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雷达说文学评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0 19:4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雷达说文学评论
贾平凹
    为雷达开这个学术研讨会,我欣然前来,向他表示祝贺。刚才评论家们说了很多,现在让我说,我说不了多深,概括不了什么,只谈谈自己的感觉。  
  雷达每年要参加许多作家的作品研讨会,今日倒是开他的评论研讨会,想想觉得很有意思。作家和评论家就像两口子一样,在外是夫妻,在家是对头,相敬如宾的时候很少,如果有,那也是新婚时候的事。大多数情况下,评论家是妻子,严厉地指责、刻薄,甚至谩骂作家,作家一旦抗争,四周的声音就会偏向女方,因此许多作家选择忍受、不吭气。但是,雷达的角色不是妻子而是丈夫,在外是“有权有势”的丈夫,他总指教着妻子,指教做饭、指教穿衣、指教管钱,因为他确实比妻子水平高,他很强势。妻子只能背过身子,在厨房里、在厕所里嘟嘟囔囔发泄不满。今天让作家来研讨他的评论,就是让被他指教惯了的妻子来教说丈夫。能说些什么呢?说些:我对你最大的不满就是你不珍惜自己的身体?这话也是要说的。大家都要说吉祥话,这不是恭维,是人对人的尊重、友善、喜爱。
  作家写作品只是给一部分人写的,别指望让所有人都叫好。当今世界,每个人都有反对派。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对人无论觉得亲切的或反感的,都宽容平和,读作品,都平静地进入,然后在阅读中发现惊喜或遗憾,而不是先入为主,带着寻毛病的态度去读。就像见到一件好衣服,不是去欣赏其样式、花纹和质量,而是撩了衣襟就要寻有没有虱子,问这衣服是从哪儿偷的?或者去吃饭,可以说这个菜没炒到味,那个菜盐太重了,却偏有人将准备好的一只死苍蝇放到汤里,然后就大声吵闹,让店家赔偿。
  
    现在话说回来,关于雷达我有几点印象。雷达的评论可以用“正”、“大”来比喻吧。
  正,是他贯穿了新时期文学,经历的事多,众多文学思潮的生成和发展他都参与或目睹,他的评论更多的是蕴涵着传统的东西,包括马列主义的、延安文艺座谈会的、黑格尔康德的、别车杜前苏联的、西方现代主义派的思想等等。即文以载道,担当、责任、社会、历史、民族文化,可以说,他的文章一直起着指导意义,代表了正,代表了主流。
  大,是指他有大局意识。他看问题常从大处看,能把握趋势,能“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这是《易经》上的话。所以他犯不了错误。至于犯错,我有个观点,一个人从事任何事情,只要他没私心,他就是犯错,也错不到哪儿去。搞评论也如此,没有金钱在里边,没有人情在里边,没有怨恨在里边,没有投机在里边,文章都会写得观点准确,通达顺畅,文采飞扬。反之读起来则不顺畅,十分别扭。
  雷达为什么能有权威呢?
  一、他对中国有着认识和把握。他是甘肃天水人,整个西北在中国是高寒、瘠贫之地,它的社会基层是最能反映中国的。雷达生于此,他懂得这个社会,懂得这个民族,因此能做大事,敢担当,忧患是贯穿在骨子里、血脉里的。
  二、我以为搞评论的一定要对创作有感觉,这是最基本的。如果没有感觉或感觉不够,那很难写出好评论。对创作有感觉,你就能体会作家的想法和创作方法,才能回到作品的本质,对作品的优劣高下作出判断,令众人包括作家本人认同和醒悟。雷达的散文写得很好,所以他有他对创作的感觉。
  三、他从西北走到京城,看多了沧桑变化,看多了春华秋实、起起伏伏。他长期在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工作,对文坛的情况了如指掌,看作品能放在全国的大盘子上比较、拨拉,看问题能从中国文坛和世界文坛来考量,来提出,来解决。
  四、他的性情除真、直以外,有些孩子气外,在坚持里多变,在诚信里表现出多疑、独立、特行、强势,这种性情是成大事的性情,但往往使周围人爱他、怕他、对他无奈,但最后还是觉得他好,再服他、敬他、爱他。我同他结识几十年,在生活中他就是永远先下手为强,指责你,总是说你不对,而且不给你台阶下。你还得笑着,就像大人打骂孩子,孩子还得说“打我骂我是为我好”。在文学上,他更是常批评我,这样不对那样不好。他的期待大、要求高,我总是进步太小,有时写了作品都不敢让他看。我从没有要求他给我写过一次评论,都是他主动去写,也不跟我说。他当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时,我没在那儿开过作品研讨会,他退休了,创作研究部给我开过两次。他当茅盾文学奖评委时我没得奖,他不当的那届,我得奖了。但我是十二分地敬重他,他对我作品的意见或对别的作家作品的意见,只要我读到,没有不认真思考的,甚至一段时间老琢磨。他是个黑脸包公,办的是大案,坚守的是正道,举的是铡刀。所以,他的威信是这样形成的,文坛的地位也是这样形成的。
  雷达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评论家之一,是一个对当代文学做出了大贡献的人。他的存在,对于中国文坛是一种荣幸,对甘肃、对西北,是一种光荣。我向他致敬。

  ( 文艺报编者:本文是根据作者在研讨会上的发言稿整理而成。发表在本栏目,是希望这具有代表性的一家之言,引发更多人的思考和深入讨论。)
                                 (原载《文艺报》2013年6月10日头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3:46 , Processed in 0.12432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