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媒体时代的媒体责任重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5 16:0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媒体时代的媒体责任重构
时间:2013-01-09
作者:吴清雄  来源:青年记者

  ●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吴清雄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和业态,在全球范围内均已成为主流,传媒业的发展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的中国,信息快速传播的碎片化、交互传播的民主化、个性传播的极化等问题,都是“前网络时代”不曾遇到过的课题。加之当前正处于矛盾凸显的社会转型时期,对媒体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挑战,中国主流媒体必须在新媒体时代的开放背景中,理解传媒变革的本质,实现社会责任的重构和坚守。
  
  以守卫公共利益为己任,抢滩热点难点问题的舆论场
  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这是对网络传播的信息民主化,和传统媒体单一话语权瓦解的概括。所以,当前几乎所有中国主流媒体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要在“说”与“不说”之间,选择“说”。特别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往往直接关系着公共利益的损益。在这类新闻事件中,主流媒体尤其不能失语,不能霸着麦克风不说话,而是要有把握热点事件的自觉性和敏感,直面问题,表达主流舆论。
  越是热点问题,社会越需要专业媒体、主流媒体的判断和声音。这时传统媒体绝对不能缺席。截至2011年底,全球网民数约21亿人,其中,中国有5亿多人。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的注册用户加在一起有8亿多。这是一个巨大的舆论场。
  一方面,这个舆论场主要是依托于口口相传特别是互联网的“民间舆论场”,人们在网络上议论时事,品评政府的公共管理,与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等构建的“主流媒体舆论场”很不相同。
  另一方面,网络传播中十分重要的微博,它有140个字的表达限制,注定了其表达的碎片化、情绪化,如果没有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全面、客观、理性、深入的判断和报道,碎片化、情绪化的网络表达将会伤害公共利益,误导公共决策。主流媒体应有意识地抢占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第一落点,主动、理性地发声,在热点事件的舆论场中注入媒体公信力,主导公共舆论,捍卫公共利益,不给破坏性的谣言和偏激言论留下空间。
  新华社2010年8月创设“中国网事”栏目,意在改变对人民群众的口头舆论和网络舆情“听而不闻”和“视而不见”的“新闻麻痹症”,改变对网络报道迟缓而不迅速、表面而不深刻、分散而不集中的状态。
  早在2009年,人民日报就以系列评论的形式,介入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最近又开通了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积极介入网上的热点事件,帮助公众厘清真相,促进问题的解决。
  
  寻求更高层次的新闻客观,在观点市场中汇集意见领袖
  与以往传统媒体追求新闻真实、新闻客观的过程不同,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和客观放置在一个全开放的舆论场中,面临着多轮质证,但公众留给这些质证的时间并不多。
  意见被极化、被淹没的“沉默的螺旋”效应,在传播速度被几何级放大的新媒体时代,表现得尤其突出。主流媒体参与舆论引导和干预是必须的,关键是怎么干预,是否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增进和主流价值的构建。既然“人人都有麦克风”,那么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媒体而言,就应该做好两件事:一是比谁的音量大,谁是意见领袖,谁能做“中国好声音”;二是搭建一个多声部平台,汇集舆论场中的意见领袖,在众声喧哗中寻求意见的均衡、理性,在自说自话中寻求多元意见的和解、社会裂痕的弥合。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闻客观、真实,经过了高度开放的全球化、媒介化观点市场的充分质证、考验,就比较容易在社会实践中内化为行动的合力,成为正能量。这实际上是新媒体时代形成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新闻真实和新闻客观。它不再只是纸面的冷峻,而是情感的认同、心灵的温度。
  在自媒体的语境下,一方面需要相信在充分开放的观点市场中,涉及公共话题中的道理总体上是越辩越明。主流媒体要有信心,这也是信息扁平化、民主化的趋势。夺人眼球的事件、偏激极端的观点,在公共舆论场中并不占优势。尽管如此,也不排除“信息流瀑”中的意见极化、“多数人暴政”现象的存在,因为“每个人的话语权是平等的”只存在于绝对的理论中。现实世界中影响力大、有话语权的人,往往也会成为虚拟世界的意见领袖。对于他们,意见封锁早已不合时宜,只会引起报复性的反弹,要搭建意见充分表达、交锋的平台;同时要注意观点的平衡,不要轻信,对任何过于集中的极化观点都要保持警惕;在信息传播的“水波效应”中,要善于传递理性的价值,并从网上的观念传递到网下的实践。
  另一方面要适应新的传播语境,入乡随俗,平等发声。比如人民日报在微博上就一改传统的“字正腔圆”的官媒话语方式,在粉丝量突破100万人的9月2日,发言立志要“做一个诚实的微博,不骄矜、不浮夸,以敬畏之心守护事实真相”,要“做一个负责的微博,不盲目、不媚俗,以虔诚之心呵护发展进步”。
  武汉大学教授沈阳评价说,人民日报微博、新华社“中国网事”等栏目对于信息的发布策略、话语策略以及新媒体培训都非常重视,也经常咨询各界人士的意见,它们的运营能力非常强。当然,如果它们对真相播报不到位,也很容易沦为意见标靶。因此,需要从国家利益、政府形象、社会公信等角度切入,进一步履行舆论监督的媒体责任和权利,把握社会稳定和改良的均衡点,积极参与构筑展示网络真实民意,坚持说真话、人话,学会说网话,才不会被边缘化。
  
  提升新闻解释力、结构化,以专业主义生产主流信息
  社会责任论和新闻专业主义,也正在深刻地影响着转型时期的中国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往往面临着信息过载的困惑。其实,信息过载的本质,仍是信息供应上的结构性短缺。因此,媒体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还包括提升新闻解释力、信息结构化的内在需求。
  信息的质量一直是传媒业竞争的关键。在新媒体时代,人们愈发感觉到:正能量、负能量,都比不上真能量。而高级的真相,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但知道事实是什么,还要知道背后的诱发机制和嬗变趋势。这样的信息生产,才能起到普利策所说的“瞭望”功能,和帮助人们准确审视自己的生存环境并科学决策的作用。提高优质信息的产能,挤压垃圾信息的空间,恰好是构建和坚守媒体社会责任的一种常规指标。但向何处要产能?
  首先,向专业化要产能。当前,传媒中的“3秒钟原则”大行其道:如果一条新闻在3秒钟之内不能吸引注意,新闻就会从受众眼前溜走,所花费的编采工夫等同白费。而对于情绪化、片面化的“眼球效应”的追逐,恰好是自媒体与生俱来的痼疾。传统新闻业的生产方式受到颠覆性挑战,用户参与新闻生产在消解专业化程度,自媒体新闻生产几乎抛弃了专业化的基本标准。
  但是,“人人都有麦克风”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是记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新闻学院院长Neil Henry教授对这一点有充分的解释:记者是中立的,要忠实地传递出信息,有很高的与人沟通的能力,其任务更加重要。记者要有启迪教育社会的责任,引领社会,影响别人。一般人都可以表达意见,可以第一时间发出新闻,但不一定每个人都会跟踪新闻背后的事实,这是新闻从业人员的价值所在。这也是深度访谈、深度评论存在并能在网上引领舆论的重要价值所在。
  专业的才是权威的。在新媒体时代,媒体的专业化操作需求,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强了。媒体人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抓住这一机遇,培育自己的专家化、深度化、独立性王牌采编团队,真正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实现,引导社会舆论,引领社会风尚。
  其次,向数据库要产能。信息的数字化,使媒体对基于庞大数据运算能力的信息整合、基于“长尾理论”的信息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都成了可能。信息的准确性、结构化,以及精确传播和反馈,成为新媒体新闻生产的增量和特色,这在作坊式的“前网络时代”根本不可想象。实际上,这是媒体产业链的延长,直接介入了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过程,针对性强,有效性高,成为优质内容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商业新闻、行业新闻、地方新闻、舆情研判和调查分析等新闻品种所占份额越来越大的原因。
  再次,向融媒体要产能。优质、主流信息的生产,不但讲求质量,还要讲求效能。新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媒介融合。既充分发挥各个媒介的特质,又实现业务的有机整合,因此,“一次采集多次分销”、“智能发行和即时反馈修正”的信息生产模式,已经在国内外展开。随着媒体的跨界、跨地区整合进程的加速,融媒体的产能放大效应将日益凸显,理性、客观、深刻、准确的新闻,也将更充分地占据主流舆论场,增进社会共识。
  在开放、即时、交互、民主的新媒体时代,由技术和市场两轮驱动的传媒环境变革,正深刻地影响着新一轮传媒业态。但中国有一句古话,“路遥知马力”,要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媒体的社会责任担当就不但不能丢,反而要看到危机中的生机,趁势而为,主动改革,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为守护公共理性、增进公共利益、构建公共秩序而肩负全新的责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1:45 , Processed in 0.09433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