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利用“绘画日记”进行心理引导个案研究 三部曲之——情景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8 21:3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利用“绘画日记”进行心理引导个案研究 三部曲之——情景分析
杭州市省府路小学 蔡颖
【本文为第二十三届杭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请勿转载】
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条件下,由于社会、家庭等因素作用下,部分孩子形成一定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通常会外显为情绪变化或行为。每个学校的部分班级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的学生,通过对这类学生的观察,可非常清楚的了解到导致学生外显行为的心理原因,大部分来自家庭。许多研究表明儿童绘画具有心理治疗的作用,因此,基于绘画这一非语言性质的表达沟通在心理辅导中的特殊作用,教师借助美术学科教师及心理辅导师的双重身份,引导个别存在一定心理障碍的特殊孩子设计心目中的“卡通宝宝”形象,并通过绘本共读、绘画日记等师生对话形式,对孩子进行个别化或群体化的心理引导,促使他们的心理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分析

【情境分析】

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条件下,由于社会、家庭等因素作用下,部分孩子形成一定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通常会外显为情绪变化或行为。

【个案一】弱势家庭的孩子

二(3)班康同学,是一个个子不高的小男孩,脑袋与身材比略大些;我会关注他是因为刚开学上美术课发生的一件事。

美术课上,全班同学都在认真的学习《我心中的太阳》一课,大家竞相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康同学对这一课也非常感兴趣,也积极举手想回答问题,第一次他坐在位子上高举小手,嘴里发出“嗯嗯”声;第二次他站起来高举小手,嘴里仍发出“嗯嗯”声;第三次他离开座位高举小手,嘴里还发出“嗯嗯”声。我看到他一直没有用端正的举手姿势,所以故意没有请他回答,结果他发出很响一声“哼”,双手抱胸,微低头,眼睛翻白眼式的瞪视前方后,再也没有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从此以后,我一直留心观察他的美术作品,去班主任处了解他的情况和家庭情况。我相信孩子任何行为的表现,都是有原因的。

     

【透视】

左图:主题是《有形的世界》运用几何形叠加组合成有创意的房子,并连成街道。在他的美术作品体现出主题不清晰,甚至看不出他想表达的是什么,画面中的人物,不是在楼顶,就是在半空中,有的站在飞速行驶的汽车前,色彩以红与黑为主。从画面分析,孩子是一个主观分不清事物主次的人,同时内心伴有强烈的不安情绪。

右图:是一张没有完成的作品,主题是《鸟的天堂》,画面构图散乱,右上角表现的是一个小人飞在天空中攻击小鸟,红色表是小鸟已受伤,左边人站在房顶用鱼竿牵制住小鸟,不让小鸟飞走。从画面分析:孩子害怕孤独,但不懂得与伙伴如何相处的方法,还带有微暴力的倾向。

通过观察孩子的画,再去观察孩子的行为,发现孩子上课投入时,非常积极,如果感受到不被别人重视,则马上气馁,表现出生气的样子,不再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一旦被批评立刻赌气、发脾气,根本不在乎他人感受;下课玩耍时,不懂得如何玩,只会与同学玩打闹游戏、奔跑游戏,有时玩着玩着就和同学大大出手。

从以上的行为不难发现这个孩子是一个自尊心极强,非常在乎别人评价的人,遇到事情却不懂得如何处理,同时又不懂如何与人相处,对生活怀着强烈的不安情绪。

【探因】

康同学存在自卑、缺乏安全感、行为习惯不佳的情况。

    1.自卑

可能源于他的奶奶和爸爸都是侏儒症患者,生活中总会收到周围环境的歧视,孩子耳濡目染,内心常常感到自卑。

    2.缺乏安全感

康同学的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庭,再也没有回来过,他从小就缺失了母爱的关怀,每次课堂上如果创作的作品与妈妈相关,那这堂课他的情绪一定很糟糕。

    3.行为习惯不佳

康同学家靠出租房屋为生,爸爸整天无所事事,也从来不管他,偶尔管一下就是打他一顿,奶奶只能照顾他饮食起居,没有能力约束他的行为教导他学习。奶奶常说:“我真的管不了他,老师请你们多辛苦了!”在这样一个家庭教育缺失的环境中成长,孩子的行为习惯自然不会受到约束。

班主任和其他老师评价,上课经常游离在外,会离开自己的位置,不想做作业时甚至连题目都不看就会说自己不会,一定要他人帮助,有的抄更好。对班里四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调查,对他的印象是上课纪律不好,爱装病,下课疯玩,做错事不会道歉;但很爱笑,会给人善良的感觉。


【个案二】大学教师的孩子

二(4)班杨同学,在班里是个子最高的男同学,皮肤白净;我会注意到他是因为他的行为和画面常常表现出与他的外表、与其他孩子有较明显的差异。

美术课上,杨同学听到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时,突然模仿起《植物大战僵尸》游戏中僵尸的动作和声音……创作作品时不论什么样的主题,他画面中大部分的主角都是僵尸游戏中的角色,或者在主角的旁边添加游戏中的角色。

针对孩子的发生的这些现象,在课堂上、课后、午休时我曾多次与孩子进行沟通,可是语言交流收效不大。

【透视】

通过观察孩子的画面,发现他的美术作品中画面主角不是画的极大再也画不下物品,就是画的极小与其它许多极小物品平均分布在画面中,没有主次关系;色彩上不会运用和谐的颜色来表现,往往一色用到底或用色脏乱。

通过观察孩子画面与平时的行为,发现孩子喜欢看书,学前钢琴和英语学习已经有了非常不错的基础,语言表达能力强;但上课时经常走神,列队时无法和其他学生排成直线,即使做到了,也无法长时间坚持,下课时喜欢玩追逐打闹的游戏;对自己喜欢的事物全情投入,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会选择用自己喜欢的事物来替代,遇到自己的弱项或做的不好的事,归结原因都是自己本来就不好,或者他们是这样所以我也可以这样,老师与他单独沟通时能判断出问题的是非对错,能主动承认错误,但下次仍然会犯相同的错误;动手实践能力、协调能力相当弱。

【探因】

杨同学他出生于教师之家,爸爸、妈妈、爷爷、外公都是大学教师,应该说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不应该产生有偏差的行为,可事实并不是如此,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只有外公一个人做主导,父母教育形同虚设,只注重文化素养的培养,却忽略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有美好的远景目标制定,却没有实施步骤和具体目标,希望孩子好,但要孩子达到什么目标并不清晰,整体教育模式偏成人化。外公在与我的沟通中承认孩子的所有缺点与问题,但同时强调:“有些人就是不可改变,他爸爸就是一个情商较低的人,只能搞搞专业”。希望老师不要太在意他行为上的缺失。班主任与其他老师对他的评价,学习成绩不错,但态度较差,玩游戏往往不计后果,屡教不改,涉及到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的课程成绩便不理想。对班里五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调查,对他的印象是经常说:“爱大便”,喜欢不分场合扮演植物大战僵尸中僵尸,纪律差,但做自己喜欢的事非常专注。


【个案三】富二代被寄养的孩子

五(1)班的茅同学,长相斯文,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我关注他的原因是,由于他的绘画能力较强,请他担任组长的工作,本是希望他能运用自己的能力帮助那些绘画能力较弱的同学,可是他却管理出了问题。

某天的美术课堂,他们组的一位同学因为多次发出声音影响到课堂秩序,他从轻声的提醒开始,不断的加大音量,直到影响到了我的课堂教学;于是我出声制止了他,被他提醒的同学幸灾乐祸的笑了;突然,他离开了座位与那位同学扭打了起来,我只能停下教学处理他俩的纠纷,之后他一直气呼呼的没能好好上课。课后我与他沟通许久才转变了错误的想法。

那天的事,让我非常震惊,在我的课堂上他一向表现良好,也只是偶尔出现调皮的行为, 和成人化的语言。之后我也询问了班里其他的孩子,他们说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出现这样的状况了,这令我感到不可思议。


    【透视】

这张画面的主题是画《塔》,他的却把主角画的非常小,但却装饰的十分精细。他的画面经常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创意,在色彩运用方面往往以黑色手绘线条为主。从画面分析中可以看出他很聪明,却胆小又敏感,自我保护意识极强,作为男孩子缺少了一份大气稳重。

【探因】

茅同学并非本学区学生,父母在家乡开厂工作较忙,应该说家庭物质条件丰厚,可我经常听到他抱怨说:“新的美术工具还没有卖,姨夫不给我买”。一周五天的时间寄住在姨夫姨妈家,周末回家,家里父母更偏爱他的妹妹,关于学习和教育问题主要由姨夫监管,与父母的情亲体验较少。不论在自己家还是姨夫家,常常把自己最喜欢吃的菜整盘端到自己面前,姨夫曾表示孩子的行为让他想爱又不想爱。班主任与其他老师对他的评价,学习成绩不错,喜欢画画,常常因为一点小事与他同学起争执,受到批评后,会表现出负气的样子。对班里多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调查,对他的印象是有时人很热心,爱帮助别人,但经不起比人的嘲笑,上课爱说话,脾气有时暴躁。



2#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21:40:29 | 只看该作者
利用“绘画日记”进行心理引导个案研究 三部曲之——实践策略

杭州市省府路小学 蔡颖

【本文为第二十三届杭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请勿转载】

    利用“绘画日记”进行心理引导的实践研究

(一)实施导引基本流程与通用策略

1.“卡通宝宝”绘画日记导引基本流程


   
整个引导流程,建立在师生都拥有代表自己的“卡通宝宝”形象基础上。让孩子借助卡通形象与自己的内心对话、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分享自己的快乐体验。同时借助卡通宝宝这一主体形象绘制心情日记、感悟日记、愿望日记,与老师进行作品交流与情感故事分享,从而引导孩子逐步调节自身的情绪,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纠正原有的不良行为,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卡通宝宝”绘画日记操作通用策略




    (1)设计“卡通宝宝”形象

为了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倾诉对象,结合浙美版第二册《卡通宝宝》一课,利用几何形、生活物品等形象添加五官、手脚、装饰,设计形象生动,表情丰富的卡通宝宝。并引导学生如果遇到不方便告诉他人的事情,可以向“卡通宝宝”倾述。有了这样的卡通宝宝形象设计,为后期的个案研究奠定了基础。

   

(2)向“卡通宝宝”倾诉秘密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秘密,运用《绘画日记》的形式,利用孩子为自己创作的“卡通宝宝”形象,作为绘画日记的主角,叙事性的描绘最近发生的事情,以这样的方式正好教会孩子选择合理方法释放情绪。

宣泄情绪

每个人会因为身体原因或遇事情况,会产生好的与坏的情绪体验,这时就需要寻找合适的宣泄途径。通过绘制“卡通宝宝”绘画日记,孩子可以向卡通宝宝诉说心中的秘密,宣泄不良情绪。

② 分享快乐

遇到快乐开心的事同样可以通过绘制“卡通宝宝”绘画日记,与“卡通宝宝”一起分享快乐,也可以拿着这些日记与老师和同学一起分享,让更多的人体会自己的快乐。

(3)分享“卡通宝宝”快乐故事

教师可定期运用自己创作的“卡通宝宝”插画或故事,针对学生存在行为问题设计形象生动,内容健康的卡通形象插画获故事,作为礼物送给个案研究的对象。同时观察孩子反应,并作为一步教育引导方向调整的依据。

    (4)同读绘本,仿创“卡通宝宝”

针对孩子的情况,选择一些能调节自我情绪绘本故事,例:如何看待友情、亲情等一些绘画质量较高的绘本。定期与研究对象一起阅读,但要求孩子先看画再看字,让他们欣赏绘本后谈谈自己的体会。从代表自己的卡通宝宝的角度,对最喜欢或最受触动的那张画面进行临摹。即加深孩子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和印象,又在临摹的过程中提升了孩子的绘画能力,增强了心理认知。

  

案例:

    康同学平时情绪容易激动,我选择了绘本《罗伯生气了》与他一起欣赏。故事由罗伯的糟糕心情开始,又遇到了他最不爱吃的晚餐,他的情绪越来越糟,结果从嘴里喷出了一个个大怪物,怪物弄乱了他的房间,损坏了他最心爱的玩具,罗伯意识到这样是不对的,他开始整理凌乱的房间,修补心爱的玩具,发现心中的那个怪物变小了,最后被他自己关进了盒子里。我问他:“故事里的红色怪物究竟是什么?”他不好意思的说:“是罗伯的坏脾气。”我又开到他:“人如果再遇到不开心的事发脾气时,他会破坏许多美好的事物,就像你有事时候一样,一个经常爱发脾气小朋友他其实很难交到好朋友。你想做一个经常发脾气的孩子吗?”他弱弱的说:“不是。”我说:“那你每天试着改变一点点,尽量不发脾气好吗?”他这回响亮的回答:“好的”。同时欣赏了故事内容他还发现绘本里的画面有些用到了对比颜色的搭配,有些用到了邻近颜色搭配,其中画面表现罗伯情绪变化时,画面就会用到对比强烈的色彩,其它时间则用到了邻近色。

  
                                    邻近色                                                  对比色

(5)创绘“卡通宝宝”生活日记

①结合校园节日引导学生创作“卡通宝宝”绘画日记

在学校教育中会组织各种活动来锻炼学生能力,在这些活动中,每个孩子能力不同,参与程度不同,感悟自然不同。教师正好利用这些活动,从正面积极的目的引导孩子的感受,化解其一些不良的情绪或问题行为。

②结合学校行规重点引导学生创作“卡通宝宝”绘画日记

学校每周都会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行为问题,提炼出语言简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标语。利用这些标语,请学生谈谈对行规重点的感悟,从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根据行规重点可能产生的情景,创作“卡通宝宝”绘画日记。

案例:

茅:“老师,我对本周的关于垃圾分类的行规有了新的创作想法。”

师:“不错啊,那你赶紧把他用笔记录下来,不然等会该忘了。”

茅:“好的,那我能不能画的搞笑一点、夸张一点?”

师:“可以,搞笑和夸张只是绘画的形式,你最后想让别人看了你的画后,只是笑一笑,还是留下思考?”

茅:“可我就是喜欢夸张!”

师:“夸张不是问题,我们生活中不缺少恶搞,可是非常缺少正能力的描绘。”

茅:“我明白,就是画内容健康的。”

师:“是的,可以夸张搞笑,但不要过度,那就起防效果了。”

茅:“那好吧”。

虽然孩子的画没有达到我理想中的正面描述,但运用的夸张的结果告诉大家,不将垃圾分类可能会产生的危害。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如果孩子的作品都是老师的复制品,那怎么可能成长?至少在孩子所经历的绘制过程中,他思考了各种由于垃圾不分类导致的各种后果,用他自己的绘画语言给他人一种警醒,达到了我最初的教育目的。


3.卡通宝宝绘画日记通用策略注意事项

针对孩子个体差异,与家庭环境差别,为每一个被研究的个案,制定一套适合他的“卡通宝宝”绘画日记的创作模式,并根据引导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及时改变策略。


(1)不同问题学生建议选用不同主题

每个需要辅导的孩子,他们所存在的行为和心理问题各不相同。自卑感的孩子,可以引导他肯定自己,创作愉快的感悟日记。情商偏低的孩子,可以引导他多换位思考,创作体验式绘画日记。过度自我保护的孩子,可以引导他拓展视野,站在集体的角度思考问题,创作感悟日记。


(2)不同问题学生可在同时段集中辅导

个辅的孩子人数多了,想要做单个辅导未必每周时间都够用,这时可采用同时段集体辅导。例如春游回来,大家可以一起创作春游绘画日记,只是每个孩子春游的感悟各有不同,即可以由老师穿梭于孩子之间辅导,也可以由孩子相互引导、借鉴。


(3)相同问题学生建议同主题不同时段辅导

有时相同问题的孩子间相处机会增加,会无形中强化错误言行,产生不良的情绪影响。因此同问题、同主题的辅导活动更适合在不同时段单独辅导,减少“交叉感染”。例如创作雨天印象绘画日记时,两个孩子一边画一边聊天,从雨天印象聊到了别的内容,使两个孩子没有把心思花在自己的绘画日记创作中,相信同一主题如果在不同时段单独辅导,可能孩子收效会更大。


3#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21:41:02 | 只看该作者
利用“绘画日记”进行心理引导个案研究 三部曲之——个别化策略

杭州市省府路小学 蔡颖

【本文为第二十三届杭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请勿转载】

“卡通宝宝”绘画日记个别化导引策略

个案一二年级康同学

个性分析

绘画能力偏弱,不懂得与人相处,心理存在自卑感,缺乏安全感,行为上容易出现过渡的自我保护。

辅导方法

(1)向“卡通宝宝”倾诉秘密

画画愉快的心情

【案例】

师:“康同学,你还记得你的卡通宝宝是什么形象的吗?”

康:“记得,我给它取名叫小方块超人。”

师:“那小方块超人今天的心情如何?”

康:“它很开心?还咧嘴笑呢!”(孩子笑着说)

师:“它今天为什么这么开心?”

康(停顿,想了想说):“因为今天做作业的速度特别快,已经完成了。”

师:“原来是这样啊!那你和它都值得表扬。以后也这么快好吗?”

康:“好的。”

师:“那我们今天就把这么开心的事,记录下来怎么样?”

康:“好的,只是有些我不会画。”

师:“没关系,老师可以帮助你。”

于是康拿起画笔开心的描绘出今天属于他开心的故事,期间绘画中遇到的问题,我帮助他一一示范、讲解。

     

画面中卡通宝宝睁大眼睛看着自己的作业本,主角非常清晰,并能占满整个画面,他已经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事情,慢慢学会区分主次。

虽然孩子的绘画功底比不好,但是通过跟老师的沟通交流,利用卡通宝宝的形象,他记录了自己闪光的行为,整个过程是开心愉快的。通过这样的交流,对孩子改掉拖拉作业的习惯是有着促进作用的,不能说通过这样一次辅导能根治,但孩子在朝向好的行为习惯发展。

画画雨天的心情

【案例】

师:“你们喜欢下雨天吗?”

康:“我喜欢下雨天。”

我感到一阵惊奇,问:“为什么呢?”

康:“这样我可以在雨中踩水玩。”

于是我引导孩子,今天我们创作的卡通宝宝是乌云,别看他颜色丑,但他有许多妙用比如雨可以滋润万物,于是我便在我的画纸上创作了雨天,并给每一朵乌云添加了快乐的表情,告诉孩子我的乌云为什么快乐,因为它们是有用的乌云。

康表现的云只有一朵是普通形状,另两朵是人形,刚开始只画了一条雨线,像人形的云在天空中解小便,并且非常得意展现在我面前,于是我问题这样美吗?他想了想回答不美,于是又添了几条雨线,并在纸上画出了几朵悬浮在空中的花朵,我请他把花朵填色完整,他也不是很愿意。

画面中康非常有想象的把云多化成了人的形状,洒下的雨水滋润了美丽的花朵,天空中还悬挂着彩虹,虽然整幅画面色彩并不美观,但可以看到孩子在创作过程中是开心的。

虽然这次创作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但是孩子在绘画过程中有释放自己的情绪,不论最后的画面是好的还是坏的。通过我与孩子共同绘画活动,孩子多少会从我的引导示范中学习美术知识,也从与老师的交流中学会去感受事物的美。


画画新学期的愿望

【案例】

师:新学期开始了,你有最想改变的坏毛病吗?

康(低头思考了一会):“有,我想在音乐课得到表扬。”

师:“那你为什在音乐课时得不到表扬呢?”

康(腼腆的笑着说):“因为我在音乐课上经常讲话,还做小动作。”

师:“这就是你得不到表扬的原因,看来你已经找到了。那你在新的学期想怎么改变呢?”

康(扬起小脸):“我要上课认真听讲,大声唱歌,好好跳舞。”

师:“真的做到这些你就能得到音乐老师的表扬了。那我们把你这个新学期的新愿望,画下来好吗?”

康:“好的。”

   

在画面中,他不仅表现出自己快乐的唱歌跳舞时的样子,还画上了其他同学。可见他的心理开始接受别人,画面中不再是孤独的一人或者是许多渺小的自己,已经能够合理的表现画面中主角大小。

在创作“卡通宝宝”绘画日记的时候,康非常认真,好像他就在音乐课上,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在画面的空白处,还引导他添画一些飘动的音符,教室的窗户,使画面更饱满,也让他从小细节中感悟生活的美好。


画画观画后的感受

【案例】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高年级哥哥根据行规重点创做的漫画,非常有趣,你想看吗?”

康(不停的点着头):“嗯嗯。”

师:“那你看完后,要告诉老师,他画的漫画哪里特别有趣?”

康:“好的。”

于是康认真的看起了画面,不时的还发出一阵欢乐的笑声。

师:“什么内容让你感觉那么好笑呢?”

康:“倒数第二格,上楼梯走错方向的人和急着救火消防员撞在了一起,结果摔倒了,真的好搞笑。”

师:“如果你是因为他被撞倒了而笑,那可是幸灾乐祸的表现,这样可不好。那它为什么会被幢呢?”

康:“那是因为它没靠右走,所以才被撞。”

师:“是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上下楼梯靠右走,还会发生这样危险的现象吗?”

康:“不会。”

师:“那你的小方块宝宝能做到吗?”

康(表情严肃):“能。”

师:“说道就要做到,你把它画下来,可以做个记录。”

康开始一笔一笔画起了靠右走的小方块宝宝。


画面中孩子把代表自己的“卡通宝宝”小方块宝宝规规矩矩画在了楼梯的右侧,并在对向楼梯上画了一位靠右上楼的小女孩,还为女孩添加了红色的蝴蝶结和粉色花点装饰,从大到小的添加了每一处细节。

欣赏相似年龄的儿童绘画作品,可增强了孩子的自信,从他人的绘画语言中,可以感受到同龄人对错误行为的理解,从而更容易的帮助孩子认识一些需要改正的错误行为。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都在不断的提升中。相信通过这样的绘画日记创作,孩子对上下楼梯靠右走这样的规则意识会印象更加深刻。这也是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方法。

⑤画画春游体验

案例

我把春那天的照片从到康的手中,他欣喜若狂。

师:“我把哪天的印象画下来吧?”

康:“好的。”

师:“你最想画哪张照片?”

康:“我最喜欢的是和蔡老师一起照的那张。可是我不会画你。”

师:“没关系,你就把我也画成卡通宝宝的形象就好。”

于是康拿出画笔对着照片认真的描绘起春游时的印象。


画面中康站在了画的中央,我站在他的左边,手拉着手,快乐的微笑着。画面很温馨,我想我正一点一点的走进他的内心,他能感受我对他的关爱,他在用绘画的方法告诉我,他也喜爱我。

让他创作春游记,不仅是想让他记住春天景色的美好,同时是因为他告诉我,他从来没有外出旅游还留下过影像,其实孩子的内心是非常向往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的,但因为条件的局限让他难以得到满足。通过绘画日记的创作,我想这份美可以在他心中停留的更久些。

(2)同读绘本,仿创“卡通宝宝”故事

【案例】

《雨中的小红伞》作者用拟人化的视角诠释着动物间的有爱、互助。

康同学看绘本时非常认真,还时不时的与我探讨画面中人物的动态如何,色彩的和谐。

康:“小刺猬是个爱帮助人的好孩子。”

师:“那你能不能也像它一样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呢?”

康认真的回答:“可以”。

师:“那今天你就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描绘下来,你也可以把用小方块宝宝代替小鼹鼠。”

康笑着说:“那我不就变成哪个助人为乐的好子了吗?”

师:“是的。”

  

仿创的画面中,孩子让代表自己的小方块宝宝站在红伞中,伸出双手去救小刺猬,脸部表情中的那份焦急的神情,仿佛是他自己真的融入到绘本故事中。

优美的画作,动人的故事情节,在体验别人的人生中,我相信孩子会有所感悟。通过与孩子共同阅读关于友爱的绘本,孩子了解了朋友间的友爱是相互的,只有自己对他人付出了关爱,才会从别人那里收获友谊。


3.创绘“卡通宝宝”生活日记

【案例】

师:校园活动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项活动呀?

康:运动会是我最喜欢的活动。

师:那你喜欢运动会里什么比赛项目呢?

康:我喜欢跑步,因为我有参加比赛。

师:那你就把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

创作结束,我询问康:“你的画面,第一张小方块宝宝是微笑的,为什么第三张是哭泣的脸?”

康:因为我在准备时候想跑第一名,所以笑了;而第三张我跑输了,所以我很伤心,就哭了!

师:老师看到你在第四张画面上,画了两个小黑人,他们都在为你加油,对吗?

康:是的。

师:“你看同学们都在给你鼓励,你没有失败,跑到终点就是一种胜利,你赢得了同学对你的肯定。不需要伤心难过,相信自己,即使这次输了,下次你还可以争取赢回来,好吗?”

康:“嗯”(孩子微笑着向我点头。)


画面中背景的颜色从宁静的蓝、充满生命的绿、到最后两张都是激烈的红色,其实是孩子内心的变化的色彩写照。虽然这次的卡通宝宝的造型并不美观,但孩表情刻画非常细腻,是随着心情的变化而改变。

这次绘画日记的绘制是结合学校绘本创作的,孩子在创作绘画日记过程中,通过卡通人物的表情变化,抒发心理情绪,并且还关注到周围到人对他的看法,非常细腻的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再通过教师语言的引导,把悲伤情绪结尾转变为积极的、正面情感体验,孩子自信得到了提升,同时教师把孩子的作品在班级中展示,从色彩表现、故事内容方面进行赞扬,另孩子在绘画能力的自信方面也有所提升。

辅导成效

美术方面:作品的整体性越来越强,偶尔还会创作出一两张特别棒的作品,色彩规律意识有所增强。

孩子班主任:“孩子目前的微暴力倾向行为已经得到控制,慢慢懂得与人相处的方式,在力能所能及的事情上也愿意帮助别人。做作业的速度比以前有明显提升,不在是不爱学习的孩子,开始有要求上进的趋势。”

数学老师:“康伟平这段时间进步蛮大的,能做到不用催就交作业。”


【个案二】二年级杨同学

个性分析

心智年龄比同龄孩子要小,只关注自己喜欢的事,遇到事情重来不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经常玩一些后果不知危险的游戏。

辅导方法

1.同读绘本,仿创“卡通宝宝”故事

【案例】

欣赏《雨中的小红伞》绘本,通过绘本中鲜艳的色彩与优美的画面引导孩子感受动物间的互助与友爱。这本绘本分时给杨同学和康同学共同分享。

杨看到这本书时就表现出对这本绘本极大兴趣,觉得绘本非常精美,看完后,我询问他感受了什么,他说故事中的小刺猬非常聪明,同时非常乐于帮助别人。我告诉杨,你和小刺猬一样聪明,可是缺少那份爱帮助人的那份心情。杨说是的,可是我最近也没又遇到过它这样的事情啊。我告诉他,帮助别人不一定要遇到和它相同的事,用你自己的能力从小事上就可以帮助别人。他说明白了。

画面中,杨依照绘本原有的色彩,深入细致的临摹的绘本作品,比他所创作的其它作品都要讲究构图的比例。

通过研读有意义的绘本,孩子可以从绘本故事中感悟不同的情感,选择印象深刻的画面进行临摹,不仅锻炼了孩子的绘画能力,还加深了故事情节记忆,让读绘本变的更有意义。

2.告诉“卡通宝宝”我心中的秘密

【案例】

以《下雨天》为题的创作,我与康、杨两位同学一起创作

师:“你喜欢下雨天吗?”

杨:“我喜欢下雨,这样就不用出门了,我喜欢呆在家里。”

对杨同学的话我感到有些无语,一个8岁的孩子,竟然不愿离开家,只喜欢小小的一方天地,莫不是小天地中有什么特别吸引他的地方,还是广阔的天地不是他的向往。

于是我引导孩子,今天要我们创作的卡通宝宝是乌云,别看他颜色丑,但他有许多妙用比如雨可以滋润万物,于是我便在我的画纸上创作了雨天,并给每一朵乌云添加了快乐的表情,告诉孩子们我的乌云为什么快乐,因为它们是有用的乌云。

杨同学在只用了十分钟几乎是但色灰调完成全幅作品。告诉我他的画面表现的是雨落在了打僵尸的机器上,气球形的僵尸因为打不到,所以还种上了炸弹。并在剩下的时间里一直表演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动作,说关于游戏的内容。

    画面中上面是我要他创作的云,可下面的画面是《植物大战僵尸》中的豌豆大炮和樱桃炸弹,一种灰色用到底,属于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在整个引导过程中,最初几分钟内容杨同学能跟着老师的引导过程逐一回答问题,可是在创作过程中,他依然运用《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内容来表现画面,效果没有预期的理想,发现杨同学在“心情”日记创作时,不适合与其他学生共同引导,需要一对一的引导模式。

3.分享“卡通宝宝”快乐故事

【案例】

杨同学每周六父母会让他玩《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所以平时的交谈中也好,他的课堂作业表现中也好,经常会出现游戏中的人物和场景。所以,我便创作了一幅向日葵花朵,并在花朵上添加了微笑的表情。作为礼物送给了杨同学。

杨:“老师,你为什么要送给我这张画?”

师:“老师知道你非常喜欢《植物大战僵尸》这款游戏,所以我选择了和里面角色相近的向日葵花送给你。但是这朵花并不是游戏中的花,而是太阳底下最灿烂的向日葵。”

杨:“哦,原来是这样啊!可是他为什么有表情呢?”

师:“因为你的笑容非常灿烂,老师希望你就是那朵在太阳底下对灿烂的向日葵,而不是只是游戏中的向日葵。”

杨:“哦,我知道了。”

师:“那你觉得做哪朵向日葵更好呢?”

杨:“太阳底下最灿烂的向日葵。”

师:“好的,老师希望你说到做到。”

于是杨拿着画开心的走了。

之后我看到杨时,我会问他,向日葵还好吗?他会说在我的书桌上。他在学僵尸动作时,我也会提醒他,要做哪种向日葵,他马上收敛自己的行为。

我在画面中用渐变的颜色描绘出盛开的向日葵,微笑着看着时间,旁边有一行对孩子的寄语,希望无论是从画面还是从文字都能提醒孩子走出游戏面对美好的生活。

杨本来就是个聪明的孩子,只要稍加提点便会明白事理,只是家里的环境较少的让他有这样的情感体验,更多的是只关注他的学习,通过教师这样不断的渗透情感体验,他心智每一天都在成长。

辅导成效

美术方面:孩子的画面不再出现《植物大战僵尸》游戏中的人物,能分清每次画面主题,能运用一些简单的色彩搭配。

班主任老师:遇到问题能主动与老师沟通;不再只顾自己,看见老师在忙也能等一等;身为班干部渐渐的有了责任意识;体育能力弱,但每次接力赛能尽自己全力去跑;玩危险游戏次数开始减少,知道说了不该说的话,也会意识到自己错了。

数学老师:“字迹比以前公正,上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会对自己的不理想的成绩感到难过。”

【个案三】五年级的茅同学

个性分析

茅同学本身绘画能力水平较高,但作品往往呈现主体物偏小,画面整体细碎。与人相处中遇到摩擦也容易与人斤斤计较。

辅导方法

我在美术课堂中经常鼓励他把作品的主角展现的更大些,不要只注重细节也要考虑主角与背景的关系,不吝啬的大胆的展示自己的作品,有时间多就请他帮助他绘画能力偏弱的同学。

1.创绘“卡通宝宝”生活日记

学校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每月有每月行规重点,每周有每周的性规重点,不仅会在校大屏幕上滚动播放,还要求写在每班的黑板上以示提醒。为了让研究个案对这些文字标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对绘画能力较强的茅同学设计了特别的环节,请他把每周的行规重点以“卡通宝宝”的形象创作成多格漫画。

【案例】

师:“你的绘画能力很棒,你能不能帮老师一个忙?”

茅:“你说吧,什么事?”

师:“老师想请你把每周的行规重点画成漫画行吗?”

茅:“好的,但是你要给我提供纸。家里没纸了。”

师:“这个没问题,但是你要坚持,不能说这个星期画,下个星期就不来了!”

茅:“好的,我尽量,只要作业不多。”

师:“如果你画的不错,老师便把你的画编成画册,怎么样?”

茅:“是吗,好的。”

茅同学很认真的画完了他的行规连漫画,非常开心的走了。

两张画面左边这张画的是上下楼梯靠,他夸张的表现了一个违反上楼方向的人被正要救火的消防队员撞了正着,让被撞的孩子深刻的记住了上下楼梯一定要向右走。右边这张创作的主题是午间静悄悄,所有孩子都午睡了,只有一个人发出的怪声,他不仅影响了同学还受到了老师的批评,真叫得不偿失。

我保留了他的每一张行规漫画,他不时也会自己来看看他的这些作品,在我的课堂上,因为他引起的课堂骚乱,我只要看他一眼便识趣的收敛起来。课堂上碎烦的次数在减少,管理同学时也更趋理性。可见他自己创作的每张行规漫画对他自己的行为还是有一定的约束性的。

2.改编优秀卡通宝宝绘画日记参加绘画比赛

科幻画比赛时,正好他有一张创作的卡通宝宝星际游的作品非常符合比赛主题,于是我与他沟通的画面的重组构图和内容添加,他的添加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空间飞船、卫星、空间站等,使画面内容形式丰富,科技含量高。最终入选了代表学校参加区科幻画比赛的五作品之一。

画面中间的飞行器大大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使画面主次关系明显,又不缺少细节的描绘。大气中凸显着精致。

通过老师的引导与启迪,孩子创作绘画,在美育的熏陶中提升了自信,也从感性的角度有了潜移默化的体验美,这样的美也在不断的渗透他的行为。

辅导成效

目前他能定期到我这里参与辅导创作活动,课堂上除了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外,还会主动帮助那些绘画有困难的同学。参加绘画比赛创作时,不在固执到底,会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与同学间的摩擦次数在减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1:07 , Processed in 0.11411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