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学是一门什么学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9 09:5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学是一门什么学问

——一场持续不断的探究与争论

胡寅生*

  提要:本文围绕师范教育专业中教育类课程究竟应怎样开设的问题,尝试找到一条解答的正确途径。作者认为,它与对于教育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的认识有关。教育学作为一门学问,它是具有复合结构的、多层次的、综合性的学问。它的核心层面一共有三个:理论的层面、实践的层面、行动的层面。三者构成一体的教育学。即,教育学这门学问,是不是能单纯从理论上来做的。还要到实践中去做。教育学不单是讲教育的业务技术,而且是讲做人的。做人不是纸面上讲的,也不是口头上说的,而是要求教育者在行动中身教的。说明它既包括教育理论,又包括教育技术,还包括教育行为。以此,教育学作为一门总体课程,它的领域既包含理论性质的课程,又包含实践性质的课程,而且,从实践性质的课程中,还引申出一种教师人格和教师教育行为性质的课程。我们姑且称之为教育行动性质的课程。教育学课程核心内容之一,是关于教师的专项研究。

  关键词:教育学;理论的教育学;实践的教育学;行动的教育学;教师学

   “教育学”是不是一门学问?如果是,它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对于这个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历经近30年,广大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从自身工作的实践和研究的需要出发,不断地对它进行探索,并且多次发生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绝非纯学术观点之争。就当前来说,全国师范院校普遍实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围绕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应怎样开设的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与探究。其中,焦点之一就集中在对“教育学”这门学问的认识上。归根结底,这场探讨所涉及的不仅是对“教育学”这门学科的性质之争,更是涉及而且深深地影响到教育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教育学学科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笔者自20世纪50年代初担任中师的“教育学”教师起,至今历经50年有余,此期间既教书,又编书;既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又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尤其是自从20世纪后期改革开放以来,笔者作为一名编辑,积极投身于全国师范院校“教育学”这门学科的课程、教材建设事业,一直至今。此前不久,笔者曾对我国“教育学”这门课程和教材的建设进行了初步回顾和总结。[1]今天,正当我国进入新世纪的新发展时期,我国的教育学学科的课程教材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此大背景下,笔者对“教育学”这门学科的性质作了进一步思索,对于“教育学”究竟是一门什么学问,产生了一点新的认识。

  积几十年的学习、研究和亲身实践的体会,笔者深深认识到,教育学是一门具有复合结构的多层次的综合性的大学问。并且,它是始终处于不断发展、更新中的学问。教育学学科具有历史性、前瞻性和未来性,它随着人类社会教育的发展而演进,随着社会的教育实践的前进而不断革新。而纵贯于教育学这门学科之中的核心层面,笔者认为,一共有三个:即理论的层面、实践的层面和行动的层面。因此说,“教育学”即“理论的教育学”“实践的教育学”“行动的教育学”,三者统一构成为一体的教育学。

  一、教育学是理论的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影响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非一般人在日常生活情况下随便说到的教育。育人是有科学规律可以探寻的,从中可以发现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学是要以育人的科学原理和从中引出的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因此,教育学是一门科学。[2]

  任何科学,都有它特定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对象就是“育人”。同一切科学的理论一样,育人的理论有一个逻辑的起点,亦即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在它上面盖起教育理论的大厦。育人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即“教育”。重复上面提到的最简括的一句话,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影响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3]对于这一句话,如加以扼要解析,它就是:从当今的教育意义上来看,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一种启发影响,借助于一定的媒介,依靠受教育者自主的学习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形成预期的品质。这一基本范畴采用了客观的陈述性语言,较好地定义了教育的质的内涵。它有别于时下各种带有主观色彩的对教育作纲领性定义的提法,比如:“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好的教育就是……”,因而避免了主观的价值观带来的种种歧义和不确定性,比较接近客观的真实。[4][5]教育学中的这一基本范畴是教育学科学理论立论的基石。它就像生命体的最基本组成——细胞一样,在内涵中包含了整个育人科学所具有的一切内部矛盾的元素。这一界定既包含了作为微观的教育的单项的具体的教育活动,又涵盖了整个庞大的教育系统以至整个国家教育事业。

  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目的性,亦即举凡教育均有其预期的目的。无预期目的影响人的活动都不属于教育的范围。众所周知,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许多方面,绝不限于教育一种因素。人在社会中作为主体的存在,从事着各种社会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而这一切活动都反过来影响人的主体的发展,以至造就了人的人格。“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就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明确这一点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对教育的正确定位。同时,它既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巨大作用,又不无限夸大教育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越来越深入,从而揭露出人的教育不仅同教育自身的内部矛盾运动规律相关,而且同与教育相关的外部因素密切相关。这就是教育与人、社会三者的关系。具体说来,教育不仅同人的内部生理、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以及不同年龄发展阶段都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而且外部社会的各个领域,无论是生产力状况的,还是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文化的、生态的、人口的、地理的,以及社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包括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教育都有着密切的制约关系。更加之这一切又因教育的主体性(教育对象是人,而教育又是由人来进行的,其中包括了国家教育的主体决策者、各级教育的管理者、学校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引起了教育规律中主客观因素的矛盾复杂关系。因而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具有高度的多方面性、广泛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它们构成教育学学科的基础理论。近年来,教育学学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典型的标志之一是教育学演化为一个庞大的分支学科群,这为教育学科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6]重视现代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在此基础上能够建立起创新的教育理念,用来指导当今教育改革的实践。诸如:对当代教育的正确定位问题;当代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的问题;现代的大教育观和教育系统工程以及终身教育问题;教育的宗旨、目的和归宿问题;教育的主体性问题;教育以学生为本的问题;突出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问题;年轻一代的教育过程规律的探索;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问题;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活动问题;教育中的课程问题;教育中的社会背景和人际交往问题;教育中关于学生主体的人性建构问题;教育过程中对达成预期教育目的的核定和教育的反馈问题;等等。它们构成了当代教育学基础理论的重要部分。然而,难道这就是构成了教育学这门学问的全部吗?否!以上仅仅道出了教育学这门学问的一个层面,即基础理论的层面,而这远非理论的全部,更不是教育学这门学问的全部。

  二、教育学是实践的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表现为一种有目的地影响人、培养人的实施过程和操作过程。以此,如果没有了对影响人、培养人的实施和操作,教育本身也就不再存在。相应地,教育学作为研究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门学问,如果缺乏了培养人的实施和操作这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学也就丧失了自身的立足之点。这正是教育学这门学科同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所在。更进一步说,依笔者看来,教育学绝不能是被仅仅当作一种单纯的意识形态来研究的,换句话说,教育学绝不是当作特定的意识形态在理论上来研究就算终结的,教育学所关注的终极目标不在于它的指导性原理而在于教育过程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育学格外重视解决更为实质性的问题,即如何在科学的教育原理和创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去解决培养人的具体实施问题和实际操作问题,其中包括对教育过程的实现是否达到了预期教育目的的检验和考核的实施和操作。这样一来,有关教育的这一个层面就构成了教育学这门学问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活动领域内,大量、普遍存在并开展着的是上述这种教育的实施、操作活动。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活动,由身处教育第一线的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为主体在进行着。作为这种活动的表现和展示,就是近三十年来在我国教改的试验和教育的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宝贵的教育和教学经验的汇总。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有关教育实施和操作的、贯穿着创新教育理念的、系列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丰富成果。有关这一部分,作为教育学课程中的内容,它展现为一系列带有方法原理和技术的性质的课题。举例说,从中观方面讲,有学校的管理问题。从微观方面讲,以学校中的教学为例,有:教学目标的拟订,课程的设置与文本的选定,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班级、课堂的组织管理以及相关的各种技术操作规程,等等。其中,格外鲜明突出的是我国教师对各种革新教学模式的创造。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对,有“自学辅导法”“研究性学习”“合作教学”“情境教学”“目标教学”等。特别应指出的还有,当前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展开的新一轮教改试验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些内容,都属于在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创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它们,教育的具体实施和操作的过程生动地展现出来。

  由此看来,上述部分的内容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品格。即它们从发生的那一刻起,就始终是同教育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深刻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一方面,它们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的产物和结晶,因此,它们一刻也不能脱离开教育的实践,一旦脱离开了,它们就立刻变成一堆僵死的条条框框,变得毫无意义;另一方面,它们的重要性不在于业已展示并已作为定论的成果本身,而在于用它们引导教师去从事创造性的教育实践。对于那些已有的成果而言,它们至多只能作为一种引路的参照,而不能机械地套用。教育学的这一组成部分明确地指出,它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内容始终贯穿着实践活动,它离不开教育的具体实施和实际操作,要想掌握它,只有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方能实现。总之,引导教师去从事教育实践,学会教育实践,最后把握教育实践,掌握一套教育实施和操作的本领。这乃是这一部分教育学内容的精神实质所在。

  以上说明,教育学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既是基础性的,又是应用性的。教育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技术。

  三、教育学是行动的

  说到行动的教育学,首先要说明一点:它是从实践的教育学中引申出来的,它的含义是特指的。亦即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行动的教育学,它首先是指教育者用亲身的实际行动来作示范,以自己的人格和行为来影响受教育者;其次是指教育者用自身的实践行动来创设教育学、开拓教育学、发展教育学。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教育中新人的成长过程显示出明显不同于其他事物发展过程的独有的特征,即实施教育活动的人——教育者主体不能超然于育人过程之外,而是要亲身参与其中。教育者的人格本身就是教育的主要力量。再者,教育学这门学问的创建、推进和革新始终离不开教育实践者作为主体的行动参与,教育学本身是教育者主体行为实践的产物和结晶。[7]

  教育者的躬行即“践履”,教育者发挥自身人格的直接影响,可算得上是教育活动的一个最本质的内涵之一。回顾人类教育活动所走过的历程,从过去的传统教育到今天的现代教育,教育已演化成为一个不断走向高效优质的庞大的多结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但是,不管人类的教育活动如何地发展演进,有一个核心的支撑点始终没有变化,也不可能发生变化。这就是:作为教育者主体(教师)的人格和受教育者主体(学生)的人格之间始终保持着直接的接触和联系,始终发生着直接的交互作用。这种在教育活动中存在于两个主体人格之间的直接接触、交流和互动是始终不能被分隔开和被替代的。

  在这里,我们姑且不来全面论述教育过程中两个主体人格之间的关系,各自处在何种特殊地位上,仅从教育者即教师的角度来探究这个问题。曾几何时,有人认为,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世界进入高科技时代,在现代学校中,普遍引进使用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包括闭路电视系统、录像、教学光盘、远程网络教学等。似乎教师的职能将要被取代了。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看法,同时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不符合事实的看法。诚然,现代化教学手段大大地拓展了教育工作的视野,大大地丰富了教育活动的内涵,大大地扩展和提高了教育的效果。但是,它永远不可能从根本上取代教师的工作。这不仅是说,任何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实施和操作起来离不开教育者直接的主导、组织、管理和监督,更为主要的原因是,新生一代人格的成长和形成离不开教育者人格的直接影响。在新生一代的教育中,教师本人的人格作用是儿童成长不可缺少的阳光。教师身教所起到的感化、陶冶作用是任何先进的教学机器都替代不了的。就是这样,在师生之间进行人格的心灵互动的过程中,儿童成长起来,发展起来,成熟起来。

  教师人格的中心内容,除作为国家的合格公民应具备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外,特别包含着教师的职业道德:坚定的职业信念——赤心奉献于教育事业,对学生主体的理性自觉和高度尊重,师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文明的言表风度;以及包含着教师个性心理特征,如勤奋、求实、创新,公正、热情、诚恳,和蔼、宽容,坚毅、耐心、自制,合群、幽默、童心等。

  师爱是教师人格的情感素质,在教师的人格中,它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师爱的高层次是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未来发展理想充满着殷切的期待。它是教师活动开展的动力和源泉。在论到教师人格素质对儿童的直接影响时,必然深深地涉及师爱这个问题。有关这个问题,国内外权威的教育学者有大量的经典论述。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曾深刻地影响过我国上一辈老教育家的思想。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爱就像池塘没有水,池塘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始终伴随着笔者的是早年教育生涯中铸就的师生真情。它强烈地浸润着笔者和学生的心灵,深刻地影响了各自今后的发展,造就了各自的事业成就,创造了各自的人生之旅。

  从以上,我们看到了在新生一代的人性建构的过程中,教育有其法则的另一面:在这里,学生之所获主要不是依靠智力的逻辑推导,而是通过更多的情感成分的参与。替代理性的说教的,是活生生的样板的示范;替代伦理的思维的,是心灵的撞击和感应。学生的获取方式是直觉的、默会的、顿悟的,是感动的、感悟的、感化的。就这样地在教育者人格的亲身实践的行为展示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受教育者的真善美的人格。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教育的法则在这里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范畴,进入情感和审美的艺术领域。因此我们说,教育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育的科学和教育的艺术两者是有区分的。它们是不相同的,又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在教育中互相交织在一起,对受教育者共同发挥着作用。教育的科学和教育的艺术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构成一体的教育学。

  以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行动教育学的全部。

  由行动的教育学而引发出来的一个教育学的重大课题,就是对于教师人格和教师教育行为的探讨与研究。从以上分析得知,它涉及教师素质的问题。教师人格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教育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创建“教师学”是行动教育学所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包括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教师角色和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职责,教师对教育事业所作的重要贡献(包含教师劳动的奉献,教师教育生涯的业绩);它包括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如何去达到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如何培养出一大批成功的优秀教师;它还包括如何在教育工作的实践中践履的问题;等等。“教育者首先必须受教育”,这是教育学中一条亘古至今颠扑不破的真理。关于这项课题,早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20世纪80年代就已成为教育学术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当时曾出版过一部《教师学》,[8]它成为革新教育学的先声。但是,它对此后的教育学尚未能产生巨大影响,在以往教育学的课程建设中,仍然或多或少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这个问题。现在是到了行动的时候。让我们在创建革新的教育学的同时,旗帜鲜明地提出:创建我国的革新的关于教师的科学。

  综上所述,笔者着重解析了教育学这一门学问所包含的三个核心层面,即理论的、实践的和行动的层面。实际上,在教育学这门学科作为一门课程的建构中,这三个层面的内容是统一地结合在一起的。一方面,它们相互之间有着相对的区分;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相互密切关联的,并且往往是相互交织的。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教育科学与教育技术、教育言论与教育行动三者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故此,教育学作为一门总体课程,它既包括教育理论课程,又包括教育实践课程,而且还表现为一种教育行动课程,亦称教师教育行为课程。如此说来,我们有理由确信,由理论的教育学、实践的教育学、行动的教育学统一建构起来的革新的教育学,是一门充满蓬勃生机的教育学,是一部人生的活的教科书。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

  注释

  “教育”一词的用法,具有多样性,这是由于生活中的语言往往从不同的角度涉及“教育”这一用词所造成的。它并不意味着“教育”一词质的内涵的多样性,“教育”一词的质的内涵是唯一的。

  在这里,笔者需要特别补充一点,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他们首先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他们对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他们又因亲自投身于教育改革的实践,而成为探索教育规律的主体参与者。他们也因而成为革新教育理念的先行者。(参见以下本文的第三部分。)归根结底,理论来源于实践,根植于实践,由此可见教育的实施、操作部分同教育的指导性原理部分的内在联系和关系。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一点:笔者在这里谈到了教育学是一门艺术,它并非仅仅从行动的教育学的层面上而言。教育学作为一门艺术,它是整个地贯穿在教育学的三个核心层面之中的。

  参考文献:

  [1]胡寅生.师范院校教育学教材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3,(10):54—58.

  [2]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61—274,275—291.

  [3]郭元祥.教育逻辑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95—198.

  [4]索尔蒂斯.教育的定义[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1—37,119—120.

  [5]顾明远.对教育定义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创刊号:5—9.

  [6]瞿葆奎.教育科学分类:问题与框架[A].唐莹.元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23.

  [7]陈桂生.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7,297.

  [8]臧乐源.教师学[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本文原载《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1期,
《新华文摘》2008年第9期全文转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8:45 , Processed in 0.09666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