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科研对中小学教学作用重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4 01:1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科研对中小学教学作用重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3月10日第569期 作者:王凤玲

  【核心提示】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能否真正运用到教学中?为此,笔者结合在教科研单位工作多年的经验,就目前中小学教科研存在的问题、地位及作用进行分析和阐述。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指出,“没有教育科学,就没有科学的教育。我们要发扬成绩、克服困难、增强自信,更有成效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努力把我国教育科研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可以说,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已使许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他们为此确立了“科研兴校”、“科研先导”的理念、战略和指导思想,使教育科研在基层学校教学中呈现出了良好局面。但是,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能否真正运用到教学中?为此,笔者结合在教科研单位工作多年的经验,就目前中小学教科研存在的问题、地位及作用进行分析和阐述。

  中小学教师科研与教学实践脱节

  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益处有很多。首先它能使教师发现一个新的更丰富的自我,进而发现新的更广阔的教学天地。同时,教育科研也能提高教学效率,收获科研成果。因此,教科研是提高教师个人专业技能最有效的途径。从教育教学角度来讲,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也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是学校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捷径,更是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法宝。

  然而,在实践中,中小学教师的科研与教学实践出现了严重脱节的现象。教师们平时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出试卷、改试卷、作会议记录及迎接上级领导检查等工作,这些几乎占去了教师科研工作的所有时间。因此,在教科研工作中,教师总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教师干脆“搁浅”。也有部分教师认为,教科研是专家、学者们的事情,只要能把课教好,就完成了本职工作。还有部分教师认为自己老了,教科研工作应该由年轻教师去做,与自己没关系。上述种种原因阻碍了教育科研前行与发展的道路。

  教科研与教学紧密相连有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笔者认为,学校的科研分两种:一种为教研活动,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跟日常教学的进度相协调,教务处按教学计划以教研或备课组为单位组织讨论和研究;另一种为专题研究,由教师个人或若干教师组成的集体,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进行侧重探求某一教育或教学规律的研究。一般意义的学校教育科研指的是第二种。教育科研以拓展教育科学知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研究始于问题,教师从事研究要从问题入手。为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必须先组织教师参加实践研究,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学校在选择研究课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课题是否对提高教育质量有利,教师在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时也必须这样考虑。只有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工作的程序、目标保持一致,才能做到教科研和教学工作紧密融合,也才能大力促进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并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线教师更有研究优势

  课程的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巨大变化,给教师的创新性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怎样开发校本课程,如何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怎样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怎么教好综合课程,在新课改中教师角色有哪些变化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

  笔者认为,相对于专家学者及专职的科研人员,一线教师更有研究的优势。研究并不是学者们的“专利”,最贴近教育实际、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无疑是我们这些天天泡在课堂上、天天与孩子们打交道的教师。我们工作在第一线,有着丰富的经验,有着第一手翔实的材料,而这些正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源头活水。因此,教学中教师的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都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实践。大部分教师习惯于按照自己的经验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即使是新参加工作的教师,也会按照在受教育时的印象考虑问题。这有可取的一面——继承传统,但也有些传统不一定科学,不一定可取。比如,普遍采用的要学生把新学的字、词抄写十遍、二十遍,以为这样学生便能烂熟于心,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我们常常宁愿相信“过去”而不相信科学研究,不相信科学结论,这是教学质量上不去、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也可能是师生付出的劳动与获得的成效不成正比的原因之一。

  教育科研有助纠正不当观念

  教师要自觉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那种认为教师只能考虑教材、教案要求,讲授越充分,学生越能跟着教师思维走就越好的观念不变不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进行教育科研,搞调查,搞实验。边研究,边改革,由被动听课变成主动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自律性等品质,以及善于发现、吸收新信息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加教育科研有助提高教师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发现并强化创新精神。一个教师如果长期不对其工作进行研究,久而久之就会对教育工作产生疲惫心理。而一旦参加到教育科研中来,接触的知识多了,思考的问题深了,每天上课都有新东西,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随着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自身的价值也必然会得到领导、同行和社会的承认,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新的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科学地总结自己和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从而克服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教师自己的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实现由经验型、勤奋型教师向学者型、科研型名师的转变。因此,在今后的基础教育和教学发展中,教学与科研相融合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市蛟河教育科学研究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03:12 , Processed in 0.13289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