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章立凡:少年生活见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2 23:3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章立凡:少年生活见闻
发布时间:2013-12-12 10
作者:章立凡

  人对从小被赋予的身份,是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的。自从被林巧稚大夫接生到这个充满痛苦的世界上来,直到七岁发蒙之前,我一直不懂得“出身即命运”的意义。


幼儿园时代的作者



  1957年我刚满七岁,正在邵力子夫人傅学文办的“培新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反右”初起,父亲成为全国斗争的重点,就有人不断地找已经同他分居的母亲谈话,要她表明自己的态度。我那时不懂事,但从小就被告知“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他老人家要批判父亲,父亲一定是有错,因为毛主席是不会错的。一天,母亲从幼儿园接我去参加一个大会,事先教了几句话,要我上台去说。

  这是民主建国会和全国工商联联合召开的一场批判会,但父亲没有到场。许多人上台发言,愤怒声讨右派分子章乃器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罪行。轮到我上台,把事先背好的话说了一遍,大意是:右派分子章乃器虽然是我的父亲,但我还是要反对他,跟他划清界限。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下台时还有人跟我热情握手。后来听母亲说,握手者是吴大琨教授——父亲早年的助手,曾尊父亲为恩师。母亲也发了言,事后她对我说:没有办法,别人是无关痛痒,我们可是有关痛痒。懵懵懂懂地当了一次政治工具,“划清界限”的噩梦,始终困扰着我的人生。但亲情是无法用政治来割断的。父亲没有责怪不懂事的我,也原谅了母亲,他自己也有许多对不起母亲的地方。1957年秋天,我成了北京第一中心小学(后改为府学胡同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六年的小学生活,我和别的儿童一样快乐,没有感觉到这个社会所发生的变化。不过我加入少先队比别的孩子晚,而且始终是一名普通的少先队员,连班干部都没有当过。

  那时的我对文学和绘画很有兴趣,梦想成为一名文学家或画家。但父亲说,“你最好去学自然科学”,母亲的意见也是一样。后来我逐渐明白,他们不主张我学文科,是因为在这个体制中,文科是高风险行业。


1950年代,章乃器在北京。



  1963年我考上了清华附中,成为一名住校的初中学生,开始填各种表格。“家庭出身”一栏,我问父亲该怎么填,他说,你的哥哥姐姐以前都是填“革命干部”,我们这些民主党派成员,1949年后参加政府工作,都被承认是革命干部。但我怎么也无法把头上扣着“右派”顶戴的父亲与“革命干部”划等号,虽然他从来不承认这顶帽子;学校里有不少趾高气扬的“高干”、“革干”子女,我也不想与他们划等号。于是接受母亲的建议,在“家庭出身”栏里填了“职员”,母亲曾是父亲创办的中国征信所和港九地产公司的职员。

  清华附中的老师,有不少是教授夫人,例如钱伟长夫人孔祥瑛、周培源夫人王蒂等。我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王女士,夫君是清华大学著名的一级教授,1957年与钱伟长、黄万里等一同被划成“右派“。王老师对我的作文能力也很欣赏,那时我经常不交作文,因为有些题目我没法写,例如“我的父亲”、“我的家”之类。记得某个学期只交了一篇作文,期末王老师仍给了满分。有一次母亲去参加家长会,王老师在谈话中知道了父亲的名字,从此对我比较注意。我的“出身”也由此被透露出去,开始被同学称为“小右派”。我那时喜欢写一些诗词,还与一位同窗相互唱和,被好事者从课桌中翻出,偷偷交给班主任。

  不久,在王老师主持下全班开了一个批判会,批判我和那位同窗的不健康思想,我当场顶撞了她,从此在本校列入“另册”。而那位同窗因为转向快,加上出身“革干”,得保平安无事。我所尊敬的老师,因为丈夫当了“右派”,就整自己的学生来表现进步,令我无比困惑,从此开始厌学,以至于留了一级,离开了原来那个班。

  近年校友聚会,老同学史铁生回忆说,立凡那时光画画儿不做功课,大家都感到不解。等到“上山下乡”方才明白,人家早有先见之明,知道用功也白搭,根本没有上大学的命。王老师晚年读了我写的父亲传略,曾打来电话鼓励,并再度表示歉意。我说,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您不必在意。如今王老师以及万邦儒校长等皆已去世,他们都是好老师、有成就的教育家,知识分子良心没有泯灭。如果不是碰上那个荒唐的年代,是不至于整人的。

  转眼到了1965年的“文革”前夜。北京大专院校学生躁动起来,清华大学有人给蒋南翔校长贴大字报。那时本校高中的一些干部子弟,已开始不公开地批判校领导的资产阶级办学路线,校领导惟恐隔壁大学之火殃及池鱼,于是宣布“内外有别”,规定大字报必须贴在指定的一间大教室里。

  我知道自己“出身”不好,但那时有一条政策,叫做“一看成分,二不要‘唯成分论’,重在表现”。我对清华附中的整人之风历来不满,认为不符合中央的政策,于是与几位同班同学一道,在本校的一楼门厅公开贴出第一张大字报,对校领导压制舆论的做法提出异议,不料一下子捅了马蜂窝。

  我们这几位初中同学马上成为众矢之的,各种反击的大字报贴满全校,面对强大压力,不得不起而应战。我连续三天几乎没有睡觉,赶写了不少辩驳的文章贴出。由于毛泽东批准发表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的大字报,形势开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这时高年级同学也在另一条战线上出击,贴出署名“红卫兵”的大字报批判校领导。

  终于有一天,附中党支部的主要成员聚在一起捶胸顿足地大哭,说自己站错了队,学生们则站在门外大骂。支部的门上也被贴上一副对联:“庙小神灵大,池浅王八多”,横批“一群混蛋”。不久,共青团中央派出以刘晋、章建华为首的工作组进驻本校,开大会宣布校长万邦儒“停职反省”,校领导班子被宣布为“修正主义党支部”,老师们纷纷揭发校领导,并相互检举以图自保。高年级的“红卫兵”成立了校革命委员会,开始执掌大权。校长等被扣上“黑帮”帽子,开始从事扫厕所的贱役。

  我有些幸灾乐祸,曾画了一张漫画贴出,背景是本校的六层教学大楼,将所有被揭发为执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校领导和老师,都画了进去,里面也有素来欣赏我的美术老师吴承露。据说吴老师看了这幅画,颇有幽默感地说:“画得还挺像。”这是我至今追悔的一件亏心事。

  “红卫兵”执掌学校大权后,同学们开始发生“革命性”变化——以粗野为时尚。首先流行“国骂”,据说有的女同学为表现“革命”,曾聚集在一起大练“三字经”,直练到随时脱口而出的水平。还有一种风俗是赤脚,因为“泥腿子”代表“革命”。曾见本校某些“校花”,裸着白嫩的小脚丫,在煤渣铺成的道路上艰难行走,真是那个年代的独特风景。军服也成为时髦服装,配上军用宽皮带,以示威武雄壮。后来流行“将校呢”,那是高干子女们的专利。

  不久开始流行一副对联:“老子革命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横批:“基本如此。”暑期中有“返校日”,召集大家到清华大学操场去开大会,聆听“造反歌”:“拿起笔做刀枪,集中火力打黑帮,谁要敢说党不好,马上叫他见阎王!老子革命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要是革命的你就站过来,要是不革命你就滚他妈的蛋!”唱到最后,全场齐呼:“滚他妈的蛋!”

  其后数日,全城处于“破四旧”的狂热之中。8月24日晚上,清华大学校园里一片疯狂。前清大学士那桐题额的标志性建筑“清华园”门坊已被推倒,校领导刘冰、艾知生、何东昌及“大右派”钱伟长、黄万里等“牛鬼蛇神”,被用皮带抽打着,汗流满面搬运砖石……当晚我回到宿舍,新置的蚊帐已被撕碎,床上铺着一张墨迹未干的大字报:“反动分子狗崽子,滚蛋!快滚蛋!”

  我不敢去灯草胡同章宅,便去了汪芝麻胡同母亲的住处,刚下公共汽车,便见一群红卫兵蜂拥而上,查问乘客“是什么出身”。我暗自庆幸“又逃过一劫”。回到家中,母亲告知本胡同的邻居张洁凤、傅毅茹、周康玉等几位小有资财的寡妇已在抄家时被打死……

  从学校脱身后的几天里,我每日在街上毫无目的地乱走,大街上不时有满载抄家物资的卡车呼啸驶过。曾几次冲动想去找父亲,但一见到周围随处可见的暴力,便只有止步。直到半个月之后,才打听到父亲的下落,他被红卫兵押去参加吉祥戏院的“打人集会”,是从那里出来的惟一生还者。

  母亲的两位老同学黄瑞华和周国德,一住京师,一居沪上,都是被抄户。两人多次到“抄家物资清理办公室”查询,永远被告知“还没查到”,穷愁潦倒中苦等到去世,也没领回一钱一物。

  前面说到,母亲的几位邻居,在抄家时被红卫兵打死。其中最年轻的一位是张洁凤,她曾是美洲著名侨领司徒美堂的夫人。

  现在的年轻人,很少知道这位司徒老人了,但在上个世纪的华人社会和洪门袍泽中,他是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与陈嘉庚先生齐名的华侨领袖。司徒先生原籍广东开平,早年到美国当劳工谋生。他身强力壮,为人豪侠仗义,逐渐成为美洲洪门的“致公堂”的掌门人之一。国父孙中山先生早年在美国从事革命活动,得到司徒先生从组织到资金的支持,孙先生还担任了“致公堂”的“红棍”(相当于执法者)。因此老先生的革命资历,至少与国父是同一辈分。

  司徒老人身为革命大佬,反对小辈蒋介石的独裁,故受到毛泽东的礼遇。他曾作为美洲华侨代表,参加新政协和开国大典,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等要职。1955年老人逝世时,廖承志致悼词,周恩来、林伯渠扶灵,备极哀荣。

  张洁凤也是广东人,但不是老人的原配。据说她曾是一名贴身使女,属于苦出身,后来收房成为夫人。老先生逝世时她还很年轻,年方三十左右,文化不高,人长得娇小玲珑。她享受着国家对知名人士遗孀的待遇,每月有七十多元的生活补贴,与她家原先的警卫员同住在一个小宅院里。

  一位年轻孀妇,自然有再嫁的权利。于是她不时参加一些舞会之类的交际活动,以选择未来的生活伴侣。记得那时经常与她结伴前往的,有一位林光明女士(又名林妹殊,即前些年大名鼎鼎的气功师郭林),以及母亲的老同学黄瑞华(黄绍前妻)。后来张女士终于觅得意中人,是一位在云南工作的工程师。

  老先生没留下多少遗产,张洁凤作为知名人士遗孀,如果再婚,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国家的生活补贴,这是一件很艰难的事。于是张女士采取变通办法,到云南与工程师秘密结婚,生下一名可爱的女婴后,带回北京生活,对外说是抱养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23:38:05 | 只看该作者

  “寡妇门前是非多”,至少那位前警卫员一家是瞒不过的。内情逐渐透露出来,于是街坊四邻对她的“生活作风”开始有所议论。抄家一开始,街道便招来红卫兵,诬称张洁凤是“坏分子”,剃阴阳头、抄家、批斗,她被扯开双臂悬吊在房梁上,轮番用皮带抽打……张洁凤很快奄奄一息,哀求看在年幼的女儿面上,饶她一命。但“革命哪有不流血的?”于是再遭暴打,当即撒手人寰,撇下年仅六岁的小女儿。

  小女孩成为无母的幼雏,孤苦伶仃地靠邻居的一点施舍活着。有时她在胡同里遇见我,照例会叫一声“小东哥哥”,但我所能给予的,仅仅是抚摩一下她稀黄的头发。终于有一天,我在胡同里见到心酸一幕:那位头发花白的工程师从云南赶来,牵着女孩的手,各人手里拎着一个小包袱,蹒跚着沿胡同向大街走去,准备离开这块伤心之地。远远跟在后面监视的,是街道上的几位“小脚侦缉队”。待他们拐出胡同,趁“小脚侦缉队”看不见的空挡,我迅速上前,将所知张洁凤惨死真相,对女孩的父亲叙述了一遍。此时街道干部又跟了上来,警惕地注视着,我无言地目送父女俩上了无轨电车。

  “文革”结束后某日,我接到一名女孩的署名来信,说她和爸爸到了北京,约在北海公园前门见面。我一时竟搞不清来信人是谁,如约前往,方知是张洁凤的女儿和丈夫。得知张洁凤仍未落实政策,我帮忙出了些主意,起草书信向统战部和侨务部门申诉。张洁凤毕竟是知名人士眷属,终于发还财产、配给住房,给女孩安排了工作。父女俩从此定居北京,但死者永远不能复生。

  母亲当年在中国公学读书的时候,有几位要好的女同学,其中一位名叫张为璇,我称她为张阿姨,她的女儿刘小迁,是我幼年的玩伴。

  张阿姨戴着一副厚厚的深度近视眼镜,是一位胖胖的、和蔼可亲的知识妇女,一口吴侬软语。她也是个普通人,但其父张一却大大有名,曾是袁世凯的重要幕僚。张阿姨家道殷实,夫君刘先生是一位工程师。女儿刘小迁是个白白净净的小姑娘,小我一岁,曾与我在幼儿园同学,常在一起玩“过家家”游戏。后来刘先生工作调动到邯郸,母女移居苏州老家。小迁那时已是个身材高挑的少女,走后我再也没见过她。

  张阿姨与母亲保持着通信联系,“文革”爆发后,人人自顾不暇,音讯中断。1966年11月,我揣上父亲给的20元钱,挤上比沙丁鱼罐头还要憋闷的火车南下“串联”。

  张阿姨家原住在苏州城内吴殿直巷,老宅早已易主。她给母亲的信,都注明“苏州富郎中巷××号顾乃文转”,顾氏为当地名医,与张家是世交,张阿姨回乡定居,便成为顾家房客。到达观前街附近的富郎中巷时,天色已晚,我立在一座黑漆大门前怔住了——门上贴着红卫兵的大封条。

  不得已向路旁一位小姑娘打听,孰料她竟嗲声嗲气爆出一条惊人信息:“顾——乃——文?——他死嘞!”我心知不好,赶快解释是找顾家房客。经一位好心邻居指点,我在附近的一座破院子里找到了张阿姨,但不见小迁。据说是随学校参加学农劳动去了。

  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全市被抄家的有64056户,仅图书、字画、文物就抄没十七万件以上。顾氏为姑苏世家,宅第中亭台楼阁,曲径回廊,当然是抄家的重点对象。他不堪侮辱,跳楼自杀了。张阿姨虽是房客,但因为家中陈设讲究,又是名人之后,连带着也遭抄没,如今已是家徒四壁。

  张阿姨做了蛋炒饭给我充饥。她现在全靠丈夫寄来的工资,维持母女生活。谈起北京家中情况,我据实相告,她说人活着就好。张阿姨谈吐乐观,我觉得可以放心向母亲复命了,不过没能见到小迁,心中多少有些惆怅。

  张阿姨与母亲的通讯时断时续,到了“清理阶级队伍”的1968年,突然消息全无。母亲得到一个不确切的传闻:张阿姨和小迁一同上吊自杀,但始终不肯相信。她们既不是“黑五类”更不是当权派,没有必死的理由。“文革”结束后,人们开始寻找在浩劫中下落不明的亲友。我在董竹君、许宝两位前辈的热心帮助下,辗转找到了张阿姨在北京的弟妇。当向这位老太太说起我母亲是张为璇的同学时,她平静地回答:“我还记得令堂,可惜为璇早已不在人世了。”又问小迁妹妹下落。老太太一下子痛哭失声:“为璇把她也带走了!”原来,“清理阶级队伍”时,刘先生被圈禁审查,音讯全无。张阿姨生活来源顿时断绝,这意味着将失去最后的自尊。她不能过那种四下哀求“嗟来之食”的生活,带爱女走上了不归路。

  1968年“清理阶级队伍”时,本校体育老师赵晓东(我同班同学的父亲)跳楼自杀,头触在阶角上摔得粉碎,遗体惨不忍睹。不久我被揭发出有反动言论,于1968年12月被关进了“群众专政”的“牛棚”。

  “牛棚”坐落在本校西侧,系由自行车存车棚改造而成。顶部覆盖一层瓦楞铁皮,用红砖砌上墙壁,再分隔成单间加上铁门,脚下仍是泥土地面。棚内有两张木板床铺和一个课桌,没有窗户也没有电灯炉火,黑暗阴冷无比。

  我从被关的当晚开始受审,被要求交代“恶攻”罪行。连续审了三夜,也被毒打了三个整夜,打手大多是本校高年级“出身好”的“革命学生”。清晨回到“牛棚”时,腰已被踢得直不起来了,头皮上满是揪出的血泡。时值隆冬,室内温度几乎与室外无异,几天下来,两脚冻得肿起,连鞋都穿不上了。

  管理“牛棚”的是“工宣队”,连打三天收效不大。“军宣队”的军代表来教训我:“你老子反动你也反动,是‘现行反革命’。革命群众‘动’了你几下,是出于革命义愤,不好好交代问题别想出去。”我知道这次在劫难逃,无理可讲。把心一横,要来纸笔,自己怎么想的就怎么写,把对“文化大革命”的看法都写了出来,索性当他一回“反革命”。

  校长万邦儒和被迫揭发我的同学都关在这里,同我关在一个“棚间”的难友是副校长韩家鳌。韩校长是个温文尔雅的人,真草隶篆都写得很漂亮。此刻却破衣烂衫,蓬头垢面,耳廓长着半圈冻疮,每天与万校长等“专政对象”一起“劳动改造”。韩家鳌对我很照顾,我被打得一连几天起不了床,他天天给我打饭、打热水。我为自己过去的冒犯向他致歉,韩校长则透露了以往校领导整人的内情,并表示自己也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牛棚”的饮食以窝头为主,平时只许吃最便宜的素菜。我们有时只好搞“精神会餐”,各自详尽描述自己吃过的好东西。1969年1月1日,毛泽东发表“对反革命分子和犯错误的人,必须注意政策,打击面要小,教育面要宽”的“最新最高指示”后,“牛棚”中人的待遇有所改善,开始实行“人道主义”,室内安了一个煤炉。我俩最惬意的享受,就是烤窝头抹臭豆腐。不久又进一步“人道”,迁入有暖气的宿舍楼。

  我的冻脚随着恢复供暖迅速恢复,不久被责令与韩家鳌一起参加“劳动改造”,扫厕所并为锅炉房运炭渣。烧锅炉的师傅对我们很和气也很照顾,最重的活他总是亲自干,我俩只要搭把手就行。看来身为“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未必革命得“铁板一块”。

  搬入宿舍楼后,实行早晚“请罪”制度。“牛鬼蛇神”们横列一排,在伟大领袖像前低头肃立几分钟。早“请罪”完开始劳动,晚“请罪”毕开会“斗私批修”,说的都是言不由衷的套话。

  从1966年到1969年的四年中,伟大领袖不时发表“最新最高指示”,每次都有彻夜敲锣打鼓的庆祝游行,预示着又有一批新的遭殃者产生,人们开始厌倦这种“不断革命”的生活。

  那些曾经风头十足的红卫兵领袖,他们引以为荣的父母也成了运动的对象,有的被打倒,有的自杀,有的“靠边站”。红卫兵的利用价值使尽之后,便被牵出来做替罪羊,以平民愤。轮回如此迅速,使“老红卫兵”(简称“老兵”)充满了怨愤,于是组成“联动”炮打“中央文革”。

  我发现周围的人态度开始发生变化:我几乎不再被视为“另类”,因为被打倒的人太多了,父亲不过是被早打倒了十年而已。台上干部的子女,继续耀武扬威;而倒台干部的子女,仍保留着攀比父母级别的习惯思维定式。因父亲过去曾是四级“高干”,于是我也曾莫名其妙地被某些“老兵”引为同类,让人哭笑不得。有些“老兵”主动与我攀谈,发泄对这场运动的不满,怀念起当初一起给校领导贴大字报的日子。记得某日与一位“老兵”,在清华园的“水木清华”后面小山上闲聊,碰巧有一位戴着大口罩的女大学生低头走过。“老兵” 悄悄告诉我:“她就是刘涛。”刘涛乃刘少奇之女,运动初起时与贺龙之子贺鹏飞同为清华大学革委会负责人。她不幸上了江青的当,起来揭发继母王光美。及至父亲被打倒,她的利用价值也耗尽。此时形单影只,人人视同陌路。

  事隔多年后,刘涛曾向我谈及被禁止参加父亲追悼会,言下极为伤感。我相信刘涛无非是年轻无知,被利用而已。


来源: 《老照片》2005年第8期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23:41:49 | 只看该作者
荣剑:曲师杂忆(五)
发布时间:2013-12
作者:荣剑

  ——美女同学

  现在见面打招呼,见男的就喊帅哥,见女的就喊美女,好像比较普遍。那天在杭州有朋友请客,去足疗店捏脚,小姑娘一进门就喊我领导,觉得挺搞怪的。我白丁一个,无权无势,用领导哄我开心,有点讽刺我的意思。比较起来,还是喊我帅哥受用些,毕竟长的还有点人样嘛。以此类推,用美女尊称中文系78级的女同学,想必不会引来多大反感。记得前年冬天,郭玲玲同学来京,我设宴招待,她素面朝天就来,穿衣打扮也是返璞归真,对我欢迎美女的致辞,表现得很谦虚,连连说道:“啥美女,都老啦”。

  是老啦,三十年过去了,再细皮肉嫩的美少女也挡不住风蚀日刻,不过,关于我们78级女生的美学记忆不应被历史淹没。我们78级3个班,120几号人,女生仅24个,绝对属于稀缺资源。因为缺,不够看,所以拿美女来形容她们也就理所当然,尤其按心灵美的尺度来衡量,她们个顶个都是名副其实的美女。当然从长相上看,也不能太挑剔,说她们中的某个人长的像巩俐或林志玲也有点过分,就像捏脚的小姑娘说我是领导一样,那就是讽刺了,我不能干这种事。实事求是地说,78级的女生长的还是各有千秋的,有高的如祝健,长的和大老李一般高;有稍胖的如阳光(现在不胖了),进座位得侧着身子;有强壮的如张学勤,一拳打来好汉也不一定顶得住;有苗条的如徐博文,走起路来比跳舞还好看;还有几个未成年的少女,如王勤、丁丽萍、小苗、小臧等,活泼可爱,和现在电视上的那些小超女们没啥两样。我那时和女生打交道没经验,不敢就近观察,只有一些笼统的印象,今天大胆说出来,女生们听了不满意可别拍我的砖,毕竟我上来就先喊你们是美女了。

  我在“恋爱和失恋”那个段子里说过,找对象在大学时期绝对是一件大事,因为女生资源稀缺。从我们年级看,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大致是五比一,扣除那些已婚和待婚的同学,三比一应该有。这种男女配置比例如果放到整个社会上,那一定酿出大的乱子。现在就有些专家担心,按中国目前的男女出生比例,10年内就有一大批男的要打光棍,那时,那些讨不到媳妇的男人像叫春的野猫一样上串下跳,绝对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另一方面,男女比例失衡,直接导致女权主义兴起。别看现在“剩女”多,那不是女的真的多了,而是男的饥不择食,胡乱搂一个就当老婆了;美女们则在那里货比三家,择优录取呢。我们中文系78级的女生,在大学读书时显然就已经看清了这个大形势,面对僧多粥少的局面,内心淡定,始终保持着一份难得的冷静。

  24个女生,入学时好像都处在单身状态,更未有听说谁已秘密结婚,这对于那些已经患上爱情饥渴症的男生来说无疑是个福音。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24个女生都像一根筋似的,或是左小脑发育慢,一门心思只扑在书本里,走路目不斜视,对各类不怀好意的暗示概不理睬;更有甚者,收到个小纸条立马就交给赵老师,搞得送纸条的人灰头土脸,四年都抬不起头来。真是不解风情呢?还是仗着人少,沉住气慢慢挑拣?反正是大学头两年,没见着哪个女生被男生俘虏了,那些心急的大龄青年,比如老常,经不住考验和煎熬,只好转战外系寻食。后来跟进的还有余钦伟和王离京,估计也是觉得在本年级没啥戏了,另辟蹊径吧。

  女同学这种不谈恋爱的阵势并非牢不可破,决口首先来自于班里为数不多的女共产党员张学勤同志。有同学考证出,78级首开恋爱风气的应该就是张学勤和杨景法,两个人不知啥时眉目传情,后来私定终身,再后来就是公开吊上膀子了,对我们78级绝对是一个震动,对女生的影响可能更大些。张学勤不愧为共产党员,有先锋模范作用,说话利索,干事有股子泼辣劲,搁在解放战争,一定是个女游击队长。景法看上去老实厚道,内心其实很浪漫,当时曾变出许多法来哄女朋友开心。在这一对恩爱恋人的示范下,女生们的心思估计都已动摇,但付诸行动的还是不多,先后下水的有李盈、谷莎莉和骆宝臻等,她们几个也是在临近毕业时才最后下注,真可谓“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校园的浪漫时光有点浪费。看样子最像是爱情积极分子的郭玲玲,不知是在等哪个白马王子,左顾右盼,招蜂引蝶,却滑的像个泥鳅,四年里愣是没被人抓住,让那些单相思者倍受精神折磨。其实这还是轻的,更重的打击还在后面,郭“美美”毕业后总算在外校找到一个主,谁知也不消停,居然在新婚之夜逃之夭夭,撇下那个倒霉的新郎官独守空房。幸亏这一招没用在同学身上,我现在可以当作一个笑话来说。

  让我困惑的是,我们年级的女同学不仅在谈恋爱这件大事上态度消极,穿衣打扮也略现保守,几个公认的美女如李盈、周建华、郝月梅等,每天都是一身绿军装,很少见她们穿上花衣服,更别说涂脂抹粉了。这在当时也可以理解,出水芙蓉,不事雕琢,体现的是一种自然美和朴素美。但人工美对她们好像还是有诱惑,不说别的,就说穿裙子吧,大学前三年没见她们穿过裙子,谁知第四年,都像得了传染病似的,谁都没拉下,天还没太热,各种各样的花裙子可都迫不及待的套上了。裙子虽然都长了些,一般都过了膝盖,也有达及脚面的(没有超短裙是个遗憾),但男生们看的还是眼花缭乱,私下里都在咽着唾沫说:太美啦。

  这是我们女生最漂亮的一年。修女也疯狂啊。


来源: 共识网 | 来源日期:2013-12-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5:59 , Processed in 0.0688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