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大陆网络语言研究述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2 20:4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大陆网络语言研究述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门户网站
  研究目的
  1994年,我国正式全面接入互联网,这一事件被列入当年的国家十大科技新闻之一,从这一年起,中国进入了网络时代,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也从此揭开序幕。①对此,新闻传播学者对于网络媒体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随着网络语言在社会中的兴起和流行,学者和业界人士开始关注这一新的“社会方言”,近几年来,网络语言研究已成为新闻传播学和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并发表了一批研究论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欲通过对《中国期刊网》1998~2008年来有关网络语言的研究论文进行内容分析,考察近几年中国大陆网络语言研究的发展状况,以求对当下网络语言研究有所裨益。
  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
  本文所指的网络语言指狭义的网络语言,即指在网络文化中人际交流的语言。
  本研究先以篇名高级检索的方法,从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文史哲、经济政治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和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4个专栏得到有关网络语言的全部文献目录,然后根据内容和体裁两个方面确定属于网络语言的文献。
  从内容来看,严格限定为与网络语言有关,排除了计算机的编程语言、题目含有“网络语言”但实际上与本文研究对象不相符合的文献;从体裁来看,剔除“通知”、“会议信息”、“简讯”等非研究性文章。经过确认和排除,共选取391篇文章为本研究的分析对象。考虑到检索范围的权威性和检索方法的科学性,这391篇文章基本能够反映10年来对网络语言研究的概貌。
  10年大陆网络语言研究的基本情况
  1.文章数量及其年份分布
  单纯从文章数量上看,论文数量在持续增长。1998年网络语言开始受到关注,在经过几年的预热之后,网络语言研究逐渐升温,从2003年开始,每年以50%的速度递增。不难看出,我国针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成为了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焦点。
  2.文章作者人数、身份
  作者身份(以第一作者为准)中,高校教师占到了4/5强;除去身份不详的,其他几种类型所占比例大致相等。由此可见,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群体中,而在这一群体中外语系教师和中文系教师占主体,而新闻传播类教师相对较少。
  3.发表刊物的类别、学科
  从文章发表的刊物来看,学报占了大多数,占54.99%,这与作者主要来自高校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专业学术刊物次之,并且专业学术刊物可以分为几类:语言类、新闻传播类、计算机科技类、社会学类。其中计算机网络类、语言类占专业学术刊物的65%,这和研究主体主要是语言学教师具有一致性。
  4.研究的主要议题
  按照受关注程度,排在前三位的是:特点、社会影响、规范。而以词汇、修辞、产生的原因为研究主题的文章数量大致相等,各占10%左右。
  结论与讨论
  1.网络语言研究中的三条主线
  ⑴第一条主线: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研究
  从391篇文章的统计来看,把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作为文章主题的达到79篇之多,占全部文章总数的20.20%。
  专家学者们把网络语言置于社会大背景之中,分析了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传统媒体、文学语言、现代汉语、文化价值观、青少年的影响,其中关注的焦点在于对青少年的影响和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专家学者们往往从负面的角度分析网络语言的影响,因此这一主题的论文中也都会提及如何避免这种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措施。
  ⑵第二条主线: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研究
  从对391篇文章的统计来看,有66篇文章把网络语言的规范作为研究主题,占全部文章总数的16.88%,并且还有大量文章把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作为一个子问题进行研究。
  语言的规范化,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合作、推动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祖国稳定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因此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语言规范观,促进网络语言的规范化。②
  虽然研究者们对网络语言规范化的必要性的意见是一致的,但对如何规范网络语言有不同的意见,提出了“纯洁说”、“调和说”、“层次说”、“柔性规范说”等观点。
  但也有人认为目前规范网络语言为时过早。陈榴认为,规范的对象是指网络语言存在内容上的不健康的东西,如果说指网络语言的形式,现在还为时过早。因网络语言目前尚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其语言形式也正处于约定俗成的阶段,要人为地规范它,不仅时机尚未成熟,而且很难操作。③
  ⑶第三条主线:网络语言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从对391篇文章的统计来看,把网络语言特点作为文章主题的达到34篇之多,占全部文章总数的8.7%,有102篇文章把网络语言特点作为一个子问题进行研究,也就是说有26.09%的文章涉及了对网络语言特点的探讨。
  目前虽然学者们的具体语言表达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是从词汇、语法等几个层面概括了网络语言的特点,比较一致地认为网络语言具有简略性、创新性、形象性、欠规范性、模糊性、后现代性等特点。对于网络语言为何会形成这些特点,学者们从网络语言的语境、网络语言的主要使用者、网络时代的社会心理三个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特点形成的原因。后期出现了对网络语言双语现象、解构性、象似性、后现代性等特点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
  2.网络语言研究的三个转变
  ⑴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从封杀网络语言到规范网络语言
  《中国网络语言研究概观》的作者归纳出研究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至少有9种,并在文章中作了具体的介绍,但是其趋势是从开始的尖锐批评、完全否定到宽容理解,反映了社会对网络语言这一社会方言态度的转变。宽容理解的代表文章就是《宽容对待 顺其自然 优胜劣汰 引导规范——浅谈网络语言应对之策》。
  ⑵研究视野:从语言本体研究走向宽广的研究视野
  从对文章的统计归纳可以看出早期的文章大多从概括、总结网络语言现象、特点出发,对网络语言的词汇构成方式、修辞、语境、语体的分析占主流,也就是说从语言本体入手是绝大多数研究者的研究视野,研究视野相对狭窄。
  目前来看,研究的视野有转换的趋势,从语言的本体视角走向广阔的研究视角。研究者认识到了网络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此学者们开始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符号学、传播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研究网络语言,这不仅仅扩展了网络语言研究的视野,也深化了研究。从样本统计来看,虽然在数量上语言本体研究视野的文章还是占绝对优势,但是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进行分析的文章的数量也是在逐渐增多的。
  ⑶研究方法:从定性研究走向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目前,虽然只有6篇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占总量的0.8%,但是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对改变一边倒的单一的研究方法是一种进步,但比例还是过小,也反映了定量研究的匮乏,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还需要本着科学的态度进行认真、细致、深入的调查、整理和研究。
  在现有的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的文章中,《中学生与网络语言的调查研究》、《网络语言在学生中的流行程度及其原因分析——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例》、《网络语言传播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基于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调查报告》主要是调查学生的网络语言使用情况。在6篇文章中,50%的文章是研究学生的网络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这和第一条研究主线——网络语言影响研究的主旨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正不断走向完善,随着研究视野逐渐宽广、研究层次不断深化、研究方法不断优化,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将不断升温,成为语言研究的一个热点、焦点。
  注释:
  ①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②张德鑫:《“水至清则无鱼”——我的新生词语规范观》,《语言文字学》, 2001年第4期
  ③陈榴:《网络语言: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9:05 , Processed in 0.08862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