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伯驹的遗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2 20:1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伯驹的遗产    
   
(本文选自《随笔》2014年第1期)
孙郁
  
   
     老友靳飞作《张伯驹年谱》,未印之前有幸过目。我自己对张伯驹知之甚少,所识者不过冰山一角。靳飞说此书几易其稿,凡十余年,拳拳之情,透在纸间。书中涉猎旧闻颇广,史料亦多。闲时阅之,峰回路转之中,忽有神灵扑面之感,见到了诸多未见之景。年谱不仅是陈迹的罗列,亦能成人间长调,其间可咏叹者,一时无法说清。
    张伯驹是个奇人,用靳飞的话说,他一生“牵扯到晚清、民国、共和国等几个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学、艺术、军事等诸多方面”。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写到张伯驹的片影,乃溅血的声音,是一部痛史。那是我初次接触他的史料,被深深感染。近来看上海古籍社《张伯驹集》,渐知其文采,觉得其文章、诗词均有妙处,为现代以来少有的文物专家、戏剧家和诗人。靳飞所作年谱,较前人的叙述更全面、具体,对一个人与一段历史的描摹,维度也大了。兴亡之变,荣辱之声均在,感慨之间,怅然之气隐隐。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补课,这些在大学的课堂上也不易见到的。
    民国至今,文化的变异很大,世道人心都不同以往。张伯驹生于乱世,偏偏情系传统,于琴棋书画中得诸多乐趣。往来于政商之间,却没有染有政商界的积习。且用自己的资源抢救文化遗产,谈艺、收藏、演戏、教学,古文明的遗绪悄然流动。他在颠簸之间,所作所为,均非己身小利,爱在文明的途中,且含着不灭的梦境,那种痴情,我们在现在的文人那里已不易见到了。
    在现代史上,激进的文人之声后来覆盖了文坛,士大夫的情调则有落伍之嫌。张伯驹是易代之际的闲人,他从事的事业,都非主流的,今天的青年人能得其妙意者恐已不多。他唱戏、填词,写楹联,鉴赏古字画,看起来都与新文化无关,格式、趣味与革命的文艺也相去甚远。因为闲,便没有火气,保留了士大夫好的传统。一言一行,都有传统里中的真气。有趣的是,张氏不仅闲,还很痴,闲人而又痴情,则有常人不解之处。我们看他的诗文,对古董、旧画、历朝书法,均有心得。尤其言及梨园的旧事,形神兼备,非一般鉴赏家可及。他虽痴情,却不贪恋,能够以远世的态度面对诸多美物,佛家的空无思想也含在其间。故拿得起,放得下。以为一切都转瞬即逝,唯爱在人间,美不被尘世遮掩,则心满意足矣。
    梨园里的气氛里,因为有张伯驹、齐如山这样的文人在,文化的水准便与诗文与哲学齐肩,有了非同寻常的味道。张伯驹对梅兰芳、谭鑫培、余叔岩的理解,是学术的与诗的。他把京剧与佛学,与审美的最高境界连为一体,便知道如何把握其发展的脉络。《红毹纪梦诗注》关于梨园旧事的勾勒,乃民国戏剧史的一页,看出舞台艺术的真谛,那是内在于戏剧美学之间,有圈外之人所不懂的所在。他在其间领悟到凡俗之外的东西,人间的极致之美于此可得一二。《佛学与戏剧》一文就讲到戏剧的审美妙处:
   
     依予研究结果,佛学与戏剧,同是彻底解剖人生,以为积极维持人生永远安宁之工作。佛学以真我置于旁观地位,而以假我为一切化身,以解剖人生。戏剧则忘其假我,以真我为一切化身,以解剖人生。一为写意,一为写实;一为由原质而生方法,一为由方法而反求原质;一为由高深而趋浅近,一由浅近而入高深。取法不同,归宿则一也。
   
     这分明解释了深浸梨园的原因,不都是简单的观人看事,也是悟道求真的选择。他知道,在一个风云骤变的时代,自己不是改革社会的人物,但却可以找到安顿自己的生命之所。新的事物可以存放自己与否,不得而知,但过往的文明里有这样的遗存是无疑的。他对古代文物、宗教、文学,都有心得,其诗文出笔不凡,有超俗的境界。在他那里,几千年的文明系于一身,古风纯而秀美,似乎也染透了心绪,就有了几多奇音。
    在中国,一个人的学问如何,看他对美术的理解,对诗词的体悟,对佛教的认识,便可知道大概。张氏解析历史遗物,好奇心里有生命的温度,能够驻足于文明里的闪亮之地,历史遗产与其生命已经息息相关。他以这样的心境进入梨园,舞榭楼台,就多了诗心和快意。
    这样一个心怀天下、颇有爱意的人,却一直在厄运之间,说起来是一个悲剧。早年遭兵匪之患,晚年划为右派,流放到东北,所牵连的人事与文事非一句两句话可以说清。但也恰恰因此,他对历史与文明的认识,则有切肤之痛。知道自己应当做些什么,不应当做些什么。我想,靳飞作此书,便在于其内在的感动吧。
    五四之后,新文人吐故纳新,有诸多佳作问世,遂引领着社会风潮。像张伯驹这样的人物,看到了革命的不可避免性。但以为文化的革命,则应小心谨慎,不可把文化的遗产简单视之。我们看他论述戏剧与革命的文章,则可以感到,他是有济世之心的人,主张文化里的静的一面。近代以来的革命,在动的一面甚多,忘记了文化的安静的益处。中国文化的精妙之气,在于超时空里的安静。古老的遗存定格在生命深处,外面的风雨如何变动,均不能撼摇其本性。于是在晦暗之地有奇光闪烁;于风雨之夜能有安定之所。张伯驹的文化理念,其实并非落伍者的选择,至今想来,那温润的词语与旷达的情怀,岂不正是今人所需要滋润者?旧的戏文与辞章,乃几代人精神的积淀,是粗糙生活的点缀,也系由无趣进入有趣的入口。张伯驹深味我们的时代缺少什么,于是苦苦寻梦,且与世风相左,那恰是他不凡的地方。
    我注意到,他平生留下的文字不多,除《红毹纪梦诗注》外,还有《续洪宪纪事诗补注》《丛碧词话》《丛碧词定稿》《素月楼联语》《春游琐谈》《丛碧书画录》等。年谱据此发现了许多生平史料,眼光是中正的。我于此看到其知识结构,觉得那一代人的杂学里,有文化中最美的元素,这些在如今的文学学科里已经没有多少位置,被认为是一种小道。但其实我们细细查看,则有文史里贵重的存在。我们从中所得的,是在新文学里所无的东西。比如他的书画题跋,几乎篇篇都好。所谈的名画、名人笔记,鉴赏的深度外,还有知识的趣味。明清之后,士大夫喜欢写短的书话,从钱牧斋到纪晓岚,从知堂到黄裳,写过许多美文。张伯驹与他们不同,他写的文字,都与实物有关。从古人的遗迹里,摸索历史线索,又谈及思想与诗趣,就没有空泛的感觉。文明在他眼里,是形象可感的存在,触摸到的文与画,可激发我们对遗产的爱意。所藏的晋陆机《平复帖》卷,唐杜牧《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复赞》卷,宋黄庭坚《草书》卷,均为国宝,都捐给了国家。言及这些作品时,鉴赏的眼光独特,有了诸多妙文。他在谈论书画的题跋里,常能道出原委,又点明真伪,于线条色彩与气势间,揣摩古人心境。比如在《唐李白上阳台帖卷》就说:
   
    太白墨迹世所罕见,《宣和书谱》载有《乘兴踏月》一帖。此卷后有瘦金书,未必为徽宗书。余曾见太白摩崖字,与是帖笔势同。以时代论墨色笔法,非宋人所能拟。《墨缘汇观》断为真迹,或亦有据。按《绛帖》有太白书,一望而知为伪迹,不如是卷之笔意高古。另宋缂丝兰花包首亦极精美。
   
     文字老到而有见识,乃鉴赏家的妙笔。他对民间流传的艺术品,多有警觉。知道什么是赝品,什么是杰作。现在从事文物鉴定的人,多不会写文章,有语言功底者不多。而他笔锋从容明快,如久历沧桑者的独语,文人雅事,悉入笔端。我们这些后来的人,对其遗文,只有佩服。
    从年谱的资料和《张伯驹集》看,他是个很通达、幽默的人。既能够写出词学研究的妙文,又能记艺林俗事,于正史之外得到启悟。我喜欢他那些关于文坛掌故的文章,印象是比郑逸梅的艺林闲话不差,《世说新语》的智慧也常出现在笔下。有趣的是他对伪道学的态度,那看法与太炎先生的观点颇为接近。《道学先生》一文讽刺朱熹以来迂腐的文人荒谬之迹,六朝人的笔触历历可见。他对民国往事的勾勒,雅音有之,闲笔亦多。比如《职官考》,写民国官制的可笑,参之民间笑话,批评的眼光与新式文人很是接近。张伯驹在述往的文字里,能够跳将出来,以历史的眼光反观旧物,又有批判的精神,则是旧式士大夫少见的风采。我们从他欣赏章太炎、黄侃、吴承仕的行迹里,读出旧文人气里的忤逆精神。他在新旧之间的选择,原也复杂得很。
    这样的文人,我们过去统统把他们归为旧式的遗老,其实是一种误解。新文学史不太讲这类人的文字,就遗漏了民国文化的一道重彩。我这代人,受到“文革”的影响,对张伯驹这类旧派人物,多有隔膜。旧戏、旧事、旧画,都视为废物,不敬的地方很多。我在博物馆工作多年,与历史的旧物接触,发现自己竟是艺术的盲人,对许多遗产均很无知。再后来读到那些被打倒的文人的旧作,有许多的高明之处,遂叹近代革命的残酷。中国社会的悲剧,在于对文化的破坏未曾间断。而历史的精妙之所,常常在那些喜静的文人之中,他们倒是延续了民族的精神火种。张伯驹保存的字画,均系国宝,价值连城的。官方所忽视、蔑视的遗存,他却以性命存之,成了历史的佳话。
    年谱所谈的话题颇多。作者旁征博引,虽只列资料,而臧否之意存焉。我看这部年谱,对晚清的一类知识群落有了兴趣。这个群落,过去被视为遗老者而鲜谈,但他们的存在,对旧的遗产的存在,真的重要。张伯驹与张大千、齐白石、梅兰芳、尚小云、余叔岩均有深交,而和晚清学界闻人也有接触。政治界的人物袁世凯、张作霖与其有缘,后来和周恩来、陈毅的关系亦很不浅。在这个关系网里,他情之所系者,非世道功名,而是纯美的精神。我们读他的诗文,便可见其素朴生活里的非同寻常的一面。
    因为不懂梨园的历史,我对此年谱的许多地方无从判断。但感动我的是作者的善心。靳飞写这部年谱,含着他的寄托。写此书,有他的情结。作者久在梨园,且广涉民间文艺,通京都旧俗,写起来就有会心之处,每每有惊人之思跳出。因崇仰而寻觅,为梦想而成诗,就没有了功利之心。似乎也与其生命的存在有关,说起来很有意思。作者青年时代便与京城文化老人交往,除梨园界外,出版界、作家圈子亦多忘年之交。但其用力最久的却是这部著作。我想,张伯驹之于靳飞,大概是鲁迅之于胡风,知堂之于废名,乃一种传统的延伸。靳飞是梨园界的名人,扮演的也像张伯驹当年的角色。比如他打造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引进日本的花道、香道,向日本推介胡文阁、谭正岩等名伶,均功不可没。而靳氏还醉心于旧的诗文,喜谈文物与历史掌故,均有民国文人的意思。张伯驹在许多方面,都是他的前导。谁说著书立说者,不是借着古人之镜而照着自己呢?
    从这个意义上说,《年谱》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影像资料,重要的是一位后学寻梦的心影。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两代人的对白,那是一种穿越时空的交流。有默契,有呼应,也有嗟叹。年谱的写作,以不动声色而让人泪下者,乃高明的文本。这固然有传主的魅力所在,也系编者的推演所致。我在此读出我们文明里最黯淡也最性灵的一页。才知道,过往的时光里,有诸多我所不识、不解的人物,而这些已经成了广陵散般的存在,不可复制了。想到此,便感到黯然,惆怅顿生。五四之后,学界把文学化为新旧两营,界限分明,不知道新中有旧,旧中含新,革命成功后文化理路越发单一了。靳飞是个复兴旧梦的人,其文字有追寻旧梦的渴念。这虽然不免有点堂吉诃德的样子,但他的大爱精神,就这样与张伯驹的遗产重叠在一起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6:46 , Processed in 0.07200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