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毕唐书:从母语教育的原点出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1 22:5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毕唐书:从母语教育的原点出发



   作者:毕唐书     2013-11-08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写意

  天空下,是一片森林,

  承载了古人梦想的树木,

  清澈的河水在梦想的邻近。

  千年后,这儿已涣然一“新”。

  无数的污气,在空中刻印。

  一颗掺杂岁月的流星划过,

  留下了千年的眼泪,剩下的

  只有资源的枯竭在不断临近。

  这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写的诗,你信不信?

  孩子们小学期间就自发创办各种电子报刊,学做小记者、小编辑,小主编。在他们创办的《娇子时代》的序言里,赫然写着:“如果只满足于眼前,那只能是一只青蛙;做一只雄鹰吧!它的理想是蓝天……”

  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们就能创作字谜,字谜巧妙,会让你会心地一笑:“戴帽就得宠,有耳偏装聋--龙;生火能煮,有目共睹--者;天上有它,开会有它,运动会里全有它--云……”

  还有--

  小学一年级识字1828个,二年级识字1111个,一二年级共识字近3000个,两年时间便基本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识字量;

  老师引导学生一周学习9篇课文,两周学完一本教材;小学6年,平均每年课堂阅读大约100万字,6年学生课堂内外阅读总量不低于1000万字……

  一切似乎都让人难以置信,但这却是正在发生的实实在在的事情,而且发生在生源一般、师资一般、办学条件一般的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而且不是一二所学校、几十所学校,迄今为止,全国各地已有近3000多所学校正在程度不同地发生着类似这样的奇迹。

  奇迹的出现缘于一项语文教改实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

  一、“'语文主题学习'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老师领着一群喜欢读书的孩子在文字的世界里旅行的过程。在这一行程中,学生的眼睛可以领略到无限的风光,心灵可以经历诸多的情感体验,于是,他们就产生了对美的追求与渴望。”

  花费了中小学生最多的学习时间,耗费了中小学最多的教育资源,穷尽了语文教师最大的精力,却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不喜欢读书--阅读的孩子,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不读书的老师,这是中国语文教育的悲哀,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作者题记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计划”实验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课题“新学校行动研究”重点项目,由著名教育家、国家督学、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专家工作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新学校研究中心负责人、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主持,并由北京新学校研究院全力推动、实施。

  这个实验项目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简单。

  用李希贵的说法就是:“我们立足于把这件事情说得简单,做得也要简单。”

  科学就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简单,意味着不搞精致漂亮的学术框架,不搞繁琐玄虚的理论阐释,不搞哗众取宠的概念堆砌;意味着抓住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主要问题,一针见血,一剑封喉。

  其实,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不复杂,是明明白白摆在那里的:

  教师教得累--字词句强拉硬拽,段篇章条分缕析,重难点深度剖析,满堂灌照本宣科,教师怎能不累!

  学生学得厌--一篇3分钟即可读完的课文要学3节课,一本3天即可读完的教材要学半年,学生怎能不厌!

  图书读得少--课内时间被满堂灌挤占,课外时间被各门作业压得喘不过气,学生哪有时间读书!

  考试考得差--在中小学的所有科目中,学习成绩与学科教学关联最小的就是语文,教学治标不治本,考试怎能考好!

  另外,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人均阅读量不到别国人均阅读量的九分之一,着实让人感到惊愕和不可思议。除了人均阅读量低之外,我国国民另一个倾向是读书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突出。在全国有限的人均购书中,八成都是课本教材;在各大书店的销售统计中,教参、基础训练、考试辅导类的书籍也占了很大比重。中国和美国的小学生比较,美国一年级儿童平均每年读3万字,中国一年级儿童平均每年读4900字,少于美国儿童的六分之一。

  这个调查结果似乎和中小学语文教育无涉,但其实关联极大。

  针对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积重难返的弊端,李希贵于2006年在山东潍坊市启动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对于这个实验,李希贵的解答简单而又明了:

  --从语文教改开始,我们学习了好多典型经验,包括魏书生老师、窦桂梅老师的许多很好的经验。可是,我们在会场上听上去非常激动,回到学校,我们的改革似乎并没有多大声音。为什么?因为魏老师和窦老师教学成果的实现,更多的靠的是他们自己的素质,靠的是他们驾驭课堂的水平。我们今天希望探讨的是,有没有一种在一般的学校,靠一般的老师,在一般的条件下,在一般的生源里能够实现的语文教改方法。

  --为什么我们把这个实验叫“语文主题学习”,而不叫“语文主题教学”?语文是学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在这个题目上给老师以引导,不要教得太多,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在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老师的指点下自由阅读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怎样把这套丛书拿到教材单元主题中呢?我们不要仅仅探索一种方法,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经验、风格,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传统,我们提倡百花齐放,提倡用不同的风格把我们的“语文主题学习”搞好。

  --需要强调的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来学习语文。过去我们有很多教改,也有很多阅读资料系列的书籍,但大都强调课外阅读。如果语文的教学靠课外,英语、数学教学也靠课外,我们的孩子能有多少个课外?我们提倡了几十年的课外阅读,多少个孩子实现了?所以,不要再去更多地寄希望于课外。对于80%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在课内就把语文学好。不要精雕细刻,不要把每一句话都挖地三尺,把每一个词都挖得冒出火星,否则,学生会觉得语文深不可测……给学生这样的误解,这样对学生太危险了。

  --每一个学科都是不同的,但是我们却常常用同样的学习方式来教学。表现突出的是,我们常常用理科的学习方式学习语文。……我们必须改变这一点,改变靠讲一篇文章,就希望学生把好多文章都明白,语文素养就大大提高的认识。语文学习和数学学习正好相反,必须反三归一,大量的阅读,大量的感悟,质从量出,在不断地量的积累的基础上,最后有所得,生成能力,成为素养。这当中,大量的自由阅读是主线。所以我们必须把讲和练的时间压下来,把课时划分给阅读,划分给“语文主题学习”。没有哪一篇课文必须用超过一课时的时间学习。不能拿“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句话当语文教师教不好语文的借口,而要理解为责任,思考怎样把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老师给学生创造了条件,把生活精品化,把课堂变成了能够产生感受和体验的生活,没有体验就不要让学生写,让学生做。把生活的活水引入校园,引入课堂,活化阅读,实现阅读和生活的对接,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怎样使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一条主要途径,也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应当遵循的一条原则。

  第一,阅读;第二,课堂阅读;第三,课堂自主、自由阅读;第四,课堂足量海量自由阅读--这个学术框架的确很简单,甚至有些不够学术;说得也很白话,似乎没有什么理论。对于这项实验,一位深得其中真谛和三味的参与实验的老师说得更通俗,更不学术:“'语文主题学习'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老师,领着一群喜欢读书的孩子在文字的世界里旅行的过程。在这一行程中,学生的眼睛可以领路到无限的风光,心灵可以经历诸多的情感体验,于是,他们就产生了对美的追求和渴往。”

  “智者不博,博者不智。”越是真理的,越是简单的;越是简单的,越是管用的、普适的。

  因为“说得简单”,做法也简单,所以,“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从2006年启动,很快席卷开来,首先在山东潍坊全市,然后逐渐走向全国,迄今为止,从世界风筝之都潍坊,到数学大师华罗庚的故乡江苏金坛市,从长白山下的抚松,到太湖岸边的蠡园,从小学到中学,全国已有1000多所学校参与了这项实验。

  于是,在很多学校,我们看到了类似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学生--

  根据“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要求,一般每两周就要学习完一个单元的语文教材和一本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在三四课时内能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吗?这是很多优秀教师都难以相信的问题,但我这个又笨又懒啥也不会的村小五年级的老师做到了。

  在第一课时我是一个笨老师。……在教学中,学生有不认识的字问我,我就和学生一起查字典,每次总是有查得快的同学先读出来;学生有不理解的词问我,我还是和学生一起查词典,开始还行,后来又总是有查得快的同学抢了先。慢慢的,学生就很少问我这个笨老师了。我也乐得清闲,干脆把学生分成8个识字小组,有小组长带领完成。我笨得只会在小组内找识字小明星,发放组长任命书,或者是在小组竞赛时做做裁判。

  在第二课时我是一个懒老师。我没有详尽使用的备课,我的教本上一片空白,逐段分析、面面俱到地讲解我做不到,也肯定完不成任务。所以,从上学期开始,我就根据学情编制指导学生阅读的“学案”,学生借助“学案”,自主读书,自主学习。“功夫在课前,成效在课中,愉悦在课后”是学案导学的一大特色。有了学案做依托,忙得不可开交的学生看到一个无所事事的懒老师,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第三课时我是一个啥也不会的老师。在这一课时中,我让同学们把自己读书的收获或者疑问先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把本小组的收获点或者疑难点一一谈出来。如果疑难点在小组内能解决的话,就不要再在全班说了,小组不能解决的,就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让全班同学参与研讨,集中全班同学智慧,攻克难关。偶尔有当堂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会让他们课下自己想办法,谁有了新想法或者新的资料,再共同研究解决。说实话,我还真没帮学生解决什么具体问题,难怪他们笑我是一个啥也不会的老师。

  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轻轻松松学语文的梦想真正成为现实,而且这是发生在一所农村村办小学的事情。一所村小能够做到的,“在一般的学校,靠一般的师资,在一般的条件下,在一般的生源里”,自然也能够做到。

  于是,我们看到,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上,写作也变了样子。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学生有了体验,有了积累,实现了“本色写作”--

  今年起,开学两周内我把整册教材的习作题目梳理归类,提出具体要求,全部下发给学生,告诉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什么时候有了其中一个题目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积累,有了阅读、生活和心灵的共鸣,产生了写作冲动,就什么时候动笔。这样,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去生活中选择真实性的原材料来写。孩子的生活环境是多样的,观察视角是多侧面的,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品味也是丰富多彩的,所以选取的生活材料也是原生态的,这是作文个性得以张扬的物质基础。

  交流作为写作的目的之一,在过去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略了。参加“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后,我更多地去强化作文的交流功能,提倡学生用文字与人交流和倾诉。把高兴写下来,与同学共享,快乐就会成倍增长;把忧愁写下来,与朋友分担,忧愁就会烟消云散;把怨恨写下来,老师与你分解,怨恨也会慢慢平息……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不再把作文当做是给老师完成的作业,而是像吃饭说话一样自然的事了。现在,我们班的学生虽不能“指物作诗立就”,但40分钟内诵读一二篇文章,写三四百字读后感的能力是有的。写身边事,说心里话,思维活跃,激情充溢,想象力丰富,文笔也自然就越来越流畅。叶圣陶说:“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两点乃为教学成功。”现在,我终于可以骄傲地说:我做到了。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22:51:55 | 只看该作者
二、“我真的很喜欢这些书,它让我的老师不再絮絮叨叨地讲那几百字的课文,我们终于有时间去读书,而且还不用为读什么而犯愁。在课堂上光明正大地看课外书的感觉真好。”

  阅读,首先要有兴趣,只有自由的个性化的阅读才有价值,被动阅读是无意义的,而且是有害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方面中国孩子的阅读量是最少的,另一方面他们的“被阅读”量又几乎是最大的(看一看他们的沉重书包就会明白)。或许,一个孩子乃至一个民族的灵性就在这样的大量“被阅读”中窒息了。

  --作者题记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主体工程是《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早在山东省高密一中担任校长期间,语文教师出身的李希贵便启动了一个改革力度最大的高中语文改革项目--“语文实验室计划”,三分之一课时学习统编必修教材,三分之二课时让学生在语文实验室自由阅读,结果两年时间便见实效,并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国家教育部和人事部园丁工程“特级教师计划”项目。后来他先后担任了县市、地市教育局长,但发现这样的语文教改实验很难区域性推进。

  “尽管我们的'语文实验室计划'得到了国家园丁工程的承认,但是我们的这项改革还是初步的。我们的老师、学校苦于没有同教改相配套的阅读材料,许多材料搜集起来对一个老师、对一所学校,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来说,有时又是特别困难的。”他说。

  所以,可以这样说,《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就是解决这一困难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探索一般学校、一般学生、一般师资都能够适用的语文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轻松,使语文变得简单,使教学变得高效,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负担”,《丛书》为这一思想的落实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物质保障。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仅就字数而言,小学部分即达500余万言,初中部分近600万言。

  《丛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是首先要让学生感兴趣,使他们喜欢阅读。因为如果学生不喜欢,那么任何学习目标都不可能实现。《丛书》旨在打破“一本教材”教语文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拓宽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频率,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中阅读、积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发现的过程,建构的过程,体验的过程,生成的过程;改变语文教材追求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序列化、精确化倾向,不设计生硬的必须掌握的内容,从学生自主学习出发,选择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相契合的主题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在放松的心态下大量阅读,在自由的大量阅读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丛书》注重引领学生积累、感悟,积累包括语言材料积累、篇章样式积累、意象形象积累、人生体验积累、思想感情积累,等等。所谓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其实都是积累积淀的结果。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以文化人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语文教育重感性和综合,忌抽象和分析。就语文的特殊性而言,阅读材料本身就具有内在的价值,阅读这些材料和阅读的过程就是目标的实现,而无需通过预设的要求和硬性规定的结果来加以约束,要使学生在阅读《丛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不着痕迹地生成语文素养。

  《丛书》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它的开放性、互动性,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系统。说它是开放的,是指《丛书》的编写固然由专家引领,但绝大部分参与者都是教学一线的老师,许多实验学校的学生也积极参与。他们帮助参编老师出主意,找资料,推荐文章,设计插图,中间还一遍又一遍地筛选,直至选出他们最喜欢的文章。说它是互动的,是指《丛书》的编写者和使用者之间是互动的,许多使用者同时也是编写者,不少普通老师和学生的佳作也被推荐选入《丛书》之中。说它是动态的,是指《丛书》的编写是一个不断吸收实验新成果,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它不求毕其功于一役,而是把《丛书》编写本身视为一个对老师和学生的培训过程、自主学习和提高的过程。这就使这一实验深深地植根于普通的老师和学生之中,从而不断地生发出活力,焕发出生机。

  把学生和老师的佳作选入《丛书》之中,缘于主编李希贵对学生和老师的创作力的信任,缘于他的把一切工作都转化成教育机会的教育理念。有了这样的信任,并为老师和学生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和机会,自然就会有惊人的发现,想不到的收获--

  在挺拔的高粱上/秋是火红的/在沉甸甸的谷穗上/秋是金黄的/在巍峨的群山中/秋是苍翠的/在潺潺的秋水中/秋是蓝色的/在一串串的葡萄中/秋是紫色的

  /在一簇簇的棉花中/秋是洁白的/在高高的枣树上/秋是红色的/而在我的心中

  /秋是多彩的

  拟收入《丛书》的这首题目叫“秋的色彩”的诗,作者是山东省临朐县实验小学一位叫李源的小女孩。这样一首诗,和任何一位现代诗人的作品排列在一起,都不会逊色。

  “李源是一个多梦的女孩,在她的笔下,时不时会诞生一幅色彩明丽的画,一首节奏明快的小诗……操场上,教室里,经常听到她银铃般的歌声和笑声,真不知道她哪来的那么多的活力和热情。一想到这个女孩,我的心情便变得格外明丽。”李源的老师这样介绍李源,介绍自己的学生,“……读着孩子们发给我的一首首诗,我忽然发现,原来每个孩子都可以写出美丽的小诗,因为文字已经使他们成为了一首灵动的小诗。毋庸置疑,一个热爱文字的孩子,一个热爱诗歌的孩子,对生活会饱含怎样的热情!此时此刻,我被一种幸福的感觉包围了。我知道,我精心栽培在孩子们心中的那颗文学的、爱美的种子,也已经在发芽了。而让学生的生命置身于文字之中,从容悠闲地在文字中漫步,让文字的营养滋润孩子的每一个细胞,直至灵魂深处,才是主题学习实验的不懈追求!”

  这样灵动的孩子写出的灵动的诗,教育价值远胜于专业作家的作品。而当孩子们的作品和名人名作在《丛书》里相遇时,产生的教育震撼力和连锁效应是怎么估计也不过分的。

  《丛书》是和中小学语文必修教材配套的。和必修教材一样,以主题单元作为呈现方式,必修教材的每一单元都配备有一本大约10万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这样,一本必修教材就要配备六七本近100万字的《丛书》。在时间安排上,要求用三分之一的课时学习必修教材,剩下的三分之二的课时用来阅读《丛书》。这就要求变革教学和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少讲,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学”来设计教学内容,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搞繁琐的课文分析,不盲目追求“新”理念,老老实实立足于放手让学生自主自由阅读来完成课堂教学。“简简单单教语文”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教”的一方的特点。“简单”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可以放任不管,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狠抓《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课堂阅读的落实上,体现在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和点拨上。而其中的重点又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持学生的读书热度,使学生的自主阅读不被老师的“好心”和“认真”异化为“被”阅读;着力点则在让三维目标在课堂阅读中自自然然地实现。

  在这方面,参与实验的韩兴娥老师的经验很有借鉴意义--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瓶颈。我在苦苦寻找一种方法尽快教会一年级学生常用的1000多个汉字,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轻松地进入自由阅读的广阔天地。于是,必修教材上的课文读熟了,我就不再反复复习,像过去一样,用一个学期把学生“捆缚”在一本教材上,这样,他们会讨厌教科书,或许还会由讨厌教科书而迁移到其他的书。如果不经常地变换阅读材料,是不能顺利地完成识字任务和掌握阅读技能的。人之所以要阅读,是为了从各种渠道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同一篇文章。没有一个人爱吃剩饭,也没有一个学生愿意用一学期的时间读一本课本。如果一年级的学生因为乏味的识字过程造成“读书没有任何乐趣”的印象,他们也许永远也不乐意读李白、杜甫、普希金……于是我为孩子们选择了一本又一本读本,把那些幽默有趣的、引人入胜的、贴近孩子生活的、有益于增长知识和情趣的读本提供给孩子们,把那些简单的、文字和图画混合排印的儿歌摆在孩子们面前,把识字的过程纳入更加广泛的、内容丰富的、生动有趣的认知活动中来。对于书中内容的强烈渴望会促使孩子们主动地克服拼音和识字的困难。

  正是采取了这种在兴趣阅读中识字的自然而然的方法,韩老师仅仅用了两年时间,便完成了小学阶段3000字的识字任务;而这还不是主要收获--主要收获当然是孩子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地进入了自由阅读的广阔天地。

  “没有一个学生愿意用一学期的时间读一本课本”,而现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却依然在做着这种让学生讨厌的事,不改变这种状况,语文教学要想有所改观,无异于痴人说梦!

  学生常常喜欢读课外书,而不喜欢语文课;语文的素养和能力受益于课外自由阅读,而不是课堂讲授,这应当是共识。为什么?因为语文课背离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而课外自由阅读切合了语文学习规律。《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最大成功就是它让孩子们找到了在课堂上“看课外书的感觉”,所以,自然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

  我真的很喜欢这些书,它让我的老师不再絮絮叨叨地讲那几百字的课文,我们终于有时间去读书,而且不用为读什么而犯愁。在课堂上光明正大地看课外书的感觉真好。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22:52:13 | 只看该作者
三、“课本不是我们的整个世界,但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课本。”“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让老师和学生走向更深更远处,使他们全方位、多角度地学习使用语文,让语文真正地焕发出了光彩。

  离开了阅读,就不会有一个人的精神成长;离开了阅读,一个民族的心灵就会死亡。只有当读书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的一部分,阅读进入每一个家庭,我们或许才有资格和底气谈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而这一切,都应当从孩子开始做起。

  --作者题记

  孩子们喜欢读书了,老师们喜欢读书了,影响所及,家长们也喜欢读书了。

  孩子们的世界变大了,孩子们的心胸也变大了。

  这是参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老师们的共同感觉。

  “我们终于从字斟句酌的讲解和永无休止的片段训练中走了出来,把阅读带进了课堂。当把语文课堂真正交给孩子们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原先的顾虑是多余的。其实,语文就应该简简单单地上,而我们的'懒惰'却给了孩子一根魔棒,一根可以引领他们进入语言艺术殿堂的魔棒。当我们发现阅读兴趣由课堂延伸到了课外,由快餐书籍过渡到大师的盛宴,孩子们的能力就在我们的'放'中得到了锻炼,审美素养和能力也由此得到了提升。孩子们读书的胃口被调动起来了,语文课终于变得丰盈。”参与实验的张媛老师感受特别深刻。

  当然,张媛老师和她的同事们的收获也特别多:

  --我们既引导孩子们入书,又引导孩子从书中走出来,借助他们自己日益丰厚的语言积淀进行文字创作。艺术节上学生自创的诗歌《我爱双语》、相声《找对手》、双簧《毛豆豆》都搬上了舞台。119消防宣传日,五年级学生编写的《消防三字经》,也被消防大队选中作为主要的宣传材料。

  --六年级的孩子在毕业前夕纷纷出版了自己的习作专辑,一篇篇阅读心语闪烁着学生心灵的火花,一篇篇成长日记记录着孩子们成长的轨迹和希望。这些因读书而生的美丽一次又一次地璀璨绽放,让我们不得不再次慨叹“语文主题学习”的无穷魅力。

  --“主题学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也改变了教师们的行走方式,成就了教师的发展,读书也因此成为教师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发出“师生共读名著,奠基幸福人生”的倡议书,开展了“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使师生在情感上交流。为了进一步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学校又倡导“师生共写随笔”,将读书推向了高潮,教师与学生一起亲近经典,阅读名著渐成风气。

  --学校还争取家长们的支持协助,引导家长参与到“亲子共读”中来,支持孩子买书,陪孩子阅读。如今,与孩子共读已成为许多家长每天必做的功课。

  “静读--使我们收获,思考--使我们成熟,交流--使我们睿智,积累--使我们厚博。”这是马采青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在“语文主题学习”中的共同体会;“课本不是我们的整个世界,但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课本。”这句话是这个班级所有同学的座右铭。现在,她的班级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潜心阅读的好习惯。在阅读文字的同时,马老师更侧重让学生积累。她说,“一节课45分钟,我一般拿出25分钟进行'鲸吞式'阅读,就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看书;其余15分钟则让学生进行'牛嚼式'的积累,就是把自己认为经典的文字背诵下来。所以,我注重鼓励学生通过背诵来积累。我认为,一段精彩文字中的养料,只有通过背诵才能浸润到学生的灵魂中去;唐诗的韵味,宋词的风采,只有在大量的背诵之后才能更好地去体会;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只有经过大量的积累之后才能厚积薄发。当内心的阅读情感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孩子们心底创作的灵泉就会自然而然地汩汩流出,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马老师特别自豪地提到了一个叫李胜男的女孩写的一首诗:“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她轻轻地唤醒了小草山坡上一片翠绿她唤醒了小花大地上一片缤纷她唤醒了小树小树摇着嫩芽微笑她唤醒了小河小河唱出哗啦啦的歌她唤醒了我们于是我们到田野上去奔跑去歌唱去探索去发现发现春天更多的故事探索春天更多的奥妙”。她说:“读到这首诗,我面前就会浮现出那个黑瘦黑瘦的小女孩。记得刚接过班时,这个女孩几乎整天不说一句话。上课时,她总是瞪着一双大眼认真听课,但从来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后来我了解到这是一个自卑而孤独的女孩,但我发现开始'主题学习'以来,她爱上了读书和写作。于是,习作课上,我经常读她的作文,并鼓励她和同学交流。渐渐地,在这个小女孩的脸上,看到了自信的笑容。现在,从她发给我的这首小诗中,再也找不到当初的羞涩和自卑,而且全班同学都变得开朗大气了。”

  孩子们也开始有想法有梦想了,并且能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了。

  张国华老师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村办小学,参与“主题学习”实验以来,发生在她的学生身上的变化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经过实验,学生的阅读面宽了,视野开阔了,思路打开了,语言积累丰富了,作文表达五花八门,有个性了。美文诵读他们比我声情并茂,诗文经典他们比我背的多,口语交际他们比我口齿伶俐。很难想象,我这个老师在背诵《出师表》时,学生们曾报以一次次的嘲笑……他们还可以自己组织课本剧表演,读书笔记展评,手抄报展览……

  他们在交流碰撞时,张彩霞同学指出《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封底的“小学生必读书目100本”中的第十本《骑鹅旅行记》错了,应该是《企鹅旅行记》,支持者与反对者在课堂上针锋相对,谁对谁错,我这个老师也说不知道。过了几天,张鹏同学在上学路上告诉我,他到书店买这本书,售货员说没有,不过给了他一本《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他到网上一查,两本书只是书名不同,都是瑞典作家西尔玛?拉格格夫写的。从书中内容看,把“骑鹅”说成“企鹅”是可笑的。他还告诉我,年近50岁的拉格格夫为了写这本书,她忍受着腿疾带来的巨大痛苦跋山涉水,在全国进行实地考察,在认真研究飞禽走兽的生活习性、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终于完成了这部举世闻名的童话小说《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并获得了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拉格格夫也因此得到了与安徒生齐名的荣誉。孩子们还参入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编写。2007年春天,当75本散发着墨香的书籍搬进教室,孩子们和我一样,小心翼翼地捧着,欣赏着那精美的插图,搜寻着里面的内容,一旦发现有自己推荐的文章,立即奔走相告,击掌相庆,欢乐和幸福溢满校园。

  张老师说:“陶行知说,'先生的最大快乐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这个时常被自己的学生取笑的老师是幸福的。现在如果有人问我:你在实验中所取得的最大成绩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我送给了全班70多个孩子每人一个梦想,培养出了'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对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张老师也有自己的独到看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不是一堂课论成败,也不是一篇论文定终身,而是全方位、立体化的一次长效机制改革。改革是以它对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会所产生的深层次的理念的更新和生活、行为方式的永久性的改变为终极目的的。它不是生存在专家学者的象牙塔里,它不是停留在名校名师的课堂里,而是村办小学的老师也能信手拈来,普通大众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到的。简单轻松的语文课堂,铅华洗尽见真纯,朴实得像我面对的一个个绿色农村小男孩儿,旺盛的生命力是你仿佛可以听到他拔节生长的声音。”

  张老师的看法也是参与实验的学校和老师的共同看法。

  一项教改实验只有得到一般学校普通老师的认同,才是有生命力的。一般学校普通老师的认同比专家学者的认同更重要。“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一开始就立足于此,并最终成功于此,仅就这一方面来说,它就比一般教改更有指导意义。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颠覆了过去的课堂教学,有没有令人信服的考试成绩保底,也是学校和老师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此,张老师也有自己的思考。参与该项实验以来,张老师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几次都在全镇参评单位中名列第一,但也有“走麦城”的时候。张老师说:“……如果成绩不能提高,甚至继续下滑,暑假我就要骑上自行车找工作了。要实验还是要工作?找工作的难堪记忆犹新,实验就这样无疾而终,同样令我寝食难安。经过几天的痛定思痛,我找到了原因:一是自己所教实验班学生人数从48人增加到70人,而其他参评单位班级人数一般只有三四十人。在一间教室管理70名小学生,作为班主任的我的确耗去了太多的精力;其次,本次统考阅读理解题难度不大,又没有作文题,学生的强项没有得到发挥,而期末考试不会没有作文!出于这样的思考和判断,我没有调整实验计划,又硬着头皮进行了两个月的实验,期末考试我班再次取得第一,以平均108.67分的成绩高出最低分16.96分。”

  其实,对于考试成绩问题,很多参观考察的领导和老师在实验学校听课后都看得很明白:“参加'主题学习'实验的学生肯定能考高分!他们的阅读量太大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22:52:36 | 只看该作者
四、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先开枪,后瞄准,首先行动起来,然后不断完善实验。实验的真正“主题”是指向母语教育的原点--让语文回归“国语”,成为民族文化的寻根教育、扎根教育,成为母语才艺,成为“中国灵魂”。

  当我们浑然不知语文其实应为“国语”,而视之为工具,把她搞得灰头土脸,让所有的中小学生都感到“想说爱你不容易”时,当全民学英语、举国考英语,而几所著名理工科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中却毫不经心地把语文挤掉时,我听到一个声音在惊呼:“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作者题记

  “先开枪,再瞄准”是李希贵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不管做什么,都要先干起来再说,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行动是关键。

  李希贵当然是个思想者,是个有想法的人。但他更是一个实践家。他从来不会让自己的想法停留在象牙塔里搞什么理论包装,也不会停留在学术报告厅里夸夸其谈。一旦有了想法,他会立即付诸实施,而且做起来之后会紧紧抓住不放,“将落实进行到底”。即使做出了成绩,成功了,也不会刻意地去“升华”,去搞自己的什么“体系”,而是尽量地保持“原生态”的简单、质朴。就拿“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来说吧,这么大的一个项目,从正式破题,着手编写《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到《丛书》出版,发到学生手中,实验在潍坊市的学校铺开,也就是几个月的时间。这在很多人看来,是难以想象的,但他做到了。当然,这种“先开枪,后瞄准”的做法,不可能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缺陷总是难免的。

  “我们这个实验还很粗放,《丛书》也不够完美,甚至还很幼稚。但重要的是,我们做起来了。而且管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实践之树常青。树只有长出来了,你才知道哪里有问题。完善只能边实践边进行。”李希贵说,“再说,也没有完美。即使我们常说的经典,其实也是有不少缺点和问题的;能有某一方面的长处就很好了,样样都好,是炒作,根本做不到。《唐诗三百首》是二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影响很大的一种唐诗选本,迄今为止,所有唐诗选本还都达不到它的水准。但不足也是明显的,如唐诗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春江花月夜》就没有入选。所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选文,我们不求篇篇是经典,是精品,是名人名篇,只要学生喜欢,对他们有某一方面的营养价值,即使是所谓小人物,甚至是无名氏的作品,包括实验学校普通教师和学生的作品,也一样可以入选。而且随着更多的学校参与实验和实验的深入,还会有更多的老师和学生的作品选入。总之,”主题学习“实验和《丛书》的编写,我们要始终植根于一般的学校、一般的生源、一般的师资,始终保持原生态。要让一般的学校、一般的老师、一般的学生和”主题学习“实验一起成长,要让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走向优秀,走向卓越。”

  “先开枪,再瞄准”的另一层意思是说,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做”的过程中一步步来,不可能全面铺开,一步到位。“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颠覆了过去的语文教学,必然涉及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的改革,涉及教师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改革,没有这两方面的改革,实验就缺乏机制上的保障。但这个问题牵涉太多,只能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解决。

  “虽然,实验一开始,我们就提出'实验学校的校长要从改革考试方式和评价老师的方式上支持实验',但总起来说,这方面的改革力度还不大,因为各方面的条件还不成熟。我们也不着急,因为几年下来,从实验结果看,即使按照过去的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进行考试,教学成绩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李希贵说,“其实,语文学科的考试本来并不复杂,也可以说很简单,无非是考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出一百个填空题,每个题只需填一个或几个字,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层次基本上就看出来了;拿出一首旧体诗词或一篇文言文,让学生译成白话,意思基本对,语言基本通顺,60分(满分100分);意思对,语言流畅,80分;知情意把握到位,语言漂亮,100分。这样考不仅是阅读能力,就是写作素养和能力也全考出来了。当年清华大学招生,由大师陈寅恪先生出国文考题,陈先生出的题目很简单: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比较公认的答案是'胡适之',也有说是'祖冲之'。当年对出的考生,后来都成了学界名家。对对子看似简单,其实以小见大,并不简单。对子好,那么他对汉语字词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一定很强,母语素养和能力一定很好。季羡林先生回忆他考清华大学时,英语的考试题是把李煜的词《清平乐?别来春半》译成英文,这个题目考的不仅是学生的英语水平,他的母语文化素养也考出来了。谈这些,是说我们的语文学科考试只要立足点对头,考试方式完全可以灵活些、简便些。如我们的作文考试,拿出一篇没有题目的材料,让学生名一个题目,他的母语文化素养和水平就完全可以表现出来。不要小看一个题目,英语经典影片WaterlooBridge,有两个译名,一个直译为”滑铁卢桥“,一个译为”魂断蓝桥“,两者的品位,看过电影的人,都能看出个高低。”魂断蓝桥“这样的译名,没有深厚的汉语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是译不出的,就凭这个译名,也该拿翻译大奖。现在学英语从娃娃就开始抓起,全民学英语,举国考英语,恐怕全国也没有人能达到这样的翻译水准。也可以命题作文,但不一定只有一个题目;可以多出几个题目,体裁全部放开,诗歌不能'除外',让学生选择。因为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各有不同,文才也各有优长,用一把尺子衡量,不公平。……'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下一步想在这方面做些探索,希望以此把语文教学引导到一个符合母语学习规律的方向上来。”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当然也有自己的终极目标。

  “'语文主题学习'的'主题'固然是指选文的组合形式,其实,实验的真正'主题'指向是母语教育的原点--让语文回归'国语',成为民族文化的寻根教育、扎根教育,成为汉语才艺,成为'中国灵魂'。”李希贵说。

  这很自然地让我们想到了语文学科名称的演变。1949年以前,语文本来叫国语--小学为国语,中学为国文,都把“国”字放在首位,国统区如此,解放区亦如此,并没有意识形态的区隔。新中国建立后,教育部成立了由叶圣陶先生主持的教材编审委员会。在新中国早期的语文教材编写中,叶圣陶是关键人物之一,也正是他,正式提出将此前小学的“国语”和中学的“国文”统一定名为“语文”。他的解释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在这里,我们无意也没有必要深入评论改名的是是非非,但有一点是否认不了的:“语文”一名,看起来考虑周全,有“语”又有“文”,“听、说、读、写”尽在其中,但却独独把“国”丢了。“国”一丢,这一学科就大大地被矮化了,魂也就没了。这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值得研究。五四一代人,如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鲁迅乃至叶圣陶,他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者,包括对汉语言文字,激烈如鲁迅,甚至放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狠话。但他们本身又都是极为“国语”的,无论是为人还是为文,中国味都是渗透到骨髓里面的。像叶圣陶,为人是典型的“仁人”,标准的“谦谦君子”,他编写的《开明国语课本》,也是典型的《国语》,而不是《语文》。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其中的道理,非三言两语说得清楚。

  “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的最重要的文化标志,也可以说是第一文化标志。汉语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工具,更承担着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重任。1994年王蒙先生访美期间在纽约华美协进社演讲,一位当地听众问:'为什么华人都那么热爱中国?'王蒙先生说,他的回答是:第一,我们都喜欢吃中国饭菜;第二,我们都喜欢汉字书写的唐诗宋词。王蒙说的其实也是一个文化认同问题。所以,我们不应当矮化汉语教育,工具化汉语教育,让语文回到'国语',是名至实归、天经地义的事。”李希贵说。

  “前些日子中国青年报社搞了一次民意调查,对三千多人进行的这次调查显示,80.8%的人确认我们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主要表现是,从网络,到各种传媒,到日常用语,汉语日益粗鄙化。汉语日益粗鄙化,说明我们中国人在文化认同上出了问题,反映出中国人与自身文明之间的断裂。这次调查还显示,将近50%的人将汉语危机的原因归咎于'当前汉语教育存在问题,让许多人不愿意花力气学汉语'。我们搞'语文实验室计划'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事先也做了些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孩子也并不喜欢语文,用他们的说法就是'想说爱你不容易';高中生的话更绝:'……千万别上语文老师的当'。我们的语文教学生生地把博大隽永、优美风雅的中国语文教成了无用之学,教成了让学生讨厌痛恨的课,确实够可悲的了。仅从这一点看,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是失败的。汉语本来是一种具有独特美感的语言,中国语文本身就应当是一种才艺。我们喜欢唐诗宋词,首先感受到的恐怕就是语言的美感。梁启超先生曾经评论李商隐的诗说,李商隐的《无题》诗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也不懂,但就是喜欢读。为什么?梁先生没有说。我们恐怕也有这样的体验,不懂诗意却愿意读,恐怕主要是语言的魅力。所以说,语言文字不仅是'交际工具',也不仅是'文化载体',她本身就有价值意义,特别是中国语言文字。言为心声。要有雅兴、雅趣,先得有雅才;要文明、美化其人,先要文明、美化其语言;反之,要野蛮其人,先要野蛮其语言。所以说,中国语言文字本身就是我们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她折射出的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所以,要让语文回到'国语',经典当然要读,但首先要彰显中国语言文字的美感、魅力,让母语成为才艺,成为中国人一生的精神依恋。古代的秀才,一般也就读了几年或十年八年的私塾,却大都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毛笔字都写得很好;对对子张口就来,旧体诗词也都写得有些意思,文人画也能画上几笔。戊戌变法开启现代学校教育,到20世纪上半叶,中学和中师学历的学生,也大都有这样的母语根基,五四一代的文化人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代的革命家,以及华罗庚、钱伟长等老一代的科学家,也都有这样的才情和才艺。遑论经史子集,就凭这几点,中国语文的魅力就出来了,'中国灵魂'也就有了。但是,告别了'国语'的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用了五六十年的时间,在几代人身上生生地把母语的根基断绝了,而且至今不从这方面反省,我们甚至已经丧失了这方面的反省能力,因为在我们几代人的头脑里,从来就没有'国语'的记忆。前些日子,《商务国语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等民国时期的国语课本出版,引起媒体热议和对当代语文教育新一轮的抨击。有的网民一针见血地指出:'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就在民国时期的国语课本之中。其实,民国时期的国语教育基本上是由叶圣陶、朱自清等左翼知识分子,丰子恺、夏丏尊等文人名士,以及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这样的文化巨子、大出版家主导的,与国民党的党化教育并无关系。相信叶圣陶先生活到今天,也会回到'开明国语'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选文特别强调选文语言的美感,强调让孩子去阅读更多的汉语经典,自然而然地受到心灵的熏陶,习得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就是想在这方面接续上母语文化的根基。另外,实验中我们也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习对对子,学习写点旧体诗词、习练毛笔字,等等,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当然,这只是起步,以后将逐步强化、完善。

  “在学习方式上,也要回到'国语'。汉语的魅力在视觉和听觉的美感,所以'主题学习'实验特别强调多读--诵读,多看--博览;强调感悟--悟其意、悟其情,悟其法;强调积累--语言(语汇、句式、语感)积累,思想情感积累,篇章样式积累等;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做批注,写读书笔记,养成习惯……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中国传统的母语学习方法,其核心在'自修'。所以,'语文主题学习'其实应当叫'新国语自修课堂'。”

  李希贵的话让我想起实验学校课堂上“经典诗文诵读展示”--“那一个个舞动的诗魂”,那些童声童气背诵《笠翁对韵》的孩子,那些春节期间为家庭挥毫书写春联的小书法家,那些和孩子“共读一本书”的家长们,想起五年级的小学生为市消防大队撰写的《消防三字经》,孩子们出版的自己的作品集,想起潍坊市那些荣获“少年小作家”、“演讲小状元”、“古诗文背诵大王”、“丹青小能手”等称号的“风华少年”……

  “今朝花胜去年好,料得明年花更红”。是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还刚刚开始,就像刚刚种植的幼苗,自然不会立成参天大树,但长势是令人鼓舞的。目标既已明确,线路业已开通,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项实验完全能够让难有起色的当代语文教育出现转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3:51 , Processed in 0.07141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