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止网络热词变成教育陷阱
2013年11月11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1月11日第522期 作者:丁纯
新媒体时代,资讯的传播可谓一日千里。有人笑称“世上方一日,网上已十年”。也就是说,网上话语裂变已经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由此造成网络热点和热词不断涌现,并往往与民生、教育、文化观念存在关联,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造成冲击和解构。从“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到今天的“土豪金”,网络热词此起彼伏,良莠并存,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综合来看,网络热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1.娱乐性。网络热词有种娱乐精神,存在着调侃、揶揄的现象。比如,“屌丝”这个词语本来是脏话,经网络传播,“屌丝”两字蕴含着无奈与自嘲的意味,反映了年轻一代对社会现实的集体焦虑,自嘲中有娱乐。美国文化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认为,“媒介就是隐喻”。网络热词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心态,因为某方面的避讳,所以要以娱乐的、隐晦的方式反映社会心理。
2.碎片化。新媒体传播的消息因受制于篇幅,信息不够完整、精确,有碎片化的倾向。网络热词更是碎片化的衍生物。2012年,微博一夜流行“元芳,你怎么看?”这个热词有碎片式的特点,一般不熟悉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的人,看到“元芳,你怎么看?”肯定一头雾水。从这个例子可知,网络热词碎片化的征候,通常是网友在“断章”中“取义”,经过了辗转转化,改变了本来的意义而成为大家熟悉的话语。
3.随意性。网络热词有随意性的特点。比如,网络上的“你妹”,纯属调侃,不含贬义。“去你妹的”、“看你妹的”,貌似脏话不是脏话。此词出现场合比较蹊跷。这种偶然出现的热词,成为社会矛盾的观测点。
学生在虚拟网络和现实生活中都受到网络热词的影响,思想和行动上受到网络热词的冲击。网络热词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做好大学生的“三观”教育,要因势利导,摒除网络热词的消极因素,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加思想教育的“正能量”非常必要。
剔除消极因素,打造恒定的价值观。网络时代,网络热词众声喧哗,网络反映的各种社会问题,莫衷一是,真伪难辨,亟须引导学生学会沉潜,学会辨析,不要做“愤青”。例如,针对热词“我爸是李刚”、“切糕”,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不要人云亦云、跟风传播,保持自己清晰、理性的批评能力,做网络上优秀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努力打造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面对急功近利,磨炼沉稳的人生观。大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人生观,但有时还会摇摆不定。作为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分清优劣,沉下心来,瞄准目标,坚持数年必有好处。比如,网络热词“蚁族”指的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学者廉思为“80后”“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下的定义。这个群体和蚂蚁有许多相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三大弱势群体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针对这些情况,应该让学生认清成才必要付出艰苦,不能急功近利,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通过个人不懈努力,必定有所成就。
身处转型时期,树立大气的世界观。在新媒体时代,面对着网络上的各种声音,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用辩证法看待网络上出现的热点问题,不要动摇自己的世界观。在网上的表现,要符合新时期大学生的形象,要“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不为嘈杂声音诱惑,不为各种争执所动。例如,2010年热词“给力”带来的积极情绪,而“拼爹”、“钓鱼”、“学历门”等热词,则是网友对社会负面现象的不满。
网络热词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民众的心态。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关键在于加强引导,区别对待不同的网络词语。利用网络热词的积极因素,做好舆情分析,用好媒介载体,加强大学生的“三观”教育,是新的历史节点出现的新任务。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副研究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