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从更高远的志趣那里获得读书的更大动力
2012级同学们,你们好!祝贺你们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欢迎你们来国学院求学、深造! 大约是因为我和在座的新同学年龄差距最大,由此显现出的生命张力也比较典型的缘故,院里让我这样一名年近古稀的教师在今天的迎新会上说几句话。 我想跟年轻的同学们说说“立志”。这话题看似容易,其实很难讲,弄不好就会变成大家都讨厌的说教。在我眼里,你们还都是些孩子。有人说,对孩子们说一本正经的道理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只有说妖怪的故事他们才会兴趣盎然。那意思不外是说,把玄奘去天竺游学取经说成有孙猴子参加进来的“西游记”,才会招孩子们的喜欢。但我今天无法把“立志”讲成降魔伏妖的故事。为了使这个话题不至于让你们觉得太乏味,我想从一个比方说起。 大家都知道一点火箭的知识,我也知道一点。据说,火箭有三级,每一级的燃料都不同,由不同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推动力也不同,这不同的推动力会产生不同的飞升速度。它一级一级地燃烧,最初一级燃烧完了,会自动脱落,接着第二级开始燃烧,第二级燃烧完了又会脱落,于是第三级开始燃烧。三级火箭产生的速度被称为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为每秒 7.9公里,绕着地球转的人造卫星是凭着这个速度被送上轨道的;第二宇宙速度为每秒11.2公里,绕着太阳转的人造行星是凭着这个速度被送上轨道的;第三宇宙速度为每秒16.7公里,人们凭着火箭的这个速度把飞船送出太阳系,送到另一个星系。 我说以上这些,并不是要为我们在座的各位蹩脚地述说一种并不准确的科普知识,而是要借此说说人的立志。不必讳言,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中,主流观念是把考取大学视为最切要的目标的。许多家长对孩子所上小学以至幼儿园的选择,就已经寄托了孩子将来通过高考走进高校、走进名牌大学的希望。实际上,大部分的学生就是背负着家长的这一希望,以图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获取某种优势这一功利动机,才有了刻苦读书、学习的动力的。对于当下教育的这种情形我不想多作评说,我只想在承认现实的前提下,对经过高考而如愿进到高校——尤其是进到名牌高校——的你们这些幸运儿们作一种提醒:即便是对上面所说的高考动机作一种同情理解,我也要说,先前曾是你们的推动力的东西,现在也已经像是火箭的第一级,它所蕴藏的能量差不多释放完了,就是说,它有待脱落,以便让另一层级的东西提供新的推动力。这另一层级的东西,即是求学志向的调整,即是新的学习标高或新的治学境界的确立。 在古代,隋唐至晚清科举盛行的时期,绝大多数读书人勤苦读书的直接推动力是所谓考取“功名”,是所谓中举、中进士,中探花、榜眼、状元。唐太宗当年私幸皇宫的端门,见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竟至有“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之叹。“彀中”,指射箭所能达到的有效射程,后来也被引申为牢笼之中、圈套之中。唐太宗是赢得了所谓“英主”、“圣君”的美名的,单是从这位帝王喜形于色的感叹,我们也可以想见那个时代科举考试对读书人的羁縻和笼罩。不过,我要指出的是,即使是那时,真正明智的读书人是不会全然匍匐于科举制度的,他们也会参加科考,但科考并不构成他们的界限;他们在中进士而被任命为官吏后,会变换一种视野,重新确立读书、做人的目标,因此这些人往往不会溺于官场习弊,反倒最终能成为这样或那样的被历史认可的人物。至于那些特立独行、从一开始就不为科场功名所动的人,其心胸、气度和治学的境界就更不待说了。 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没有历史局限,我无意苛责已成过去的科举制度,更无意切论当前这种以高考为枢纽的教育体制。我只是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劝告年轻的、有着多种可能的人生选择的学子们,在你们的眼目、你们的趋尚一度被时潮引领后,你们千万不可滞留于此,你们应当从更高远的志趣那里获得读书、就学的更大动力。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火箭”这个比喻上来,它有可能为我们提供更耐人寻味的启示。我们在自我超越中不断更新志向的过程,犹如火箭多级推动力的逐级递进,火箭由逐级递进的推动力获得一种把人造天体送到某一预定轨道的速率,我们更新着的志尚则把我们引向精神宇宙的某个高度。火箭凭了它的速度使人造卫星、行星、飞船不致因为地球或太阳系的引力堕入尘埃,而这被送上轨道的人造卫星、行星、飞船却始终能够按一定运行方式同它所由发射的故土保持不离不即的张力。同样,我们高卓的志尚使我们得以自拔于尘垢,却又永远把那种不无终极依凭的现实关切投向大地般“厚德载物”的民众、父老。 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曾说到两种存在:一是“有死的生命”,一是“不死的死亡”。人显然属于“有死的生命”的存在,对于人说来,死的阴影或正可以说增加了生的厚度。人因为有死,便有了人生意义何在的思考;有了人生意义何在这一对于人来说的富有终极性的思考,人也便有了“立志”的问题。作为一个已经多少眺望到自己生命大限的学人,我殷切地希望有那么一些年轻的学人,立一个大志向,把学术作为值得自己终身追求的事业,把对更高的学理的探取作为自己“可以为之而生,为之而死”的人生目标。如果有人能立这样的大志,那么,我们民族的学术传承就不至于薪火绝传;立这样的大志的人多几个,我们民族学术振兴的希望就会多几分。 今天由一个比喻说“立志”,其实只是要表达一种祈愿。然而,年轻的同学们,你们果真能明白这份祈愿的分量吗? (本文系作者2012年9月1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2012年迎新会”上的致辞,原载《教师月刊》2012年第12期“年度教育专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