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心中理想的美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7 15:4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心中理想的美育
朱永新   

     亲爱的朋友,你为初春时悄然绽放的第一枝新绿而欣喜吗?你为晨曦中喷薄而出的第一缕阳光而欢呼吗?你的思想曾经为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和罗曼·罗兰震撼过吗?你的情感曾经为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和冼星海、阿炳激荡过吗?你是否具备宽广而纯洁的胸襟,在人生的旅途中笑傲风云?你是否拥有美丽而善良的心灵,在生活的海洋中助人扬帆?对这一切来自自然、来自社会、来自人生的美的享受和体验,便构成了我们生命的美丽。而离开了理想的美育,上述所有的美丽都是不可思议的。

一,        我心目中的理想美育,应该是一种“自然美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让学生亲和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0世纪是人类征服自然成就最辉煌的世纪。我们的科学技术成就几乎是过去所有世纪的总和。但是,20世纪也是人类破坏自然“成果”最“辉煌”的世纪——河流与空气的污染、森林的毁灭、酸雨的肆虐、臭氧层的破坏 ……也在这个世纪登峰造极。这一切,毫无疑问与我们缺乏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和审美情趣有关。

恩格斯在欣赏自然美时,曾经感到过“幸福的战栗”:“……你抓住船头桅杆的缆索,望一望那被龙骨冲开的波浪,它们溅起白色的海面,波涛汹涌翻腾,永不停息。阳光从无数闪烁的镜子中反射到你的眼里,碧绿的海水同蔚蓝的镜子般的天空和金色的太阳熔化成美妙的色彩,——于是你的一切忧思,一切关于人世间的敌人及其阴谋狡计的回忆,就会烟消云散,你就熔化在自由的无限的精神的骄傲意识中。”

不知这种对于自然美敏锐的感受而产生的“幸福的战栗”是否是恩格斯献身人类美好事业的精神动力之一,但在1935年5月的南昌国民党监狱里,面对死亡的方志敏遥想铁窗外“雄巍的峨嵋,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与秀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等等“无地不美”“可以傲睨一世,令人称羡”的“中国天然风景”,更加激起了对祖国无比热爱和对自己信仰无比坚贞的壮丽情怀,因而深情地写下了《可爱的中国》这不朽名篇,最后宁死不屈,从容就义,却是不争的事实。

我心目中的理想美育应该是与自然融为一体、与自然和谐,感受自然的灵气。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家王微曾谈到自然美对于精神超脱和心灵解放的意义:“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启蒙思想家卢梭非常崇尚自然,他认为自然是美的观念的源头,美存在于自然中,自然美高于人工美。他还认为,人生来就与自然有着息息相通的密切关系,对大自然怀有深沉的热爱,人是最善于感受大自然之美的鉴赏家。

确实如此,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具有美的含义,因而都是审美的对象,它可以让人们忘掉生活的烦恼,唤起对生命和爱的渴望。理想的美育必须走出书本的“小天地”,融入到大自然中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它的温馨,感受它的灵气。

是的,自然美能够给人以心灵的愉悦乃至生命的滋润。那秀丽、清雅、柔和的景色,如水的月光,碧绿的菜田,涓涓的溪流,鹅黄色的柳丝,让人感到安静、舒适;那汹涌的大海,奔腾的长江,陡峭的山崖等壮丽、粗犷雄伟的景色,使人心旷神怡,一种雄伟之美由然而生,人们情不自禁地赞赏大自然的博大胸怀和豪迈气魄。

但现在我们的学生离大自然何其远矣!当我们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所谓“美育”时,学生早已不懂什么叫“两个黄鹂鸣翠柳”,不懂什么叫“炊烟四五家”,不懂什么叫“惊涛拍岸”,也不懂什么叫“春风亲吻草地的和煦”和“秋雨敲打树叶的凄婉”……

大自然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美育教材”,是美育的源头活水美学大师宗白华在《看了罗丹雕刻以后》一文中深有感触地写道:“大自然中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活动,推动无生界以入于有机界,从有机界以至于最高的生命理性、情绪、感觉。这个活力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也是一切‘美’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更饱含深情地说:“我竭力要做到的是,让孩子们在没有打开书本去按音节读第一个词之前,先读几页世界上最美妙的书——大自然这本书。……到田野、到公园去吧,要从源泉中汲取思想,那溶有生命活力的水会使你的学生成为聪慧的探索者,成为寻求真知、勤于治学的人,成为诗人。我千百次地说,缺少了诗意和美感的涌动,孩子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儿童思想的本性就要求有诗的创作。美与活跃的思想犹如阳光与花朵一般,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诗的创作始于目睹美。大自然的美能锐化知觉,激发创造性思维,使言语成为个人体验所充实。”

因此,我强烈地呼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全身心地去阅读大自然。没有对大自然发自内心的亲近,没有与大自然水乳交融的和谐,就不可能有真正理想的美育!

目前在自然美育的问题上,有两个误区。一是担心在学生走近自然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因而“封杀”所有的郊游和各种亲近自然的行为,有些地方甚至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规定学校不得组织此类活动;二是总是希望每一次野外活动都应有“教育意义”——“了解家乡的巨大变化”呀、“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呀,“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呀,等等,而且这样的郊游,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往往还承担着写作文的“重任”。如此一来,对自然美的感受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其实,不用那么多的“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自然的接近、对自然美本身的感受就是教育——

无论是小桥流水的幽雅情趣还是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无论是朝阳初升时小草上的一颗露珠还是暮色降临时原野的一缕炊烟,都应该让我们油然而生对自然、对宇宙的亲切感和崇高感:“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冰心:《繁星》)

二,         我心目中的理想美育,应该是“生命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

著名诗人顾城有一句广为传诵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句话曾经为复旦大学辩论队在新加坡大专辩论赛夺冠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也曾经给很多失去生活信心的年轻人以勇气和力量。但是,这个歌唱生命的人,最后却沦为摧残生命的凶手――他用斧头砍死了自己的妻子,又自缢在新西兰激流岛的一颗树上。一个制造出美丽诗文的人,却丧失了美丽的生命,其本质还是缺乏真正的生命意识。

随着科学的推进,现在人类对自身生命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多利”羊克隆的成功,不仅推动了作为自然科学的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而且引起了社会科学的强烈反响。生命伦理学、生命法学、生命美学等新学科方兴未艾,其中生命美学又和审美教育、素质教育相结合,开启了美育的新视野——生命美育。用这门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姚全兴的话来说:它“使人们对生命意识和生命状态的关注,对生命之力和生命之美的关注,对生命的艺术境界和哲学境界的认识,达到更高更新的层次。”

通过生命美育,要让学生懂得,生命本身就是美的,自己的生命就是美的杰作,因而应该为自己拥有生命而自豪。尽管先天赋予我们不同的容貌与身材,我们诞生在不同的家庭与地区,但因为都是“人”,我们便无比伟大因而足以自豪!是的,就每个具体的人而言,其生命在浩瀚的宇宙中不但是短暂的而且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不但每一个生命所铸造的个性是绝对独一无二的,而且每一个人的生命是绝对不可替代的——每一个人的生命由此而显出其神圣。正是无数充满个性的生命的存在,这个世界便富有生机而且色彩斑斓。

我们还要让学生感受生命发展的流程,在成长中享受不同生命阶段的美。20多年前有一部名为《晚霞消失的时候》的中篇小说,其中的主人公有这样一段评论:“人在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中,是有各种各样的内容的。它们能形成完全不同的幸福,价值都是同样的珍贵和巨大。幼年时父母的慈爱,童年时好奇心的满足,少年时荣誉心的树立,青年时爱情的热恋,壮年时奋斗的激情,中年时成功的喜悦,老年时受到晚辈敬重的尊严,以及暮年时回顾全部人生毫无悔恨与羞愧的那种安详而满意的心情,这一切,构成了人生全部可能的幸福。它们都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欢乐,都能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珍贵的回忆。”这不同人生阶段的幸福,同时也是不同人生阶段所特有的生命之美。

近几年,媒体关于中小学生自杀或者杀人的报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触目惊心。往往只是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便足以让孩子放弃自己如花的生命或剥夺他人本不应被剥夺的生命。

面对这些现象,教育者和专家往往从教育体制、思想教育、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这当然是对的,但我认为还不够。我们还应该从生命美育缺失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一个人如果对生命没有起码的热爱和珍惜,那他是非常可怕的。

我们现在的教育太“直面现实”,有太多的社会阴暗面的“实况转播”,或者在严酷的升学竞争中训练明天孩子的“生存能力”,即使有所谓“理想教育”,也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以及“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之类的“切身利益”诱导,还有各种暴力凶杀电影、电视、卡通漫画的耳濡目染……于是,在儿童精神的天空中没有了追逐鸟儿的云彩,在少年心灵的原野上没有了随风起舞的花朵;于是,在孩子们的意识中,没有了纯真没有了纯正,没有了童话没有了梦想,没有了对生命的一往情深的爱怜与呵护,以及对人生的一往情深的憧憬与向往;于是,小学生向同学的心脏捅出了尖刀;于是,中学生向母亲的头颅举起了榔头!

持刀杀人的孩子当然是极少数,但小小年纪便“看透了世界”,“看破了红尘”因而变得冷酷起来,这样的孩子应该说在现在是相当普遍的。本来应该是享受生命的年龄,却表现出了对生命的令人震惊的麻木乃至蔑视!如果一个人动不动就“拼命”,你还指望他能珍惜什么或者对自己对亲人对自己周围的人有什么起码的责任感呢?

对生命的热爱,不仅仅是对人自己生命的热爱,还包括这个地球上所有生灵的呵护与疼爱。我常常看到天真无邪的孩童欣赏昆虫之间的厮杀,欣赏蚯蚓被踩成两截之后的挣扎,欣赏受伤后的蝙蝠无助的颤抖……这样的孩子无论他在学校表现如何“品学兼优”,我认为其人格构成都是有缺陷的,因为离开了对生命本身的热爱,很难形成我们所期望的真正美的心灵。

台湾一个收养流浪犬的网站,在首页上写着这样一些文字:长期以重摔、活埋、电击等残酷捕杀方式处理流浪犬问题,为群众提供了极恶劣的示范:对弱势生命可以任意欺凌、伤害;凡是看不顺眼的对象——杀;对我们生活构成干扰的对象——杀;我们认为没有价值的对象——杀!倘若受此观念引导,人们对于有血、有肉的生命遭遇伤害而哀嚎、惨叫,不仅无动于衷,甚至觉得理所当然。因此,真正欣赏生命美的人是不会虐待动物的,他甚至能超越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中心的“环保”观念,而把一切生命都视为美的对象。

生命美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懂得生命至高无上的美的价值,特别是要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也尊重他人和其他形态的生命。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不管今后遇到怎样的人生挫折,他都不会轻易放弃生命,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人生阶段,他都能享受到属于自己生命的乐趣。这应该是我们的生命美育应该达到的最高境界。

三,         我心目中的理想美育,应该是“生活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与生活的主人。

贝多芬的交响乐至今还在震撼着人类的灵魂,而创造出如此壮丽旋律的贝多芬首先是一个感悟并享受生活之美的人,他说:“生活是这样美好,活它一千辈子吧!”须知说这话时,贝多芬的两耳已经失聪。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对生活美的留恋,贝多芬很难创造出《命运》、《英雄》等不朽乐章。

生活如此之美,但不热爱生活的人是很难被生活之美所感动,所激动的。法国文学家加缪的小说《局外人》,描写了一个叫莫尔索的公司小职员,他在生活中对一切都是冷漠的、麻木不仁的,甚至在恋爱时,在死亡时,也都是如此。这种感官的迟钝症和心理性的“不感症”,使人的生活变得异常地贫乏、单调和枯燥,也使人越来越远离他人、远离社会、远离自然、远离整个世界。我们的教育要防止培养出今天的“莫尔索”!

我所理解的“生活美育”,就是将学生审美的目光引向生活本身,让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美,进而热爱生活并产生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的欲望。但是,我们现在的美育恰恰忽略了生活美育。现在不少学生小小年纪便对生活失去信心,觉得什么都“没劲”,一遇挫折便唉声叹气:“没意思,活着真累!”在他们的人生还没有真正开始的时候,他们便已经在精神上萎缩了。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当然可以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进行“挫折教育”,等等;但我们还可以从“生活美育”的角度,引导学生享受生活的乐与苦、成功与失败、高歌猛进与低吟徘徊、轻舟已过万重山与东风无力百花残……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生活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一个善于领略生活之美的人是不可战胜的,哪怕是在逆境之中。在二战时期的德国集中营里,德国人强迫每一个被关押的囚徒干单调乏味的活,如编织女人草帽之类。许多人在单人囚室里每天重复着这样的劳动,不久就由于苦闷、忧郁而生病死亡。但有一位革命者却不是这样闷闷不乐地完成每日的限量,焦急地等待每一天的结束,而是满怀兴趣、精神饱满、创造性地投入到编织中去,他觉得编织本身也是值得品味的生活的一部分。结果,他战胜了孤独、单调,精力充沛地熬到了出狱,又重新投入了地下工作。

面对同样的境遇,对生活的不同感受便使不同的人达到了不同的境界。

要让我们的学生懂得,生活的美就在生活本身而不在生活以外。魏巍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最后有一段著名的排比:“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在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这就生活的美!还要告诉我们的孩子,生活的美不等于生活的完美,生活的阴影、曲折与困境也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生活应有的色彩,而且,我们每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行动也在创造着生活的美。

在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所著《爱的教育》中,面对早晨不愿冒着严寒上学的儿子安利柯,父亲说了这样一段话——

每天早晨上学去的时候,你要这样想想:此刻,这个市内,有和我同样的三万个小孩都正在上学去,同在这时候,世界各国有几千万的小孩也正在上学去。有的正三五成群地走过清静的田野吧,有的正走在热闹的街道上吧,也有沿了河边或湖边在那里走着的吧,在猛烈的太阳下走着的也有吧,在寒雾蓬勃的河上驶着短艇的也有吧,从雪上乘了橇走的,渡溪的,爬山的,穿过森林的,渡过了急流的,踯躅行着冷静的山路的,骑了马在莽莽的原野跑着的也有吧。也有一个人走着的,也有两个人并着走的,也有成了群排了队走着的。着了不同的服装,说着不同的语言,从被冰锁住的俄罗斯以至椰子树深深的阿拉伯,不是有几千万数都数不清楚的小孩,都夹了书学着同样的事情,同样地在学校里上学吗?你想象想象这无限数小孩所成的集体!又想像想像这样大的集体在那里做怎样大运动!你再试想:如果这运动一旦终止,人类就会退回野蛮的状态了。这运动才是世界的进步,才是希望,才是光荣。要奋发啊!你就是这大军队的兵士,你的书本是武器,你的一级是一分队,全世界是战场,胜利就是人类的文明。安利柯啊!不要做卑怯的兵士啊!

看,就是早晨上学这么一件司空见惯的小事,父亲却让他的孩子感到是这同时是在享受一种气势磅礴的美同时也是在创造着人类进步的美。如此引导孩子在生活的不经意处感受到美的震撼进而产生奋进的勇气,这就是“生活美育”。所以,我非常主张审美教育的生活化,使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阳光。

我曾经参加过苏州市聋哑学校举办的“共浴阳光,同献爱心”的文艺晚会,其中一个舞蹈《梦红》给我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它表达了一群聋童和3个盲童对向往以久的红色的渴望,也表达了残疾儿童对美好生活的挚爱和向往。那象征美好生活的红色至今还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激励我珍惜和热爱生活。

李范等在《美育的现代使命》一书中曾高度评价“生活美育”对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意义:当生活成为最好的艺术品之日,将正是生活成为人生最好的享受之时,生活不再是苦役,不再是痛苦。即使有痛苦、有挑战,甚至面临灾难,人们也不会逃避,而是充满勇气,充满坚定的信念。此时,“痛苦和灾难将成为显示人性尊严、证实和发展人的本位力量的最佳舞台,从而呈现出它积极性的一方面,人生将成为艺术的人生,这种人生将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四,      我心目中的理想美育,应该是“艺术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我们的学生热爱艺术,欣赏艺术,并具有一定的才艺。

理想的美育,当然要借助艺术特长作为载体。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看,青少年学生除了应具有丰富的课本知识和健康的体魄之外,拥有某些艺术技能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情趣所必不可少的。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除了给学生传授美术、音乐等审美基本知识外,必须培养学生一些实在的艺术技能,以让他们在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美而不仅仅是美的旁观者。因此,理想的美育,不是等学生成人了,“懂事”了,才给他们传递一些艺术知识,而是从娃娃起,社会就应为他们创造条件,重视他们的艺术教育。许多有条件的家庭,应该从陶冶孩子情操的角度,利用业余时间让孩子学习诸如钢琴、小提琴、书法、绘画等艺术,通过多种渠道施展他们的才华。

在普通中小学进行艺术教育,主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一些艺术训练。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文学作品阅读小组、书画小组、乐队、艺术体操队、声乐队、器乐队、舞蹈队等,通过这些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琴、棋、书、画等艺术才能;通过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创造美的意境。

不过,我所憧憬的艺术美育还不仅仅止于此,因为——恕我直言——教孩子会乐器不一定都是艺术美育。正如中国音协副主席王立平所说:“美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培养某种吹拉弹唱的技能,而是要给人一种良好的文化生活习惯。有人说‘不可一日无乐’,也有人说‘不可一日无美食’,这些差别也有习惯上的。它的养成与家长、学校、环境都有关,这中间最怕把某种功利化的东西掺杂进来。”

如果教育者只是对孩子进行某种乐器的技能训练,我认为这不是艺术美育而只是“技艺训练”。什么叫“艺术美育”?什么叫做“技艺训练”?

我还是援引余秋雨教授招收艺术类研究生时所经历一件小事来说明吧。有一年,余秋雨在招生试卷中附了一幅欧洲现代绘画,要考生当场写下观赏感受。有考生清楚地写出了该画产生的年代、所属流派、画家生平,至于观赏感受,只说了几句“笔法灵活、色彩鲜明”之类。有位考生则相反,他根本不知道这幅画属于哪个国度,出自哪位画家之手,却十分投入地进行了欣赏,凭着即兴感受把握着画家的内心,甚至联想到自己童年时的机遇、老树下的邂逅。结果,余秋雨决定录取后一位考生。余秋雨评论道:“我赞赏这位考生有属于自己的对艺术的切实深挚感受。”(参见《文明的碎片》)

余教授所说的“对艺术切实深挚的感受”,正是我们的“艺术美育”所要教给学生的。

我们现在“会”艺术却不“懂”艺术的学生并非少数。我认为原因在于这种“艺术训练”,或多或少抹上了功利色彩,比如,今后当什么“家”,或者是为了在中考高考中“加分”。即使有的学校举办一些艺术类的兴趣班,某些家长或老师都从功利的角度来对待。

当前,许多成人对艺术追求的动机不良,把学习艺术、掌握艺术技能当作谋生的一种手段,当作“成名成家”的捷径,只要有“成才”的可能,会不惜一切代价,当牛作马心也甘;而一旦发现难成“大器”,则停止孩子的艺术实践。因此,急功近利的现象十分严重。有的家长想把自己的缺失都在孩子身上找回来,一厢情愿,拔苗助长,逼着孩子学习钢琴、书法等艺术,与其说是陶冶孩子情操,不如说是通过对孩子的折磨而圆自己的“艺术梦”。还没有步入艺术之殿堂,连通往艺术之路还没有找到,一些家长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考级”,逼着孩子走上学艺之歧途。这种功利性行为严重地遏止了孩子的创造欲望,阻碍了创造能力的发挥。

请不要误会,我并不反对孩子掌握某些艺术技能,而只是反对在把这种技能赤裸裸功利化的同时,远离应有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我主张让孩子们迈着轻松的脚步、怀着纯洁的童心步入艺术的殿堂。

在摆脱了功利羁绊的前提下,孩子们会乐器、会书法、会舞蹈、会绘画当然是一件大好事,但我所期待的艺术美育,更希望他们在流行文化喧嚣的时代能够走进李白、杜甫、泰戈尔、雨果、莎士比亚,能够亲近徐悲鸿、齐白石、毕加索、雷诺阿、罗丹,能够沉醉于《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梁山伯与祝英台》、《蓝色多瑙河》、《田园交响曲》……。

说到这里,我还特别要强调,应该引导我们的学生学会欣赏中国的古典戏曲,中国的传统戏曲,如昆曲、越剧、京剧等等被称作国粹艺术,是经过千百年锤炼而成的艺术瑰宝,里面积淀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华,我们的艺术美育理应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新一代戏迷、“票友”。

就艺术之美而言,其基础是真,其前提是善。因此,艺术美育的目的,是通过艺术之美把学生导向求真为善尚美的境界。

五, 我心目中的理想美育,应该是“立体美育”,应该树立大美育观,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美育模式,构建浓郁的美育氛围。

传统美育模式往往是单一的、平面的,这种美育仅仅是通过学校开设的美术课、音乐课来进行。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空间,美育也应该无处不在。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社会、家庭、学校中的每个空间都充满了美育的成分,因此,我心目中的理想美育应该是全方位的、立体的大美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的那样:“我们竭力使那种要珍惜和爱护美的思想贯穿于学生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贯穿于他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他的创造、社会活动、道德审美态度、友谊和爱情。”(《给教师的建议》)在我看来,这“一切领域”,就包括了学生生活的所有空间和时间。

“立体美育”首先意味着美育与德智体劳诸育的互相渗透。除了专门的美育(这也是需要的),我们还应该将美育融会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在德育中进行审美教育,就是要变抽象的道德说教为生动形象的美的感染,通过引导学生对美的欣赏进而升华为对真和善的追求。在智育中进行审美教育,就是要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科学之美、智慧之美、创造之美,体验发现愉悦和理智的美感。在体育中进行审美教育,就是要学生在掌握体育运动的操作程式和规范模式的同时,在各种运动中切身体验健康之美、形体之美、力量之美等体育所特有的魅力。在劳动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并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产生了美”,甚至通过自己的双手在劳动中创造美。

“立体美育”还意味着注重发挥隐性审美教育的功能。所谓“隐性审美教育”,就是教育者追求教育教学过程的美,在教育过程中创设或激发出的各种美的因素,让学生享受教育过程的美或者不知不觉地受到美的感染。如课堂上教师端庄得体的仪表美、典雅优美的语言美和课堂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美以及教学过程中,富有情趣、生动活泼教学氛围的美,都能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手到感染,使他们智力的、非智力的品质在充满美的学习氛围中得到最佳的培养。即使是在音乐课、美术课等专门的艺术类教学中,也不能仅仅向学生灌输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而应该让教学过程(包括必要的训练过程)本身对学生就有一种美的吸引力。

“立体美育”还包括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等美的环境对学生的审美熏陶。美的环境是潜移默化的无声的美育。

遗憾的是,现在我们一些豪华的学校越来越像宾馆、像商场购物中心:在水磨石地面或大理石圆柱上缺乏自然的绿色藤蔓,明亮的走廊墙壁上挂的往往是各级领导同志视察该校的照片和题词而不是高雅的国画或油画。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自豪地介绍着他的帕甫雷什中学:“我们十分重视给孩子们积累美的印象——我们关心环境美就是从这一点着眼的。孩子跨进校门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都是美的。绿树葱葱的校园全景是美的;绿叶映衬的串串琥珀般果实的葡萄丛是美的;各楼之间甬道两旁的排排蔷薇是美的;学校果园中的繁茂果木一年四季都是美的;盘绕着野葡萄蔓的学校正门门廊也是美的……”(《帕甫雷什中学》)

苏州平江实验学校也是一个注重环境美育的典型。整个校园古木参天、绿树成荫,花廊、假山、池塘点缀其间,错落有致,古朴、雄伟的大成殿和18颗200多年以上树龄的银杏树相映成趣,学校的每条道路都冠以格调高雅的名字,每幢大楼都有充满诗意的标识,每个教室都挂上了别具一格的招牌,学校以“银杏娃”为主题成立了艺术团,有“银杏娃之歌”、“银杏娃之舞”,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使学校美育蓬勃发展,也使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声誉鹤起。

可以想象,在这样令人陶醉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孩子们将会拥有怎样美丽的精神世界?我希望在中国,有越来越多这样美丽的校园。

“立体美育”还应该是学校美育、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的协调统一。孤立的学校美育是很难真正取得实效的,它必须与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相配合才能成功。每一位家长都应该是孩子美育的启蒙者,不单单是陪着孩子练琴,而且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高雅的美育家庭环境,让古典名曲回荡客厅,让文学名著驻足书橱,让世界名画悬挂四壁。

我们的社会要为孩子们提供尽可能多的美的精神养料:美术馆、博物馆可不可以向孩子们免费开放?艺术家们可不可以义务为孩子们举办一些美学讲座?可不可以让孩子们也参与城市建筑的设计?可不可以建一些艺术主题公园?可不可以开辟具有艺术特色和氛围的一条街等等?

“立体美育”还有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仅是美育的对象,而且同时也是美的载体或者说是美的体现者。也就是说,学生在接受美育,但同时他们又以自己仪表的美而成为美育环境的一部分乃至美育的资源。

我所设想的“立体美育”还包括美育内容的丰富化,美育渠道的网络化,美育形式的多样化,等等。只有这样,我们的美育才可能像空气、阳光和水一样,无处不在。

六,        我心目中的理想美育,应该是“示范美育”,它必须紧紧依靠具有审美素养的教师,使学生在教师和引导下,走向美丽的人生。

黑格尔曾这样说过,教师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最有效的美育,应该是教育者对学生自然而然的美的影响、感染和示范。离开“美”的教师,就谈不上任何真正有效的美育。我心目中的理想美育,呼唤着具有人格美、仪表美、精于教育艺术、富有审美情趣的教师。

这样的教师,首先应该具有纯正的人格美。容貌的美是天生的、外在的、也是暂时的,唯有纯正的人格能够使教育者永远美丽。

人格美有许多内涵,但对于每天都和孩子打交道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我想着重强调要拥有一颗童心——纯朴、真诚、自然、率直的童心。生活阅历赋予我们成熟,社会经验赋予我们练达,文化知识赋予我们修养,人生挫折赋予我们机智……但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对假恶丑的毫不妥协,火热的激情,正直的情怀,永远是教育者的人格力量!

当教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他就开始置身于几十位学生的监督之中,老师哪怕表现出一点点矫饰、圆滑、世故、敷衍塞责、麻木不仁、玩世不恭……都逃不过学生那一双双明净无邪的眼睛,并会在学生纯洁的心灵中蒙上阴影。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善良只能以善良来培育,而美丽也只能靠美丽来滋润。正因为如此,卢梭在《爱弥儿》中告诫教育者:“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

这样的教师,还应该具有得体的仪表美。什么叫“得体的仪表”?就是“得”教育者身份之“体”、“得”教育内容之“体”、“得”教育环境之“体”。

马卡连柯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中说过:“外表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有很大的意义。很难想象一个肮脏的、马马虎虎的人,他竟能注意自己的行为。”传统的教书先生是不太讲究仪表的,以致给人一种“迂腐”之感;当代教育者不仅是真的(知识)的传播者、善(道德)的引导者,还是美的体现者和感染者,理应注重自己的仪表美。但教师这个职业决定了其仪表决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因为从某种意义上看,教师的仪表也是美育环境的组成部分甚至也一种美育资源。如果教师的仪表不得体,比如女教师浓妆艳抹、佩戴首饰过于耀眼,男教师穿着不庄重甚至不修边幅,都会给教育带来许多消极影响。朝气蓬勃、整洁朴素、端庄大方,应该是教师应有的仪表美。

这样的教师,还必须有精湛的教育艺术。对教师而言,拥有丰富的专业学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艺,不一定就拥有了教育艺术的美。而如果教师不甘于做“教书匠”的话,就应该努力去追求精湛的教育艺术。

教育艺术之美,就是教学语言之美,教学机智之美,教育情感之美,教育氛围之美。我们常说听某某老师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不仅仅是因为他把知识讲清楚了,更是因为他同时带给我们如坐春风般的美。

有一年,李政道来华访问讲学,在一所大学给师生们作“现代科技趋势及最新动态”的学术讲演。他纵谈古今,横述东西,时而把大家带到遥远的古代,时而又把大家送到太平洋彼岸。大家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每个人的心都随着他的话语在飞扬。课后有一位学生评价道:“他的话像一只船,载着听众在他那充满激情的知识江河中航行。他仍旧是那样风度翩翩,那样儒雅。他喜欢笑,微微上翘的嘴角带着幽默。他喜欢动,灵活的眼睛像是在说话;有时候,他又站着不说,但学生们也知道他要讲什么,在他无声的表情中大家爆发出春雨般的笑声。我们真正陶醉了!”

这样的教师,还必须有高尚的审美情趣。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有艺术特长是不现实的,但教师如果能够拥有一项艺术特长,则肯定不但有助于他的教育,而且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美育。

80年代四川有一位青年班主任的班级建设很有特色,特别是文娱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其实,这位教师本人并没有多高深的艺术才华,但他在当知青时学会了吹口琴,并喜欢听世界名曲和合唱歌曲,也算是爱好音乐吧。于是,他让每一个学生买一支口琴,利用课余时间教学生吹口琴,后来他班学生人人都会口琴并组成了“班级口琴乐团”。在这个基础上,他又引导学生欣赏世界名曲、组织学生们参加合唱比赛(由他本人担任指挥)。后来,他和他的学生们在著名作曲家谷建芬的指导下创作了班歌。正是音乐推动了他的班级集体主义教育和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他的班级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未来班”。这位班主任就是以《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等教育论著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冰心文学大奖的青年教育家李镇西博士。

这再一次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你会演奏某一种乐器,那么你作为一个教育者就占有很多优势;如果你身上还有一点哪怕是很小的音乐天才的火花,那么你在教育上就是国王,就是主宰者,因为音乐能使师生的心灵亲近起来,能使学生心灵中最隐秘的角落都展现在教育者面前。”(《给教师的建议》)

七,         我心的理想美育,应该是“精神美育”,应该注重通过美育让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拥有美的心灵。

朱光潜先生有句名言:“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我们的美育,不应仅仅停留在教会学生欣赏艺术。有人曾说:“会弹钢琴的孩子是不会堕落的。”我认为观点是片面的,因为艺术美没有内化为心灵的美,人性同样会堕落。

据说二战时相当多的德国的纳粹军官都会用钢琴演奏贝多芬的作品。在电影《红樱桃》中,那个丧失人性的德国将军便是一个有着极高艺术修养的人,他酷爱纹身艺术,竟以中国女孩楚楚的肌肤为艺术创作的材料,在楚楚的背上纹上了法西斯像徽!可见单纯的艺术鉴赏力,并不必然导向人性的纯正崇高。

毫无疑问,美育的终极目标是指向人性的。以今天的标准看,中国古代的教育主要是德育,而从孔夫子开始的中国德育则主要是通过美育来实现的,或者说那时的德育差不多也就是美育。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是说,诗歌可以激发人的志气,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

从孔夫子起,中国古代教育就非常重视艺术对人的教化作用。宋代程朱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程颐也说:“古人自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有文采以养其目,声音以养其耳,威仪以养其四体,歌舞以养其血气,义理以养其心。”在中国古代的先贤们看来,离开了美育,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

到了近代,美育开始从德育中分离出来,为此中国近代美育的先驱蔡元培先生解释道:“因为挽近人士,太把美育忽略了。按我国古时的礼乐二艺,有严肃优美的好处。西洋教育,亦很注重美感的。为要特别警醒社会起见,所以把美育特提出来,与体智德并为四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李岚清副总理在强调美育的意义时更明确地提出:“美育,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因为,美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文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在一定意义上说,人性之美、人心之美、精神之美,是美育的根本追求和最高境界。

我所说的“精神美育”,指的通过美育形成学生美的心灵,并在日常生活中把这种心灵美外化为语言美、行为美。

美的心灵包括善良、正直、坚强,它同时与理想主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相联系。《命运交响曲》所洋溢的百折不挠的豪迈气概,《黄河大合唱》所奔涌的撞击心灵的民族精神,《梁山伯与祝英台》所流淌的纯真而崇高的爱情,《爱的教育》所蕴含的晶莹透明的童心和爱心,《悲惨世界》所展现的人性美丽,还有《蒙娜丽莎》永恒的微笑,《飞鸟集》隽永的诗歌……都不能仅仅是让学生们客观地“了解”,而应该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并让他们精神的原野也盛开着最美丽的人类文明之花。

美的心灵必然通过语言体现出来,因为美的语言是心灵散发出来的芬芳。

古人在《易经》中提出“修辞立其诚”,而在《礼记》中则要求更高了:“情欲信,辞欲巧。”这种内在要求“诚”、外在要求“巧”的语言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原则之一。注意,这种“巧”不是纯粹的语言技巧,它的内核是“诚”。孔子对语言的要求就更高了,不但要求美,还要求诗化:“不读诗,无以言。”

但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却渐渐丢掉了这些优秀传统,许多孩子会唱许多文句不通的流行歌,却越来越不会“说话”了:讲演成了背诵作文,甚至连打个电话都不知道起码的礼貌。我们通过美育希望孩子所要具备的语言美,就是要做到和气、文雅、谦逊、恰当。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避免说粗话、脏话。语言美还表现在说话的语气、语调。对人讲话要认真、诚恳、清楚、大方、自然,不要装腔作势、忸怩作态。听人说话也要认真、诚恳,不要东张西望,不要随便打断,提出不同意见要恰当,争辩要有理有据,不恶语伤人。即使遇到对方语言不礼貌,也要以礼待人,以文雅、机智、幽默、坚定的语言表现出高度的修养和内在的力量。

与语言美相联系的是行为美。行为美的内容非常广泛,语言、待人接物、走路、坐姿、站势等,无所不包。中国古人就非常强调“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除此之外,我特别要强调通过美育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让孩子们在与人交往中体验到和谐真诚的情感美。每个人生活在社会里,都要与人交往,交往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符合行为规范的,就是美的,反之,就是丑的。我很赞赏有的学校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对自己讲仪表,对别人讲礼貌,对社会讲公德,回到家讲孝顺。”这不但对学生个人提出了美的要求,而且还提出了在社会中在家庭中与人交往的规范。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素有“行礼如仪”、“知礼成性”的传统美德。中小学生都有日常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是中小学生行为美的重要内容。学校美育必须与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相结合,注重对学生进行美的行为指导,突出学校美育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文学是进行“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说,文学就像一扇窗,长在孩子美好的心灵中,推开它,心灵变得敞亮许多,如同看到人生的鲜花扑面,阳光普照,远离庸常,走向高尚。然而,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容易迷恋眼花缭乱的动画片,花样迭出的广告,甚至打闹的游戏卡。人是多么容易陷进这么简单的消遣中,这正是人性的弱点。而孩子心中的这扇窗,如果不及早推开,层层尘封,年深月久,便越来越紧。所以,她认为,“最好的素质教育是让孩子懂得鉴赏”,只有对人的鉴赏,对艺术和生活的鉴赏,对世界的鉴赏,才可能去热爱,去创造,去追求,而这一切又都离不开文学。文学能使人上进幸福,也能使世界美好丰富。

像苏霍姆林斯基在《帕甫雷什中学》一书中曾这样告诫教育者:“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这也理当成为我们“精神教育”之目的。

八,         我心目中的理想美育,应该是一种“创造美育”,应该注重在美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创造的冲动与欲望,享受创造的快乐。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认为,在力量的王国中,人与人以力相遇,因而人的活动受到限制;在伦理的王国中,人与人以法律相对峙,人仍要受限制;只有在审美的王国中,人可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因而会给社会带来和谐,也使人成为和谐的整体。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审美与创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说,通过审美,解放了人的感性,激发了人的灵性,开拓了人想象的空间,从而开发了人的创造性。

在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创造”已经和“感受与鉴赏”、“表现”等一起作为主要教学领域的内容。如在音乐课程中,音乐创造就包括两类内容,其一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其二是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前者如即兴创编与歌曲情绪相一致的律动、舞蹈,即兴编音乐故事,演唱生活短语或诗歌短句等。后者如要求1-2年级的学生能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3-6年级学生能创作小节旋律,7-9年级学生能为歌曲选编前奏或间奏等。

我认为,把“创造”引入主要教学领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突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艺术教学中强化创造性的活动,将使美育超越模仿,超越技能,而更能体现美育解放人的感性和创造性的本质要求。

事实上,创造性是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特征。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两者之间的沟通与融洽,从1987年以来,他多次举办国际科学学术会议,诗画家根据科学主题作画,李可染、吴作人、黄胄、华君武、吴冠中等一批大师用艺术的笔法阐释了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李政道深有体会在说:“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他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象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德国是一个崇尚文化艺术、重视美育的国度,在人群中很难找到不了解音乐、不懂乐器的人,这或许是德国人为什么富有创造力的谜底之一。

创造美育,需要宽松的氛围,需要让学生始终保持开放自由的心态和愉悦快乐的体验,需要教师努力呵护创新思维的萌芽。

有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一次,有个低年级的学生照老师的范画画好了一个少年之后,旁边又加了一团黑色。教师问:“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学生回答:“少年的影子”。“谁叫你乱画的,你没看见老师就画了一个少年吗?”学生看看范画,再看看教师严肃的脸,呆呆地点了点头,并顺从地用涂改液把“少年的影子”涂抹掉了。而同样在一个日本学校的美术课上,日本的教师在教学生怎样画苹果时,教师发现有位学生画的是方苹果,于是就耐心地询问:“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要画成方形的呢?”学生回答说:“我在家里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上,不小心,苹果滚到地上摔坏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该多好啊!”教师鼓励说:“你真会动脑筋,祝你能早日培育出方苹果。”在上面引用的两例故事中,两位教师分别扮演了摧残创造和催生创造的不同角色,学生同样的创造性行为遭到了不同的命运。

现在的学生真的是太苦了,他们悲愤地唱道:“最苦的人是我,最累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在应试压力的重负下,他们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创造的冲动,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在一系列“标准化”工程的打造下,成了一个个毫无个性的“标准人”,这无疑是美育的悲哀,是教育的悲哀。

追寻美、发现美、创造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也一个人生命蓬勃生长的历程。美激励着我们求真,美引导着我们向善。美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价值,更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美是创造的源泉,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如果说,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教育曾经忽略了、冷落了乃至抛弃了美的话,而沐浴着新世纪的教育理想之光,我们应该重新开始追寻美、展现美、创造美,那么,现在是时候了——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为初春时悄然绽放的第一枝新绿而欣喜;让我们为晨曦中喷薄而出的第一缕阳光的欢呼,让我们的思想为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和罗曼·罗兰而震撼;让我们的情感为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和冼星海、阿炳而激荡;让我们具备宽广而纯洁的胸襟,在人生的旅途中笑傲风云;让我们拥有美丽而善良的心灵,在生活的海洋中助人扬帆……

                                    选自《走近最理想的教育》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6:02:3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9:22 , Processed in 0.0861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