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与“长远”之间搭桥
沈丽新
早在多家教育刊物上读过蔡兴蓉老师的文字,尤其是在他成为专职家庭教师之后。 蔡老师是真正意义上的“孩子的关注者”,他不仅仅关注孩子的语文学习,更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走在孩子的后面》——他的这部著作,令我这个母亲兼教师看到此书的瞬间脑中就蹦出一连串问号:我经常走在孩子的前面了吗?(是否过多地引导、指向、教育、干涉)还是经常走在孩子的后面?(是否观察与思考孩子的状态,在孩子滞后时候陪伴与鼓励,在孩子摔倒时候慰藉与扶持) 不无心虚地察觉到,自己与孩子(无论是自己的女儿还是学生)的关系模式,更多的是前者。我常常是那个走在孩子前面的人。常常不自觉充当了教导者,常常无意使得孩子失去了更多自己探究自己成长的机会。尽管,我大多时候是个温情脉脉的母亲或者教师。然而,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温情抵不上理性。 蔡老师书中记录的60多个故事,大抵直击到教育的软肋。我们,为人父母为人师者,常常忘了自己曾经也是孩子。很多时候,明知道现行选拔人才机制的局限性,我们还是会不顾孩子的自身智能特点,一定要他们去面对统一的评价体系,一次次让他们感受失败。我们会找来各种各样的理由要求孩子必须取得或者尽最大努力取得学业上的优秀,而不顾孩子真正的兴趣。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身为教师,疲惫不堪地给各色孩子提优补差;身为父母,几乎放弃了一切自我,全身心地去陪读。 但这是孩子们真正想要的吗?除了那些真正对学业感兴趣的孩子,那些被我们勉为其难按在书桌前的孩子,他们是不是比教师比父母更辛苦呢?蔡老师记录的《一只乌龟》这篇文章中,一个一上课就折火柴棍的男孩,借此行为气走了好几个家教老师。但是,这个对学业脸上永远没有表情的孩子,却深谙喂养乌龟之道,并发誓将来办一个“生态化乌龟养殖场”。这个孩子,是不是一定要中规中矩地去读大学呢?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专门学习乌龟特性、专门研究养殖场如何建立,是否更适合他未来的人生呢? 即便学业优秀了,孩子就会幸福了吗?在蔡老师记录的《母亲行动》那篇文章中,从新西兰读完小学回国内读中学的赵龙,他的妈妈察觉到孩子此前时时闪现的幽默感、想象力以及对身边物事的怜悯之情,似乎渐行渐远。现在的赵龙非常乐意沉溺于题海,只是为了考上重点考中,哪怕考上后不读。赵龙妈妈担心孩子这样的心态和状态。在国外,这肯定要叫“教育事故”。孩子妈妈打算学期结束之后就让孩子转学至国外,理由是“孩子不能这样耽搁,孩子的成长是有季节的”。 蔡老师的家教故事,既有经验丰富的应试策略,也有课程设置和教育方式的创新;既教书,更重育人。书中60多个故事,无论家长还是教师,读来都有很多借鉴意义。“当下”的机制我们无力改革,孩子们的“长远”我们不容忽视,那么,只要对孩子们足够用心,就可以用智慧与理性,在“当下”与“长远”之间搭桥,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奠定的基础。 链接: 《走在孩子的后面》,蔡兴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