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小波:一个自由主义者的阴阳两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8 15:5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小波:一个自由主义者的阴阳两界《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6月27日   16 版)

    似水流年,要是王小波还活着,今年刚好60岁。
    王小波死后这15年来,他不断地被重复标签成一个“自由主义者”,因为他早就说过:“中国若有真正的自由知识分子,当从我辈开始。”但是自由主义是一条艰难的路,1997年4月2日,王小波在家里向好友李静展示几个月前他拿到的货车驾照,说:“真的混不下去了,我就干这个。”那个时候李静是《北京文学》的编辑,她被王小波肆意浪漫的《红拂夜奔》所震惊,但是她也不知道为什么,王小波的小说在那时“就是发不了”。也许是他对性爱的描写太直接太大胆吧。
    9天之后,王小波死于心脏病。他对自己的身体心里有数,早就预感到了这一天,所以他一向认为只有40岁前的人生才值得一过。这个自由主义者一生都在阴阳两界里纠结挣扎,在现实世界中格格不入,像周伯通一样左右互搏。在他去世后的几年里,各种纪念文章和活动层出不穷,在尘世的热闹和喧嚣之中,我们似乎听到了小波的黑色幽默:“我辈终于可以大声说话了!”
    爱你就像爱生命
    诗人这个行当应该取消,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诗人。
    ——《三十而立》
    我们习惯性地把与李银河相遇作为解读王小波的起点。那是1977年,王小波25岁,经历了云南兵团3年劳动、山东省牟平的3年插队和乡村教师的生活,终于回京后的王小波在西城区半导体厂当工人。
    有一天,王小波父亲一个四川老友的儿子北辰,带了个女孩上家里来,这个女孩就是刚刚从山西大学毕业、在《光明日报》当编辑的李银河。李银河本来是慕王小波父亲王方名之名而来,王方名早在50年代初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逻辑学教授,就在王小波出生的1952年,王方名被划为“阶级异己分子”,家庭突遭变故,王小波的名字就是“小小风波”的意思。1957年王方名因在报上发表关于逻辑的文章,与周谷城等人一起受到毛泽东的接见,从而名声大噪。
    在王家,李银河听说王小波在写小说,就钻进王小波和哥哥住的小黑屋里,把小波的大本子翻了出来。她读了那个时候在小圈子里传来传去的《绿毛水怪》,看完之后“觉得早晚一定会跟这个人发生点什么。”
    由于家学渊源,年少时的王小波就显露出了写作天分,小学五年级时一篇作文被当作范文在学校广播。虽然他有时看上去呆怔怔的,但是在哥哥王小平看来,那是因为他在专注出神地想问题。王小波记性极好,读书范围又杂,感兴趣的东西能过目不忘,是家里著名的“杂家”。他看书十分专注,有事叫他也听不见,非得打他、揪他才能把他从书中拉出来。他不光爱看书,还爱讲故事。他常在各种场合,有声有色地给小朋友讲故事,能把看过的书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背下来。他从小就是喜欢的事认真,不喜欢的事不专心。
    初中毕业那年上山下乡,16岁的王小波满腔热情,执意去了云南。结果,从小就体弱多病的他在云南不到一年就得了急性肝炎,只好回北京养病。没有户口,没有职业,妈妈设法让他到自己的老家山东牟平去插队,不久便在民办中学当老师。1975年王小波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当工人。
    小波从小就崇拜哥哥王小平,受哥哥影响,也喜爱起了文学。在云南兵团劳动期间,小波就开始了小说创作。小波回到北京后,王小平经常给小波推荐一些书看。小波埋头在黑屋子里写作,哥哥总是第一读者。小波经常问哥哥写得如何,哥哥总说:“很好,坚持下去。”当然有时也会泼点冷水,说是“恐怕要百年之后才能发表”。尽管在当时发表无望,小波仍是笔耕不辍,每每写到半夜。
    王小波表达情感的方式跟他的文字一样简单直接,和李银河第一次见面,聊了没多久之后,他突然问道:“你有朋友没有?”李银河如实相告自己还单身,然后王小波就趁热打铁地说:“你看我怎么样?”他的大胆直率让李银河吃惊不小。
    在哥哥王小平看来,那个时候的王小波和李银河并不般配。李银河离开《光明日报》后分到国务院政研室工作,办公地点在中南海,后来去了中国社科院。更重要的是,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时,李银河与林春合写的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里面引用了马克思的一句话: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你跪着看他。李银河简直成为青年偶像,每天收到的读者来信得用麻袋才能装下。而王小波,还是一个街道工厂的工人,写着没地方发表的小说。小波笔下主人公王二的生活状态就是他的写照:无聊的时候就在厕所里画淫画,被人吐口水。
    但是王小波身上的自由与诗意,打动了一直过着典型“体制化生活”的李银河,他们开始书信往来。这些信件后来以《爱你就像爱生命》的书名出版。这些信里,李银河一开始是那样中规中矩,就像当年最常见的进步女青年。她劝王小波戒烟,用社论体说:“中国的春天来了,最近社会科学院要办一本刊物《中国社会科学》,这多令人感到鼓舞呵,中国解放的步子终于迈起来了。”用这样正经的语句写情书,有点像王小波在杂文里多次嘲讽过的桥段:《庐山恋》的男女主角谈恋爱,站在风景如画的庐山上,不喊I love you,而是惊天动地大喊I love my motherland!
    浪漫的王小波把情书写在五线谱上,“做梦也想不到我会把信写在五线谱上吧。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不过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呢。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这个身高一米八四的黑脸大汉说,在见不到她的日子里,自己就难过得像旗杆上吊死的猫。这些情书堪称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字里行间跳跃着孩子般的纯真和无法阻挡的诗意。
    1978年,王小波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的贸易经济系商品学专业。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他对当时带有“文革”遗风的文科教育不感兴趣。再加上王小波的父亲在经历了“三反”、“文革”等一系列冲击后,不准孩子学文科,一律去学理科。于是王小波就选择了这所文科大学中仅有的两门理科之一,另一个为经济信息系。
    他提到自己大学生涯的文字不多,十几年后开玩笑式地说过,入学体检的时候“我的肺活量在两千人里排第一,可以长嚎一分钟不换气”。虽然他只上过一年中学,还是12年前上的,但他当时最想考的是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李银河后来回忆,在中戏复试时王小波直言对“郭鲁茅巴”(郭沫若、鲁迅、茅盾、巴金)没有兴趣,而自己最喜欢的戏剧家,是那个时候还显得很冷门的“萧伯纳”。乍暖还寒的气候里,这些坦率毫无意外地让他落榜了,幸运的是中央戏剧学院属于提前招生的批次,并没有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把他录取。人大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他又回到了七八岁时候到处乱跑、打枣、捅马蜂窝的乐园。
    1980年,28岁的大二学生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了。同年,他在一本名为《丑小鸭》的杂志发表了《地久天长》,这是他正式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写得稚嫩而深情,关于两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之间“地久天长”式的情感。小说的女主角最后死于脑癌,这很有可能是王小波初恋故事的投影。最近有人在网上披露说,王小波曾经单恋教育部大院里一个漂亮的年青姑娘,在山西插队时她死于脑癌,这件事即使王小波的家人也毫不知情,王小波本人也从来没有再提起过。
    没有黄金的黄金时代
    人活着总要有个主题,使你魂梦系之。
    ——《革命时期的爱情》
    1982年王小波大学毕业,留在学校教书,和妻子李银河相比,王小波过得并不顺心。
    李银河在王小波大学毕业后不久就离开了中国社科院,她申请到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的硕博连读,但是在王小波这边,政策要求毕业后至少在学校服务两年才能申请出国。一直熬到了1984年,他才来到美国,成为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研究生。对于刚过而立之年的王小波来说,自由精神与金钱名利之间的冲突,开始真正困扰他,那是如此界限分明的阴阳两界,并非仅仅用诗人般的意念就可与之对抗。
    在写给同在美国的好友刘晓阳的信里,王小波说:“我们背井离乡,到这儿来无非为了名利二字。既然为名为利,就说不上清高。既然不清高,就不配要面子。豁出面皮来撞就是了。”和许多早年有“洋插队”经历的人一样,王小波在美国的孤独和挫败感远甚于国内。那个时候他和李银河住在一个两层小楼里,和十几个人分租房子,房间大概有十几个平方,床垫放在地上。他们爱吃披萨,但还是只能吃最便宜的那种。即使如此,他们还是买了两个音响,放着古典音乐。
    虽然王小波的英语词汇量惊人,但他口语几乎为零,当年李银河一个月有400美元的奖学金,还要扣除20美元健康保险。王小波则身无分文,百事不如意。连最简单的英语也听不懂,又没有财政资助,成天惶惶然不可终日,只能从事中国人在美国的传统职业:刷碗。他刷碗一天,挣20块钱。虽然拿钱的时候心情不错,但是一想到这么干,一星期干6天也挣不出学费来,又闷闷不乐了。
    在有阳光的时空里,即使如此捉襟见肘,王小波和李银河还是游遍了美国和欧洲。他们有张照片是挽着手站在草地上,旁边是一口袋拣的苹果,两个人都一脸傻笑。王小波眼中,卢浮宫已经被烟熏黑了;意大利到处是古迹和贼;奥地利和德国没有不守规矩的人;荷兰干净漂亮;比利时又破又烂。他是如此喜欢这些旅程,在《革命时期的爱情》里,王二和老婆在英格兰的一片树林里“享受一个带有雾气、青草气息和寂静无声的性”。同样是《革命时期的爱情》,王二早早就知道“人活着总要有个主题,使你魂梦系之”。在美国的王小波于各种颓然中已经找到了这个主题,那就是写小说。
    在匹兹堡,王小波通过李银河认识了来自台湾的许倬云,挂在许老师名下注册上课。许倬云非常欣赏小波的才华,每个星期三的下午,他和小波都在匹大的办公室里长谈一次。他们聊起各自的经历,经常说着说着就为各自讲述的事而生气地互相拍起桌子。小波讲在中国农村插队的事,对比农民和官僚悬殊的生活差距,他很为农民感到不平,声音越说越高,桌子越拍越响。虽然许倬云一直认为王小波应该把当时创作的《唐人密传故事》写下去,但许倬云后来还是把风格体裁完全与之迥异的《黄金时代》推荐给了台湾《联合报》。这篇王小波前后写了10年的小说,获得1991年《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奖金是25万新台币,比王小波数年的工资还要多。得奖消息上了《人民日报·海外版》,《黄金时代》还被改名为《王二风流记》在香港出版,封面上是裸体的王二和陈清扬,一站一躺在他们“搞破鞋”的云南山林之中。
    1992年1月,他与李银河合著的《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由香港天地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王小波觉得,摆脱体制束缚的时候到了,靠写作能够养活自己了,于是他在1992年9月辞职,专心写作。
    奋力从猪圈出走的猪
    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但你也可以不听。
    ——《沉默的大多数》
    1988年,36岁的王小波刚回国的时候没有去成中国人民大学,李银河在北大做副教授,他就在北大帮闲,在社会学所当讲师。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我老婆当教授,我狗屁不是。哀乐中年,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罢。”三年后,他转入人大会计系当讲师。而在《黄金时代》得了大奖、他辞职后的这一年,第一次真正脱离体制,依然让王小波感到恐慌。他在港台出的书卖得都不太好,情绪很糟糕。他开始异常地对一些琐碎的生活细节感到忧虑,信里他提到刘晓阳的一部丰田车,建议他“其实如果安顿得下,有钱不如买房,买车不值。或者买辆住家车,省得找不着住处”。
    1993年,《三联生活周刊》创办,编辑找到了他,王小波后期的杂文生涯就从这本刊物起步。之所以转写杂文,似乎是写小说并没有真正带给他多大名声,他始终是小圈子里的接头暗号。到1994年他也自嘲过:“提起王小波,大家准会想到宋朝在四川拉杆子的那一位。”
    1995年张元介绍意大利独立纪录片制作人安德烈去拍摄王小波,安德烈拍之前想找点王小波的小说看,但是书店里买不到,因为那个时候王小波的书只在地摊上卖,都是盗版。后来不少人回忆,在个人电脑刚刚在中国内地开始出现的时候,《黄金时代》和古龙金庸温瑞安这些人的小说一起,被组合在一张小小的软盘里,大家都要问:王小波是谁?
    所以,他后来写的一系列杂文比小说相对直露地展示思想,给他带来了一些真正的名声。《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些都成为名篇。在《沉默的大多数》里,王小波以他经典的卡夫卡式的诙谐嘲讽了荒诞的时代:
    “从我记事时开始,外面总是装着高音喇叭,没黑没夜地乱嚷嚷。从这些话里我知道了土平炉可以炼钢,这种东西和做饭的灶相仿,装了一台小鼓风机,嗡嗡地响着,好像一窝飞行的屎壳郎。炼出的东西是一团团火红的粘在一起的锅片子,看起来是牛屎的样子。有一位手持钢钎的叔叔说,这就是钢。那一年我只有6岁,以后有好长一段时间,一听到钢铁这个词,我就会想到牛屎。从那些话里我还知道了一亩地可以产30万斤粮,然后我们就饿得要死。”
    不少人在网上坦承,看过王小波的杂文,但是没有读过显然更加耗费他心血的小说。王小波的杂文里密集出现的那些关键词,比如自由、有趣、参差多态等等,让很多习惯了整齐划一文体的人感到陌生而兴奋。1993年王小波把《红拂夜奔》、《寻找无双》和《革命时期的爱情》三部小说编成《怀疑三部曲》,序言里说“这是一个无趣的世界,但有趣在混沌中存在”。这种混沌,就是王小波孜孜以念的自由。他说起云南那只奋力从安逸的猪圈出走、重回山林的“猪兄”:“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摆脱生活的设置,是王小波在作品里提供的实现自由的路径,虽然他自己也不见得能完全做到。
    1996年李银河去英国,本来王小波想同去,但最后还是忍受着夫妻长期分居的痛苦,送走了妻子。母亲问他为何不走?他说:“去那儿没意思”。母亲知道他不忍心丢下老母亲,因为哥哥、姐姐、弟弟都走了。他很辛苦,晚上写作,白天还有许多事情要应酬。
    杂文给王小波带来了一些相对稳定的收入,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消耗。如果仔细阅读他最后几年的作品,不难发现他几乎已经枯竭。反复提及的作家只有卡尔维诺、尤瑟纳尔、杜拉斯等几个人。他四处写稿,几乎来者不拒,作品发表在《辽宁青年》、《演艺圈》之类的通俗杂志上,显出粗糙重复的痕迹。熟悉王小波作品的编辑李静说,在王小波真正看重的小说发表不出来的时候,他后来交给她的小说“实在写得不怎么样”。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回忆,他明显感觉到王小波越写越为思想繁衍能力的不足而焦虑,而且理性纠缠带给他的是小说的想象力枯竭,作品越来越缺少血肉。在朱伟看来,王小波“死于心力交瘁”。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在京西简陋的出租屋里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额头的伤和屋里的痕迹记录了他最后的挣扎。他没有来得及看到自己的又一成果:就在他去世的那个月,他与张元合著的同性恋题材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在阿根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编剧奖;同年,电影《东宫西宫》入围戛纳电影节。他死后,一场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掀开帷幕,历史如此吊诡,他生前的寂寞与身后的盛名形成了巨大反差。
    2001年左右,西祠胡同BBS上出现了名为“王小波门下走狗大联盟”的讨论版,这个版名来自郑板桥的印章“青藤门下走狗”。鼎盛时的“王小波门下走狗”注册会员有三千多人,大家在网络上痴痴地反复分析王小波作品,又模仿他的风格写自己的作品,一本接一本出书。后来BBS整体衰落了,这些王小波爱好者又挪到豆瓣上开了小站,成员超过三万五千人。“王小波”还是大家的接头暗号,只是接头的人已经不再限于小圈子。王小波豆瓣小组的说明里写的是:“在小波的作品中可以找到我认为在生命中最可珍视的三个元素:智慧、性爱、乐趣。”
    王小波曾说,智慧是一个人活在世上充分享受人的自尊的基础,性是一切美的来源,而趣味是感觉这个世界美好的前提。这大概就是王小波精神家园的通关密码:在此生此世和诗意世界这样的阴阳两界中,他总能自由穿行。
    (本文摘自《文史参考》第60期,作者李静睿,2012年6月出版,定价:10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7:07 , Processed in 0.06973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