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01|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南区“读经典、长精神”主题读书活动座谈会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16 16:4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孝南区“读经典、长精神”主题读书活动座谈会方案  
2011-07-26

http://xnllk.blog.163.com/blog/static/127151727201110145216317/



一、时间:2011年7月27日下午3点
二、地点:区委宣传部会议室
三、参加对象:获奖征文作者10人,总评评委4人
四、会议议程:(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梁武波主持)
一是区委宣传部理论科长周娟介绍读书活动开展情况;
二是区文明办创建办主任陈强松宣读表彰决定;
三是征文获奖代表袁厚明等谈活动感想及读书体会(5个人发言,每人10分钟以内);
四是市委宣传部理论科长胡雪城等总评评委发言(3个人发言,每人10分钟以内);
五是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方向伟讲话。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6:50:33 | 只看该作者
=这种学习方式,值得《教师之友网》网管团队朋友们学习!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6:52:26 | 只看该作者

http://xnllk.blog.163.com/blog/static/12715172720116208574411/


编者按:
孝南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读唱讲议”系列活动之一的“读经典、长精神”主题读书活动,历时两个多月,经过推荐书目、组织书籍、诵读经典、撰写征文、征集清理、组织评选等环节,目前已近尾声。读书征文活动得到全区各地各单位的重视支持和积极响应,上报征文101篇,读书征文活动组委会组织评委经过清查初评,选定40篇文章进入总评,邀请市区相关权威人士参加总评点评,最终评定出前十名作品。
为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展示活动成果、激励获奖作者,现刊特设立《孝南区“读经典、长精神”读书活动获奖征文摘登》专栏,将本次活动一、二等奖获奖征文作品及评委点评在本栏目摘登刊出,以飨读者。



百善孝为先——读《论语》感悟孝道
孝南区委老干部局  刘琛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曾多次接触到《论语》,但随着自身的逐步成长和进步,在不同的时期,读《论语》所领悟的内涵则不尽相同。儿时读《论语》,摇头晃脑,咬文嚼字,虽然全篇背诵,但似懂非懂;中学时读《论语》,主要是理解词意,明白其中所讲的种种道理;大学时读《论语》,是听教授分析孔子大师的国学精髓,领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而今,对于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我,重读《论语》使我对“孝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孝”的观念在《论语》之前已相当发达, 但被作为“道”提出来,并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实始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述和阐发,发展了殷商以来古老孝道的内涵, “孝”在孔门道德规范占据本源性地位和权威性。《论语》以“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理念为思想基础,以”礼”、“义”作为人之成为人的基本途径,以“仁”作为人的终极目标,从而成为立身处世的道德典范。其中我感悟最多的就是“孝”,在《论语》中,“孝”字出现了十七次,可见,在孔子看来,最能够体现其核心理念“仁”的道德的莫过于“孝”。
      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孝感,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为此,我倍感荣幸,并深感作为孝感人,有义务有责任将这传统美德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对于父母,尽心尽力报答养育之恩,尽孝是义不容辞的事;作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把真诚的“孝”延伸到我的服务工作中,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     
     在参加工作之初,我曾经认为快速高效地完成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就是做到了对工作尽职尽职,就是对老干部的尊敬,就是对老干部的热情服务。殊不知,在以“孝”对待每一名老干部的工作方式中,自己肤浅地认为把该做的事做了就是圆满完成了任务,不知不觉将工作停留在表面上,在老干部服务工作中,并没有加入更多的情感。《论语》中所提出的并重点强调的是带着情感去尽孝,面对我们的老前辈,老功臣也应如此。其实,要真诚的对待老干部、尊敬老干部,带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心态去对待我们的工作服务对象,才能发自内心地为每一位老前辈服好务,才能真正做到“想老干部之所想,急老干部之所急”,用孝心、爱心、诚心、虚心、耐心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让老干部切实感受到我们所给予的温暖。
      孝是一种自然而真诚的人际关系,孝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孝是生命之根,是心灵之根。
评委点评:孝,是百善之先;孝,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孝,是自然而真诚的人际关系;孝,是和谐社会的土壤。作者单就一个“孝”字,与时、地、事结合,化典为则,学为今用。所谓时,是当今部分人孝道的缺失;所谓地,是当下的孝感;所谓事,是紧紧联系自己的老干部工作。如此读书之法理当大力提倡。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解读孝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盛行之原因  
孝南区文明办创建办  刘芳
    近日,拜读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中国文化要义》,由书中对中国文化特性的分析,进而联想到中国传统孝文化。“孝”作为古代宗法社会的产物,不但没有湮灭在浩淼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反而不断地演变壮大,从家庭伦理走向国家伦理,从个人道德走向社会规范,最终发展成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孝文化。家庭生活同为最早人群所共有,但孝文化在西方没有得到长足发展,却渗透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但成为治家的秘笈,同时也是治国的经纬。它何以在中国传统社会如此盛行,本文仅从中西方文化差异方面对其进行解读。
一、从道德层面看,西方是个人本位的社会;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为孝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提供了盛行的土壤。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家国一体,体现在家庭中就是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即伦理,从而造就了中国丰富的孝文化。而个体主义是西方社会的基础,个人本位促使血缘关系的力量淡化,家庭关系显得自由而松散。
(1)在组织关系方面:中国传统理想为“天下太平”,既是人人在伦理关系上都各自做到尽善尽美,大家父父子子,养生送死而无憾。而西方更相信“从人人之开明的利己之心可使社会福利自然增进不已”。二者伦理本位及个人本位的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2)在经济关系方面:在中国的伦理社会中,夫妇、父子情如一体,财产是不分的,是为“共财之义”。而西方强调财产为个人私有,即使父子、夫妇之间经济往来,多是以借贷方式进行。
(3)在代际关系方面:中国伦理社会注重代际整合,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和相互负责的,以孝为纽带;而西方文化以个人的自由平等为最高价值,必然强调代际断裂。
二、从宗教信仰层面看,西方信仰基督教;中国以道德代替宗教,以道德为信仰,为孝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盛行提供了雄厚的群众基础。
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西方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和家族观念淡漠,养老不是子女的必然责任。而在中国,阶级社会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宗教,而是儒家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其中尤以孝为重。
(1)中国传统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大家族当中的每一个人,总是为了他一家人的前途而共同努力,在他们面前都有一个远景,神圣的义务感不断鞭策着他们以其毕生精力为之奋斗,在厌倦疲惫时从其中重新获得动力,精神上有了寄托。“宗教都以人生之慰安勖勉为事,那么,这便恰好形成一宗教的替代品了”。
(2)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使孝从以宗教意义为主转化为以伦理意义为主,使对父母的孝成为一项重要的个人道德修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三、从法制层面看,西方以法治天下;中国以孝治天下,以伦理治理国家,孝文化被提升到政治的高度通过国家机器之手得以广泛传播。
西方因其强调个人权利利益至上,必然要采取强制性措施加以维护,因而,西方运用各种硬性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反观中国传统社会,在立法上更多的强调以尊“礼”为原则,而传统礼制精神的核心便是“孝”。历朝以来封建统治者都倡导“以孝治天下”,经过封建统治者的推广,孝文化发挥了其法律约束层面的作用。
总而言之,通过中西方各方面的比较,我们发现,孝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具有盛行的土壤、雄厚的群众基础,并通过国家机器之手得以广泛传播。三者之间互相促进、互为因果,推动孝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发扬光大。
评委点评:站在中西方历史与文明的角度,探析孝文化的社会土壤、群众基础、政治手段。文章对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文化要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读,由浅入深,从生活到政治、从政治到文明层面的比较,缓缓展现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明中的重大意义,有深度、广度和历史厚重感。层次清晰,文笔流畅,颇有教益。读书,并不在于作者得出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读出了思想方法,这是很多读书人难以做到的。


从《论语》中品味儒家的“忠恕之道”
新铺镇   张丁丁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承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思想文化,无论是在古代被读书人奉为圭臬,还是在近现代被一些人弃为糟粕,有一点必须承认,那就是它影响了中国人。无论是以前、现在还是将来,每一个中国人的价值取向都或多或少受到它的影响。
有时自己在思考一个问题,《论语》的思想精华是什么呢?就我自己感觉,“忠恕而已”。
《论语·里仁篇》有一段孔子和弟子曾参的对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虽不是孔子亲口说出来的,但从“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的曾参口中转述也是意义重大的,因为曾参在儒家的地位崇高,是得孔子真传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夫子之道,唯忠恕而已”是确信无疑的!其实这种思想在论语的其他章节中也有许多体现。
既然孔夫子“不厌其烦”地告诉他的弟子要行“忠恕之道”,那么怎么去理解和践行呢?
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提出过“知行合一”的观点,意思是说一个人对于某个道理的理解是包含在他的行动之中的,如果一个人口头上说已经明白和理解这个道理了,但是不付诸于行动,说明他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道理,所以只有在行动中才能真正把握真理!这个观点同样可以帮助我们去好好掌握孔夫子的“忠恕之道”!
问题首先在于什么是“忠”、什么是“恕”。
这里的“忠”不是忠于某一个人,而是忠于自己的内心。就好比一个人只有懂得爱自己,才会真正爱别人。同理,一个人只有真正忠于自己的内心,待人做事才能尽心尽力。正所谓“尽己谓之忠”、“立己达人”,“立己”是基础,“达人”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另外还有一层意思,说的是我们为别人做事的时候一定要尽心尽力。以前我不太明白这个道理,当别人有求于我时总是敷衍了之,久而久之发现当自己有求于别人的时候也是得不到真正帮助的。后来读到孔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才略有所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随之发现有更多的朋友也会在自己困难的时候真心帮助自己!其实有些道理只要明白并且照着去做就会有所收获的!
“恕”是每一个人经常忽略的问题,“宽于待己,严于律人”是许多人经常犯的毛病。所以孔子才强调有一个准则值得我们一生去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谓之恕”,这其中包含的就是:你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这个有点困难,因为每一个人都渴望受到尊重,但同时人又往往比较自我,经常忽略别人的感受,所以矛盾就产生了。但是自己要是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能多为别人考虑一下,顾及一下别人的感受,那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也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是很有道理的!
其实“忠恕”是叫我们要“爱己爱人”,这也是孔子仁学思想最基本最核心的宗旨,“爱人”就是要求我们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无疑“忠恕之道”提供给我们一套处理好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行之有效的准则!
评委点评:半部论语治天下。忠恕,是古代圣人给我们的为人处世的法则,本文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于今颇有教益。


做个唐朝男儿——初读《唐风宋韵新吟》
肖港镇人民政府  袁厚明

做个唐朝男儿,在国家危难时,以身报国,金戈铁马,气吞山河。做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做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做戴叔伦,“愿得此生长报国”。做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做李益,“伏波惟愿裹尸还”。做杜甫,“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在外敌入侵民族危亡时,既是诗人,又是战士,将满腔的诗意化作万丈豪情,带一身沸腾鲜血,将一颗滚烫之心,飞身上马,绝尘而去,用丹心抒写历史,用忠诚铸造信念,用生命捍卫疆土。
做个唐朝男儿,热爱生活,豪气而柔情,浪漫而缠绵,率真而含蓄,热情而执著。做孟浩然,踏青山,寻村舍,话桑麻,“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到农家寻找诗意,到劳动中探访美丽。做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寻找美丽的邂逅,留下千古的相思,“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做白居易,划一叶小舟,到荷叶轻摇的碧波深处寻觅芳踪,“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多情的唐朝男儿,用美酒饮尽朋友深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用明月寄托相思之绵密,“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用寸草报答慈恩之厚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用柔柳挽留行人匆匆的脚步,“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唐朝的江枫渔火还在敲打世人浅愁的无眠,唐朝的霓裳羽衣还在低吟着盛世的文明,唐朝的春江花月,还在照耀着“代代无穷已”的世人,唐朝的新丰美酒还在恒久的岁月中散发着扑鼻的香醇,饮醉了侠客,饮醉了佳人,饮醉了李白,一路豪饮,一路狂舞,“乘月醉高台”。
做个唐朝男儿,养君子之气,持君子之德,时尚而关注民生,雅致而心系天下。唐朝男儿,像梅,“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像兰,“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像竹,“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像菊,“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晚节不嫌知己少,香心如为故人留”。唐朝男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初闻涕泪满衣裳”,喜极欲狂。唐朝男儿,“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不立功名不还家。唐朝男儿,看到一场下透的夏雨,不禁喜上心头,“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唐朝男儿,看到拾麦的妇人而内心无比的惶惑,“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做个唐朝男儿,在盛世的强音中鸣奏人生壮丽的豪情,生于斯世,长于斯世,无论青丝红颜,风华正茂,还是斜阳秋霜,步履蹒跚,胸腔中永远跳跃着一颗年轻的心,因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做个唐朝男儿,在那个大气磅礴的时代,在那个自由飞扬的时代,在那个风生云起的时代,“报君黄金台上意”,“天生我材必有用”,做个唐朝男儿,“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永远拥有豁达开阔之胸襟,无论黑云压城,还是春风得意,做酣畅淋漓的唐朝男儿,做顶天立地的唐朝男儿,做有情有趣的唐朝男儿。
做个唐朝男儿,潇洒不羁。
做个唐朝男儿,锦心绮思。
做个唐朝男儿,风清月白……

评委点评:做个唐朝男儿,典诗雅词,写就一代盛世的自豪自信与自强。武可收取关山五十州,文可绣口一吐半盛唐……文字一气呵成,随手拈来,令人心生向往;文笔或柔婉或豪迈,读来或步或奔,激情或起或伏;文章不只是诗意的生活,更有诗意的家国。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6:54:04 | 只看该作者
“读经典、长精神”主题读书活动征文获奖名单揭晓  
2011-06-30





孝南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读经典、长精神”读书征文活动,全区上报征文101篇。经过初评,全区40篇征文进入总评,最终评定出一、二、三等奖共10篇征文。具体名单如下:
一等奖:(1名)
百善孝为先------读《论语》感悟孝道                 作者:区委老干部局  刘琛

二等奖:(3名)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解读孝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盛行之原因   
                                                                          作者:区文明办创建办  刘芳
从《论语》中品位儒家的“忠恕之道”              作者:新铺镇   张丁丁
做个唐朝男儿——初读《唐风宋韵新吟》          作者:肖港镇   袁厚明

三等奖:(6名)
读《沉思录》                                                    作者:卧龙乡 尚颖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史记》到太史公   作者:广场街  栾国耀
成功岂止依靠汗水——读《苦难辉煌》有感      作者:朱湖农场  万清平
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读《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作者:祝站镇  罗足珍
读论语悟做人之道                                            作者:区委统战部   涂述进
文人·文学·政治——在历史的走读中感悟      作者:区委组织部  张扬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7:00:49 | 只看该作者
读书,让生活恬静而充实  






                                                           周  娟


      我的人生有三大喜好:读书、运动、旅行。运动让身心健康,旅行让视野开阔,而读书让思想升华。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人是会思维的芦草。生命的长短不由自己控制,但生命的质量高低完全凭自己掌握。什么是提高人生质量的最有效途径——读书!
在读书中积淀学养,厚积薄发。
记得上师范时,曾立志读遍校藏名著。先后借阅了《巴黎圣母院》、《简·爱》、《海上劳工》、《悲惨世界》、《基督山伯爵》、《呼啸山庄》、《红与黑》、《飘》、《安娜·卡列尼娜》等世界名著。那时还是囫囵吞枣,也没品出什么味来,但卡西莫多、简爱、于连、郝思嘉、安娜等人物形象还是鲜活地留在了记忆中。真与善,美与丑,书中人物众生相,给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思想的规范,让年轻的自己有了对素质和气质的追求,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敏捷思维、内涵丰富、表达流畅的基础。
参加工作是在宣传部秘书科。个人觉得搞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学着写稿。就自学新闻写作,业余时间采写新闻稿件。当时单位有一间暗房,里面塞着几个陈旧的书柜。因离住处较远,就收拾了这间房子,挪出空儿来支了一张床、摆了一副桌椅。白天干本职,一下班就钻进“书房”读书写稿,一篇稿子誊了又改,改了又誊, “爬格子”爬得昏天黑地。开始在《孝感日报》发表一些简讯和摄影作品,后来也采写了几篇通讯,《老当益壮育英才——记孝南区政协常委、中山自修大学校长史春》、《舞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春风——湖北亚风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纪实》、《寻访剪纸世家》等篇目相继在省市报刊发表。
写作的渐次深入以及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我感觉深度内涵的报道还难以驾驭,感到阅历、思想和文学底蕴已跟不上来。由此决定暂停写稿,继续读书,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打牢文学基础。暗自下定决心,要一鼓作气读到研究生毕业。当时的在职学历教育有两种,一种是函授,一种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函授要交一笔不小的费用,还有固定面授时间。这对于参加工作不久的我来讲自然是行不通的。我便报了汉语言文学的自学考试。买来教材,一点点地学,一本本地啃,一门门地考。从专科到本科共22门,花了四年时间全部攻下了。后来想报考国家统考的研究生,又担心英语和数学短时间内补不起来(没有高中基础)。听说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不考这两门,便报考了省委党校党建专业在职研究生,直到2003年毕业。尽管打了折,也算是完成了心愿。自学期间,通过自考课程,我系统学习了文学理论知识,对古代文学产生浓厚兴趣,在那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文和传世佳作中,感悟古人高尚的情操,领略传统文学的魅力。平时也订阅《人民文学》、《中长篇小说选刊》、《散文》、《作品与争鸣》等刊物,看时下文坛力作,有意识地积淀文学素养。我力尽所能淘书买书,节衣缩食,皆为读书。我的住处,文学名著、书画名品、政史读物等等,摆了整整一满墙书柜。书香伴随着我的生活工作,见证我的成长进步——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读书中创新思维,借鉴突破。
有一次给儿子讲睡前故事,讲的是《勾践卧薪尝胆》。临睡了,他突然说:妈妈,我发现《上下五千年》里面尽是打来打去的。我一想,也是啊!历史就是一部斗争史。上位,能者居之。一旦势弱,就会被掀翻在地;不思进取,就会被无情抛弃。历史,就在那些敢打敢斗的人物推动之下,不断向前发展。所以,要发展,就必须有斗志,就要自我超越。读书引领着我的思想超越,明了前进方向,吸取奋斗动力。
      2004年,单位原任理论科长升任副部长,部领导要我负责理论科。面对新的工作,面对前任出色的工作成绩,我的压力非常大。怎样尽快胜任而又干出实绩呢?我仔细研读《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学习中央和省市相关要求,通过网络借鉴外地经验,在检查调研中找准本地存在的问题,把理论学习抓领导、理论宣传抓普及、理论研究抓热点作为工作思路,把抓关键、创特色、树品牌作为工作方法,把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作为工作原则,把建章立制、以点带面、分层推进作为工作举措,并一以贯之。几年下来,孝南理论工作整体推进、亮点频出,在省、市都有了一定影响。
2005年初,省市领导提出要创新理论宣传教育形式、探索理论进社区途径,并把这个课题交给市区两级理论科。我们设计了“社区居民话和谐”市民论坛电视直播活动,是地方领导、社区居民、理论专家和主持人同时出现的“3+1”模式谈话节目。这个活动,主持人是关键,需要把活动的解说、话题的牵引、观点的归纳甚至现场采访的内容,都事先考虑好,既要有理论高度,又与大众相贴近,保证对谈的基本效果。主持人要求提供一份主持词,但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写。我只好自己综合所学所思,尝试着写,终于破了这个难题。活动很顺利地进行,现场效果也很好,被评为当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2007年,省里组织基层热点难点问题调研。我很想在调研上有所突破,但科室只我一个人,力量不足。我主动联合区委办调研科组成课题组,他们在调车调人上提供方便,大家围绕主题一起探讨交流,最后形成《关注儿童,关注未来——孝南区四类儿童包保工作的探索与思考》,获全省基层热点难点问题调研优秀成果奖,成为全省上百篇报送稿件中获奖的12篇之一。09年以来,在抓好区乡两级党委中心组制度规范的基础上,我们创造性地开展“三学” (即旁听督学、列席观学、交流促学)互动活动,形成学习模式,大大激发了区乡两级中心组互督互比互学互促,有力推动了全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孝南区委中心组被省委宣传部评为理论学习先进单位。孝南“三学”模式被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其经验推介文章先后在《学习月刊》、《湖北宣传》、《湖北日报》理论版、《人民日报》理论版刊载,被人民网、新华网、求是网、中国文明网等各大权威网站转载。“三学”模式作为孝南理论创新品牌,已走向了全国。我把读书与借鉴相结合,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了工作的创新突破。
在读书中调节心态,提升境界。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心浮躁。有时候,我也会心烦意乱、焦躁不安。这种时候,我会拿起床头的《宋词选》坐下来读。发黄的书页、竖排的繁体字、婉约的词句,恍如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唐宋。等慢慢看进去了,心情也早已平静了。我特别喜欢李清照的词,捧读她的词作,常常在心底感叹她的才情、唏嘘她的际遇。清闲的时候,我也会读《现代经典作家诗文全编书系》丛书,特别是周作人和沈从文的散文,喜欢那种朴素的白描手法,表现出平和冲淡的意境。这是我最美好的时光,恬静,安然。
也有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时段。通常按部就班、一如既往,偶尔的激情常被一成不变的节奏压下去了,意志也会消沉,什么也不想干。这时候,我会打开《宣讲家》网站健康常识栏目,阅读或温习调节身心的方式,竭力保持阳光心态。或者取出办公室书柜里《改变习惯 改变命运》、《十个好习惯》等书,给自己充气加压,努力坚持向善向上的姿态。
也有人问我,你工作这么多年,也不是干得不好,却一直没怎么动,你怎么还能保持对工作的积极和热情呢?是啊,在宣传部20个年头,负责科室工作12年。家人也常埋怨:那么认真干什么呀?人家几年就窜你前面去了,你还在原地拼死拼活。值得么?!值得么?这也是以前我困惑的一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社会上有好多人,收入也不丰厚、地位也不显赫,但照样过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所以,人的一生,精神才是最重要的。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也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丰富精神生活的过程。我把份内的工作做好,闲暇时多读点书,言谈有观点、处事有风格,保持心灵的纯洁和精神的充实,这不比职位更值得尊敬么?在同事和同行眼里,自己是优秀的,是被公认的,就够了。即便工作不能带给我更多,但我要保持昂扬的姿态,有积极的人生,就必须认真对待并不断努力。我要做到让自己满意自己。
清词雅韵中,书海飘香里,我面带微笑,坦然生活,恬静而充实。

                                (《学习月刊》约稿  第四期上月刊登载)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KXX201107012.htm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7:02:00 | 只看该作者
读经典必须“入神" 才可长精神  






中思网 www.sinoth.com    发表日期:2009-7-30  




有种说法,读经典可以使人长精神。此话不虚。但有个前提,就是读经典必须“入神”,如此方可长精神。
入神者,一心一意、精神贯注之谓也。唯有一心一意,读起经典来才有可能忘味九成;唯有精神贯注,读经典的过程才有可能使书中之精义渗透到自己脑海中,继而生发出新的精神来。这个过程,也就是古人讲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如何才能做到“入神”?《史记·孔子世家》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即孔子是如何向鲁国乐官师襄学琴的。孔子学了十几天,还是学同一首曲子,师襄对他说:“此曲你已经学会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答曰:“曲调是学过了,演奏的技巧还没有学好。”过了几天,师襄说:“技巧学好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回曰:“我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意境神韵。”又过了几天,师襄说:“已经领会意境神韵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不紧不慢地又答曰:“我还没有体会到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其为人如何,风貌怎样。”过了一会儿,孔子仰望蓝天,若有所悟地说:“我体察到作者的为人和风貌了。这首曲子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出来呢?”师襄闻言,大惊失色,连连拱手致敬说:“是的。老师告诉我这首曲子的名称就叫《文王操》。”
故事也许有夸饰的成分,但孔子这种学习的认真程度,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到了“入神”的田地。这种“入神”,犹似醉、痴,如果说有“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也不为过。
可见,入神,先要专一。对于读经典来说,只有专一才可有功。否则,一目十行,一日百篇,看似读得多,但仅仅只是与眼睛打了个照面,甚至连眼睛眨一下的功夫都没有,如何能让经典中的道理、知识与智慧化为滋养自己的养分,从而长出精气神呢?古人说得好:“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刘安:《淮南子·精神训》)毕竟,经典在精专,研读贵纯一,既想左手画圆,又想右手画方,其结果必然是贪多嚼不烂、二五难成一十。
不仅如此,入神,更要玩味。玩味者,探索体味也。只有探索体味,读起经典来才有可能像食橄榄那样:咀嚼良久,才有回味;品赏回味,才会深深体会到“真味久愈在”、“始觉甘如饴”的不同凡响之处。否则,经典即便如熊掌豹胎,如果只是生吞活剥一番,尽管其本身再稀缺、再珍贵,也不如平平常常的一蔬一笋那样实际、实在。毕竟,经典有神韵,神韵在道理,道理在彻底,彻底在抓住事物的根本,而对根本的东西,只有穷究之,才有可能水落石出而得之;只有玩味之,才有可能充分消化吸收之;只有充分吸收之,才有可能酿造出新鲜的血液、呼喊出新颖的话语,从而获取钢筋铁骨般的精神支撑。
入神,说到底要致用。只有致用,才能长出真正的精神来。《易·系辞下》说得好:“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学习经典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不用,对经典尽管能做到倒背如流,无非也是如搜索引擎一般,只是“仓库”、只是“书柜”,至多算是鹦鹉能言而已。用,不仅能强化记忆,而且能形成习惯,养成风格,使精神长存。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为“仁”、“义”的道德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是儒家经典的一个重要主张,古来的许多志士仁人皆以此为追求目标。所以,当南宋王朝崩溃之际,作为右丞相的文天祥不仅能挺身而出,抗击元军,而且在遭到元军突袭,不幸被俘后,能大义凛然,不屈不挠,并以《过零丁洋》诗明志:“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的这种大智大勇就是中国传统读书人在典籍中以文化之的生动结果。
鲁迅先生在《而已集·读书杂谈》中曾说过:“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读经典更须如此。否则,一语不能践,万卷只会徒空虚。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7:03:11 | 只看该作者
人生弯腰是一种智慧  






      作者:孝南区委组织部   张国胜

       中秋回乡下老家,一个现象让人长时间费解:老屋门前栽植了十多年的几排数十棵樟树、广玉兰、枣树、桂花树、柏树、龙槐树和雪松,在5、6月间的一次龙卷风袭击中除了雪松安然无恙外,其它树不是连根拔起,就是横腰折断,或者吹得东倒西歪,叶,唯有雪松挺拔独立,郁郁葱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是什么造成这样一种让人难以置信的现象呢?老人们说这是龙口风造成的,还有的说这是迷信。让我分析也是多日百思难以其解。这几天一个偶然的闲谈,这才找到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原来,在大风猛刮之时,樟树、广玉兰、枣树、桂花树、柏树、龙槐树等树种因杆直枝硬承受不起“摧枯拉朽”之力,树枝甚至树身硬顶硬扛被无情摧毁,遭遇灭顶之灾。而雪松,这样一种枝条很柔软的树木,当大风吹来时,特别是大雪压顶不堪重负时,总会“弯腰”匍身,软下枝条,顺风让步,或将身上的积雪抖落,随力而动,不硬顶、不硬扛,所以,懂得“低头”的雪松就存活了下来,晓得“弯腰”的雪松就郁郁葱葱。
       大自然真是个神奇聪明的造物主。大风呼号,大雪纷飞,大风摧枯拉朽之势,大雪压满了雪松的枝头,当大风达到一定风力时,当积雪达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随风摆动,或向下慢慢弯曲,直到大风过后,或积雪从枝上一点一点地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风雪过后,雪松完好无损。而其他的树,由于没有这个本领,天生枝节硬脆,枝条张风,枝叶档风,枝头伸长,大风一吹,大雪一压,枝丫早被大风刮断了,积雪压断了,无情摧毁了。因为懂得弯腰,雪松以一种坚韧顽强的精神沉受住了大风的冲击,百折不挠的意志承受住了积雪的重压,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逆势独存。
       其实仔细想想,人生亦莫过如此。人生在世,难免招风惹蝶,不免冒头伸张,更难免年青气盛头脑简单、中年得志志高意满、老年有成火气旺盛,枝繁叶茂过于张扬,不知人间五味,不晓人场安谧,更不明官场险恶。所以也难免断枝落叶,中途夭折。
       为此,以上教训告诉我们,人生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腰低头,就像雪松那样暂时让一步,这样就不会被压垮。
       人生或许真是应该这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试着去学习低头,学会认输。
       其实这并不难。只是知道,当自己摸到一张烂牌时,不要再希望这一盘是赢家。只有傻子才在手气不好的时候,对自己手上的一把烂牌说,我们只要努力就一定会胜利。
       学会弯腰,就是在陷入泥潭时,知道及时爬起来,远远地离开那个泥潭。只有笨蛋才会在狼狈不堪的时候,对自己的鞋子说,我们是出淤泥而不染的。
       学会弯腰,就是上错了公交汽车时,及时下车,另外坐一辆车子。
       当然,要能够领悟或认识到弯腰的智慧,将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脱胎换骨的人生历程。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常常因光彩的事物而迷失了方向,以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精神坚持到底,结果输掉了自己。所以用平和的心态,学会弯腰,这恐怕应该成为一种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吧。
       弯腰不是妥协,而是战胜困难的一种理智的忍让;弯腰不是倒下,而是为了更好、更坚定地站立;弯腰不是毁灭,而是为了退一步海阔天空;是为了生命那张能笑到最后的灿烂的脸。
       学会弯腰,也就拥有了对厄运的一种快乐的态度;学会弯腰,也就学会了用美的感觉面对人生的苦难;学会弯腰,也就学会了用更高的智慧去看清人世的沧桑。
       适时地弯下腰,穿过人生中的小门,才会发现莺歌鸟语、花香满路的意外美景。
       弯腰,不仅是大自然造物主的专利,其实它应该是人生的一个生存之术,也是一门人生的图腾艺术,更是一种人生能屈能伸的大智慧。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7:08:21 | 只看该作者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2:10:51 | 只看该作者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3:02:40 | 只看该作者
应当从更高远的志趣那里获得读书的更大动力
黄克剑
2012级同学们,你们好!祝贺你们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欢迎你们来国学院求学、深造!
大约是因为我和在座的新同学年龄差距最大,由此显现出的生命张力也比较典型的缘故,院里让我这样一名年近古稀的教师在今天的迎新会上说几句话。
我想跟年轻的同学们说说“立志”。这话题看似容易,其实很难讲,弄不好就会变成大家都讨厌的说教。在我眼里,你们还都是些孩子。有人说,对孩子们说一本正经的道理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只有说妖怪的故事他们才会兴趣盎然。那意思不外是说,把玄奘去天竺游学取经说成有孙猴子参加进来的“西游记”,才会招孩子们的喜欢。但我今天无法把“立志”讲成降魔伏妖的故事。为了使这个话题不至于让你们觉得太乏味,我想从一个比方说起。
大家都知道一点火箭的知识,我也知道一点。据说,火箭有三级,每一级的燃料都不同,由不同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推动力也不同,这不同的推动力会产生不同的飞升速度。它一级一级地燃烧,最初一级燃烧完了,会自动脱落,接着第二级开始燃烧,第二级燃烧完了又会脱落,于是第三级开始燃烧。三级火箭产生的速度被称为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为每秒 7.9公里,绕着地球转的人造卫星是凭着这个速度被送上轨道的;第二宇宙速度为每秒11.2公里,绕着太阳转的人造行星是凭着这个速度被送上轨道的;第三宇宙速度为每秒16.7公里,人们凭着火箭的这个速度把飞船送出太阳系,送到另一个星系。
我说以上这些,并不是要为我们在座的各位蹩脚地述说一种并不准确的科普知识,而是要借此说说人的立志。不必讳言,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中,主流观念是把考取大学视为最切要的目标的。许多家长对孩子所上小学以至幼儿园的选择,就已经寄托了孩子将来通过高考走进高校、走进名牌大学的希望。实际上,大部分的学生就是背负着家长的这一希望,以图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获取某种优势这一功利动机,才有了刻苦读书、学习的动力的。对于当下教育的这种情形我不想多作评说,我只想在承认现实的前提下,对经过高考而如愿进到高校——尤其是进到名牌高校——的你们这些幸运儿们作一种提醒:即便是对上面所说的高考动机作一种同情理解,我也要说,先前曾是你们的推动力的东西,现在也已经像是火箭的第一级,它所蕴藏的能量差不多释放完了,就是说,它有待脱落,以便让另一层级的东西提供新的推动力。这另一层级的东西,即是求学志向的调整,即是新的学习标高或新的治学境界的确立。
在古代,隋唐至晚清科举盛行的时期,绝大多数读书人勤苦读书的直接推动力是所谓考取“功名”,是所谓中举、中进士,中探花、榜眼、状元。唐太宗当年私幸皇宫的端门,见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竟至有“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之叹。“彀中”,指射箭所能达到的有效射程,后来也被引申为牢笼之中、圈套之中。唐太宗是赢得了所谓“英主”、“圣君”的美名的,单是从这位帝王喜形于色的感叹,我们也可以想见那个时代科举考试对读书人的羁縻和笼罩。不过,我要指出的是,即使是那时,真正明智的读书人是不会全然匍匐于科举制度的,他们也会参加科考,但科考并不构成他们的界限;他们在中进士而被任命为官吏后,会变换一种视野,重新确立读书、做人的目标,因此这些人往往不会溺于官场习弊,反倒最终能成为这样或那样的被历史认可的人物。至于那些特立独行、从一开始就不为科场功名所动的人,其心胸、气度和治学的境界就更不待说了。
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没有历史局限,我无意苛责已成过去的科举制度,更无意切论当前这种以高考为枢纽的教育体制。我只是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劝告年轻的、有着多种可能的人生选择的学子们,在你们的眼目、你们的趋尚一度被时潮引领后,你们千万不可滞留于此,你们应当从更高远的志趣那里获得读书、就学的更大动力。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火箭”这个比喻上来,它有可能为我们提供更耐人寻味的启示。我们在自我超越中不断更新志向的过程,犹如火箭多级推动力的逐级递进,火箭由逐级递进的推动力获得一种把人造天体送到某一预定轨道的速率,我们更新着的志尚则把我们引向精神宇宙的某个高度。火箭凭了它的速度使人造卫星、行星、飞船不致因为地球或太阳系的引力堕入尘埃,而这被送上轨道的人造卫星、行星、飞船却始终能够按一定运行方式同它所由发射的故土保持不离不即的张力。同样,我们高卓的志尚使我们得以自拔于尘垢,却又永远把那种不无终极依凭的现实关切投向大地般“厚德载物”的民众、父老。
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曾说到两种存在:一是“有死的生命”,一是“不死的死亡”。人显然属于“有死的生命”的存在,对于人说来,死的阴影或正可以说增加了生的厚度。人因为有死,便有了人生意义何在的思考;有了人生意义何在这一对于人来说的富有终极性的思考,人也便有了“立志”的问题。作为一个已经多少眺望到自己生命大限的学人,我殷切地希望有那么一些年轻的学人,立一个大志向,把学术作为值得自己终身追求的事业,把对更高的学理的探取作为自己“可以为之而生,为之而死”的人生目标。如果有人能立这样的大志,那么,我们民族的学术传承就不至于薪火绝传;立这样的大志的人多几个,我们民族学术振兴的希望就会多几分。
今天由一个比喻说“立志”,其实只是要表达一种祈愿。然而,年轻的同学们,你们果真能明白这份祈愿的分量吗?
今天我的话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系作者2012年9月1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2012年迎新会”上的致辞,原载《教师月刊》2012年第12期“年度教育专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2:26 , Processed in 0.08719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