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玩iPad产生僵尸效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7 00:3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玩iPad产生僵尸效应



  如今,能把孩子变成“僵尸”的电器添加了新成员: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这类以触摸屏为特征的装置问世时间不长,却已成为许多孩子爱不释手的玩伴,造就“触摸屏一代”。它们对孩子的影响成为研究新课题。
  势不可挡
  美国的琼·甘兹·库尼中心是一家研究数码技术在儿童教育中作用的机构,其2010年一项调查显示,4岁至7岁美国儿童中,三分之二玩过智能手机。2010年,苹果公司推出平板电脑iPad以来,儿童与触摸屏的接触进一步增加。
  与智能手机相比,平板电脑的触摸屏更大,更便于低龄儿童略显笨拙的小手准确触碰到操作位置。另外,平板电脑体积大,不像智能手机那么好藏,更容易被孩子拿到。
  孩子学习操作电脑鼠标或电视遥控器时,要花些时间才能建立起他们手上动作与屏幕画面之间联系,但是用触摸屏装置,即便是蹒跚学步的幼儿也能立刻学会操作,让屏幕上的汽车跑,小虫爬,“拿起”刷子画画……
  在不少家庭中,孩子是玩这些装置的“专家”。
  美国非营利儿童事务机构“常识媒体”2011年调查显示,美国39%的2岁到4岁孩子以及52%的5岁到8岁孩子玩过触摸屏装置。
  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2008年诞生后,儿童游戏应用以每天数十个的速度增加。按资深儿童媒体研究员沃伦·巴克莱特纳的粗略估计,这类应用眼下超过4万个,这还没算谷歌商店(Google Play Store)中的数千个儿童游戏应用。
  并非“僵尸”
  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这类互动式屏幕装置诞生时间不长,目前还缺乏相关研究。大部分针对“屏幕对儿童影响”的研究还停留在探讨电视对儿童的影响。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儿童看电视时头脑活动减少,处于一种类似“盯着白墙看”的状态。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研究媒体和注意力的希瑟·吉尔柯利安说,看电视时的心理状态类似看一本让人着迷的书,其实是聚精会神,头脑活跃。阿默斯特马萨诸塞大学儿童媒体专家丹·安德森还用实验证明,达到某岁数阶段的儿童能在看电视时产生活跃的认知活动,不会成“僵尸”。
  20世纪80年代,安德森招募大约100名儿童参与这一实验。他给一组2岁至5岁儿童看美国经典教育节目《芝麻街》。他编辑影片,打乱片中场景出现次序,然后观察孩子看节目的反应。
  安德森发现,孩子们看到出现次序不对场景时,视线更容易离开电视。一些孩子甚至抱怨电视坏了。
  安德森后来用编辑过的幼儿电视片《天线宝宝》对6个月至24个月的孩子重复这项实验,发现不到12个月的孩子看不出片中出现次序不对的情景,如一个天线宝宝接到球,接着另一个天线宝宝扔出球。到18个月时,孩子看到这类情景会看向别处。
  互动重要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发展心理学专家若尔让·特罗塞思2003年用实验证明,对于蹒跚学步的孩子,即两岁左右儿童,屏幕互动性有助于培养认知能力。
  她让一些孩子从直播隔壁房间情景的电视屏幕上看到一个人把一只毛绒狗藏在某个地方,让另外一些孩子透过房间窗口直接看到那个人藏毛绒狗,随后让他们走进隔壁房间找玩具。前一组孩子大多数找不到,后一组中大多数能找到。
  特罗塞思解释,蹒跚学步的孩子擅长捕获“社交相关信息”,借助从真实场景获得的信息形成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在真实世界中,孩子们能闻到青草新鲜的气息,感受到父母的微笑,提出问题会得到回答。特罗塞思说,电视屏幕缺乏互动性,不能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
  为了进一步探索屏幕互动性对幼儿认知能力影响,特罗塞思2004年又做了一项实验。她把玩具狗换成动画片《小熊维尼》中的角色小猪,让藏玩具的人与孩子们视频聊天,比如问孩子们关于他们的兄弟姐妹、宠物和玩具的问题,邀请孩子们一起唱歌,通过这些“热身”活动让孩子们觉得屏幕上的人可以和他们交流,所说的话与他们所处的环境相关。接着,屏幕上的人藏起玩具小猪。大多数孩子找到了玩具。
  新美国基金会早期教育项目主任丽萨·格恩齐认为,一款好的触摸屏装置应用能促进儿童大脑活动。不过,她提醒,孩子与父母间的互动是发挥触摸屏技术优势的关键,触摸屏装置不能取代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特别是对幼儿。
  家长谨慎
  琼·甘兹·库尼中心曾邀请一些5岁儿童使用一款教单词的苹果教育应用,结果发现这些孩子的词汇量平均增加27%。
  另一款针对3岁孩子的类似应用效果同样不错,帮助孩子们提高词汇量17%。
  库尼中心最近开展一项研究,比较儿童阅读纸质读物和电子读物的效果区别。研究得出结论:纸质读物对培养低龄儿童学习专注力更有效,对于大一些的儿童,电子读物则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尽管一些研究显示触摸屏装置对提高儿童认知能力有一定好处,但究竟是否利大于弊尚无定论。
  资深儿童媒体研究员巴克莱特纳去年春天邀请数十名儿童应用开发者聚会,让他们与一些家长和孩子见面,收集用户对这些应用的反馈。这些开发者不少带着自己的年幼孩子赴会
  罗辛也来参加聚会。罗辛本以为那些开发者支持孩子使用触摸屏装置,但询问结果让她吃惊。
  一名蒙泰索里(又译蒙台梭利)教育法教师开发一款名为“蒙泰索里字母音”的应用,用于帮助老师用蒙泰索里教育法教孩子拼单词。
  罗辛问这名开发者她的孩子玩什么应用,以便介绍给自己那三个爱玩触摸屏装置的孩子。这名开发者答道,她只让孩子玩“肯定有教育意义”的应用,而且只允许孩子周末玩,且玩半小时就要休息一会儿。
  罗辛又问了几名开发者,得到类似回答。一人说,只让孩子坐飞机或乘汽车长途旅行时玩,另外一人说只让孩子每天玩半小时。
  《华尔街日报》记者本·沃森最近在全国公共广播电台一档节目中说,他没收了孩子的iPad,因为孩子玩起来太投入,叫名字都不答应,在他面前打响指也没反应。
  “数码原住民”
  与众多家长和学者对触摸屏装置所持的谨慎态度相比,教育专家马克·普兰斯基的态度颇为激进。
  2001年,普兰斯基创造出“数码原住民”一词,指大规模引进数码技术期间或之后出生的人。这部分人从小就接触数码技术,对数码技术的理解比其他人深刻得多。与“数码原住民”对应的“数码外来户”则指较早出生,较晚才接触数码技术的人。
  普兰斯基认为今天的孩子与过去不同,主张借孩子们对技术的热情促进他们学习。
  “战争结束了。(数码)原住民获胜。”普兰斯基说,言外之意是不必压制孩子对数码产品的喜爱,要顺其自然。
  普兰斯基不限制7岁儿子玩什么,对书、电视、乐高积木、电视游戏“一视同仁”。尽管他觉得儿子看的某些电视节目是“愚蠢的垃圾”,但只要孩子爱看就让他看。
  他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屏幕时代,对孩子说"我希望你看书,讨厌你看屏幕"行不通。那只反映出我们自己的偏见和喜好。那不是别的,只是害怕改变,害怕被淘汰的表现。”
  《大西洋月刊》编辑罗辛尝试用半年时间,按普兰斯基的态度对待4岁儿子吉迪恩和触摸屏装置。
  罗辛把iPad与遥控小汽车、乐高积木等玩具一起放在玩具箱里,让孩子随意挑选。实验第一天,吉迪恩早晨8点就开始玩iPad,玩了45分钟。随后,他在每天早上、从幼儿园回到家里,以及晚上睡觉前,都要玩一阵。这样的情况持续10天后,他对iPad的新鲜感消失,不再着迷,对待iPad就像其他玩具一样。又过了一些日子,他彻底忘了有这么一件玩具,大约6个星期没去碰它。




[责任编辑:anmy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0:42:45 | 只看该作者
家长网上装"好友" 被孩子发现直接"拉黑"

 来源:北京晚报

      随着信息沟通方式的迅速演变,一些关心孩子的家长开始尝试利用新的交流工具了解孩子。但他们“潜伏”的做法却并没得到孩子们的认可,不少学生向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们“告状”:我爸妈是“间谍”!

       “ 卧底”朋友圈被投诉

       初中女生小凡近日很愤怒地给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打电话,控诉妈妈偷偷摸摸的“卧底”行为。

       小凡说,她跟班上的几个小伙伴有个微信群,大家常在上面七嘴八舌地聊天,有时候难免会起哄或开玩笑,说班里谁喜欢谁、谁抢了谁的朋友。最近群里有个叫“花花”的好友常在大家讨论的时候说,“咱们这么小还不应该关心这些事”之类的话,听起来口气很像长辈,大家总觉得“花花”不是“同类”。更让小凡疑心的是,最近妈妈开始有意无意地询问她在学校交朋友的情况,有时候还会旁敲侧击地问起班上是不是某某跟某某关系好。疑点越来越多,一次趁妈妈出门,小凡偷偷查看了妈妈的手机,竟然发现妈妈就是群里的“花花”!“她就是个间谍!”小凡觉得妈妈这种行为简直就是欺骗。

       小凡对咨询师说,其实妈妈这么做没什么意义,因为真正私密的事她们是不会在群里公开讨论的,肯定要跟密友“私信”,所以妈妈在群里看到的并非她们真正的隐私,这种偷偷摸摸的做法只能让她对妈妈更反感。

       假装“好友”被“拉黑”

       初二的男生小俊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但来咨询的并非小俊,而是小俊的妈妈。妈妈说小俊长得又高又帅,性格也很外向,很招女孩喜欢,所以妈妈担心他会早恋。为了随时了解儿子的动向,妈妈偷偷加入了儿子的朋友圈。但是不久她就发现自己被默默地“拉黑”了。“怎么办呢?可能是孩子发现我了,但他回家对这事儿一个字都没提,现在反而是我觉得有点不知所措了。”

       咨询中心主任温方希望孩子和家长能够互相体谅。孩子应该理解:家长之所以想进朋友圈“刺探”,是因为关心孩子,初衷是好的;这同时也说明孩子对父母还不够公开透明,让家长不放心。而家长也应该明白:在朋友圈里并不能了解孩子最真实的内心,家长还是跟孩子在“线下”交朋友最靠谱儿。

       “线下”交流才靠谱

       如何能在“线下”跟孩子成为朋友?日前永外街道妇联邀请家教专家马成奎老师,向家长们传授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

       马成奎老师告诉家长,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必须使家长与孩子都能产生愉悦感,否则沟通就会失败。三年级孩子的妈妈姜女士深有感触,她说“我与孩子沟通时考虑最多的是我要痛快,我得把话说完,至于孩子高不高兴我就很少考虑了。这种方式有点儿自私,效果也不好。”

       “家庭教育必须实行双向沟通与交流,”这是马老师告诉家长的一个基本观念。马老师说,与孩子的沟通应注意三点:第一,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说话,孩子说话要认真听不要随意打断;第二,学会欣赏孩子的优点,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特色;第三,表扬孩子要真诚、多激励,批评孩子要注重事实、不可嘲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0:46 , Processed in 0.07734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