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范景中:读罢陈寅恪,不再做文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9 20:4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范景中:读罢陈寅恪,不再做文章
● 范景中   刘悠扬   
  

  口述:美术史学者、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范景中

  笔录:本报记者 刘悠扬

  

  我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可能比较早。原因很简单,我小的时候喜欢画画,后来因为父亲的问题,没有条件画画了。那时候出身不好,在各方面都轮不上,走上一条至少能够自娱自乐的路,就这样开始在书本中寻找乐趣。

  

  初中一年级,我喜欢填词,对“词乐”感兴趣,主动读书从这时就开始了。那时主要读夏承焘先生的著作,还给他写过信。他在民国年间发表过关于“词乐”的论文,我当时读不到,就建议他结集出版,这已经是1965年的事情了。那时候形势并不好,他回信说自己血压高,医生嘱咐说不要多费脑筋。我那时年纪小,还不懂得老先生们面临的压力,“文革”以后才明白那信多么不合时宜。记得在1965年第一期的《文学评论》上,我曾读到夏承焘先生的《诗余论》,“诗余”就是“词”,这个称呼已经对“词”透露出批评的意味,“文革”以后才明白个中意味。

  

  《爱因斯坦和相对论》

  

  影响终生

  

  初中时主动读了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书。我父亲上学时用过的苏联课本,一直在家里保存着,我读来倒是非常认真。上中学时,我自己想学习和钻研的是诗词,另外一个爱好就是读哲学。

  

  到了1978年上大学,经历了抄家、上山下乡。其间,我在农村的最大收获,就是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老师。他是杨成凯,现在在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我俩认识很早,早在上中学时就因为共同的诗词、版本学爱好结识了。“文革”来了,这些爱好都变得不合时宜,彼此的来往便转向别的话题。他是一个数学天才,我下乡以后,用通信方式跟他学习数学。这个收获,不只是一般的解题收获,而是从数学思想上得到的很大收获。这对我的影响相当大,跟我后来的读书经历也有很大关系。

  

  我下乡的地方,有一个很特殊的优势,天津最好的中学的学生都下在那里。很多人都带着好书,大家互相借阅。我也把抄家时保存下来的书带在身边。《莎士比亚全集》、《古希腊悲剧》等,都是在农村读完的。劳动之余,煤油灯下,我也画过《巴黎圣母院》。我们还经常谈威尼斯的事情,一起做数学题,甚至还对局势发表一些“谬论”。对这些东西,还是很向往,希望有一天可以实现梦想。

  

  1975年前后,我读了《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这本书可以说影响我终生。通过这本书,我把以前学过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优缺点,看得很清楚了。

  

  在江南,

  

  找到了贡布里希

  

  进入大学以后,我在北师大哲学系基本没有上课,哲学书却没少读,读得也比较偏。那时我在读塔尔斯基,波兰一个数理逻辑学家。1963年,商务印书馆就出过塔尔斯基的《逻辑演绎科学方法论导论》,读大学时,我一边读他的书,一边做数理逻辑的习题。另外一个是波普尔的书,他的“三个实践”理论刚介绍进来。在那之前,实际上,商务印书馆在上世纪60年代出过一套“资产阶级哲学著作选读”,其中有波普尔关于“人性论”的观点,那是第一次接触波普尔。70年代后期,他的“三个实践”理论通过《哲学研究》杂志被介绍进来,我才开始大量读他的书。

  

  大学时间很短,读了一年就考研究生到了浙江美院。原因很简单,北京诱惑太多。那时西方电影开始在大学里上演,像《根》这样的,觉得安不下心来读书。以前读诗词,对江南的画意一直很向往,再加上下乡在内蒙,在塞北已经生活了八年,于是想去南方的新天地。

  

  去了浙江美院,我在读书上遇到了困惑。一个终生要从事的工作,和过去仅凭兴趣的读书,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同的。我的老师卢鸿基说,艺术的学习主要靠自己。我于是开始摸索一套读美术史的方法,根据要追溯到初中读夏承焘先生时的目录索引法了,读他的著作,同时研究他都读些什么,我很自觉地进入一个版本目录学的读书领域。那时,没有人告诉你美术史该怎么读,该读些什么。循着《牛津艺术指南》这样的工具书,从附录中寻找重合频率最高的书来读。就这样找到了贡布里希,我日后最主要的一个工作。

  

  读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一个新的天地打开了。这跟以前看的美术史截然不同。我找到杨成凯,游说他合译《艺术故事》。这是我美术史工作的起点。我心里想着中国美术史,可是从外国美术史入手,想做一个迂回的尝试。后来的读书,我主要是读波普尔和贡布里希,他们也是我的工作。

  

  钱锺书和陈寅恪

  

  的“琐碎”

  

  毕竟是学诗词出身,我对中国的旧学一直念念不忘。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主要读两个人,一个钱锺书,一个陈寅恪。这两个人对我后来的学术研究影响非常大。钱锺书的《管锥编》一出版,我就开始读了。之前我在50年代的《文学研究》上读过他的《论通感》,还读过他的《宋代诗人小传》,这实际上是他在《宋诗选》中给每个诗人写的小传。读钱锺书的文章,我觉得非常愉快。

  

  此外,就是读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不能再写文章了。觉得自己功力、学力都不够了,没有资格再写东西。之后,我很少写文章,基本上不敢写书。陈寅恪先生写这书的时候已经目盲了,他引用的文献,能否给出更好的版本?从这个问题入手,我开始陆续为《柳如是别传》做一个补充性附录的工作。后来,我跟我夫人出的两本书,《柳如是集》和《柳如是事辑》,就是这个工作的结果。

  

  有人批评钱锺书太“琐碎”,钱锺书也曾批评陈寅恪“琐碎”。很有意思,这俩人都得到了“琐碎”的评价。我却不这样看。我读钱锺书,他的书确实非常琐碎,可是一旦站开一个距离,会发现这些琐碎的东西组成了一个新的知识宇宙。我并不认为钱锺书的理论水平多么深刻、多么高明,但他在用他琐碎的知识建立一个新的知识结构上,我觉得了不起。读陈寅恪是另一番趣味,当他把无数琐碎的东西组织在一个历史的长卷中时,这些琐碎仍然有它熠熠耀彩的光芒。可是现在的学者欠缺的,恰恰就是琐碎。这让我产生一个奇异的感觉,如今论道著作不少,论学著作太少。所差的不是理论,而是真正的学问。

  

  读书人要给自己

  

  打“警惕针”

  

  我写过这样的话,如果我们读了钱锺书的《论通感》还觉得不过瘾,可以读一下贡布里希的《艺术与错觉》。你会发现,贡布里希三言两语把通感说得非常深刻;可是钱锺书在《论通感》中谈到的通感现象,给人的艺术感受的给养,也是别人书中得不到的。所以,读书经常需要克服自己身上过激、偏颇的见解,还有知识上的盲点,这是读书人需要给自己打的“警惕针”。

  

  一方面做着西方美术史工作,另一方面读钱锺书和陈寅恪,还有线装古籍,也是我长年不离的。实际上我读书非常杂,但主线就是这三条,像《艺术的故事》,我自己读了不会少于15遍。我经常告诫自己,在学术上不要赶时髦,读书也如此。

  

  有一个人的书,我是不读的,就是海德格尔。我读不懂,觉得晦涩。其他人的著作,也有许多留下一些印象。有一本书,是两位年轻人写的,克里斯和库尔茨的《艺术家的传奇》。这是研究艺术家绕不开的一本书,论述得又非常广阔。最近,广州美院的邵宏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他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翻译出来,作者是美国的克里斯特勒,20世纪研究文艺复兴的大师。这本书翻译难度非常大,邵宏给出了一个完整译本,对于国人认识文艺复兴有非常大的帮助。

  

  与其写书,不如译书

  

  在西方美术史领域,很多重要著作尚未翻译进来。中国美术史相对其他学科,确实比较滞后,但近年来也发生着一些变化,特别是2000年以后。比如对于文人画的研究,广州美院的黄专和深圳画院的严善金享写过一本书,《文人画的趣味、图式与价值》,把文人画研究的视野、角度给出一些崭新的看法。前两年,中国美院一位博士万木春研究晚明文人李日华,他的博士论文《味水轩里的闲居者——万历末年嘉兴的书画世界》水平相当高,这本书也已出版。还有我的博士生董捷,他的博士论文《湖州版画的批评研究》,不论理论还是方法,都是中国版画史研究的突破性成果。

  

  之所以取得这样的进展,有一个很大的原因,与西方美术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被介绍到内地有关系。读完陈寅恪之后,我对自己有一个评价,与其写书,不如译书,读者可能更能受益。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太残缺不全,最好的读书年华都被历史风尘淹没。也因此,我对书籍一直抱着感恩的态度。

  

  我最近还想重读《微积分概念史》,这是上世纪70年代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翻译的,它教会了我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事物的连续和分离这对矛盾。当我用分离的语言概念来捕捉连续的绘画时,会遇上很多问题,考虑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微积分概念史》。数学对我的美术史研究影响很大,但只是一个方面。我还经常思考中国文明对于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我认为是人对于艺术的感受力,而这是从诗词和中国山水画来的。

  

  一想到这30年,最大的感受是学术氛围越来越自由,正因为有了这个背景,我们才能安心读书,研究点学问。展望未来,大概30年以后,我们可能有希望继续出现像陈寅恪、钱锺书这样的大师。如果说到遗憾,陈寅恪在国外呆了10年左右,他从不为学位读书,而是为学问、知识去读书,用西方人的话来说,他是为黄金般的智慧去读书,现在人们读书越来越功利,这恐怕是想起来让人遗憾的事情。

  

  人物简介:

  

  范景中,1951年11月生于天津。先后任《美术译丛》和《新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馆长、出版社总编等职。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美术史、美术史学史、中西美术交流史研究,以译介西方美术史专著著称。矢志不渝地向中国美术界乃至整个学界介绍贡布里希其人其书,意义深远。作为一位贯通中西的学者,他却创作旧体诗,用古文写作,自称最喜欢中国文人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4:54 , Processed in 0.15469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