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要让吟诵变成才艺表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8 14:3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要让吟诵变成才艺表演《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1月30日   15 版)

    吟诵是旧体诗歌的一种传统活动,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吟诵一度不绝如缕,可喜的是在文化界一些前辈的呼吁倡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之下,吟诵如今已经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有全面复兴之势,各地的吟诵社团纷纷建立,各种吟诵活动也热闹非凡,但毋庸讳言实际社会效果并不理想,一般大众对吟诵仍然是狐疑观望乃至敬而远之。个中缘由值得反思。
吟诵不是朗诵也不是歌唱
    吟诵是旧体诗歌的一种介乎歌唱和朗读之间的“美读”。它在本质上是作者和读者自我的情感表达,是被诗歌的韵律、情感激发之后产生的冲动。《毛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话非常生动地描述了作者的情感冲动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过程。在诗歌创作或阅读时情感冲动难以自抑之际产生的这种跨越时间、空间和文化的兴发感动,正是吟诵的生命之源。但是现阶段各地的所谓“吟诵”,有的是配乐朗诵,有的是按谱歌唱,与真正的吟诵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不过是一种经过流行元素包装之后的才艺表演而已,这种情况令人担忧。
    吟诵不是朗读,因为中国旧体诗歌讲究平仄四声的韵律,但是现代汉语和普通话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入声”完全消失(仅在部分地区的方言中还有保留)。入声的缺失使旧体诗歌的朗读变得非常不合适,甚至可以说:普通话越标准,就越经常与旧体诗歌的平仄违背,朗读时就越容易丧失其原来的抑扬顿挫的韵律美。而真正的吟诵则有平仄四声的长短高下之别,这也是很多方言吟诵更有韵味的原因所在。
    吟诵也不是歌唱。歌唱是有歌谱(乐曲)可循的,而乐曲的旋律也是固定的,违反了这个旋律就是“跑调”。或者说同一首歌唱的唱法都是一样的,效果区别只在于歌者的嗓音和唱功。但是吟诵并没有固定的曲调,即使是同一首诗,不同的人吟诵可以有完全不同的韵律,这不是“跑调”,而是吟诵者各自对诗的不同感受的传达。吟诵的这种人各不同的“无法之法”,可能是让学习者最难掌握、让听众最起迷惑之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古代的词虽然都有曲谱,但是如今基本都已失传,如果配上现代新谱的曲,就只能作为一般的歌曲来看待,与吟诵无关。而且严格说来,词在古代并不是吟诵的,而是歌唱的。当今虽然也有些人吟词,实际上只是把吟诵散文或古体诗的方法简单移植而已。)
    吟诵也需要一定的训练,但不是朗诵、唱歌那样的技术性训练。吟诵取决于对作品韵律情感的把握,它更要求吟诵者有对“诗心”的体会和感悟,至于先天的嗓音条件或后天的音乐修养反而在其次。或者简单地说,吟诵更需要“懂诗”而不是“懂音乐”,而时至今日“懂诗”(旧体诗词)甚至比“懂音乐”还要困难,这是造成吟诵困境的另一客观因素。
吟诵是自娱的而非娱人的
    客观地说,多数吟诵并不动听,或者说在一般听众印象中远远不如流行的歌曲或传统的戏曲之动听。很多初次接触传统吟诵的人都会问:吟诵就是这样的?言下之意似乎吟诵应该是很动听才对。其实这里存在着一个根本的认识误区,如前所述,吟诵本质上是作者和读者自我的情感表达,简单地说吟诵是自娱的而非娱人的,它本来就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自然也不以动听为目的。打个比方说,即使是一首很优美的歌曲,让五音不全的人来歌唱也不会动听。如果这个人是在表演,那当然要被嗤之以鼻;但是即使唱歌跑调,也并不妨碍歌者自娱自乐。同样的道理,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也未必都有很好的嗓音条件或音乐修养,更何况吟诵的韵律还因人而异,所以要求吟诵一定要很动听就未免太过苛求。当然传统吟诵也有动听的,只是这需要吟诵者同时具备很多条件。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对四声韵律的把握自然是首要的,其他诸如良好的身体条件(包括嗓音、中气)甚至临场发挥等等,也都大有关系。所以吟诵可以是一人世界的自得其乐,可以是师弟之间口耳相传,可以在一二知己、三五同好之间小范围内交流,但是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就未必会有很好的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除了作为读者的自我情感表达之外,吟诵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实用功能,即为作者的创作服务,这也是吟诵“与他人无关”的一个方面。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和杜甫都是经常吟诵的,这在他们的诗歌中就有证据。李白有诗句“吾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高咏”就是大声吟诵之意),因为没人欣赏其吟诗而遗憾;杜甫诗说“新诗改罢自长吟”,更是直接把吟诵作为创作过程中的一个修改环节,即在吟诵中体会平仄韵律,尽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对今日的旧体诗创作者而言,李杜的作法尤其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一是如李白的“高咏”,通过吟诵前人作品来体会其中的韵律特点,从而熟练掌握旧体诗歌的韵律特点。如曾国藩对其子曾纪泽所言的:“欲作七古五古,须熟读七古五古数十篇。先之以高声朗诵,以畅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这就是一个名家、作手的经验之谈。二是像杜甫一样通过吟诵来修改自己的作品,使诗句由合律进而妥帖完美。当今创作旧体诗歌的作者人数相当庞大,但是毋庸讳言整体的创作水准还是比较低下。很多创作爱好者没有经过必须的训练就率尔操觚,写诗合律都已经不容易,更谈何妥帖完美。学习传统吟诵既能够激发创作热情,又能很好地矫正这些弊端,对当今旧体诗词的创作练习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一言以蔽之,吟诵与诗人同在。没有诗人,就不会有吟诵;没有吟诵,也难有优秀的诗人。只有真正认识到吟诵的本质,才能把握吟诵的“诗”之特美,赋予它新的生命力。所以正确对待吟诵的态度,应该是充分发扬其“自娱”的特点,让它先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得到传承,然后再向社会自然扩散。为此首先必须进行抢救性的资料整理,趁当今还有一些熟悉传统吟诵的老先生在世,尽可能地搜集保存录音录像资料以备真正的爱好者学习;同时还要进行相关的理论及实践性研究,例如吟诵的发展历史、吟诵与语言学、吟诵与旧体诗歌创作等等,以推动学术界对吟诵的接受。2010年“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两项重大招标项目立项,正是基于这一共识所作的重大决策。该项目由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主持抢救整理,南开大学叶嘉莹先生主持理论研究,以期对吟诵的长远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吟诵是中华泱泱“诗国”遗留下来的一笔精神财富,如何继承和发扬它,既需要认真对待,又不能急功近利。在大众对传统吟诵还没有清楚认识的情况下就急于推广,只会将其变成一种廉价的“娱人”手段。如果仅仅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注意而过分宣扬这种似是而非的“吟诵”,乃至将其变成一种才艺表演,那只会混淆视听,最终的结果反而会使真正的、传统的吟诵以一种异化的形式消亡。(汪梦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3:14 , Processed in 0.23015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