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必一定要“最好”?
沈丽新
孩子做个“好”学生,教师打造一个“好”班级,校长创建一所“好”学校……这是多么美好并可以付诸实践的愿景!然而,当所有的学生、所有的班级、所有的学校都试图或者被要求去成为一个“最好”的学生、打造一个“最好”的班级、创建一所“最好”的学校之后呢?
那些“最好的”学生、班级、学校背后,是多少个孩子的童年幸福的流逝,是多少家庭与教师的万般艰辛,是多少校长们不能承受的痛!
“好”还不够么?“最好”有那么重要么?
在教育水平“最好的”地区、“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那些孩子个个都是“最好的”学生了么?——这些孩子是不是“最幸福”的学生呢?
“最好的”教育在哪里?“最好的”学校在哪里?
我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读小学、中学时候,正值80年代。看着现在的学生,不能不让人思考:那个时候的教育和现在相比,哪个“更好”?
上世纪80年代的学校里,并不要求每个教师所执教的班级都是“最好的”。班上的孩子们,大致分为三批:爱学习且学习成绩好的,不怎么爱学习且学习成绩一般的,不爱学习且学习成绩极糟糕的。这三批学生,在班级里一直相安无事。第一批孩子不用老师特别关注,他们一贯好学、自律,考高中、读大学,毕业后成为国家的精英或者很多行业的骨干。第二批孩子,基本不给老师增加烦恼,该写的作业从不拖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或者读个职业高中,或者直接工作,成为自给自足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的人生幸福指数也未必会低。第三批孩子,不肯写作业的居多,老师也基本不强求,只要他们在课堂上保持安静即可。这些孩子一半是天性文化学习能力弱,一半是爱淘气、会折腾。他们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前者也可以成为自给自足的劳动者,后者可能一不小心折腾出一番大事业来。
因为学校不被要求创建到“最好”,班级不被要求打造到“最好”,学生不被要求成为“最好的”那一个,所以,无论学生、班级还是学校,都自自然然地发展,自自然然地产生一个个“最好”。这样的“最好”背后,没有那么多辛酸与辛苦。那时候的家长,也自自然然地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会读书”“不怎么会读书”或“特别不会读书”的那一个。家长不指责教师没把孩子培养成“最好的”那一个,教师也不指责家长不配合把孩子改变成“最好的”那一个。家长与教师之间绝少相互抱怨,相反很多家长都从内心深处真正感谢教师。
现在的孩子们呢?因为身处必须要成为“最好的”学校里,“最好的”班级上,他们被要求必须成为“最好的”学生。不能不爱学习,不能不及格。如果不爱学习或者不爱写作业,教师如临大敌,苦口婆心也好、气急败坏也好,一次次找家长沟通也好,就是要改变这些孩子的天性,就是幻想他们有一日会成为爱学习的学生,好让自己的班级成为“最好的”那一个。于是,大部分孩子考高中、读大学了。可是,大学毕业后因为能力弱找不着合适的工作的,然后回乡(家)成为普通劳动者的不还是那么多?——或许有些相似于80年代考不上高中的学生的比率。
可是这两拨人的童年的幸福程度相似么?
学校不该成为这样的地方:把优等生(学习能力与成绩方面)逼成尖子生,把中等生逼成优等生,把后进生逼成中等生。如果这么做,代价就是孩子们失去了童年的幸福。而童年的幸福是为人的一生幸福打底的。如果一个人的童年不够舒展,他长大后对社会也就少了宽容、接纳与回报,有可能多了排斥、抵抗甚至憎恨。
每个学生都最好,每个班级都最好,每个学校都最好,可能么?即便每个学生门门功课都满分都是“最好的”了,每个班级与学校因此也成为“最好的”了。可是等这些孩子踏上社会时候,不还是因为他们不同的能力依然大致形成社会高、中、低三个阶层?跟上世纪80年代的初中毕业生日后形成的社会结构有多大区别?唯一的区别可能是,所有的孩子都因为被要求成为“最好的”,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写不完的作业,每次测试之后面对来自家长与教师的压力,颈椎的损伤,手指的变型,近视眼的产生,没有足够时间去游戏,没有足够时间去阅读。学校几乎就成为孩子们写作业的地方!
这样的教育,怎么可能是“最好的”教育?“最好”是“好”的敌人。成为了好学生,打造了好班级,办出了好学校,这样已经够好。何必一定要“最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