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新的视角对民间文化进行再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4 18:2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用新的视角对民间文化进行再研究
作者:刘志琴


当前,在世界上最热门的人文学科是对大众文化的研究。随着经济现代化的发展,为大众消费而制造的文化产品,一改传统作品既往的说教,走向市场化和娱乐化,这一趋向在国内学术界已得到强烈的反响。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人说:“大众文化反映着普通群众的精神要求,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现实的中国文化的主要构成。”有的强调:“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的发展,在一定限度内体现了人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权利。它在文化领域内,形成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局面,从而给人民提供了选择的条件。”由此可见,大众文化入主当代文化的主流,是文化现代化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大众文化不同于民间文化。大众文化是现代都市中的流行文化,它通过模式化制作,广告式的宣传,倾销式的发行,推向广大民众。它有消费性,满足民众的休闲、娱乐的需求;它有时尚性,此唱彼随,变动不居;它有商业性,以获利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民间文化是非模式化的。它起自民众自发的创作,缘情而发,因地制宜,有乡土性、民族性,千里不同俗,各有千秋,这些都不是集约化的制作,因而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民间文化又是群体性的集体智慧。它往往通过口耳相传,言传身教,层层加工,由众人渲染、烘托,层叠式发展,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承者或创作者。只要有生活,有民众的生息,就有民间文化的存在,因此它有稳定传承的机制,任其国运兴亡盛衰,风云变幻,都能代代相传。
民间文化的传播,不论是文本或非文本的,是即兴创作还是传之他人,都是非广告性的,民歌、民谣、神话、传说、信仰和手艺都是大众表达自己情绪、希望和想象的手段,是非文本的自我倾诉和演示。有些乡规、民约、家谱等文本,则是一家一族进行自我认同和约束的规范,是凝聚化了的风俗习惯。
民间文化虽不同于大众文化,却与大众文化有历史的渊源。古代民众性的文化即为民间文化,这是与上层官方文化相对应的下层文化。在历史上形成的民间文化传至现代,经过现代商业包装,也可视为现代大众文化。因此,民间文化可以成为大众文化之源,大众文化亦可视为民间文化的现代发展或流变。
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同属于非官方主导的文化形态。以民间文化而言,与高雅文化相区别的是属于通俗文化,与大传统相区别的是属于小传统。本来,哪个时代的文化构成,都是大小传统、雅俗文化或主亚文化的二元组合。自古以来,雅俗文化的分流和对立,又使得文化人有鄙薄俗文化的传统,士大夫们崇尚大雅脱俗的心态,使他们对通俗文化有相当的隔膜,即使有识之士也往往居高临下,以教化凡夫俗子的姿态傲视民间文化。然而,这被精英们认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化,在现代社会凭借高科技和现代传媒不仅登堂入室,还入主当代文化的主流。面对这全新的文化观念,必须运用新的视角来考察民间文化。
20世纪初期五四前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把新文化观念引入民间文化研究,是传统学术走向现代化的一大盛举。1918年,北京大学发布《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收集各地民谣1100多首,陆续在《北京大学日刊》发表,在知识界引起很大的震动,有人议论说:“北大是最高学府,《日刊》是庄严公报,哪能让这种‘不入流品’的东西来玷污它!”把民间歌谣引入高等学府,在当时乃是震聋发聩之举,正是有刘半农、鲁迅、钱玄同、顾颉刚、钟敬文等一批著名教授的提倡,民歌才得以纳入中国文学史和民俗史的教材,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偏见,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时代发展到21世纪,面对大众文化的崛起,仅仅从文学史和民俗史的领域看待民间文化,不足以充分反映民间文化的丰富内涵。因此,突破既有的框架,从思想史的角度,重新评价民间文化的社会功能,这是提升民间文化研究的新视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2:11 , Processed in 0.09355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