐标,以及发掘个案的研究潜力和价值,同样需要研究者的重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