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要让学生成为“章鱼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9 00:3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要让学生成为“章鱼人”
安徽巢湖市柘皋中学 唐金龙 238062
不要让学生钻进“瓶子”里,不是穿越,不是科幻,而是一种提醒,一种向往。
有这样一个动物故事:
海洋里有种鱼叫章鱼,这种鱼是许多鱼虾惧怕的杀手。章鱼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们在进攻对手时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它们常常躲进海螺壳里,当对手靠近时就向其注射毒素,让它们麻醉,然后慢慢享用。但章鱼这样的常胜将军往往结局很惨。
为什么呢?因为章鱼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喜欢钻小孔,章鱼重达70磅,身子很软,可以钻进任何想去的地方,哪怕钱币大的小孔。渔民们就利用它的弱点来制服它,他们把许多小瓶用线串在一起放到海里,章鱼见小瓶口就拼命地往里钻,不管瓶口多么狭窄,很快就被渔民打捞到网中。
动物世界好象也没什么,把它的寓意抽象到教育上,也足以让我们有所启示的。章鱼的可悲之处在于,它感觉自己是聪明的,凭着自己的聪明却落得死亡的下场。因为章鱼固守着天性,少了思考,少了变通。换一个角度看,就是章鱼没有思辨力,缺乏创造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策略。
培养学生更应该是这样的。不能让学生固守一种思维方式,只知道死守教条,那自然将来就会成为“章鱼人”。应试背景下,死灌硬磨,无休止的习题,其实只在强化两点,那就是对死知识的接受,对考试分数的追求。这样的模式下,学生见“缝”就“钻”,形成思维定势,自然就不会有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延伸与发展。
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去选择。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章鱼没有这样的品质,才会有那样的结局。“章鱼人”走上社会,注定缺少活力与创造力,只能是机器。
  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无现成的思维方法、程序可循。它贵在创新,或者在思路的选择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具有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从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开拓性。
里特维尔德的父亲是个木匠,7岁时,他就从父亲手里接过了刨子,在刨花的飞屑中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一直到他近而立之年了还是一天天制作着椅子,整天感觉迷茫。
他时常感叹,要是耗费了一辈子,却只制造了几千把椅子,手也弯了,背也驼了,这是不是值得的事情。椅子的功能很简单,就是让人坐的,感觉没必要那么复杂的。他的思路很快清晰起来,于是他要抛弃传统的手工,采用机器大量制造便宜耐用的椅子,而这就要求这些椅子一定要单纯、简洁、节制……很快,第一批椅子诞生了,奇妙的是这样的椅子坐上去还特别舒服。
他的椅子一亮相,就成了热门话题,并随即掀起了一场椅子革命:把椅子从过去的复杂制作中解放出来,不仅解放了制作者,也解放了坐椅子的人。顺着这样的思维,他想到以前曾有过做建筑师的梦想,那就搞搞建筑吧。
于是一场建筑革命开始了,1924年,他设计的“施罗德住宅”,成为20世纪的建筑经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同大堡礁、泰姬陵以及长城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他随手设计的一座小亭子,也被称为“里特维尔德之亭”。
这足以让我们明白,创造性火花可贵之处。其实创造的价值就表面在发现之后的行动。没有借鉴,只有摸索、探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05:57 , Processed in 0.06282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