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11|回复: 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的书法艺术成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1 11:1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毛泽东的书法艺术成就

2010-05-18  中国青年网

·

·
·
·
·
·
·
·
·
·
·
·

  “与诗相称,似乎适宜”
  1910年以后,中国出现了三位对草书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书法家,一个是于右任,他规范了草书的字型;一个是林散之,他刷新了草书的面貌;一个便是毛泽东,他由于特殊的政治地位,极大的个人天赋,突出的书法艺术实践成就,重兴了草书艺术,承继了重绝之学。
  就书法艺术而言,最能代表一个人艺术成就,并能最好表达艺术家个性的,莫过于草书。古人有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换言之,书法艺术的本质是表现个性。梁启超讲过:“个性的表现,各种美术都可以,即如图画、雕刻、建筑,无不有个性存在乎其中,但是表现的最亲切、最真实,莫如写字。”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集大成者是草书,他对书法艺术最伟大的贡献也是草书。
  汉字书体有篆、隶、楷、行、草。从审美角度讲,篆古、隶静、楷端、行逸、草意。其中,草书是最具表现力的书体。由于草书较其他四种书体更具有抽象的线条点画要件,更有可能脱离实用性,艺术创造空间较其他四种书体要大得多,更能抒发人从自然、社会中获得最强烈的情感,更能表现人在生命旅途中生成的最鲜明的个性,更能张扬人的生理和精神上的最鲜活的生命力。所以,草书作为书法艺术,要比其他四种书体更能满足创作者表现个性的需要。专家们普遍认为,书体是由篆而隶、而楷、而行,在隶和楷的发展主线之旁,又各有一条副线,这就是草书。隶书之旁的叫“章草”,楷书之旁的叫“今草”。汉字这一演变、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的发展过程,如果算上象形文字,这个发展脉络就更清楚了。这是前人为了书写更加便利而不断改革创新的结果。由基本形态呈圆型的篆发展成为基本形态为长扁形的隶,由隶发展成为基本形态为正方形的楷和章草,由楷发展成为动感大增的行,由行发展成为跌宕起伏的今草,甚至于千变万化、不见字行的狂草。
  狂草出现于唐代,成为一种不脱离汉字字形而又最大限度地超越汉字实用性的一种书体,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恣肆、开张、超迈的书法意象,表现出更加真实的自我个性。杜甫《饮中八仙歌》赞张旭草书:“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诗僧贯休也有诗赞怀素草书:“我欲山为墨兮磨海水,天为笔兮书大地,乃能略展狂僧意。”
  有宋以降,书家辈出,但宋代的草书艺术创作成就远逊于魏、晋、唐。草书作品最具个人风貌的是黄庭坚,草书创作以理智和学养营造狂草的形式感,被称为“理性的草书”,其贡献在于为狂草的创作开启了一扇法门。
  元、明时代,书法艺术以复古为创新,并出现了“馆阁体”,对草书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反作用力。赵孟在草书的艺术创作中,承继二王,却没能超越“二王”。元代的另外几位大草书家,如鲜于枢的草书虽有创新,但也大都来自晋法,缺少时代性的突破。明初书坛所谓“三宋”、“二沈”,仍然走晋帖的老路,没有发展。倒是祝允明、文征明、王宠几位大书法家,采用不同方法,为打破“馆阁体”,振兴明代书法艺术做出了贡献。明代书法集帖学之大成者是董其昌。他直追晋唐,开宗立派,对清代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还有明末书法家王铎,善写草书,“以力为主”,“能解章法”,从而弥补了董其昌们的不足,他对草书艺术的贡献在于此。可惜的是,王铎生不逢时,他的草书直到清末才受到康有为、吴昌硕等人的称赞。
  清乾、嘉始,考据学风大起,书法界“碑学派”应运而生,篆、隶、楷书体有了极大的发展,而帖学式微衰落,帖学一脉之草书也一蹶不振。此后逾百年间,没有出过真正的草书大家,草书几成绝学。
  1910年以后,中国出现了三位对草书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书法家,一个是于右任,他规范了草书的字型;一个是林散之,他刷新了草书的面貌;一个便是毛泽东,他由于特殊的政治地位,极大的个人天赋,突出的书法艺术实践成就,重兴了草书艺术,承继了重绝之学。这就是毛泽东书法的历史地位及其贡献。
  毛泽东早期的书法得力于钟、王,在汉魏、隋碑、章草、晋唐楷书等前人碑帖上皆深得裨益,为自己的书法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在“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奔腾急,万马战犹酣”的峥嵘岁月,还是在“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的和平年代,毛泽东在每一个时期都不曾停止过自己的书法实践,时常披览碑帖,挥笔习书。事实上,毛泽东正是把书法艺术当做毕生的追求,而且追求得那么认真,那么执着,那么富有情趣。
  毛泽东一生书体、书风、书貌多变,其书法成就在于草书,这也是他对中国书法艺术最卓越的贡献。毛泽东的草书艺术出于张旭、怀素,采千古遗韵,融百家精神。尤其是中年之后,形成了独到的个人风格:汪洋恣肆,跌宕起伏,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法度严谨,结字神奇,俏俊飘逸,行笔如神,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毛泽东书法不物成规,有着极其鲜明的创新意识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师古人而不拘成法,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根植传统,博大精深;推陈出新,独领风骚,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书法作品和无与伦比的审美特征,是中国书法史上一座巍峨耸立的丰碑,被誉为“毛字”、“毛体”。可以说,毛泽东书法洋溢着无与伦比的才气、豪气、灵气、霸气、神气,可谓一气呵成,气贯长虹,令人叹为观止,敬之仰之。欣赏毛泽东书法,我们能感受到龙蛇飞舞、大气磅礴、豪放酣畅的书法艺术之美,更能感受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睥睨天地、独领风骚的伟人风范。
  毛泽东一生没有评价过自己的字。但是,他认为自己的字“与诗相称,似乎适宜”。毛泽东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雄视古今的重要地位,由此我们可以领略他本人对自己书法艺术的认识。美国人R·特里尔写过《毛泽东传》,在这本被誉为“世界关于毛泽东的最重要的著作”中,特里尔写道:“他(指毛泽东),更是一个诗人和艺术家。他的诗词想象丰富、气魄宏大、寓意深刻;他的书法汪洋恣肆、任意挥洒、自成妙趣,将他列到中国最杰出的诗人和艺术家行列是毫不逊色的。”
  -赵学勇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1:13:17 | 只看该作者
毛泽东8岁进私塾,对毛笔字的书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此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而成为当代书法巨匠。早期的书法艺术即得力于钟王,在汉魏、隋碑、章草、晋唐楷书等前人碑帖的基础上下了较深的功夫,为他一生的书法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在指挥中国革命各个战略阶段之余,一直不忘他的书法实践,时常披览碑帖,从江西根据地到延安,毛泽东身边别无长物,却一直把晋唐小楷等他阅读临写过的法帖带在身边。他的书法成就在于狂草,来源于张旭、怀素。中年以后,形成了独到的个人风格:汪洋恣肆,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他的字,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
  看他的草书,视线不由自主地受到牵引,随着他草书的线条、用笔,时紧时密,时快时慢。笼罩在他草书制造的“气场”中,就像在现实生活中被他的伟人风范所吸引一样。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来到江西永都县,贺子珍和父亲知他喜欢书法,习惯用毛笔起草文件和书写文稿,就经常给他购买笔墨砚纸准备着。毛喜欢用毛笔和铅笔。在江西和福建作调查和记录时他大多用铅笔,而起草文凭、书写材料时则一律用毛笔。毛对毛笔及墨、砚、纸“文房四宝”特别爱护珍惜。他常说:“我用‘文房四宝’要打败国民党四大家族”。
  贺子珍也喜爱书法,她写得一手清秀俏丽的好字。她也非常喜欢毛泽东的书法,两人在江西结婚时,贺亲手做了一个多用挎包送给了毛。这个挎包用江西农村整幅蓝土布缝制,挎包有好多个用来装文房四宝的口袋。这个挎包跟着毛泽东走南闯北,他交待警卫员陈昌奉:“我到哪里,不吃饭、不洗脚也要先把‘文房四宝’摆放好,随时让我工作学习。”除了批阅文件,撰写文章,毛泽东一有空,就会抓紧时间练习书法。他说:“习练书法是很好的休息,是积极的消遣娱乐,也是养神健脑健身之法。”也难怪毛泽东特别喜欢这个快捷又实用的挎包了。
  贺子珍经常和毛泽东一起切磋书法艺术,毛说:“字要写得好,就得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炼;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毛主张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完全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收,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特点,要能适用,雅俗共赏,才能引人入胜。
  正如此,毛泽东学习书法过程中,研究学习的范围很广。红军长征时期他在遵义县北的娄山关,见一刻石碑上刻的“娄山关”三字不仅写得苍劲挺拔,而且石工刻得也如眼前峻峰峭壁,堪称佳作。毛在这块石碑前停留良久,感叹再三,他反复揣摩,不断用手比划运笔,嘴里说着:“可惜这碑不知出自哪朝哪代哪位名家之手啊!”他问陈昌奉等“‘娄山关’刻碑做什么呢?”同志们答不上来。毛泽东解释说道:“关乃要塞重地,是出入的通道,因此常以碑柱碑石为界,区分和标志地名”。还有一次部队到武夷关,在一座庙里见到许多书法造诣很高的碑文,毛也抽空研究它们。他说:“中国的庙宇也是书法胜地,许多古庙都有很有价值的书法作品,称得上是书法艺术的宝库。”
  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同志都深深感受到,毛不仅自己酷爱书法,也非常希望大家都认真学习书法。他很关心大家的学习和习字。不少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调到前线或外地工作之后,给主席写信,毛泽东都要评价他们的字。他常常对身边的人说,谁的文化提高了,谁的字写得好了。
  的确,毛泽东一生都没有和“文房四宝”须臾分开,他的书法造诣堪称一代大家。
  毛泽东的著作甚丰,惟对书法艺术的见解,却没有专门论述。但从他平时谈论书法的一些言论之中,还是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
  这些书法理论,是毛泽东从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总结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毛泽东书法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代可谓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多为楷书,字体工而有力,有些写得特别工整。
  1921年 到1949年,可谓第二阶段。在建党初期,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他运筹帷幄,为使机要人员传达准确迅速无误,他起草的文电多是行(书)而不是草。三十年代字体清秀,字形略长,上下自左向右略有倾斜。1941年以后变为自右向左略有倾斜,如1941年致毛岸英、毛岸青的信及其前后起草的大量文电等。
  1949年进北京以后,可谓第三阶段。这时,情况变了,条件好了,毛泽东除起草公务活动的文电外,还写了一千多封回复亲朋故旧和素不相识的群众的信。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字越写越好,越写越草。然而,他的复信是视对象而别的,给高级民主人士、老先生、科学家、教授等的书信多为草书,有些写得非常之草;反之,对文化程度低的人,字都写得比较清楚工整。
  毛泽东的书体,从学生时代到五六十年代有很大变化,这和笔有关系。新笔写的字笔锋更明显更突出。但主要还是他的功力和字体有变化。要观察毛泽东字体的变化,除从总体上看,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看他的签名。1943年以前“毛泽东”的“毛”字一般都是从上面下来,再这么一转,一笔写成。1943年以后,“毛”字写成四笔,先点三点,然后再竖弯勾。到1948年、1949年,又变了,从1948年2月他修改中央一个文件时写的几封信到1949年9月给宋庆龄或任弼时的信,“毛泽东”三个字中,“毛”字变化不大,“泽东”二字变化则很大。
  50年代以后,毛泽东的字变得非常之好看,这和他那时的练字有关系。
  进城以后,毛泽东的工作虽仍然十分繁忙,但客观条件比进城前好多了,可以看到历代书法家的碑帖,当时中办秘书室就专门为毛泽东购买书籍、收集字帖,收有各种碑帖达数百部。50年代毛泽东休息时书写了数百首古诗词,一首诗往往书写五六次,六七次,甚至十来次。他作诗词也多是书写许多次,且多为草书。毛泽东的书法最好的时期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例如他书写的诗词,给华罗庚、章士钊的信件等,都非常之美。看毛泽东手迹称得上是一种享受,看过后还是想看,每看一遍都受启发。毛泽东的书法深受读者们的喜爱。
  一、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他说:“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划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你看,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中国的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呀!”
  二、字要骨神兼备。他指出:“人有像貌、筋骨、精神,字也有像貌、筋骨、神韵。”因此,临帖,“最初要照原样写,以后练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他说,“字和人一样,也有筋骨和灵魂。练久了,就会找到筋骨,写出神韵。”所谓筋骨,是字的形貌、气势和力量;所谓灵魂,是字的内质、神韵。古人的字,一般地说,北碑尚骨,南帖尚神。毛泽东则主张骨神兼备。
  三、既广采博取,又独具风格。毛泽东说:“学字要有帖,学好后要发挥。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才能引人入胜。”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1:13:47 | 只看该作者
毛泽东(1893-1976)



致吕超
    毛泽东作为伟大领袖的形象盖过了其他的一切,或者说,他在其他方面的造诣,与他伟人形象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他精书法,是中国当代的书法巨匠,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毛泽东的书法采千古之遗韵,熔百家于一炉,龙蛇飞舞,俏俊飘逸,大气磅礴,豪放酣畅。
    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家。8岁进私塾,对毛笔字的书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此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而成为当代书法巨匠。早期的书法艺术即得力于钟王,在汉魏、隋碑、章草、晋唐楷书等前人碑帖的基础上下了较深的功夫,为他一生的书法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在指挥中国革命各个战略阶段之余,一直不忘他的书法实践,时常披览碑帖,从江西根据地到延安,毛泽东身边别无长物,却一直把晋唐小楷等他阅读临写过的法帖带在身边。他的书法成就在于狂草,来源于张旭、怀素。 中年以后,形成了独到的个人风格:汪洋恣肆,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他的字,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看他的草书,视线不由自主地受到牵引,随着他草书的线条、用笔,时紧时密,时快时慢。笼罩在他草书制造的“气场”中,就像在现实生活中被他伟人风范所吸引一样。
    研究毛泽东书法的李树庭先生最早在互联网上推出《书家毛泽东》,展开对毛泽东的书法实践.书法风格.书体演进.书法形式,以及他作为书法家的知识基础等进行了多侧面的透视和探讨,以翔实可靠的资料和较厚实的书法理论,自然流畅的文笔和朴实清新的观点,并附以不可多见的毛泽东手迹 ,为读者展现出毛泽东书法的形成.发展的纵向轨迹和横向风貌。本页制作也参考了李树庭先生的一些研究成果,在此向李树庭先生表示诚挚谢意。 附录:《毛泽东与书法艺术》
转自新华网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感情,书法是他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年轻的时候起,毛泽东便在书法领域耕耘和求索,至老而不倦。     1910年毛泽东考入湘乡东山书院(东山高等小学堂),他常临摹王羲之《十七帖》和学院附近东台山凤凰寺所藏清代湘乡书法家萧礼容碑,字字写得很有功力,尤以
草书为精妙。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有一句口头禅:“字要写得好,就要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     现在还保存着的一张毛泽东还书的便条,是他16岁时写的,用笔严谨,而又有开拓,可知那时他已有相当功底。他进入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后,作了一篇文章,叫《宋襄公论》。国文教师谭咏春阅卷时批道:“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视全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这个年轻人确似有“仙骨”,文章固然可取,又用楷书写就,工整秀丽,故当时师生们誉他的文和字为同学中之“两绝”。现在还保留着的毛泽东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写的一篇作文的手迹,题目叫《商鞅徙木立信论》,用的也是丝毫不苟的小楷,一气呵成,笔笔遒劲。     1913年10-12月,毛泽东在湖南第四师范学校读预科时,留下了一本笔记。前11页是手抄的《离骚》和《九歌》,后36页冠名《讲堂录》。从这些墨迹看,这个时期,毛泽东深受晋唐楷书和魏碑的影响,既潇洒飘逸,神采飞扬,又古拙可爱,质朴自然。     战地喜获《三希堂》     1927年11月,毛泽东上井冈山,在江西宁冈县砻市创办了第一个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笔墨纸张比较缺乏,有一次,一个学员提出用柳枝烧成炭可以写字,毛泽东在青石板上试了试,软硬适度,写出来的字还挺清晰。毛泽东满意地说:“倒真像墨笔哩!”他说,“敌人越是封锁,大家的办法就越多。看,封锁得同志们用木炭树枝当笔,在地上、石板上、沙滩上写字。这种笔墨纸张是用不完的。”     毛泽东走到哪里都在研究学习书法。红军时期他率部转战到贵州遵义县北娄山关时,见一石碑,上刻“娄山关”三个红漆大字,便问陈昌奉等:“娄山关刻碑干什么?”许多人回答不出,他便解释说:“关乃要塞重地也,是出入的通道,常以碑柱碑石为界,区分和标志地名。”之后,他向大家介绍了“娄山关”三个大字的特点和价值。他赞扬这三个字写得苍劲,像峻峰那样挺拔屹立,运笔如飞。工匠石刻也非常精美。他还反复揣摩,不断用手在笔画上临摹运笔走势,不时感叹:“可惜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这碑又修建于何代。”     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一套晋唐小楷一直带在毛泽东身边。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写字,并且经常阅览法帖。当时延安的老百姓知道毛泽东喜欢写毛笔字,为表示对他的敬意,特地用一块古砖刻磨成一方砚石,送给毛泽东。可惜,这方砚台在后来转移时丢失了。这个时期,毛泽东的书法创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以行草为主,用笔恣肆,刚劲挺拔,大气磅礴,形成了个人的独特风格。     1937年平型关大捷后,一位青年作家奔赴延安的途中,从被日军炸毁的废墟中拾得四册名著及《石索》、《三希堂法帖》各两卷,如获至宝。他不辞辛苦,带到了延安。一天,素有“长征才子”之称的朱光和那位青年作家谈得投机,便引他去见毛泽东。毛泽东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见如故,殷勤款待。青年作家感动不已,便将自己挎包中那辛辛苦苦背到延安的“宝贝”一股脑儿掏了出来,欲赠毛泽东。毛泽东喜出望外。不料一旁的朱光手疾眼快,一把将书夺了过去。“见面分一半!”朱光面无愧色。“谁说应该归你?……”两人互不相让。青年作家连忙调停,结果是平分秋色。毛泽东得到了两册名著和《三希堂法帖》。     博览群帖取精华     在毛泽东丰泽园故居的书房里,至今仍然存有毛泽东读过的大量字帖和书籍。其中有规整秀丽、形意翩翩的汉代隶书,又有妍美流畅的“二王”法帖;有厚重雄劲、气势磅礴的楷书墨迹,也有逸势奇壮、应手万变的“狂草”,还有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的宋徽宗“瘦金体”法帖;不但有中国历代名家的墨迹、法帖、碑文拓片,还有中国历代书法理论著作。因此,毛泽东可以说是“神游书海目览千帖。”     1949年,毛泽东阅读法帖更多更勤了。二十来年的时间里,他读过的帖约有近四百种。“二王”帖及孙过庭、怀素的草书帖,是他时常披阅的。他在访苏的短暂而紧张的日子里,也未忘随身带几本《三希堂法帖》。《三希堂法帖》为清乾隆时期搜集刻印。乾隆皇帝得到晋书法家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鹮《伯远帖》珍贵墨迹三种,很是欢喜,名其收藏处为“三希堂”。乾隆将这三种法帖与内府收藏的自魏晋至明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三百四十余件,各种题跋二百余件,汇集刻印,而以《三希堂法帖》命名。这是我国一部书法巨制。1958年,毛泽东请田家英向故宫博物院“借阅那里的各种草书手迹若干”,其中就有《三希堂法帖》。     毛泽东读帖不重版本是否珍贵,而着眼于分析各家的长短,体其风貌,察其用笔、结构、章法等,吸取其精髓,以丰富自己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中,毛泽东最喜爱的是草书。而在草书中,毛泽东又最喜欢怀素。毛泽东对怀素的《自叙贴》、《论书帖》、《苦笋贴》等百读不厌,爱不释手。1974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访华时,毛泽东在书房里接见了他。亲切交谈之后,还特地赠送给他一本自己喜爱的《怀素自叙帖真迹》,大平正芳十分高兴。     如果拿毛泽东的草书和怀素的《自叙帖》相比,我们不难看出,其中很多字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田家英就认为:毛泽东的书法,特别是草书,和怀素《自叙帖》有相同的地方:一是笔画都较细圆;二是字形都较大;三是在大草的布局上,都采用了行行逶迤、翩翩恣肆的写法;四是“神”上很相似。毛泽东热爱怀素的狂草,但他又不拘泥于此,勇于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家的“毛体”,正如他常对秘书所说的那样:“如果每个人写的字都和字帖或是某人的字一模一样,那书法就停滞不前,没有发展了。”     毛泽东书法的造诣,固然是他转益多师的结果,同时也和他善于从生活中吸取美的营养分不开。诗人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一诗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毛泽东早在1937年就与朱光等人说过:杜甫这段话说出了舞蹈、戏剧等艺术与书法艺术相通,是至理名言。那时毛泽东曾表示想看朱光表演莎士比亚的名剧《奥赛罗》,以便用戏剧艺术来丰富自己的书法。   骨神兼备成一家     毛泽东的著作甚丰,惟对书法艺术的见解,却没有专门论述,因而无法窥其见解的全貌。但从一些片言只语中,还是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     一、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他说:“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划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你看,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中国的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呀!”     二、字要骨神兼备。他指出:“人有像貌、筋骨、精神,字也有像貌、筋骨、神韵。”因此,临帖,“最初要照原样写,以后练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他说,“字和人一样,也有筋骨和灵魂。练久了,就会找到筋骨,写出神韵。”所谓筋骨,是字的形貌、气势和力量;所谓灵魂,是字的内质、神韵。古人的字,一般地说,北碑尚骨,南帖尚神。毛泽东则主张骨神兼备。     三、既广采博取,又独具风格。毛泽东说:“学字要有帖,学好后要发挥。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才能引人入胜。”     这些书法理论,是毛泽东从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总结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毛泽东书法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代可谓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多为楷书,字体工而有力,有些写得特别工整。     1921年到1949年,可谓第二阶段。在建党初期,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他运筹帷幄,为使机要人员传达准确迅速无误,他起草的文电多是行()而不是草。三十年代字体清秀,字形略长,上下自左向右略有倾斜。1941年以后变为自右向左略有倾斜,如1941年致毛岸英、毛岸青的信及其前后起草的大量文电等。     1949年进北京以后,可谓第三阶段。这时,情况变了,条件好了,毛泽东除起草公务活动的文电外,还写了一千多封回复亲朋故旧和素不相识的群众的信。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字越写越好,越写越草。然而,他的复信是视对象而别的,给高级民主人士、老先生、科学家、教授等的书信多为草书,有些写得非常之草;反之,对文化程度低的人,字都写得比较清楚工整。     毛泽东的书体,从学生时代到五六十年代有很大变化,这和笔有关系。新笔写的字笔锋更明显更突出。但主要还是他的功力和字体有变化。要观察毛泽东字体的变化,除从总体上看,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看他的签名。1943年以前“毛泽东”的“毛”字一般都是从上面下来,再这么一转,一笔写成。1943年以后,“毛”字写成四笔,先点三点,然后再竖弯勾。到1948年、1949年,又变了,从1948年2月他修改中央一个文件时写的几封信到1949年9月给宋庆龄或任弼时的信,“毛泽东”三个字中,“毛”字变化不大,“泽东”二字变化则很大。     50年代以后,毛泽东的字变得非常之好看,这和他那时的练字有关系。     进城以后,毛泽东的工作虽仍然十分繁忙,但客观条件比进城前好多了,可以看到历代书法家的碑帖,当时中办秘书室的陈秉忱就专门为毛泽东购买书籍、收集字帖,收有各种碑帖数百部。50年代毛泽东休息时书写了数百首古诗词,一首诗往往书写五六次,六七次,甚至十来次。他作诗词也多是书写许多次,且多为草书。毛泽东的书法最好的时期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例如他书写的诗词,给华罗庚、章士钊的信件等,都非常之美。有一位朋友对我说,看毛泽东手迹是一种享受,看过后还是想看,每看一遍都受启发。毛泽东成了深受读者喜爱的现代书法家。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1:14:42 | 只看该作者
论“人民日报”报头题词<IMG title="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alt="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src="http://s6.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d6e4bef5"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6.sinaimg.cn%2Fbmiddle%2F5d7e678dh64cbd6e4bef5" real_src="http://s6.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d6e4bef5">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书法史。几千年来,书家辈出,不同书体风格,不同流派书法作品浩如烟海,各领风骚。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书法艺术宝库中,毛泽东书法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毛泽东的题词,是毛泽东书法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题词书法多半是在建国以后书写的,这个时期从政治上说,建立了新中国,对于书家毛泽东从此结束了马背书法家的境况,有了较好的环境和条件,也有一定的精力和时间系统研究书法了,是毛泽东书法历程中最辉煌最具代表性的书法艺术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在日理万机的同时潜心研究历代书法碑帖,以领袖的风范纵情挥洒,精品叠出,是毛泽东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至尊之上的无上境界。毛泽东书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同他的名字一起,与天地同在,与日月生辉。
    “毛体”书法艺术最常见、国人最熟悉的受众最多的是各种报刊题字、大学校名题名及毛泽东诗词书法,如<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等,所题大学校名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等等;另"向雷锋同志[url=]学习[/url]"、"为人民服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等等经典词语题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毛泽东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其影响之广,价值之高、威力之大前无古人后难来者。
    单就“人民日报”四字行书报头题词来看,那种雄放大气、挥洒自如、潇洒险峻、大小有致、高低错落、跌宕起伏笔势飞动的书法作品,随意挥洒却又韵律极佳字字精美,自由抒情,有音乐的旋律。无论是字的结构,章法、用笔尽显领袖风采,真乃千古绝笔,至尊至极,精品中的精品,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凝聚着振奋着亿万中华民族的心。
    从书法理论来看,古人云“字无定形”,“会通于意态之际”。字随布局需要,时而高耸挺拔,时而大小相间跳荡险绝,疏密有致;显著个性特征的章法,画面的布局谋篇;毛泽东运用得到了极致。现代草书大家沈鹏先生评价毛泽东书法语:---汪洋恣肆、纵横捭阖的气概,着眼总体战略而不拘泥一城一地之得失,-----都是足以垂注后世的珍品。”然而,毛泽东在这四字中无一字又不精雕细刻。
   让我们深入、细致品味这幅题词,单就一个“人”字而言,您看,“人”字顶天立地,昂首挺胸,极目远方,坚实的一双脚板,稳稳得站在大地之上,更让你感到正在阔步向前,所向披靡,隐约听到向人类宣布,“我来了”。这不是作者有意的拟人写法,更不是作者煞费苦心的创作,这也不是巧夺天工的有趣巧合,而是自然天成,非常自然的流露在伟人毛泽东的笔端,也只有伟人毛泽东才能浑然天成。看到这个“人”字你就会自然的隐约听到六十年前十月一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人民发出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的铿锵声音,一抹东亚病夫的耻辱,中华民族从此屹立在世界东方之林。书法界无不认为,毛泽东的书法无不体现在作为政治家一生革命实践的辩证哲理之中。
    人、民二字一大一小合起来为众,这又让我们隐约看到领袖毛泽东在延安抗大的讲台上、在天安门城楼的国庆大典上、在武汉畅游万里长江上挥手指引他的人民,勇往直前,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毛泽东的每一幅字如诗、如画、如诉、如歌,毛泽东的字之所以如此,归结到一点“字若其人"这句至理名言在毛泽东其人、其字体现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他指出:“人有像貌、筋骨、精神,字也有像貌、筋骨、神韵”。说得何其深刻。人如此,字以如此,什麽样的人写出什麽样的字,静观毛泽东的字与他那伟岸的相貌、风采,伟人的风范、气质一样,何其相似,大气磅礴,震惊四海,无不敬畏三分,极具震撼力。毛泽东是二十世纪中国大地上崛起的世界伟人,他具有过人的大智慧,远见卓识大视野,所向披靡的大英雄气概,善于驾驭历史进程的雄才大略。尽显在他那五、六十年代的书法之中.所以我们欣赏毛泽东的字时,首先要联系到他本人,结合起来,才能深刻体会到毛体书法那气势宏恢,神韵盎然,跌宕起伏、如行云流水的外在形态以及极其丰富的内涵。欣赏字如此,写字以如此。
    最近与朋友相聚,要我写几幅报头题词品赏,随整理一下贴出来献给两会,供网友们赏析、点评。以了却春节前我对网友的承诺。
<IMG title="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alt="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src="http://s2.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da6c98c1" real_src="http://s2.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da6c98c1">
<IMG title="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alt="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src="http://s10.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ddb44b09" real_src="http://s10.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ddb44b09">
<IMG title="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alt="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src="http://s14.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e0582bbd" real_src="http://s14.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e0582bbd"> <IMG title="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alt="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src="http://s1.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e212fe60" real_src="http://s1.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e212fe60">
这五幅报头题词只有“光明日报”临的较好,其余四幅均不理想,仅说人民日报四字,不厚实、人字上部短、细了,欠顶天立地之感觉,日子偏上,报字反旁上提拉远了---其余请对照原帖自评。不要客气,只为共同提高,传承毛体书法。
<IMG title="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alt="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src="http://s10.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e5e32fa9" real_src="http://s10.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e5e32fa9">
<IMG style="WIDTH: 319px; HEIGHT: 528px" title="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alt="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src="http://s6.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707aca7f45e5" width=317 height=511 real_src="http://s6.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707aca7f45e5">
<IMG title="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alt="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src="http://s14.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ec6e83bd"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14.sinaimg.cn%2Fbmiddle%2F5d7e678dh64cbec6e83bd" real_src="http://s14.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ec6e83bd">
这三幅题词远好于报头题词,“发展体育运动---”为最佳,仅质字稍小点。其余请对照原帖自评。不要客气,只为共同提高,传承毛体书法。对于以前作品,亦如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7e678d0100btyt.html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1:16:44 | 只看该作者
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

陕西省毛泽东书法研究会副会长 王根权/文

2009年06月12日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最为敬重的领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而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毛泽东以其渊博的知识和博大的胸怀于书法方面的成就那是无人能够与其伦比的。他为中国书法所留下的珍贵而丰富的知识遗产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传承的。我们要学习和传承,首先必须先解读。要解读就必须找到解读的锁钥。只有找到了这把锁钥,我们才能打开这座书法艺术宝库。打开了这座书法艺术宝库,才能从中汲取,才能从中领略他的书法艺术思想,感悟他的书法艺术成就。从而更好地学习和传承他的书法艺术遗产。

  什么是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从哪里发现和寻找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呢?真是应证了李煜的那一著名诗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澜珊处。”近期拜读了舒关先生《毛泽东与舒同谈书法》[①]一文,使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1959年,毛泽东先后六次来到济南,有一次舒同陪毛泽东去看郊外一座古寺,那里留下一些古人墨迹,两个人又侃起来。舒同问:‘主席,您的书法墨宝,中国人到处都可看见。您把草书书艺推向了一个划时代的高峰,堪称中国近代狂草第一人。’毛泽东沉思后回忆道:‘我练字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21年以前,打下书法基础;第二个阶段是建党后到抗战爆发,由于流动性和严酷斗争环境,留下的作品不多;第三阶段是1938年到1949年,我用文房四宝打败了国民党的四大家族;第四阶段是进北京城后,全国人民兴高采烈,我的书法也就欢快飞动了。’”

  我们凭什么认定这段话就是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呢?理由有以下五点。

  首先,这段话是毛泽东书法艺术的大总结。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从时间上说,前后几十年,可以说从老人家的青少年开始直到老人家的晚年。从形式上看,包含了老人家不同时期的各种书体的沿袭传承及其变化。从内容上看,凝练着老人家革命、政治、军事、文化等渊博的知识汇集。从“达情表意”这一书法艺术的最高层面看,既充分地体现和反映了老人家作为中国革命的领袖,与人民同悲同乐,情感波澜起伏,随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解读如此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从何入手呢?首先就需要对毛泽东书法艺术加以总结,而这段话正是对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高度总结。

  第二,这是毛泽东老人家自己的总结。老人家一生说话办事追求的是客观科学,推崇的是实事求是。是什么说什么,不藏不掩,不抑不扬。对同志、对朋友是这样,对敌人也是这样。对待自己亦不例外。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是普遍之真理,那是对一般人而言的。我们的领袖毛泽东他是伟人,他属于普遍中的特殊。此话对他来说就不适用了。“人贵有自知之明”,他老人家的贵重之处就在于能够做到“自知之明”。故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去相信他,相信他对自己书法艺术总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三,这是毛泽东老人家深思熟虑后的总结。根据舒关的文章介绍,老人家和舒同交谈书法艺术不是偶尔而是经常,不止一次而是多次,不是暂时而是长期。1954年,有一次毛泽东到济南视察工作,与舒同畅谈书法至深夜。老人家对自己书法艺术的这段总结的时间是“畅谈”的五年以后1959年,地点是济南郊外古寺,谈话环境是古寺里留下的一些古人墨迹,交谈对象是自己的书法老朋友、好朋友舒同,交谈内容是书法艺术。这些就是这一总结产生的前提条件。最为重要的是,这是老人家沉思良久后道出来的,而非信口说出。故此,我们有理由深信这一总结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第四,这是毛泽东老人家关于书法艺术的专题讨论的总结。可以看出1959年济南郊外古寺的这一天,毛泽东与舒同两人的关系已经走出了君臣关系,完全进入了两位书法大家之间的书友关系。他们的交谈已没有任何工作的影子,完全是一种书法艺术的专题讨论。毛泽东关于自己书法艺术的这段话就是这次专题讨论的总结。毛泽东一生著作颇丰,他的书法造诣很高,但却没有书法方面的论著。回顾以往,专门发表有关书法艺术方面的论说是很少见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夹杂在其它问题中去捎带说的,唯独这一次是关于书法艺术的专题讨论、专门讨论,这可以说是其中难得的一例。而且是关于自己书法艺术的讨论。我们研究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可以从他的书法作品入手,可以从他的艺术思想入手,可以从毛泽东关于书法艺术的某一句话说起,也可以从毛泽东关于书法艺术的某一件事说起。当然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入手。但是,所有这些都没有这一总结的针对性强,都不如这一总结来的直接,也都没有这一总结归纳的深刻全面而有条理性。

  第五,毛泽东老人家的这一总结直达了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书法艺术一般说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写字。写字的要求就是将字写正确、写工整。目的在于别人易辩好认。第二个层次就是书法。书法的要求是将字写美、写漂亮、写好看。目的在于让人看起来舒服,喜欢看。第三个层面才是完全意义上的书法艺术。书法艺术的要求是表情达意。即能够运用书法艺术语言,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目的在于能让别人通过书法作品的品赏,感悟到书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能够熟练地运用书法艺术语言,充分表达思想情感,这是书法艺术艺术境界的最高目标。毛泽东老人家的这一总结则直达了这一目标。

  以上五点足以使我们相信毛泽东老人家的这段关于书法艺术的自我总结就是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唐人孙过庭在其《书谱》中提出了“达其情性,形其意乐”的书法艺术创作要求,今人薛铸先生进一步揭示了书法艺术的这一实质,著有《论书法创作中要以表现思想情感为最高目标》一文,老人家自我总结的“第三、四阶段”,“用文房四宝打败了国民党的四大家族”,“全国人民兴高采烈,我的书法也就欢快飞动了”,说的正是这个意思。这也是解读品赏书法艺术作品最高最难的部分。老人家的这一总结则亮明了他的书法艺术思想,直接为我们指明了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方向和道路。有了这一总结,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就会顿然开朗。

  为了将这一问题看的真切,这里我们不妨试举一例。一九四二年四月《八路军杂志》创刊三周年,毛泽东为之题词:“准备反攻”(如图)。一九四二年是抗日战争的第五个年头。按照毛泽东《论持久战》一文中所阐述的观点,这艰苦的五年,我军走过了战略防御和敌我相持的两大阶段,是敌人从强变弱,我军从弱变强的五年。现在到了敌人开始退却,我军开始进攻的阶段。中国革命、抗日战争这一关键的转折时期,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此时内心的情感如何?五年的压抑、忍耐、同仇、敌忾一时间可以说全都凝结和倾注到了他的笔端。挥笔写就了这幅不朽之作。欣赏这幅书作,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出毛泽东准备向日本帝国主义发起全面进攻的决心和战则必胜的把握和信心。“准备进攻”四字竖写,其特点和风格是:全都字势拉长,上宽下窄,大捭大阖;笔力粗犷,方笔侧锋;饱墨疾速,气势跌宕;笔翰涌动,点画活显;奇险挺拔,安若泰山;左右盼顾,前呼后应。俨然一个准备进攻的军阵。笔笔如刀剑,字字似将军,激情饱满,精神抖擞,严阵以待,可力敌千军。只等冲锋号吹响便可冲入敌阵,将敌人消灭。首篇“准”字的第一笔饱墨重彩,突显出必胜之决心。斜刺向上的一横,如枪如剑,锋芒指处,所向披靡。敌视之,则丧胆。最后一个字“攻”字的最后一笔,不取敛势而取放势。捺末撩笔向上,如弯刀、如钩镰,可戮敌首,可掏敌心。敌见之,心则寒。此作乃书中之神品而无疑焉。

  回顾中国书法史,能够称得上“神品”的书法作品是极为有限的。书法史上公认的“神品”有两件,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这两件作品凭什么称为“神品”呢?其它的都是次要的,最为重的一条就是它充分地体现和反映了书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一视同仁,拿这个标准衡量毛泽东,那么毛泽东的书法“神品”之作就绝非一两幅,而应当是数十幅。王羲之、颜真卿千百年来倍受习书人的推崇。同理,毛泽东这位超越历史、超越前人的伟人书法天才理当万世推崇敬拜。

  毛泽东非一般书法家,他是一个伟大的书法家,是我国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大家。对于毛泽东的书法艺术我们只能说只是一些肤浅的感知。他在书法艺术上的伟大之处是什么呢?这才是我们研究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重点和着力处。我认为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书法艺术家,并不在于他的书法艺术语言掌握的精熟程度,即不在于他的书法基本功有多么的深厚,笔墨如何娴练,书体如何多变。这些作为书法大家的毛泽东肯定是达到和掌握了的。但这些东西一般的书法家都能达到。至于变化,各有千秋。毛泽东书法艺术的伟大之处,当在于他的书体形式能与他的书写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在于他的书体形式始终为其书写内容服务,且能随书写内容的不同而不同,随书写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点一般的书法家就做不到了。更在于他的书法作品始终以表达思想情感为最高目标,能够熟练应用书法艺术语言充分地表现和反映他的思想和情感这一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书法史上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的,毛泽东做到了。更在于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毛泽东书法艺术的思想和情感是随中国革命的形势发展而动的,他在书法艺术中所表现和反映出来的思想情感就是中国人民的思想情感,毛泽东书法艺术的成就和精髓当在于此。毛泽东做为中国书法史上一位伟大的书法家伟大也就伟大在这个地方。从这一视角望去,才能突显出毛泽东于中国书坛的地位。也才能见得毛泽东做为一位书法家他的伟大之处。这应该就是我们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指导思想。因此,把握毛泽东书法艺术中情感的涌动,探究毛泽东书法艺术中思想意境的变化,无疑就是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重中之重,而毛泽东老人家对自己的书法艺术的自我总结毫无疑问就是我们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

  (2008年4月25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1:17:47 | 只看该作者
毛泽东与书法艺术
文章来源:中国书法网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感情,书法是他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年轻的时候起,毛泽东便在书法领域耕耘和求索,至老而不倦。  

    1910年毛泽东考入湘乡东山书院(东山高等小学堂),他常临摹王羲之《十七帖》和学院附近东台山凤凰寺所藏清代湘乡书法家萧礼容碑,字字写得很有功力,尤以草书为精妙。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有一句口头禅:“字要写得好,就要起得


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  

    现在还保存着的一张毛泽东还书的便条,是他16岁时写的,用笔严谨,而又有开拓,可知那时他已有相当功底。他进入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后,作了一篇文章,叫《宋襄公论》。国文教师谭咏春阅卷时批道:“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视全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这个年轻人确似有“仙骨”,文章固然可取,又用楷书写就,工整秀丽,故当时师生们誉他的文和字为同学中之“两绝”。现在还保留着的毛泽东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写的一篇作文的手迹,题目叫《商鞅徙木立信论》,用的也是丝毫不苟的小楷,一气呵成,笔笔遒劲。  

    1913年10-12月,毛泽东在湖南第四师范学校读预科时,留下了一本笔记。前11页是手抄的《离骚》和《九歌》,后36页冠名《讲堂录》。从这些墨迹看,这个时期,毛泽东深受晋唐楷书和魏碑的影响,既潇洒飘逸,神采飞扬,又古拙可爱,质朴自然。  

    战地喜获《三希堂》  

    1927年11月,毛泽东上井冈山,在江西宁冈县砻市创办了第一个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笔墨纸张比较缺乏,有一次,一个学员提出用柳枝烧成炭可以写字,毛泽东在青石板上试了试,软硬适度,写出来的字还挺清晰。毛泽东满意地说:“倒真像墨笔哩!”他说,“敌人越是封锁,大家的办法就越多。看,封锁得同志们用木炭树枝当笔,在地上、石板上、沙滩上写字。这种笔墨纸张是用不完的。”  

    毛泽东走到哪里都在研究学习书法。红军时期他率部转战到贵州遵义县北娄山关时,见一石碑,上刻“娄山关”三个红漆大字,便问陈昌奉等:“娄山关刻碑干什么?”许多人回答不出,他便解释说:“关乃要塞重地也,是出入的通道,常以碑柱碑石为界,区分和标志地名。”之后,他向大家介绍了“娄山关”三个大字的特点和价值。他赞扬这三个字写得苍劲,像峻峰那样挺拔屹立,运笔如飞。工匠石刻也非常精美。他还反复揣摩,不断用手在笔画上临摹运笔走势,不时感叹:“可惜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这碑又修建于何代。”  

    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一套晋唐小楷一直带在毛泽东身边。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写字,并且经常阅览法帖。当时延安的老百姓知道毛泽东喜欢写毛笔字,为表示对他的敬意,特地用一块古砖刻磨成一方砚石,送给毛泽东。可惜,这方砚台在后来转移时丢失了。这个时期,毛泽东的书法创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以行草为主,用笔恣肆,刚劲挺拔,大气磅礴,形成了个人的独特风格。  

    1937年平型关大捷后,一位青年作家奔赴延安的途中,从被日军炸毁的废墟中拾得四册名著及《石索》、《三希堂法帖》各两卷,如获至宝。他不辞辛苦,带到了延安。一天,素有“长征才子”之称的朱光和那位青年作家谈得投机,便引他去见毛泽东。毛泽东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见如故,殷勤款待。青年作家感动不已,便将自己挎包中那辛辛苦苦背到延安的“宝贝”一股脑儿掏了出来,欲赠毛泽东。毛泽东喜出望外。不料一旁的朱光手疾眼快,一把将书夺了过去。“见面分一半!”朱光面无愧色。“谁说应该归你?……”两人互不相让。青年作家连忙调停,结果是平分秋色。毛泽东得到了两册名著和《三希堂法帖》。  

    博览群帖取精华  

    在毛泽东丰泽园故居的书房里,至今仍然存有毛泽东读过的大量字帖和书籍。其中有规整秀丽、形意翩翩的汉代隶书,又有妍美流畅的“二王”法帖;有厚重雄劲、气势磅礴的楷书墨迹,也有逸势奇壮、应手万变的“狂草”,还有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的宋徽宗“瘦金体”法帖;不但有中国历代名家的墨迹、法帖、碑文拓片,还有中国历代书法理论著作。因此,毛泽东可以说是“神游书海目览千帖。”  

    1949年,毛泽东阅读法帖更多更勤了。二十来年的时间里,他读过的帖约有近四百种。“二王”帖及孙过庭、怀素的草书帖,是他时常披阅的。他在访苏的短暂而紧张的日子里,也未忘随身带几本《三希堂法帖》。《三希堂法帖》为清乾隆时期搜集刻印。乾隆皇帝得到晋书法家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鹮《伯远帖》珍贵墨迹三种,很是欢喜,名其收藏处为“三希堂”。乾隆将这三种法帖与内府收藏的自魏晋至明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三百四十余件,各种题跋二百余件,汇集刻印,而以《三希堂法帖》命名。这是我国一部书法巨制。1958年,毛泽东请田家英向故宫博物院“借阅那里的各种草书手迹若干”,其中就有《三希堂法帖》。  

    毛泽东读帖不重版本是否珍贵,而着眼于分析各家的长短,体其风貌,察其用笔、结构、章法等,吸取其精髓,以丰富自己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中,毛泽东最喜爱的是草书。而在草书中,毛泽东又最喜欢怀素。毛泽东对怀素的《自叙贴》、《论书帖》、《苦笋贴》等百读不厌,爱不释手。1974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访华时,毛泽东在书房里接见了他。亲切交谈之后,还特地赠送给他一本自己喜爱的《怀素自叙帖真迹》,大平正芳十分高兴。  

    如果拿毛泽东的草书和怀素的《自叙帖》相比,我们不难看出,其中很多字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田家英就认为:毛泽东的书法,特别是草书,和怀素《自叙帖》有相同的地方:一是笔画都较细圆;二是字形都较大;三是在大草的布局上,都采用了行行逶迤、翩翩恣肆的写法;四是“神”上很相似。毛泽东热爱怀素的狂草,但他又不拘泥于此,勇于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家的“毛体”,正如他常对秘书所说的那样:“如果每个人写的字都和字帖或是某人的字一模一样,那书法就停滞不前,没有发展了。”  

    毛泽东书法的造诣,固然是他转益多师的结果,同时也和他善于从生活中吸取美的营养分不开。诗人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一诗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毛泽东早在1937年就与朱光等人说过:杜甫这段话说出了舞蹈、戏剧等艺术与书法艺术相通,是至理名言。那时毛泽东曾表示想看朱光表演莎士比亚的名剧《奥赛罗》,以便用戏剧艺术来丰富自己的书法。  

    骨神兼备成一家  

    毛泽东的著作甚丰,惟对书法艺术的见解,却没有专门论述,因而无法窥其见解的全貌。但从一些片言只语中,还是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  

    一、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他说:“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划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你看,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中国的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呀!”  

    二、字要骨神兼备。他指出:“人有像貌、筋骨、精神,字也有像貌、筋骨、神韵。”因此,临帖,“最初要照原样写,以后练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他说,“字和人一样,也有筋骨和灵魂。练久了,就会找到筋骨,写出神韵。”所谓筋骨,是字的形貌、气势和力量;所谓灵魂,是字的内质、神韵。古人的字,一般地说,北碑尚骨,南帖尚神。毛泽东则主张骨神兼备。  

    三、既广采博取,又独具风格。毛泽东说:“学字要有帖,学好后要发挥。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才能引人入胜。”  

    这些书法理论,是毛泽东从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总结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毛泽东书法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代可谓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多为楷书,字体工而有力,有些写得特别工整。  

    1921年到1949年,可谓第二阶段。在建党初期,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他运筹帷幄,为使机要人员传达准确迅速无误,他起草的文电多是行(书)而不是草。三十年代字体清秀,字形略长,上下自左向右略有倾斜。1941年以后变为自右向左略有倾斜,如1941年致毛岸英、毛岸青的信及其前后起草的大量文电等。  

    1949年进北京以后,可谓第三阶段。这时,情况变了,条件好了,毛泽东除起草公务活动的文电外,还写了一千多封回复亲朋故旧和素不相识的群众的信。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字越写越好,越写越草。然而,他的复信是视对象而别的,给高级民主人士、老先生、科学家、教授等的书信多为草书,有些写得非常之草;反之,对文化程度低的人,字都写得比较清楚工整。  

    毛泽东的书体,从学生时代到五六十年代有很大变化,这和笔有关系。新笔写的字笔锋更明显更突出。但主要还是他的功力和字体有变化。要观察毛泽东字体的变化,除从总体上看,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看他的签名。1943年以前“毛泽东”的“毛”字一般都是从上面下来,再这么一转,一笔写成。1943年以后,“毛”字写成四笔,先点三点,然后再竖弯勾。到1948年、1949年,又变了,从1948年2月他修改中央一个文件时写的几封信到1949年9月给宋庆龄或任弼时的信,“毛泽东”三个字中,“毛”字变化不大,“泽东”二字变化则很大。  

    50年代以后,毛泽东的字变得非常之好看,这和他那时的练字有关系。  

    进城以后,毛泽东的工作虽仍然十分繁忙,但客观条件比进城前好多了,可以看到历代书法家的碑帖,当时中办秘书室的陈秉忱就专门为毛泽东购买书籍、收集字帖,收有各种碑帖数百部。50年代毛泽东休息时书写了数百首古诗词,一首诗往往书写五六次,六七次,甚至十来次。他作诗词也多是书写许多次,且多为草书。毛泽东的书法最好的时期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例如他书写的诗词,给华罗庚、章士钊的信件等,都非常之美。有一位朋友对我说,看毛泽东手迹是一种享受,看过后还是想看,每看一遍都受启发。毛泽东成了深受读者喜爱的现代书法家。  

    毛泽东诗词大气磅礴,书法苍劲豪放、独具风格,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藏品以现代织绣工艺在19cmX7.5cm方寸中诠释了毛泽东诗词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以美伦美奂的制作彰显了毛泽东诗词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历史收藏价值。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1:18:51 | 只看该作者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1:21:26 | 只看该作者
贺新郎·赠杨开慧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
            和云翥。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一九七八年九月九日《人民日报》。

  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词牌就是词调的名称,如本书中的《沁(qìn揿)园春》、《菩萨蛮》、《西江月》、《清平乐(yuè月)》、《采桑子》、《如梦令》、《减字木兰花》、《蝶恋花》、《渔家傲》、《十六字令》、《忆秦娥》、《念奴娇》、《浣溪沙》、《浪淘沙》、《水调歌头》、《卜算子》、《满江红》、《虞美人》、《临江仙》等都是词牌名。“词”原来是歌唱用的唱词,都配有曲调,因此最早叫做“曲子词”。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绝大多数的词调都已失传,变得只能吟诵而不能按原调唱了。词的句子大都有长短,字音平仄和押韵方式都有一定的格律,但也有少数词人在个别地方对格律不太严格(本书对这些地方一般都不加注,免涉烦琐)。词牌最初有一部分是根据词意命名的,后来的作词者大都只按照一定词牌的格律来“填词”,词意不再与词牌有关,而在词牌之外可依词意另标题目。如本书中的《长沙》、《黄鹤楼》、《井冈山》等就是。本词最近发现作者有一件手迹,标题为《别友》。这首词是作者写给夫人杨开慧的。

  〔一九二三年〕这年六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毛泽东出席了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九月至十二月,毛泽东在湖南从事党的工作,年底奉中央通知由长沙去上海转广州,准备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据此,本词可能作于这年十二月底离开长沙的时候。当时革命形势在上升,作者“割断愁丝恨缕”而为革命事业献出全副身心的豪情,以及作者所预想的未来革命风暴的猛烈壮阔,在词中“昆仑崩绝壁”、“台风扫寰宇”的比喻中得到强烈的表现。

  〔挥手从兹去〕本于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

  〔过眼滔滔云共雾〕云雾比喻误会。本句意为误会再大也只是过眼即逝的云雾。

  〔东门〕指长沙城东的小吴门。古诗词中常用东门泛指送别之地。

  〔横塘〕指长沙小吴门外的清水塘,因塘东西长,南北窄,作者特称横塘。并暗用横塘之典,借指妇女居住的地方。唐崔颢《长于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清水塘附近有火车站。

  〔凭〕意思是借以,包含两方,非单“请求”彼方。

  〔昆仑崩绝壁〕昆仑山的峭壁倒塌。这和下面的“台风扫寰宇”都用来表示“割断愁丝恨缕”,参加革命斗争的强大决心,同时也烘托了未来的大革命的声威。

  〔重比翼,和云翥〕指在将来的斗争中会晤时再在云霄中比翼双飞。翥(zhù注),鸟飞。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1:21:56 | 只看该作者
首页 -> 文化 -> A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长沙〕作者的青年时代,大部分时间在长沙学习和进行革命活动。词中所说的“百侣”和“同学少年”,即指作者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革命友好。
  〔湘江〕湖南省的最大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橘子洲〕一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的一个狭长的小岛,西面靠近著名的风景区岳麓山。
  〔舸(gě戈上)〕大船。
  〔浅底〕指清澈可见底的水下。《水经注·湘水》引《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众多动物都在深秋的自然环境中争着自由地活动。
  〔寥廓〕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西汉司马相如《大人赋》:“上寥廓而无天。”
  〔谁主沉浮〕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
  〔挥斥方遒(qiú求)〕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击水〕作者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1:22:21 | 只看该作者


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一九二七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黄鹤楼〕旧址在湖北省武昌市区之西长江岸边的黄鹤矶(一作黄鹄矶)上,即今武汉长江大桥南端西侧。楼在历史上曾几经毁坏修复,一九五五年修建大桥时拆去遗留建筑物,一九八五年六月在重新扩建后开放。《南齐书·州郡志》说有个叫子安的仙人,曾骑黄鹄(即鹤,古“鹄”、“鹤”二字通)经过黄鹄矶。《太平寰宇记》说骑鹤仙人叫费文袆(huī灰),一作费祎(yī衣),每乘黄鹤到此楼休息。楼因此得名。许多文人曾题诗抒慨,唐崔颢的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尤为历代传诵。作者借这个题目,抒发了革命家的截然不同的感慨。
  〔九派〕派,水的支流。相传在长江中游一带有九条支流同长江汇合,所以称“九派”。鲍照《登黄鹤矶》诗:“九派引沧流。”
  〔中国〕指中国的中部地区。
  〔一线〕指当时长江以南的粤汉铁路和以北的京汉铁路。一九五七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两条铁路已接通,改名京广铁路。
  〔龟蛇锁大江〕龟蛇指龟山和蛇山,蛇山在武昌城西长江边,龟山在它对岸的汉阳,隔江对峙,好像要把长江锁住一样。
  〔把酒酹(lèi泪)滔滔〕酹是古代用酒浇在地上祭奠鬼神或对自然界事物设誓的一种习俗。这里是对滔滔的长江表示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心潮〕作者自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0:24 , Processed in 0.14339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