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刚(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江市小学)、康薇芸(惠安县小岞中心小学):口语与书面语毕竟是不同类型的语言。如何引导学生实现口语与书面语的“转化”和“对接”? 1、我们认为,要实现口语与书面语的“转化”和“对接”,必须确立两个基本观点:1.书面语的学习是以口语为基础的。进入系统的读写训练阶段,仍要重视口语的发展,不能“重写不重说”,变成“一条腿”走路。 2.不能将口语学习和书面语的学习隔立开来。在书面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书面词汇、句式和表达方法可以积累。当学生把这些书面词汇、句式和表达方法融化到他的口语中去了,口语质量就会有大幅度提升。而口语质量提高了,其书面表达能力必定会有相应的提升。 其实,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实现两次“转化”。一次是由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有声语言,第二次才是由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从“想”到“说”,至少要做两件事:一是整理思维;二是选择词语。 我们主张“先说后写”,说写结合,把“说”放在重要位置。因为,“说”的过程,就是语言水平提升的过程。而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是一次更加严格的语言操练过程。它要求学生更加周密地思考,更要斟字酌句,把意思表达清楚。有了这两次“转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在原有基础上上一个新的台阶,并达到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同步发展。
八、林丽容(福清市高山中心小学)、王育香:能否结合教例,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实现由“准确表达”到“生动表达”,再到“个性化表达”逐层递进地提高?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看法是:
1. “准确表达”、“生动表达”与“个性化表达”之间是没有等级关系的。任何时候都要“个性化表达”,这是作文的要求。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说自己想说的话”,作文要“表述自己的意思”。 关键是语言的积累问题。
叶老说:“写通了文章而仅能像鹦鹉学舌一般说些什么,这尤其是毫无意义的事。”既然说话、作文都是为了与人交流,达到某种交际的目的,那么,如果说别人的话,或是都说同样的话,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吗?那些话还有用吗?至于如何实现个性表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即学会对同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范围去解决。这种“多向思维”越是活跃,学生的表达就越丰富,千篇一律的现象就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例如,我们指导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记录本”取名字,我就千方百计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懂得可以根据自己的生肖、属相、性格特点来考虑,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来思考;可以从所买的本子出发引起思考,也可以从古诗中得到启发;还可以同自己的名字联系起来……总之,对学生的每次作文我们都要求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个性,才会与众不同,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
2. 对于小学生作文的语言表达的要求,国家课标的规定是“具体清楚、文从字顺”,并没有什么“准确”、“生动”的要求。小学生写作文,只是一种习作,不是创作。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作家,要求不能提得过高。小学生只要能够把话说清楚,句子写通顺,让人能够听清楚、看明白,就行了。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个要求应该是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至于有些学生程度较高,能够说得精彩,写得生动,我们当然欢迎。这叫“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但是,绝不能用上线的要求来要求每一个学生。那简直是自找麻烦。我想,准确与生动,能做到准确足矣!如果花五年时间,能做到准确,已经不容易了。 这里,不妨让我们再重温一下叶老的教导:“小学生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于令学生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至于修辞之工,谋篇之巧,初非必要之需求。能之固佳,不能亦不为病。”
九、徐开星(福安市溪柄中心小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如何进行统一指导,把这些不同的生活活动、生活经历、生活体验都转化为作文内容?
这涉及到对作文指导的理解问题。我想,进行作文指导的任务,决不是告诉他们什么可以写,什么不可以写,应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作文指导的主要任务是激活学生的思维,打开他们的思路,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然后选择自己的内容,确定自己的思路,以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表达。在指导思想上,是“求异”,而不是“求同”,不是用同一种模式,同一个要求去把学生统死。例如:《名字的故事》,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了解。可以问问父母:名字是谁起的,名字本身的含义是什么,取名字的过程怎样,名字有没有发生过变化,使用名字的过程有没有什么故事,还有没有小名……思路一打开,表达就丰富了。个性化的表述,关键就在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倡“多向思维”。千万不能用同一种模式去要求学生,把他们统死。在“生活中的作文”教学设计中,我每次都至少出示两篇实例,目的就在于打开思路,而不是去限制他们的思维。这里的实例,不同于以往的例文,不是要学生去模仿它,而只是提供一种经历,一种思路。用上两篇,甚至于三篇实例,就是给学生提供几种不同的思路,告诉他可以这样写,还可以那样写。而要求学生的是你要能写出不同于他们的第三种、第四种……总之,就是要求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
十、叶刚:注重“在生活中学会表达”,如何看待“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理念?即“生活”和“阅读”哪一个更算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武器?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是说阅读是作文的基础,用功读书,有了大量的积累,作文就容易了。这个理念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读书与作文的关系,不能等同于生活与阅读的关系。我以为,问“生活”和“阅读”哪一个是更有力的武器,似乎有所不妥。因为,生活是作文之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没有阅读的基础,当然也写不好作文。两者缺一不可,你能说哪个比哪个更重要?换个角度说,阅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阅读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谈不上谁比谁更“有力”。
十一、王育香:丰富的积累,是表达的基础。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生活、语言、写作等方面的积累?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要靠平时的积累。我们主张把作文的基础训练放在阅读课解决。这就涉及到阅读教学的改革。阅读教学不应仅停留在理解内容这个层面上,还要研究表达。即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本篇语言有什么特色?通过朗读、背诵和适当的语言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包括丰富的词汇,优美的文句,各种句式、段式等。这样,他们作文时就能得心应手。例如,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时,我不仅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分类积累描写丹顶鹤外形的和姿态的词语,还要求他们把平时学到其他同类词语一起写上,做成卡片。再引导他们注意描写它的姿态时所用的句式:“无论……还是……都……”“站着的时候,……高兴的时候,……”然后让学生选用书上的词语、句式,加上自己的语言向别人介绍丹顶鹤,做到在运用中积累.又如,我发现几篇课文中都有表示高兴和喜爱的句子,但是写法却不相同,就有意识地让学生找出这些句子,摘录下来,再补上几句自己别的地方学到的类似句子。然后,要求他们选取其中的一种写法,也来写一句表示“高兴”的句子,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再如,学生在写总分关系的句子的时候,往往只会用“有的……有的……”,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始终这样的句式,没有变化和提高。当教学《家乡的桥》时,我们发现课文在描写家乡桥的“造型千姿百态”,用的是举出典型事例的方法,抓两头,带中间--“最简单的过户桥……”“最漂亮、最气派要数单拱桥……”其他的,则任你想象。于是,特别着重引导学生与一般的总分句式进行比较,背诵积累,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
十二、吴珠玲:怎样进行批改作文和讲评作文,才对学生更有效?
这是一个倍受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因为现实的情况是,老师花大量的时间来批改作文,结果有的学生看也不看,效果并不理想。我们的实验中,对于讲评和批改,都作了一些改变。主要采取“作文分享”的方法。即,学生作文写好以后,就挂在教室里,供老师和学生翻阅。大家都可以看,作文就拥有了更多的读者,也就有了社会效应。要求每个同学至少看五本。认为好的,可以在旁边批注,提出表扬;发现问题,应当热情指出,善意地帮助。意见可以写在他的作文本上,写不下的还可以另附一封信。这时,老师也每天抽几本看看,既看他本人的作文,又看同学的点评、批注。看完了,再挂上。一周以后,大家都看完了,上讲评课。老师统计汇总全班同学阅读别人作文的情况。然后,要求上来推荐,在你读到的这些作文当中,你认为谁写得最好,好在哪里。上来推荐的人,除了说清某某同学的作文好在哪里(认为全篇好的,读全篇;一段好的,读一段;哪怕是某一句特别精彩,也可以推荐),还要讲出理由,说说你为什么推荐他(她)的文章。然后,再针对本次习作中全班共同存在的问题组织讲评,帮助他改好。最后,留出时间让每人自己修改。我们把它叫做“作文分享”。有兴趣的老师,不妨一试。其实,在作文指导课上,我们组织同学的实例和进行大面积操练以后,都有师生共同参与的讲评环节。指导中有讲评,讲评中再指导。把两者自然地揉和在一起。这样的指导更有针对性,更容易见效。
十三、吴珠玲:“生活中的作文”指导侧重让学生在活动中再现生活,这样让学生有话可说。但是,作文指导只要解决素材问题就可以了吗?“生活中的作文”如何指导学生不仅有话可写,还能写生动呢?
无论是从帮助学生解决作文难题出发,还是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出发,作文指导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他们打开思路,首先解决作文的内容。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不等于别的都不管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当然还要关注学生是否能把自己想要说的意思说清楚。我们主张“做、说、写”相结合,让学生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实现“两次转化”,就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我们主张“先想好再说”,“先说好再写”,就是为了实现思维和语言的同步发展。另外,在课堂教学的许多环节,我们都在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比如,教师的示范,实例的讲评,作文分享等等环节,都有助于学生把要说的意思表达清楚。特别要指出的是,作文指导不应是一般化的,概念化的笼统指导。作文指导课上,要关注本次作文表达上的特殊要求,针对这些特殊要求作个性化的指导。这样的指导才有实效。例如,指导学生写“日记”,就要让学生明白,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所以必须是第一人称,一般都不用对话形式。另外,就是注意日记的格式。如果指导写“班级日志”,要求就不一样。除了日记的格式不变,因为写班级日志是写给全班同学看的,就要用第三人称来写。另外,写日记时可以把事情写得很简单,接着是大量的感想,而记班级日志,别人不一定了解那件事,所以先得把事情叙述清楚,然后再写自己的感想和建议。而这一部分,又该用第一人称。当然,还想重申一下:真正要解决语言问题,关键还在阅读课的基础,在于阅读中的大量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