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唤自觉主义教育
江苏省泗洪中学 程振理
导语:笔者认为,无论从语文的视角,还是从教育的视角,成长个体心智的“自觉”发展都是一个核心的命题。尽管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作用与教育的促进,但最终还是靠个体的“自觉”达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法替代个体内在的原动力。也许目前在语文一线,这个理念会体现得更加显著,然而在其他可能的领域,“自觉”的规律同样暗藏其间。因而,笔者倡导“自觉主义”,实乃着眼于语文一线,问道于天下教育,以谋福祉于苍生进步事业,故曰“呼唤自觉主义教育”也。
教育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回归教育本原,让教育沿着自身固有的轨迹自然前行?古往今来,无数教育先贤对此多有论述。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康德说:“教育是为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第斯多惠说:“教育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怀特海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裴斯泰洛齐说:“教育即是爱。”杜威说:“教育即生长。”陶行知说:“教育即生活。”叶圣陶说:“教育类似农业。”……
基于历代先贤的教育论述,笔者以为,教育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认知与行为实践活动。一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发展,固然离不开环境的熏陶和教育的引领,但其“自觉”的内因无疑起到决定性作用,因而教育者应该尊重成长个体的自觉意识与自觉能力,并积极营造有利于个体自觉吸纳与内化的教育资源环境。
这里的“自觉”,“自”是指“自己、自主、自发、自动、自然、独自”等。“觉”,含有“感觉、察觉、品觉、悟觉、醒觉”等意,许慎《说文解字》:“觉,寤也。从见,学省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寐觉而有言曰寤”。因而,“自觉”,主要指“自己感觉、自能察觉、自主品觉、自可悟觉、自会醒觉”之意。这就是笔者倡导“自觉主义教育观”的核心意旨。
“自觉主义教育观”是以“自觉主义”为核心理念和行动智慧的系统性教育理念主张及行动风格准则,它吸纳了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自然主义、自发主义、自动主义与实用主义等古今中外多种理论思想精髓,是一种继承性源流式拓展型创新化的思想与理论的源表达,其内涵包括“自觉主义”的“四论十观”即:“目标论、功能论、方法论、本质论”和“课程观、教材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学习观、考试观、评价观、实践观、发展观”等一系列理念与主张。
“自觉主义教育观”的思想与理论源流有很多,比如《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苏格拉底“产婆术”强调“唤醒个体的潜在力,促使其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张通过“非指导性教学”和学生的自由学习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主张通过自然、自由的教育和发现教学培养自由、自主的人;杜威实用主义强调儿童的个体生长、个体生活、心理经验、主动作业与社会实践;以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主义重视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玛丽亚?蒙特梭利强调“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项:通过孩子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的学习。”建构主义强调自主、合作、先前经验和意义建构等学习要素,凸显了对学习者主动性与主体价值的关注,等等。
因而,无论是历代先贤教育思想的启示,还是中外众多教育理论的隐喻,抑或自古以来生活实践的明证,均可明确一个指向:人的成长离不开“自觉”,心智发展离不开“自觉”,教育核心离不开“自觉”。一句话,“自觉”乃教育之内核,育人之根本。
“自觉主义教育观”认为,“自觉”不仅是一种教育目标、教学途径与育人法则,更是一种教育智慧、文化理念与思想精神。“自觉”乃是一个人生存之能,学习之法,进步之源,教育之真谛,文化之内核,精神之家园。“自觉”是教育的本质内核。以自觉之道教人育人,人才能真正成为自觉之人;以自觉之道濡人化人,人方能真正融入文化自觉,进而创造与发展世界之自觉——这是作为人的生存属性的价值诉求。
“自觉主义教育观”中的“自觉”包括“生存本能的自觉、主观能动的自觉、唤醒自在的自觉、生命醒悟的自觉、精神独立的自觉”五个层级;“自能感觉、自会察觉、自主品觉、自行悟觉、自可醒觉”五个境界;“认知自觉、教育自觉、生活自觉、文化自觉、精神自觉”五种场域;“观察自觉、阅读自觉、体验自觉、思想自觉、顿悟自觉”五种途径;“自发性、原味性、综合性、积累性、创新性”五种特性;“尊重个体、方法导向、情境濡染、合作促进、实践提升”五种策略;以及“入境感知、切己体悟、涵泳会意、知慧达理、自省迁拔”五个环节。
“自觉主义教育观”具有非排他性,毕竟人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黑箱系统,但在诸多影响因素之中,“自觉”无疑当属主因,必然处于核心的地位。“自觉主义教育观”具有融化性,始终贯穿于个体成长发展的四维空间,包括个体对环境的自觉、对教育资源的自觉。“自觉”无所不在,不仅存在于人的主观世界之中,而且存在于已被发现和有待发现的生命世界的每个角落。
在当前新课改渐行渐入“深水区”,“外强中干”、“体热内虚”等“新课改主义”现象大为流行的背景下,唤醒“自觉主义”教育,无疑是一条无法绕过的路径。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必然伴随“自觉”的认知与实践活动。因而,教育是一门“自觉”的艺术,它启迪我们:让教育还原“自觉”,让生命“自觉”前行。
(本文为《教师》杂志“卷首语”特约稿,题为《呼唤自觉主义教育》,发表于《教师》中旬刊2013年第12期卷首页,此处有所补充完善,导语为作者添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