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教师状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715c0701017x78.html
抛开评职和出书,有老师真正反思自己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吗?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很难。我想,我这辈子就做教师这件事了。教师,也算是个“技术”工种,也算是一门手艺。需要师傅带着,需要自己琢磨该怎么把活儿干好。不琢磨,那就是每天按部就班的做重复性工作。师傅教了怎么做椅子,给了图纸,徒弟就怎么去做椅子,那这个徒弟就做一辈子椅子吧。试想,每天都做椅子,每天都做同样的椅子,拿锯划线,谁不烦。而且,也会感慨,自己一辈子做椅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于是,做的时间长了,每天早起,懒懒洋洋地拿起工具,干活,继续干活,然后,抬起头,看看日头,盼望着早点天黑。
我想到如我现在一样的大多数老师们,就像上面我提到的那个木匠徒弟。无论是哪个学段,周而复始,每天做着重复性的工作,能有什么兴趣啊。但是,没办法,养家糊口,还得张开嘴向学生讲道理,抬起手写出一大块一大块的黑板字。政府文件上、舆论宣传上,什么“爱岗敬业”、“师德垂范”,只能给已经麻痹的脸庞吹吹小风,不痛不痒。再回来说我自己,受过秦朝李斯“仓鼠论”的影响,我也曾想出名,想被别人赞为“名师”、“模范”之类的,成为同行中的翘楚。可南柯一梦,没事瞎想想总是挺美。可一进入课堂,一面对学生,就什么都忘了,依然我行我素。于是,明日复明日,美梦何其多。
如果,木匠徒弟把做椅子能给人带来享受当作一种乐趣,那我想,这种乐趣也太幼稚了。因为,人家真需要椅子坐时,才会想到你。如果,木匠徒弟自己琢磨,设计出花样独特、形式多样的椅子,那么,需要的买家肯定会多。当然,一切设计都是以实用为前提的,也就是要保证质量。这个徒弟要想提高,可以学学别人是怎么做的,然后,琢磨自己的。学学别人,也只是借鉴。完全照搬别人的点子,一来做着不顺手,二来再怎么学也终究赶不上别人。徒弟要琢磨,不仅可以提高销量,而且可以把设计椅子当成一种乐子。这样,他每天干活时,就有劲了,就不会整天盼着天黑了。
做老师的也要琢磨。我记得有位名师说过,“当你觉得上课和班级管理很累,而且效率不高时,那就是你的方法有问题”。所以,我觉得,当老师是为了养家糊口,是需要付出劳动的,这一点逃避不了。可你总该让自己的活儿干得起劲点,总该干完一批活儿后,有值得回忆的片段,有一种收获的满足感。至于,是否成为同行的“名人”,那就是别人的事了。“名人”如果可以自己封号,那谁都是名人了。而且,我也接触过很多踏踏实实且潜心琢磨的优秀同行,他们的生活挺有滋有味的。他们不是“名人”,他们曾带给我启发,他们的活儿干得挺漂亮。活儿是给谁干的?给国家、给教委、给同行?我看,是给自己的。让自己干得乐呵、不烦,让自己干得有成就,而不是熬退休。
我看过魏书生的书后,曾奢想过有没有什么捷径,使我也把课上得生动有效,把班级管得得心应手。可是,没有捷径。人家的路,是人家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他走过,有脚印,有汗水,能看到两边的风景。然后,他站在高高的远处,和我们说,他这条路走得怎么样,他那里的风景如何。我们可以想象,但我们终究没走过他的路,也没法真正体会他的感受。还有就是,他那时的路,和我们眼前的路不太一样了。那条路已经翻修了。
干活儿别抱怨,累了就歇会。抱怨完,活儿还得干。尽量,给自己干活时找点乐子。所以,我要琢磨的,就是如何给自己找点乐子,干活就不闷了。至于,什么挣钱少,没名气,那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我就不想谈了。干活,不容易;活着,不容易。琢磨怎么把活儿干好,又不累,多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