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江省“百人千场”支教活动上虞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8 22:0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浙江省“百人千场”支教活动上虞行


作者:叶华  


2013年12月11日,由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浙江省“百人千场”初中语文、初中英语学科名师送教活动在上虞张杰中学举行。作为上虞市第五届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教育厅、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派出了强大的支教阵容,上午第一节由富阳市永兴学校初中部语文教研组长、全国优秀实验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章林华老师开设了小说教学《故乡》,章老师独特的“主问题”教学,层层推进的问题设计,“长文短教”的巧妙切入,深受大家好评。第二节由杭州市启正中学副校长,杭州市优秀教师张虹老师执教《更辽阔的海洋》,读写结合的训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节由杭州市江干区教研员、浙江省师德楷模曾宣伟老师执教《“树”主题作文实验》,独特的题材改写、“双轨制”的谋篇布局,给作文教学开辟了新途径。上午还进行了评点交流互动,由浙江省特级教师张英飞点评。下午曾宣伟老师和张英飞老师分别作了《“人”字作文理论与实践》和《让“怎么写”成为语文课的独特风景》的专题讲座。整个活动安排紧凑,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新思想、新途径,让来自上虞地区的一百多位老师收获满满。

张虹老师执教《更辽阔的海洋》

曾宣伟老师执教《“树”主题作文实验》

张英飞老师作《让“怎么写”成为语文课的独特风景》讲座

同日,浙江省“百人千场”初中英语学科支教活动在绍兴上虞市小越镇中学如期举行,来自杭州的4位老师和上虞市的部分英语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早上7点30分,来自杭州市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英语教研员的邵葵老师带来了一节九年级的阅读课。邵老师采用的是2011年杭州市中考试卷上的一篇阅读理解,文章难度较大,但在邵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一步一步的走进文本,抽丝剥茧,最终领悟了文本的人文思想的传达,精妙之处实在不能一一表述。来自杭州市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的周世囡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八年级的一节语法课。周老师设计了很多情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生成不断调整教学手段和步骤,教学环节有条不紊的进行,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得。第三节七年级的听说课由来自杭州市翠苑中学的陈琴老师执教。陈老师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很多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气氛活跃。

三节课后,来自杭州市滨江区高新实验学校的徐文美老师组织英语同行进行了互动式点评,让所有参加此次活动的老师对上课、听课、评课都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

下午12点30分,邵葵老师就上午的阅读课做了一个后续的观点报告---《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新视角》。在报告中,邵老师从新课程标准的理论到深入课堂的实践,对英语阅读课的课型、阅读方法等做了一个较有深度的剖析,让在座老师受益匪浅。而后,徐文美老师带来了题为《多元智能与英语教学》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徐老师从Howard Garde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出发,让我们对教学设计、课堂实践更加明了。

短短一天的活动很快过去,虽然早上6点起来匆匆吃了点早饭,但是面对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努力的配合,我们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本次在上虞市的支教活动共有近200名的教师参与了学习。听课的教师反响强烈,对本次课堂展示与讲座给予很高的评价。

           

周世囡老师在上课

           

陈琴老师在上课

           

徐文美在作《多元智能与英语教学》专题讲座

           

邵葵老师作观点报告



2#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22:06:17 | 只看该作者
“美在成长”——记第二轮“名师工程”美术学科杭七中基地教学能力展示活动


  作者:梁颖  


杭州市勇进中学 梁 颖

陈芳上课

2013年12月18日,这日子再普通不过,但是对于杭州市第二轮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学科带头人美术班的同学们来说,非比寻常!12月18日,在杭七中——美术学科基地,他们要面向杭州市各区县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开展学科培养人教学能力展示活动。
            
                                  画展
                        
                                                          基地导师郑建中点评

这天的活动主题为“美在成长”。活动目的:汇报名师班学习培训成果,通过作品展示和“十分智慧”教育论坛,展示培养人选的教学美与绘画美。一天的活动内容非常丰富,从上午10位学员的“十分智慧”教育论坛的演讲,到下午文澜中学陈芳老师《力与美的乐章——米开朗基罗》的展示课,到最后的导师小结,画展的开幕,每位学员不仅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完成每一项内容,更从中感受到了集体和团队的力量、默契与温暖!
            
                               全体合影

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经多了5年的学习和历练,我的感悟很多,而所有的这一切要感谢很多为我们创设这样平台的人,我们能回报和展示的就是自己的不断成长,不断成熟,不断进步,用我们的实际工作去回味这五年走过的路……
           
                              十分论坛现场

18日一早,顶着晨曦和寒冷的天气,我们一个个都早早的出发了,为的是能以更完美的状态展示在老师们面前。上午的“十分智慧”论坛准时开始,在美术教研员李方老师富有创意的介绍中,同学们粉墨登场……

吴湘云老师富有创意的森林为主题的国画教学,从传统到与现代的结合、融合,学生的作品既继承了国画又有当下的时代感,从她富有激情的森林主题的演讲中,我们又发现了这是一位热爱自然、热爱学生的老师,台下的老师们都被深深打动,有的甚至热泪盈眶。孙飒老师的《让美术成为一种幸福》也让聆听者有一种幸福感,在她充满笑容的讲解中深深感受到她对于工作的热爱,作为她的学生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许海燕老师是一位在一线工作中很善于思考的老师,她的《图像阅读的力量》展示的学生绘本画集,深深打动了我们,作为一名孩子的母亲,我想,能遇到这样有心的老师真是一种幸运和幸福。求知小学的赵士华校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将他的《妙用连锁推导法,成就课堂理性化》讲的通俗易懂,他深入浅出的三个案例也让我们对连锁推导法蠢蠢欲动。今天,是郑福梅老师的生日,她用这样的方式为自己庆贺,她的《印象﹒老昌化》、《我的40分钟》给我们展示了她的家乡,她平实的40分钟美术课堂。童兆平老师的《课堂教学的课堂作业展评》,对我们常态美术课的美术作业展评提出了思考,他提出了常态美术课5分钟的综合展评——面向同桌介绍自己的作品,同桌推荐,教师推荐,班级展示点评。这几点在常态的美术课堂中值得一试。《秉承传统,开启新的传统》是王英老师的演讲课题,在王英老师的带领下,采荷一小的剪纸艺术发展的如火如荼,还发展了校本课程,孩子的作品可以进唐云艺术馆,孩子们可以和工艺美术大师学习剪纸艺术。从这里可以看出,王英老师几年以来坚持将传统艺术进课堂,就如她所说“秉持传统,开启新的传统”。我的演讲从课堂本身出发,结合一线初中美术教师的困惑对课堂模式提出了思考,如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如何提高美术课堂的有效性,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内真正的动起来,我会一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下去。最后上场的是富阳东洲中心小学的朱立峰校长,他的《美术校长文化校园——两例基于地域文化背景的校园文化建设》演讲,使得我们美术教师们眼睛一亮,他将美术文化和内涵融于校园文化,将学校独特的地理位置(学校坐落于《富春山居图》的遗址)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学校的《公望厅》,学生的“小小公望绘新篇”开发了学校基于“公望文化”的艺术特色课程群。“十分智慧”的演讲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展示平台,更给予了我们互相学习的机会。
            
                      市局高师处程黎瑶副处长参观画展

上午的活动安排得很满,下午1点,是文澜中学陈芳老师的展示课,老师们都匆匆完成午餐早早到演播厅,生怕错过精彩。陈芳老师的《力与美的乐章——米开朗基罗》一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对于一名初中教师来上高中的学生,陈芳老师运用她富有魅力的语言和富有逻辑的提问和思考,使整节课有深度、有思考、有收获,正如朱国华特级教师对于这节课的评论:“设计有一定的梯度,朴实中透出无数细节的智慧!”一节朴实、常态、没有做作的欣赏课,从学生的回答、听课老师的关注度都能体现出陈芳老师的课堂“功力”。
                        
                            特级教师朱国华评课

最后的活动是画展开幕和参观,看着一本本积攒着学员们心血的书在老师们手中传阅,看着一幅幅画作前老师们的驻足与凝思,学员们很开心,同时又充满了感激。5年来,我们经过了一次次的相聚,一次次思想与智慧的碰撞,一次次成长的交流,一次次不断增强的同学之谊,我们要感谢为我们提供这样平台的一切,为我们成长付出努力的一切!“美在成长”,我们仍在不断地努力和成长中!
            
                                 学员合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8 02:49 , Processed in 0.17933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