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乡土中国》目录、序、后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6 04:3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乡土中国》目录、序、后记
贺雪峰

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

贺雪峰 著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目 录

第一篇 乡土本色

一 半熟人社会………………………………………1

二 村庄社会关联……………………………………4

三 村庄生活的面向…………………………………7

四 派性………………………………………………11

五 大社员……………………………………………14

六 红白喜事…………………………………………17

七 村庄类型…………………………………………21

八 村庄的含义………………………………………25

九 村庄共同体………………………………………29

十 人际关系理性化…………………………………33

十一 农民福利的计算………………………………36

十二 农民保守的原因………………………………40

第二篇 村治格局

一 村治随想…………………………………………45

二 好人治村与恶人治村……………………………48

三 权力网络…………………………………………52

四 村民代表…………………………………………55

五 合作能力…………………………………………59

六 村治的难题………………………………………64

七 村民小组会议……………………………………67

八 村民小组的治理…………………………………70

九 模化的权力结构…………………………………75

十 民事纠纷的调解…………………………………78

十一 治理、制度与资源……………………………82

第三篇 制度下乡

一 抛荒………………………………………………85

二 村务公开…………………………………………88

三 税费改革…………………………………………92

四 唱票评据…………………………………………95

五 四荒拍卖…………………………………………99

六 土地制度…………………………………………102

七 农民收入…………………………………………106

八 计划生育…………………………………………108

九 合村并组…………………………………………111

十 两票制与一肩挑…………………………………113

十一 积极村务与消极村务…………………………116

十二 农村儿童为什么辍学…………………………119

第四篇 村庄秩序

一 磨洋工……………………………………………124

二 划片承包…………………………………………128

三 乡村水利…………………………………………132

四 老人协会…………………………………………136

五 村民小组长………………………………………140

六 文化与性格………………………………………144

七 动员与分配………………………………………149

八 少数人决定………………………………………152

九 富裕村的麻烦……………………………………155

十 村庄精英的谱系…………………………………159

十一 村民上访的理由………………………………163

十二 农民抗争的特点………………………………167

第五篇 乡村治理

一 两委关系…………………………………………171

二 党政关系…………………………………………174

三 条块关系…………………………………………178

四 干群关系…………………………………………181

五 乡村债务…………………………………………185

六 乡镇财政…………………………………………188

七 招商引资…………………………………………193

八 小城镇建设………………………………………196

九 村干部的报酬……………………………………200

十 农民负担的机理…………………………………203

十一 积极行政功与过………………………………209

十二 乡镇体制改革的方式…………………………214

第六篇 乡村研究方法

一 学术对话的理由…………………………………219

二 实证研究的层面…………………………………222

三 学术规范与学术共同体…………………………226

四 返回常识…………………………………………229

五 大理论与中观理论………………………………232

结语:从乡村治理到乡村建设………………………244

后记……………………………………………………252

序言

苏力



这是一本研究当代中国农村的著作。

以费孝通先生为学术楷模,作者追求理解当代中国的农村和农民;甚至在文字风格上也追随费老的《乡土中国》,简洁却细致,深入却不深奥。尽管作者自己称“费老是在更抽象层面上理解……”而他的则“是在具体农村调查中形成的一些随感”,但我还是认为这本书可以让人感到生活比理论更丰富,比理论更发人深思。因此可以让有志于中国学术的研究者看到中国社会中蕴藏着的理论资源,可以感到生活对学术敏感、自信和创造力的需求,看到中国学术发展的一种可能。

如今有不少人对研究中国农村或农民问题有误解,以为这只是一个比较土、没有多少也不需要多少社会科学理论的领域而已;认为如今都WTO了,同世界接轨了,因此只要研究“学术前沿”问题就行了;研究农村和农民问题已经不前沿了,甚至是思想不开放,学术视野狭窄的表现;当然也有人认为研究中国农村就是要替农民说话。其实这是无知,是不懂得什么是社会科学研究的表现。

本书作者确实非常熟悉中国的农村生活。但是,我敢说,仅仅熟悉农民或农村的人,甚至有文化的人,都不一定能写出这样的书。因为作者是有学术关切的。细心者完全可以从书中看出作者的理论功底:他不仅对当代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很熟悉,而且对国外的一些理论也颇为熟悉;他熟悉的不仅仅是某一个学科——这本书融会了多学科的知识。但是作者的优点是不求张扬所谓的理论,不把理论——其实是各种名词——都摆到外面来;他只是在分析问题本身,关注问题本身,而理论只是作为理解、分析和组织材料的工具。学过理论的读者可以从中看到理论,不了解某些理论的读者也会感到很有意思,因为生活是最有意思的。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懂了理论,懂得了理论的用处,在此基础上也才有可能发展理论。

我喜欢这样的著述和文字。这样说,是因为近年来,不少中国学者都有学术的宏图大志,希望能够走向世界。但是在我看来,不少人可能都对理论创新有误解,以为只有外国人的理论才是理论,因此理论就是要进口许多大词、新词,而这些词在中国当下究竟指的是什么他并不清楚,甚至以为高深的理论就是除了自己别人都不懂,或者连自己也不懂,或者理论就是让一套语词以及与之伴随的亢奋情感牵着自己走。在这些人那里生活世界成了理论的装饰,因此他们的理论也就仅仅成了~种装饰。我认为这是一条歧路,尽管最终的判断还要等着学术市场来作出。贺君不是这样的人,是不信邪、有主见的人,是不唯书的人。

这是因为作者的学术关切是出自对中国社会、对人的关切。作者以自己所在的湖北为基地,跑了中国的许多地方;他追求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和把握,注意那些人们通常不大注意的却具有学术意味的细节。作者虽然以中国农村为研究对象,他的学术视野却是开阔的;他的研究以社会改造为导向,但是他摈弃了道德主义的进路。他的努力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的基础上的。其实,如果从求知和学术的角度来看,研究的问题本身没有什么高下、土洋和先进落后之分别的,落后的只能是学者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观察、理解生活中的问题是回答和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理解问题不可能仅仅通过读书、读“先进的”理论书完成的。必须面对生活本身,让生活的问题本身在自己的面前展开。理论仅仅是一套工具,把引发你关注的似乎不相关联的社会现象勾连起来。

也正因为关切的是中国社会和农民,而不是意识形态,作者也就不追求一个政治上正确的立场,一个代表“弱势群体”说话或所谓“说真话”的道德立场。这也是坚持社会科学研究的立场的一个重要方面。说实话,研究中国农村和农民仅仅因为这是中国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身边的一个真实的问题,是中国现代化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个问题从近现代以来一直都是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最重要问题,甚至可能无需加修辞词“之一”。即使今天也是如此,中国加入WTO了,中国更对外开放了,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了,中国的城市人口增加了,所有这些都以某种方式涉及占目前中国人口60%多的农民。因此,中国要真正完成市场经济的转型,就必须最终为农民提供足够的自由就业机会,无论他是从事农业或是从事其他行业。中国要法治,也就不只是在城市建立几个法律援助中心,或有多少法官或律师,而是农民的纠纷可以得到农民愿意接受的并且大致是公正而有效率的解决——无论是通过司法、行政、民间调解或是其他什么方式,也不论有没有律师介入。中国要建设宪政民主,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中国的农民真正成为公民,并实际享受到国家直接赋予的权利,而不是像现在的许多地区那样,农民实际享受的是地方性的权利,得更多依赖熟人网络或自然社区寻求帮助。甚至,现代化还包括了“教育”——一种现代化的规训——农民,使他们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随着他们的生活坏境的改变,逐步自觉摈弃那些与现代化生活不相适应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也许他们要有更多一些个体主义,更多一些普遍主义,更少一点地方观念和老乡观念,更多一些协作精神,等等。但是要注意,这种教育不只是宣传,而且是现代化生活给农民带来的激励和制度约束的改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感到作者研究中国农民和农村问题完全不是某种道德化因素推动的学术选择,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中国今天的社会生活推动的真正的学术选择。这样的研究可能成为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却不是为了成为农民利益的代言人。这就是社会科学的立场。



这本书的另一个好处是把握了时代背景,也就是书名中的那个“新”字,因此也就需要界定一下。

费孝通先生当年作研究时,中国确实是一个“乡土中国”。那时的农村基本上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农村;就整个中国来说,也基本上是乡土的。当时是有城市,有的甚至还很繁华——如上海;但是,不仅城市经济(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而且城市人口数量在全国人口所占比例也很小,其中的大多数人口可能在一代之前还呆在农村或者就是农民流入城市的。因此,就整体来说,当时的中国确实是乡土中国;或者,费老的一本英文版著作的书名中译可能更准确地注释了他的乡土中国的准确含义——“捆在土地上的中国”。

今天的中国尽管农民还占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略多于60%,中国最广大的地区仍然是农村,但是中国已经不是“捆在土地上的中国”了。不仅在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比例已经非常小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今天的中国农村已经不再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了。农民的种子、化肥、农业机械都是来自城市或城镇,甚至来自更遥远的地方。例如,种植水稻的种子大多来自遥远的南方种子基地,许多培育养殖的生、植物种也都是来自遥远的地方,有的甚至来自国外;在生产许多产品时,农民的目光便盯着城市甚至国外的市场。他们使用了电和各种电器,使用了汽油、煤油或柴油;在许多地方,甚至浇地的水都要购买——今日中国农民的生活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同城市连接在一起了,他们已经构成了现代工商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孩子已经进入了各种学校;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已经进入城市,成为“民工”,甚至成了准城市居民。在广东的东莞市,当地人告诉我,本地人口只有100多万,外地民工则有500万~600万。当代中国许多农民的最主要收入已经不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从土地中刨食了。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的农民和农村现在其实更多是捆在市场上,而不是捆在土地上。就整个中国而言,已经是“市场中国”了。当代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和命运都更多与市场,与现代民族国家,甚至间接地与全球化相联系了。这是我们考察中国农民和农村的一个基本时代背景。

事实上,如果把握了这个背景,那么就可以看出,这本书中讨论的所有问题几乎都与这一点相联系了。中国农村已经不是“熟人社会”了,而是“半熟人社会”了;甚至村庄的含义也变了,出现了自然村与行政村的区别;人际关系开始理性化了,出现了村治的问题;提出了制度下乡的问题;有了计划生育、“大社员”;有了丽委关系、党政关系、干群关系;等等。只要看一看本书的诸多题目就可以看到中国农村的变化了。

中国已经不是“乡土中国”了。这也就是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当代中国农村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是,难道我真的是在为书名较真吗?其实,我不过是借这个书名指出了今日中国的变化,以及中国问题的变化而已;同时也是进一步强调研究中国农村和农民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只有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微观研究才会始终保持一种宏观的气象;乡土社会或农村问题研究才具有普遍的意义。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就紧紧把握了当时中国农村正在开始的这种变化(请想一想“文字下乡”等问题),因此为我们创设了一部难以绕开的经典。今天我们也可以并且应当这样做。



今年早些时候,作者将这部书稿寄给我,我读得很愉快;之后,作者又来电话,要我替他的这本书写一个序。我一贯对给别人写序有抵触情绪。因为至少到目前为止,大多是有成就者、长者给新人、后辈写序。在我看来,贺君在农村方面的研究是远在我之上的;而且我虽然比贺君年长十余岁,但进入学术研究的时间与他大致相当。我也一直将他作为朋友。现在请我作序,一下子唤起了两者之间的距离。

说来一直可能令人误解,因为我认识作者并不很久。先前他在荆门任教时曾按期给我寄过他们学校的学报,后来也常常在许多杂志上看到他的文章,包括一些重要的学术杂志。由于他当时的就职单位是一个职业技术学院,因此并不在意——其实学者常常是“势利”的(当然不完全是势利,至少是有一个节省信息成本的问题)。偶尔读了他的文章,才觉得,虽然比较毛糙一些,分析有些简略,但可以说是虎虎有生气,给人启发挺多;作者不仅对相关文献比较熟悉,更重要的是材料充分,并且会从中提炼问题,提的问题也比较真和实在,论述分析也都很到位。这是我读他的论文的第一印象,也是读这本书的印象。只要看看此书中一些篇章的写作日期——有时是一天写了两三篇,我们就可以感到作者勤于思考、勤于写作。

2001年夏天,作者邀请我参加了他主办的一个农村研究的会议,我们第一次见面,有过一次比较长的夜谈,感到作者是一个真正的学者:热爱学术,勤奋,认真,有学术追求,坚持学术平等,不盲从,有社会责任感,思考问题有深度。但是最让我感到自己与他有差距的,是他对真实世界的了解和对相关材料的熟悉。

书就在这里,可以印证我的这些印象,同时也证明了作者的学术能力、追求和勤奋。我也就不用多说了。

2002.12.3于北大法学院

后记

近年从事农村调查,闲时写些笔记,希望记录下一些没来得及

细究的想法或偶尔一点灵感(如果算的话)。写作时没有主题,编辑起来却不能没有主线,无奈之下,勉强将这几十篇文字分为几个部分,加了几个标题,成为目录上的样子。

这些笔记取名《新乡土中国》,自然是想沾费老的光。我个人认为费老用随笔写作的《乡土中国》是对传统中国乡村的最好理解。我因为是在当下中国做的调查,也是试图理解当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乡村,就取名为《新乡土中国》。只不过费老是在更抽象层面上理解乡土中国,而我是在具体农村调查中形成的一些随感。这些笔记又是我与仝志辉、吴毅、董磊明、罗兴佐等朋友近年来做的“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的副产品,有些想法还是在与他们的讨论中形成的。他们也写有诸多可以取名《新乡土中国》的笔记。我的先印出来,作为上卷,再等他们的下卷罢。

这些年的农村调查与研究,与我读书和工作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关系甚多。没有中心和中心负责人徐勇教授和项继权教授对我的关心,我不可能写出这样一个不成样子的东西。

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创办人张厚安教授。张厚安教授一直保持着他们那个时代特有的关心国家与民族发展命运的强烈感情,今年74岁,仍然一如既往地关心国家大小事情。我希望自己从张厚安教授的言传身教中学到这种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我还要感谢北京大学苏力教授。他爽快地答应为我这本小书作序,我知道,他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中国自己的事情。

在这本很小的册子里,我还要感谢很多一直帮助我和我们研究的老师和朋友。特别是冯小双老师、张宛丽老师、程漱兰老师。当然,我还要感谢帮助本书出版的谢茂松先生和他的夫人牟坚女士。他们夫妻俩或许是我见过的最友好的一对夫妻。

2002.1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5:26 , Processed in 0.06515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