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零拒绝,上海特教的承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7 00:4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零拒绝,上海特教的承诺
作者:记者 罗阳佳  来源:上海教育  2009-11-09
    60年弹指一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建国60年来,上海教育领域走过的历程卓越不凡。在举国庆祝祖国60华诞之际,上海特殊教育战线上的人们欢聚一堂,召开座谈会,共同回顾上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轨迹,歌颂上海教育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果,畅想上海教育未来的发展之路。
   
    建国60年来,上海特殊教育迎着祖国的朝阳蓬勃发展,在这片改革发展的热土上,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成绩?日前,上海特殊教育工作者们来到上海市第一聋哑学校,同庆建国60周年,回忆光辉岁月,共话美好未来。
    60年筚路蓝缕,往事历历在目,在老中青三代特教人的深情回首中,上海特殊教育六十年风采徐徐展现在人们眼前。



卢湾区辅读学校的许多学生不仅已熟悉掌握了一门技能,而且开始自食其力

    60年旧貌换新颜
    宽敞的校园,开阔的操场,明亮的教室,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语训设备……座谈会前,与会代表参观了上海市第一聋哑学校,校园硬件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据校长陈琪所说,就在六年前,学校教室门窗还是锈迹斑斑的,没想到短短几年办学条件就大为改观了。
    第一聋校的变化作为一个缩影,折射出上海特殊教育几十年来的快速发展。60年来,上海对特殊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调整布局结构,新建、改建、扩建各类特教学校,增设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为特殊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建国初期,上海仅有的几所盲、聋学校设备都非常简陋。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名誉校长戴目回忆说,上海聋人教育在解放初尚无法摆脱“穷、乱、差”的困境,校舍简陋,教室狭小,有的学校仅有一间教室。私立聋校一个学期的学费收入还不够两个月的开销,学校管理混乱,教师队伍不稳定,学校教育程度只有高小水平。经过政府整顿改造后,上海市所有私立聋哑学校全部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摆脱困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对于办学条件在新社会的脱胎换骨,上海市盲童学校原副校长沈云裳也深有同感,她介绍说,上海盲校过去是外国人办的私立学校,新政府接办时校舍破旧不堪,道路高低不平,教学秩序混乱,盲文课本奇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学校改头换面,校园环境变得优美了,盲道四通八达,新添不少无障碍设施,建立了各种适合盲童需求的专业教室。60年来,上海盲校为中国的盲教育填补了很多空白,开创性地实施盲和低视力的分类教育,探索对兼有智力障碍的视力残疾学生的教育,如今学校形成了从学前教育一直到高中阶段的盲教育体系以及盲、低视、多重残疾三个教育板块。
    弱智教育同样取得了飞速发展。建国后的前30年,弱智教育在国内尚鲜为人知,直到1978年初,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特教部原主任银春铭受教育部门委托率先开展弱智教育试点工作,产生轰动性的示范效应,带动全国各地发展弱智教育,到1988年全国首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前夕,已有24个省市办起弱智学校158所及大量的辅读班。回顾这段历程,银春铭万分感慨地说:“我国弱智教育发展到今天,无论从什么角度上看,都远远今非昔比了。”



在上海市第四聋哑学校学生的心中,无声世界有着同样的精彩

    新起点上的新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可谓是白手起家,在全体特教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特殊教育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辟出一片片新天地。改革开放以后,伴随各项事业的欣欣向荣,上海特教事业再一次注入了新的活力,发展更是突飞猛进。
    上海特教师资队伍在60年里不断壮大,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有关资料显示,特殊教育教师的学历已从解放初的速师、中师提高到如今的本科、硕士;目前特教队伍中有党代表、人民代表,有特级教师,还有荣获各类先进称号的教师,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教师成为特殊教育的中坚力量;现在政府对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还给予工资15%的津贴。可以说,特教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在日益提升。
    卢湾区辅读学校校长何金娣见证了特教近15年来的巨变,她感到国家对特殊教育非常重视和关怀,学校在十几年前,先后有10多名青年教师跳槽,而如今,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成长了起来,学校教师队伍无论是学历结构还是年龄结构,特别是教师内涵素养都让人刮目相看,学校因此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上海特殊教育的内涵建设在这数十年时间里也获得了前进的“加速度”:特教科研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取得各项实质性成果;特教课程、教材建设走在了全国前例;国际间的学习交流不断加强;“医教结合”“早期干预”“个别化教育”“融合教育”等先进理念不断深入并付诸实践……许多特殊学校在各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近几年的发展成果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在学校整个发展进程中,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经历了两次跨越式发展,一是在改革开放后,学校开始招收中度智障学生,过去学校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轻度智障学生,此后全校上下投入到了新的探索,加强教师培训,改变课程设置,增添仪器设备,学校随之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第二次飞跃则是在进入新世纪以后,近几年,学校的内涵发展更是步入了“快车道”:教师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学校现在可以为多重残障儿童提供专业支持,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学校有了各种专业的训练一起,也有了专业的训练师、康复师;学校还搭建了“医教结合”的平台,为残障孩子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校长周美琴投身特教已有22年,她说:“22年前,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特殊学校今天的面貌。”
    真正成为上海“名片”
    作为新中国60年沧桑巨变的缩影,上海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上海特殊教育已实现了“零拒绝”,残疾儿童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盲、聋学生也能和健全学生一样参加高考,平等接受高等教育。上海特殊教育已基本形成了以特教学校为骨干,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社区教育为补充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相互衔接、普教融合的特教体系。
    特教界收获的丰硕成果与特教工作者的倾情投入和无私贡献是密不可分的。残障学生不仅承受着生理缺陷带来的痛苦,更背负着整个家庭的叹息,对此,第一聋校校长陈琪深有感触,她说:“我们承载着残障孩子家庭的希望和梦想,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工作虽然充满艰辛,但必须默默奉献。”一名名教师就这样带着领导的信任、家长的期盼、社会的嘱托,走上了特殊教育的岗位,默默耕耘在特教战线上。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对特教教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特教工作者身上集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师德的光芒,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了特教这片土地,残障孩子在他们的呵护下享受着成长的快乐。
    上海特教60年的发展速度和成就,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称赞,但特殊教育要真正成为“上海的一张名片”,还有待特教工作者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正如张民生所言,上海特殊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已经大有进步,但特教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张名片,不完全靠设备,精神才是名片。教育要讲规律,特殊教育更要讲规律。特教发展只有在科学性上开拓创新,才能使这张名片熠熠生辉。他建议,从设施设备的人性化,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残障儿童的早期发现、诊断、干预、康复,加强科研、技术水平等方面寻找到突破口,全程、全员、全方位地关心特殊教育,特教才能真正成为上海的一张名片。
    对特殊人群的关爱、扶助体现的是一种人性关怀,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对残障儿童的歧视到怜悯,从同情到理解,从接纳到平等参与,这样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特殊教育价值认识的提升。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在座谈会上说,现在上海特殊教育分类进一步得到了细化,从而尽量多地把残障孩子吸纳到国民教育体系中来,甚至对丧失学习能力、不能进校上课的残障孩子,采取“送教上门”的服务,真正做到“一个不能少”。上海加大了对特殊教育的投入,目前特教生均经费远远高于普通学校,师资配备标准逐步提高,办学条件不断改善。针对当前上海特教现状,尹后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发展方向,他认为特教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主要是人才问题,而不是资金问题,他说,教师专业化程度跟10年前比有显著提高,但是面对当今强调医教结合、强调康复和教学结合的特教发展趋势,现在教师专业水平还跟不上,所以要加大力度解决专业队伍建设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1:01 , Processed in 0.12902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