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小学教师阅读推荐书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2 14: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源创”中小学教师阅读推荐书目


1. 《学生第一》    李希贵著    39.80元

    著名教育改革家李希贵五年积累后,再出力作!
本书生动地展示了李希贵校长的学校管理艺术。为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李希贵校长采取了多项切实可行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因此,这些举措也充分展示了改革者的魄力、教育者的智慧。
2. 《教师的体态语言》    李振村 著   29.80元

    教师是“公众人物”。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教育。掌握体态语言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面。本书全面分析了体态语言对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塑造良好师生关系起到的重要作用。图文并茂,耐人寻味。
3. 《我的教育心》   李镇西 著   35.00元
本书是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的成长自述。作者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名教师,不断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历程。这些经历可供青年教师借鉴。从中也可看出作者对教育的拳拳之心:因为热爱,所以从不放弃。
4. 《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    冯卫东著  29.80元

    本书以丰富翔实的案例,系统阐述中小学教师如何做教科研。内容涉及教育随笔写作、论文写作、微型课题研究、规划课题研究、高效课堂研究等诸方面。因为是报告的“实录”,因此读来如临现场,津津有味,毫无一般教科研理论著作所常有的枯燥乏味之感。
5. 《致青年教师》    吴非 著    29.80元

    本书是著名特级教师、杂文家吴非30年教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在书中,吴非与青年教师促膝谈心,关于教学、如何对待学生、如何提高专业修养、如何遵守常识……涉及教师工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本书获得中国教育报“2010年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之最佳图书奖
6. 《做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16位著名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案例》
华应龙 主编    29.80元

    本书以“档案”“成长”“随笔”“我最爱读的书”“推荐给小学数学老师的书”等栏目,试图全面展现16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作者均为一时之选,他们的成长故事、教学思考和读书经验,值得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思考、借鉴。
   




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5:11:03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是人的精神食粮
——在“第三届新经典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人民教育》总编辑  傅国亮
一、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是教育的本意
什么是教育?众说纷纭,是简单的概念,往往对其一无所知。
我认同的定义是德国教育家亚斯德尔斯下的。他说:教育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学科知识获得的过程。我认同了。我认为他抓住了教育的本意。教育首先是一个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
阅读就是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因素。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或者说,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吃进去什么样的精神食粮,就会发展出什么样的精神。所以,我们要关注阅读,包括新经典阅读,使学生成为一个精神意义上的人。
读书成为习惯,可以创造生命的神奇,可以使人的思想“神采飞扬”。据报载,一位加拿大医生奥勒斯给自己写下制度,每天睡觉前,不管多忙、多晚,必须读15分钟的书。到去世,他坚持了半个世纪,读了近千册书,成为博学的多领域的专家,人们称之为“创造了生命的神奇”。在我国中小学教师中,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无一不是酷爱读书的,魏书生、冯恩洪、李希贵等,这些教育改革家无一不是从读书中汲取灵感而思想“神采飞扬”的。
二、阅读的内容要有结构
人的精神食粮就是人吃进去的精神食粮,进食要有结构。结构决定性质。石墨和金刚石一个非常软,一个非常坚硬,就在原子结构不同。阅读结构,决定了阅读精神食粮的性质。
让我惊讶的是,美国高中生的必读书目中有一本《共产党宣言》,宣判资本主义死刑的书,定为高中生必读。我认为他们是从读书结构上考虑的。精神食粮需要有这样一个结构。英国对中小学生有一个推荐书目,特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后关注人生和人性。
所以我想提出:我们新经典阅读,一方面应当强调让学生大量阅读,包括广泛的分级阅读;一方面还有一个质的问题,就是内容的结构,要注意选择哪些书给学生阅读。
三、阅读中的泛读与精读
我们大量地提倡阅读,却缺乏精读。在阅读中,精读的问题从古以来,我们先人都非常重视。宋代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实际上就是读一本书不要泛。
中国历代文人名士都主张精读,精读到背诵的程度。张恨水十四岁的时候,背《四书》、《古文观止》,《聊斋志异》《儒林外史》《水浒传》《红楼梦》读了几十遍;矛盾能够熟背《红楼梦》;史学家李思远读《史记》五遍以上。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一本心爱的书,让他们反复地读。他也是强调精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4:04 , Processed in 0.06855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