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华的艺术时空 □王 剑 在书画界,于建华是以儒雅和才气闻名的。 近几年他笔耕不辍,著述颇丰,先后出版了《平常心是道》《书情画趣》《洪丕谟年谱》等要著,在圈内外赢得了一片喝彩。2008年岁首,上海学林出版社又集中推出了他的《近代名家书画藻鉴》《名家扇书扇面漫说》和《无住庵谈字论画》三本新书,遑遑43万字,其规模之大,其气势之盛,让人不得不佩服建华兄的勤奋和毅力。展卷徐徐读来,那精微的考证,那独到的见解,那优美的文风,那异彩闪烁的书画珍品,仿佛使我们徜徉于多彩多姿的艺术时空,让我们为其准确的艺术传达而感动,也为如此繁浩的艺术堆积而折服。
自古以来,一套好的书籍问世,能受到业内人士的推崇,其必定有不同凡响之处。从整体上看,建华兄的这套“书画收藏入门系列丛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色:
首先,学术品位是这三本书的共性追求。《近代名家书画藻鉴》《名家扇书扇面漫说》和《无住庵谈字论画》共收入书画欣赏文章近500篇,涉及袁枚、张之洞、吴稚辉、袁希濂、陈巢南、胡汉民、谭泽闿、叶圣陶、丰子恺、张伯驹、刘半农、郑逸梅、张学良、陈立夫、沙孟海、钱君匋、赵朴初、启功、陈大羽、张君秋、程十发、梁启超、赵眠云、赵丹、新凤霞等名人书画家数百人。应该说,于建华所收录的这些人物都是晚清以来不同行业的优秀代表,他们用自己的艺术创造极大地丰富了书画文化的艺术殿堂,与辉耀艺苑的那些大师巨匠们形成了壮丽的呼应。在具体的赏读当中,建华兄善于抓住这些书画家的艺术个性及书画特征,从美学的高度,对其题材、用墨、风格进行解读和点评,并把自己的认识、喜爱、欣赏、赞颂、感悟、体会、弘扬等多方面的内容糅入其中,完成与书画作者心灵和情感的碰撞。譬如在对袁枚“蝇头细楷”的赏玩中,他这样写道:“(袁枚)写的是一篇骈文,文风俊逸,读起来,悦人心性。书法用笔虽细似毫发,但未失抑扬顿挫;行笔逸畅,但未失精臻工致。看上去风神骀荡,气骨俊爽,美如碧玉。把字放大了欣赏,颇具欧阳询书体的韵姿,超然绝俗之气溢然笔端。书中又在婉丽遒逸之中带上了那么点恰到好处的拙味,更让人玩味不已,从中可以窥见作者对艺事对学问一丝不苟的精神。”于建华就是这样在思想与思想相会的瞬息,读懂了一幅又一幅书画作品,并且言辞简捷,妙语连珠,耐人寻味。也许是才气使然,于建华持论并不中庸,相反则是敢爱敢恨,锋芒频显,这一点给人的印象尤其深刻。比如他称杨伯润的山水雅秀之气“诸家莫及”;评李宗瀚书法“深得虞永兴神韵”;评黄葆戉书画“充满文人气息”;评徐桢的画“能出师右”;称黄鞠的“名头不算小了”,称高野侯“一身梅气”,称程十发的书法“奇趣横生”等等。因为点评准确到位,令这套书的学术性增色不少,它所提供的珍贵材料和探索成果,对近现代中国书画史、文化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次,写出情趣是这三本书共同的审美品格。“书为晓者传”(荀子语)。对读者而言,这套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用什么高深的术语阐述呆鸟式的书画原理,而在于作者怎样用自身丰厚的艺术修养来完成“品味”和“漫说”,从而让读者在无穷的审美愉悦中,参与到作品的艺术构建当中去。
可以说,建华兄的这三本书在趣味性和可读性上做足了文章。一是大量的收藏故事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无论是《名家扇书扇画漫说》《近代名家书画藻鉴》,还是《无住庵谈字论画》,几乎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与所得书画之间的因缘故事。古人云:“诗文字画,皆为丰年之珍,饥年之粟。”建华兄在书法篆刻之余,频繁出入于沪杭大小拍卖会之间,潜心搜罗趁心珍品,甘之如饴,数年不移其志,其情可嘉。由于是亲拍亲历,他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行而成文,记录自己由欲到得的曲折历程,既是人生岁月的丰富珍藏,又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或教训。你看这些标题,《捡漏拍到陶溶的<花鸟>扇片》《终于寻得沈塘的画》《拍到吴玉梅的画真是意外欣喜》《一场拍得两幅袁琴孙的画》,建华兄的得意心情俨然纸端,毫不掩饰。二是大量的书画名家的逸闻趣事,使得作品骤然生辉。书画赏读文章,妙在趣味。一些书画名人,我们看惯了他的某一面,却想看看他的“另一面”。“另一面”藏在哪儿呢?在散佚的资料里。建华兄在多方查阅书画家生平材料时,采撷了很多的逸闻趣事,这样就把文章写活了,写得生动有趣,写得雅俗共赏,极具可读性。比如《启功的自述病历》《君匋先生》《赵朴初让我“独坐幽篁里”》《陈立夫写赠我“花开见佛”直幅》等,都分外精微传神。三是以极大的容量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珍贵的图片。该书以文驭图,图文互映,在图文交融的雅趣中完成了言说,使作品自始至终给人以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扎实的字外功夫和严谨的创作态度,是使这套书具有相当分量的重要因素。“采花蜂苦蜜方甜”,于建华之所以能在洋洋洒洒的数十万言中游刃有余,写得飘逸,写得个性,实在是因为他在学识上下过苦功。于建华是书法篆刻的好手,还是一位佛教学者,同时他注重用大量的时间,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举凡文、史、佛学和书画篆印收藏鉴赏方面的理论书籍,他都手不释卷,广泛浏览。因为世事洞明,修养深厚,学识广博,故书画鉴赏的眼光日益凌利和深透。但这些并未妨碍他写作时的严谨心态。每每买回字画,他总要遍访名家,广查资料,多方考证。然后,反复赏玩,会心会意。最后进入到“‘买’、‘玩’、‘写’状态”的末一个环节。他自言写这些文章时是把自己关在无住庵中三个月,晨抄暮写,“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种勤奋和吃苦精神,终于获得丰厚的回报,使他能够在书画艺术的浩瀚天地里,在与一位位艺术大师的一次次对话中,绽放神思妙笔,为我们呈献了一篇篇优美的华章。为此,我们应该感谢他,同时也祝愿他在韶华之年更能厚积薄发,在书画鉴赏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原载《书法导报》2008年3月12日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