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基百科:最后能否幸存?
来源:新民周刊 作者:金姬 发布时间:2013-12-10
古老的通天塔只是传说,而维基百科的奇迹,只要按一下回车就能目睹。如今通天塔成为一片废墟。那么,奇迹般的维基百科,最后能否幸存?
“水”淹维基
古老的通天塔只是传说,而维基百科的奇迹,只要按一下回车就能目睹。
这个完全依靠志愿者奉献时间搭建的网上百科全书,一开始曾被传统辞书出版商讥笑为满是涂鸦的“公共厕所”,如今却已拥有了数千万个条目,200多个独立运作的语言版本,浏览量一度雄踞全球第五位。
如今,这个网络乌托邦却在“水军”的围攻中苦苦挣扎。无孔不入的商业力量不会放过任何一片世外桃源,明码标价的编辑和篡改让维基百科的公正客观受到了严峻考验。
通天塔成为一片废墟。那么,奇迹般的维基百科,最后能否幸存?
危机笼罩维基
维基百科所秉持的中立性和可验证性的条目创建原则正在不断遭受考验。对于一家长期依靠捐赠、Alexa流量排名全球第六的非营利机构来说,如何从这个局面中逃脱出来是它们的当务之急。
许多人都知道“内事不觉问度娘,外事不决问谷哥”,而维基百科(Wikipedia),则是更多资深人士的选择。这个自由、免费、内容开放的网络百科全书拥有上千万条目,近三百种独立运作的语言版本,超过十万的积极贡献者长期参与编辑,浏览量一度雄踞全球第五位。
人们喜欢维基百科,很重要的原因是它被视作“客观中立”的典范。谁能想到,维基百科实际上正遭遇网络水军的侵扰,大量条目被“嵌入”有水分的内容,陷入了一场关系名誉甚至生存的危机。
这些水军可能受雇于投放软文的公关公司,也可能是怀有个人目的的马甲账号。今年10月21日,负责筹集资金以维持维基百科服务器和软件运转的维基媒体基金会(Wikimedia Foundation)执行理事苏·加德纳(Sue Gardner)发表声明,宣称“英文维基百科上存在数百个马甲账号,利用编辑的特权修改其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信息描述。为了保护信息的中立性,维基百科决定删掉250多个用户账号。”
危机仍在继续,维基何去何从?
最大的网络水军:Wiki-PR
今年10月8日,一家名为The Daily Dot的美国新闻网站首先报道了维基百科向水军宣战的来龙去脉。
网名DocTree的维基百科编辑是一位鸟类极客,他在维基百科上花了大量时间编辑鸟类学相关的词条。去年8月,他发现一家位于英格兰主营高科技数字加密技术的公司CyberSafe竟然也和鸟类学相关,于是开始关注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
维基百科上有这家公司的词条,而此前已经有人指出这个页面应该被删除。一个维基百科词条被删除的原因有许多,最常见的就是缺乏“知名度” (notability),但这个理由的标准很宽泛。通常来说,一个主体曾被可信赖的信源(最好是老牌的新闻机构或出版社)报道过,那么就能给它创建一个 维基百科词条了。
乍一看,CyberSafe符合维基百科词条标准。每一个事实点都有若干标注,显示引用自多个新闻机构。但点开标注里的那些链 接,DocTree发现没有一篇文章是跟CyberSafe直接相关,讲的都是网络信息安全,而不是CyberSafe这家公司。很显然,创建这一词条的 人知道大多数人不会看附注上的链接。
更奇怪的是,尽管CyberSafe符合删除的标准,但是不少维基编辑跳出来为其辩护,而这些人的编辑历史要么空白一片,要么就是编辑过一些跟CyberSafe差不多的词条——不出名的小公司和小人物。在DocTree看来,这些编辑的内容似乎出自同一人之手。
于是,DocTree希望维基百科对5个可疑账号进行调查,由此揭开了维基百科12年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军面纱。
维基媒体基金会利用CheckUser这一工具,初步确认5个账号确实是同一个人的马甲,而这背后是一张无形的水军网络。维基百科希望通过页面 上的浏览路径记录挨个追踪到它们的行迹。整个调查从2012年8月14日延续到2013年9月20日。CheckUser最终给可疑账号打上标签,“已确 认”、“技术上难以判断”、“很可能”或是“证据不足”。
截至今年9月,共有323个账号被确认为马甲,另外84个账号存疑,它们来自50多个真实的网络用户,曾在维基百科上进行过900多词条创建或编辑,而这些,都出自同一个水军网络。
所有马甲账号都有这样的共性:大多数编辑页面是关于公司或者活着的人物;内容都是正面宣传;引用内容的出处往往来自谁都可以供稿的网站。
马甲账号的幕后黑手是一家名为Wiki-PR的公司。根据维基社区新闻网Signpost报道,这家公司创立于2011年2月,注册地在旧金山,办公室则在得克萨斯州,有25名全职员工,还有很多远程工作的自由职业者。公司官网上宣称可以把你需要的软文翻译成270种语言,植入维基百科的各个版本。公司配有实时修改软件,也能经常改变IP地址。
成立初期,Wiki-PR的报价是每个词条500美元,现在则是2000美元。如要保证长时间在维基百科上存在,每月另收99美元的维护费。2年多来,Wiki-PR至少创立修改了12000个词条。其中有2000个客户的名字虽然只在维基百科被提及而没有任何新闻报道和广告宣传,每位客户平均因此得到的回报就相当于400万美元;如果保证每月维护,每个月还可以有20万美元的回报。
今年11月19日,维基媒体基金会委托硅谷律所Cooley LLP向Wiki-PR发去律师函,要求停止所有马甲账户和付费编辑行为,否则将对该公司提出法律诉讼。
维基百科修正小组
大家都知道维基百科是一部自由的网上百科全书,但很多人并不清楚,这里的“自由”并不是指免费、言论自由等,而是指任何人可以编辑。这也给恶意 编辑留下后门,虽然维基百科要求每个编辑附上可供查询的可靠来源,并不包含编辑的个人意见,那些有问题的内容最终将被删除,但容许问题文字存在的时间差, 已经足够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乐开了花。
根据Signpost报道,过去7年,大规模付费上维基百科的现象不断发生。2006年,格利高里·柯斯(Gregory Kohs)创立的MyWikiBiz公司因为报价49-99美元编辑维基百科,被英文维基仲裁委员会发现,维基百科创始人之一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亲自封了此人的账号。后来,柯斯联合其他看不惯维基百科的人创立一个揭发维基百科“不齿行径”的网站 “维基百科修正小组”(Wikipediocracy),把维基百科描述为一个贪婪扩张的帝国机构,不断给维基百科找茬挑错。
有人也许会认为柯斯的说法过于极端。不过,维基百科“人人都是编辑”的原则,不仅滋生了水军,也的确成为个别卑鄙小人铲除异己的网络武器。
今年5月,在线新闻网站Salon的作者安德鲁· 莱纳德(Andrew Leonard)撰文指出:“维基百科是互联网王冠上的一颗明珠,是一项了不起的集体成就,也是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一步。维基百科希望建成一个始终处于更 新状态的人类知识宝库,这个宝库是由下而上按照众包方式自发建立的,人们参加编写是出于热爱,不索取报酬,但也无需通过资格审查。只要你创建一个账户,想 怎么写就怎么写!”
在莱纳德看来,维基百科的内容是可以被心怀怨恨和嫉妒、试图报复的人随意篡改的。他揭露了维基百科上一个名为Qworty用户,其实是美国作家罗伯特·克拉克·扬(Robert Clark Young),对维基百科进行过13000次修改,以自己喜好来恶意篡改作家同行的词条。
今年1月27日凌晨时分, Qworty对已故作家巴里·汉纳(Barry Hannah)的百科页面做了14处修改。汉纳是美国南部一位广受好评的作家,偏爱哥特风格和荒诞文学。Qworty删除了含有汉纳作品节选的段落,移除了20个相关访谈、讣告和回忆录的链接,还删掉了汉纳所获文学奖项的列表。
其中有两处修改尤为显眼。在“汉纳在密西西比大学教授了28年的创意写作课程,同时也是文学硕士项目的带头人……”这句话中,Qworty删去 了后半句“是学生眼中的一位好导师”。他还将汉纳的死因由“自然死亡”改成了“酗酒”。但是汉纳的讣告上写明他死于心脏病,并且在去世前几年已经戒酒,滴 酒不沾;数不胜数的追悼也印证了他生前作为导师的良好声誉。
今年4月,女作家阿曼达·菲利帕奇(Amanda Filipacchi)相关的维基百科页面也遭到Qworty的“报复性编辑”。此前菲利帕奇在《纽约时报》社论版上发表文章,指责如今在线百科的文字带有性别歧视色彩,引发Qworty不满。
按照维基百科的说法,“报复性编辑”是指出于愤怒对百科页面加以改动,以达到惩戒对手的目的。按照维基百科社群的通行标准,这属于不当行为;但考虑到维基百科恪守匿名原则,并且其组织结构中的权力比较分散,这样的行为很难彻底杜绝。
在维基百科创始人之一吉米·威尔士的讨论页面上,几位编辑争辩说Qworty在菲利帕奇事件中的举动是完全合理的。就算他偶尔做过头,过火的行为也会引起大众关注,藉此修正问题本身。他们认为,这正是维基百科的运行机制。每当公众关注落到维基百科上某一个此前少有人知的冷门领域,往往就会有一大群编辑涌上来清理整顿,对词条进行修改,直到合乎标准。正是通过这样无止尽的更迭,维基百科才能够最终实现自我修正。
不久之后,同为维基百科编辑和“维基百科修正小组”编辑的几个人经过数周调查,找到了Qworty的真身:1999年发表小说《其中之一》 (One of the Guys)的作者罗伯特·克拉克·扬,此人长期在暗中编辑自己的维基百科页面——多次自我美化,而对同行打击报复。当被第一次指认时,扬表示对编辑维基百 科一无所知,也从来没注册过账号,一副电脑白痴的样子。但莱纳德和其他维基人找了一系列证据,发现扬和汉纳“结梁子”是在2001年田纳西州的一次作家座 谈会上,当时与会者对扬的作品评价不高。
“维基百科修正小组”对扬个人页面上的全部修改进行了反复检查,发现这一页面的创建和早期编辑工作(这个时候距离Qworty在2007年的出场还有很久)有很多都是由众多的一次性马甲完成的——一次性马甲就是注册后仅进行过几次编辑便弃置不用的维基账号。
大部分马甲的IP地址在加利福尼亚州,这正是扬的故乡以及现在居住地。有三个马甲背后的真实用户都被明确证实与Qworty相同——在维基百科上,这种行为是严格禁止的。
“维基百科修正小组”成员安德烈亚斯·科尔贝(Andreas Kolbe)指出:“维基百科允许对当代人的生平事迹做匿名修改,这不啻是把人的名誉放到赌桌上。七年多前我饱含热情地加入维基百科,但后来我发现实际撰 写过程很不负责任、令人不安。这个网站还跻身十大网站之列,因此我认为应该让公众了解维基百科上每天发生的究竟是什么。”
扬最终承认自己就是Qworty,并表示:“维基百科是一部伟大的后现代小说。它不是真相。”
在莱纳德的文章发表后,维基百科的自动修正机制开始投入运行。Qworty被无限期屏蔽,禁止编辑维基百科页面;针对他此前的编辑历史,维基百科也展开了各类调查。
编辑“错误”如影随形
无论是编辑出于商业目的还是个人喜好,维基百科的错误率高于传统的百科全书,虽然维基百科广为阅读的词条中的错误会被迅速纠正,可在其他词条中的错误信息就可能保留很长时间。
约翰· 赛根特勒(John Seigenthaler)以前是肯尼迪总统的弟弟、美国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的助手,也是《今日美国》(USA Today)创立时的编辑部主任。2005年秋,他发现维基百科的一个网页说他是1968年枪杀罗伯特·肯尼迪的嫌犯。这一错误指控被发表4个多月后,相 关词条终于得到了修正。吉米·威尔士承认词条写得太快来不及审阅,随后宣布了一项政策,没有注册的用户将不能够再创建词条。但维基百科的注册是免费的,立 即生效,并且不需要个人信息。
对维基百科批评猛烈的人还有共同创建人拉里·桑格(Larry Sanger),互联网泡沫破裂时他被威尔士解雇。在桑格看来,如果维基百科不进行洗心革面的改变,像赛根特勒事件这样的丑闻就不可避免。
2006年,马萨诸塞州众议员马蒂·米汉(Marty Meehan)的助手把维基百科提到他做议员不会超过4届的竞选承诺删除了,当时他正在第7届任期。威尔士也修改过关于他自己简介的网页,删除了提到桑格在创建维基百科时的作用这一内容。
2006年,桑格发起了Citizendium,这是一部维基式的百科全书,“专家做少许监管”,撰稿人使用真实姓名,意在与维基百科竞争。
维基也在不断完善。借助“维基扫描”(WikiScanner)这一交叉参考撰稿人网络地址的软件,维基百科发现埃克森美孚、百事和微软等公司的电脑被用来删除有关这些公司的词条中的不利信息。2010年,维基百科仲裁委员会禁止所有山达基教会(Church of Scientology)拥有的IP地址进行编辑,因为这个教会的追随者和批评者之间进行了多年的争议和欺骗性的编辑。
维基百科尝试着把更多权力集中在所谓“管理员”手中,这些维基百科的编辑可以对经常受到人为操纵的网页进行删除和恢复操作,或者把网页锁定一段 时间防止进一步的编辑。这些改变给某些词条带来了一定的稳定性。不过,维基百科的讨论板充斥着对词条没有正当理由就被锁定的抱怨;而且似乎并没有一套机制 确保管理员们除了维基百科的方式和规则之外能懂更多的东西。
目前维基百科拥有5亿读者,而他们所秉持的中立性和可验证性的条目创建原则正在不断遭受考验。对于一家长期依靠捐赠、Alexa流量排名全球第六的非营利机构来说,如何从这个局面中逃脱出来是它们的当务之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