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小教师”到“特级教师”
湖北竹溪一中 曾钊
2008年教师节前夕,我收到了来自海南师大的这样一条短信:
“此生献丹诚,北国松柏都苍翠;教涯无遗憾,师苑桃李已芳菲!我不是您最好的学生,但您却是我心中最好的老师!也许您不觉得在这个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可是作为您的学生,您带给他的影响是一辈子,您将永远是学生心中的引路人。此刻,学生只想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您,愿您节日快乐!”。
其实,我每年都会收到这样来自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或步入大学殿堂的学生发来的大量的充满对老师无限眷恋和无比感激的短信!每每收到这样的短信,我内心也感到无比激动和喜悦,很多时候禁不住热泪盈眶。在我看来,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虽然这些事情很小,但却赢得了学生如此的深爱!这令我深感欣慰。回首参加教育工作所走过27年历程,我内心难以平静。
一、大山深处“孩子王”
我于1964年6月出生于竹溪县县河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982年,我从竹山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竹溪县最边远的大山深处的向坝乡新华小学任教。那年我刚满18岁。新华小学距离县城十分遥远,当时那里的交通条件和校舍条件都十分差。正是在这个地方,在这个懵懂的年龄,我开始干起了班主任工作,成为真正的“孩子王”。
那个年月,山里不少渴望读书的孩子在贫困的折磨下,学期中途就无奈地辍学了。为此,我曾一次次爬雪山,过沟壑,不畏艰辛和困苦,到学生家中走访,做家长的思想工作,把一个个渴望读书的孩子重新拉回学堂。在一次家访返回途中,由于临近黄昏,天色很暗,加之长时间的翻山越岭消耗了大量体力,下下坡时,坡陡路滑,我不慎摔倒了,顺着山坡滚了很长一段,被灌木丛拦住才停了下来,面部被荆棘划得鲜血直流,衣裤也被撕破,手脚严重受伤。在灌木丛中躺了很久,我才咬紧牙关硬撑起来,在夜色中艰难地摸回学校。那位被访学生家长得知情况后,第3天特的来看望我,当看到我伤成如此模样时,那位家长忍不住哭着说:“都是我不好,不让娃儿上学,才把您害成这个样子。我们山里太穷达(了),来看你,没莫里(没什么)好带的,只有这几个鸡蛋,拿不出手,我就给您背了一背笼(竹篓)洋芋。”看着这位朴实憨厚的农民用宽大而粗糙的双手递过来的4个鸡蛋,我双眼潮湿了,忍不住流下了教书以来的第一次泪水。那时的鸡蛋5分钱一个,洋芋3分钱一斤,一背篓洋芋能卖到1元钱左右。一般农家就是靠几只鸡下的蛋或洋芋换点照明用的煤油钱或盐钱。面对这位家长送来的养家糊口的鸡蛋和洋芋,我说什么也不肯收下。可那位家长放下东西就走了。事后,我将1块5角钱塞给了那个学生,硬“逼”着他把钱带回家……
那时山里的孩子大多因缺吃少穿而辍学。为此,我除了给予孩子们力所能及的经济援助外,还时常给孩子们买一些衣物和食品……以至于每月的工资总是没有一点节余。1984年的初下,我父亲在干农活时不慎从高处摔下,右手胳膊严重骨折,腰椎多处受伤,卧床不起,急需现金医治和照看。然而,此时参加工作近两年的我,不仅没有一分钱拿出来替父亲治病,而且因当时临近“小升初”考试,为了不耽误五年级学生数学复习备考,我连回家看望一下重病在身的父亲都没做到。看到如今已是75岁的年迈父亲,因当年缺钱没及时医治而落下行动不便的身影,我十分愧疚……
如果说山里的物质生活贫困的话,那么当时山里的精神生活更是贫乏。每天下午把学生护送回家后,空旷的山庄、破旧而寂静的校园,让人感到百无聊赖。很多被分配到那里工作的老师,就是因为这个,从进山之日起,便开始要求向山外调动。然而我却能在寂寞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初为人师时,我深感自己的知识很分贫乏、语言枯燥,于是在大山深处的这所小学教学之余,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将现代汉语词典从前到后背了好几遍。1985年我参加了华中师范大学的政治本科函授招生考试,并被高分录取。通过五年的函授学习,在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政治专业本科文凭后,我被调入县河初中担任数学和思想政治课教学。1995年又参加县一中高中部招聘高中政治老师的考试,从此进入县一中,长期担任高中政治课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二、守住清贫磨“四心”
1998年8月,我妻子因企业改制下岗。面对家庭生活的困难,我没有像我校少数老师那样离岗到南方去“淘金”,而是守住清贫,把所有的心血都花在了我校政治课教学、班级管理工作和教学科研上。
随着高中阶段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我的教学成绩更加突出,加之大量价值较高的教育科研论文的发表,我的知名度极大提高。于是,广东、江苏等地几所条件优越的学校慕名以高薪邀请我前往任教,江西金太阳教育出版社等几家外地知名教育科研公司也用年薪十五万元聘请。在我看来,自己在家乡从事教育事业多年,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奔波,一切从头来,还真不习惯。因而,家境不是很好的我,多次婉言谢绝来自外面的高薪聘请,在抵御诱惑中,我毅然留守现有阵地。
同样是在1998年,竹溪县委组织部首次在全县公开举行选拔青年优秀干部的活动,我按要求参加了笔试和面试考试,最后以名列前茅的总成绩被县委组织部决定选拔到县委政法委工作。当时任学校校长的封竹卿封校长告诉我,组织部门即将找我谈话并通知我去上任时,我却出乎意料的主动写出书面申请,送到县委组织部干部科,找到时任组织部干部科科长的周立波同志,要求继续留在一中,毫不犹豫地主动放弃了进县委和政府部门从事清闲和待遇优厚的工作机会……在申请中我这样说:“教书已教了16年,已经习惯了,再改行从事其我职业,恐怕不太适应,也可能做不好,所以我还是适合教书。请领导批准我继续留在一中教书。”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学校领导和许多老师们的不解,都说我太“傻”了!
在县河中学和蒋家堰镇中学任教期间,我在担任班主任工作和两个班的政治课教学任务的同时,一直兼任了学校团支部书记工作及学校音乐课教学工作。为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我多次举办以爱国主义为题的演讲会,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爱国、爱校、爱家乡。针对当时不少学生受社会大环境影响,盲目追求和学唱流行歌曲或内容不太健康歌曲的情况,我精选旋律优美的《黄河大合唱》等20多首爱国主义歌词或校园歌曲,利用音乐课在各班教唱。在这个过程中,我把自己在本校学生中成功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写出了第一篇真正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德育工作论文──《唱读看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并公开发表在国家级教育类专业期刊《政治教育》1994年第10期上。在文中我特别强调从学校角度,应充分重视和严格监督音乐教学工作的教育功效,要求音乐教师系统教唱爱国主义歌曲,充分发挥学校音乐教学在德育中的作用,劝导音乐老师“不要简单迎合学生的无知渴望和要求,不教唱或播放不适合学生的低级庸俗的流行歌曲。
进入高中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面对高考的重压,我深深感觉治班理念急需更新。于是我开始认真扎实地加强教育理论学习,认真研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苏霍姆林斯基写给教师的100个建议》等多种学习读本,使我在班级管理中逐步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富有耐心、爱心、细心和关心等“四心”治班模式,成功转化了很多“学困生”或“思困生”,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在一中任教和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期间,我就象当初在山区小学一样,一如既往的帮辅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教育学生用知识改变贫困的命运。除了在每年学校教师节组织的爱心接力捐款活动中积极捐款外,我还在自己的班内成立爱心社,救助本班贫困学生。
2002年下半年高三开学不久,我像往常一样,吃罢早餐后就去教室看看情况。在多次的转悠中,我发现有一位叫小华的学生每天早餐时间都坐在座位上看书学习。我觉得很奇怪,就询问该生怎么不去吃饭。该生吞吞吐吐的说这会儿不想吃,不饿。从说话的神情中,我预感到该生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果然,暗地里一调查,得知家住城关烧田大坝的该生家境十分困难。由于其父亲在一次做工时意外受伤,失去了劳动能力。母亲长年患病在床,家里的经济来源就靠在外打工的18岁的柔弱姐姐。因此,该生根本没有钱吃早餐,整整一上午都要在忍受饥饿中艰难的学习……得知这一情况后,我感到非常心酸,当天就发动本班师生捐款,成立班内爱心社,解决班内几个特困生解决早饭问题。当时,我的家境也不好,连女儿想买一件像样的衣服的多年愿望都没能到满足。但为了班内爱心社早日成立并尽快发生作用,我率先拿出100元钱(当时月工资300多元)捐给班爱心社。爱心社成立后不久的一天早餐时间,我又去教室转悠,正好看见那位贫困学生在教室后面用笔抄写着“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小专栏中东西。我走过去询问他怎么不去吃早餐,他说:“老师,我不要捐款,我能忍耐,我已经习惯了,因为自从上初中,我就几乎没吃过早餐了。我现在把这专栏中捐款名单记下来,作为纪念,我为有这样一个温暖的班集体而自豪,真的,我十分感动!老师,您放心,我会克服困难,把高中读完……”我情不自禁地抚摸着这位学生的头,用力拍拍他稚嫩的肩膀,动情地说:“老师相信你能行!你很坚强,是好样的!”果然,在2004年,该生考上了中南民族大学……
2005年高二刚刚分班,我所带的高二(8)班就插进了两个留级生,一个叫小俊,另一个叫小伟。接手后就发觉这两个学生不仅学习成绩特差,更重要的是行为习惯特差,经常违犯纪律,迟到、旷课、早退、吵闹课堂,成了我们的家常便饭。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两位学生在一次上微机课时,因不服从老师管理,吵闹和辱骂计算机老师。事发后,他俩竟然在教师办公室恶狠狠地对班主任说:“如果你再帮老师说话,我们就对你不客气”!当班主任提出让他俩退学时,那位叫小俊的学生凶狠地说:“哪个要开除我,我就带菜刀来砍人!”。
接手这两位留级学生后,我一次次找他俩交心谈心,一次次家访或请其家长来学校商谈转化措施。起初,打电话请家长来学校,家长极不情愿,原因是之前也应班主任之约来了很多次,都没能使孩子走上正道,他们毫不掩饰地告诉我说对自己的孩子已经完全失望了,不作指望了……但我没有放弃学生,我一直“紧握家长的手”,说服并坚持与家长一道做这两个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渐渐地,两个学生对待课任老师时的面部表情不再是原来那样的冷漠和仇视了,并逐渐融入了班集体。上高三时,小俊因为成绩实在太差,学习非常吃力。终于在有一天的下午,他找到我非常动情地说:“曾老师,我基础太差了,尽管我努力的想把成绩提上来,可还是不行。我让我爸帮我联系了在十堰汽车工业学院办的一个技工中专班,我准备马上去那儿学习。我爸说,他从十堰日报上得知你是2005年度十堰市“十佳学习标兵”,都要向你学习呢。跟你一年多时间,让你费了太多的心。如果我将来有出息的话,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你……”在哽咽中,小俊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我,去了更适合他的地方,深厚的师生情却永远留存在我心中……
三、永不停息地耕耘
面对与日俱增的升学任务压力,我率先在高中政治教学领域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2006年5月,十堰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王校水同志在我校听了我的课堂教学后,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在全校教师会上作总结时说:“曾钊老师的讲课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使原本枯燥的政治教学内容‘活’起来了,使教学过程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听我的课是一种享受,是我所听过的课中最好的课!”
2004年至2008年,我所担任并引领的这5年来高考政治成绩,在十堰市综合评比一直名列前三位,其中2004年、2005年和2008年三年均居全市第一名,连续五年受到十堰市教育局给予的教堂质量优胜奖励;特别是在2004年我所引领的高三文科综合教学的高考成绩,获市重点类高中综合评比第一名,人均分、有效率和吻合率等各项指标甚至超过了省重点高中。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撰写了近20篇德育工作论文,先后发表《湖北教育》等各级教育专业期刊上。同样,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撰写了300多篇教学论文,先后在各级教学专业期刊上发表。我还应邀主编和参与编写了陕西师大出版社等多家教育机构组织高考政治教学辅导用书近30本。现在已成为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的首批特约作者,《光明日报》社主办的《考试(高考·文科版)》杂志编委,国内多家教学专业期(报)刊特约撰稿人。
20多年来,我所带过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或“明星班集体”,其中2002年所带的高二(8)班被十堰市教育局授予优秀班集体。我个也先后获得十堰市德育研究先进个人、十堰市优秀教师、十堰市“十佳学习标兵”、竹溪县科技拔尖人才、“魅力班主任”、湖北省优秀政治教师、“竹溪县首届十大名师”、湖北省特级教师、十堰市四星级教师等多个荣誉称号。
在荣誉面前,我没有丝毫的懈怠。近年来,我一直坚持每天早晨六点多督促学生起床后就回办公室打开电脑浏览并收集相关新闻,及时了解前一天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并引进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提高驾驶课堂教学的能力;同时,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集中培训……等等,就这样一路走过来,才使得我由一个普通的农家放牛娃逐渐成长为知名度较高、受学生拥戴的老师。
我常说,今生我与学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深知,水手遇到激流险滩没有不搏击的理由,否则只能船毁人没;作为纤夫,只有全力拉紧纤绳,才能使希望之舟破浪前行;作为教师,只有竭力挥舞知识和智慧之桨,才能把心爱的学生安全载至理想的彼岸!
本文作者简介:
曾钊 男,1964年6月出生,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优秀政治教师,十堰市四星级教师,竹溪县首届“十大名师”。多年来,所带政治学科高考成绩在十堰市同类学校综合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主编或参编高考政治教辅用书20多本,主编了竹溪县中学简易教材《政史地讲座》和竹溪一中校本教材《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国家和省级专业教育教学期(报)刊上公开发表教研文章300余篇,国内多家教学专业期(报)刊特约撰稿人。
2012-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