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身体·教育·个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4 20:1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身体·教育·个性





                               美国旧金山  柯领





现代文明之公民理念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独立人格,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与当代的意识形态的教育文化有阻碍个体独立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倾向。这些世代相传的错误观念阻碍了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古老而且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文明进程。中国式养育,注重“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缺少“躯体——情感意志”的训练,看重智商而轻视情商,往往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注重“语文、数学、英语”这三科的系统训练,缺少自由选择与独立人格的培养,缺少玩耍、体育、手工、劳动、公民、音乐、文学、美术的价值引导,过于保护或过于压制,或者疏忽照料和引导,限制了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到了孩子成年时,普遍缺少冒险精神,缺少自信,缺少个性与创造性,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不能独立,自尊缺失,并因此变得胆小、压抑、焦虑与平庸。因此,中国的家庭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文化需要从深层价值观的角度整体地转型,以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为教育理想,培养“善于独立生存与独立思考以及独立实践的人”为教育目标,由培养“场——依附性”的人格转型为培养“场——独立性”的人格,实现中华民族“教育知识谱系”的全面更新与转型。当下的中国正在由传统社会实现向现代性社会的转型,我们要进行“思想创新、制度创新、教育文化创新、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内涵与外延创新、生活方式创新”这六个方面的系统建设。大国的崛起主要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生、幸福度等这样几个方面,其核心是人的个性的解放与创造性的培养。人的创造性是一切创造性的前提和基础,这构成了国家是否可持续性崛起的瓶颈。正因为有如此的重要性,培养创造性的问题从九十年代开始就成为了中国教育界与产业界的热点问题。这里,我从“身体—教育—个性”三位一体出发给出了一个解答。


  
        
一、人的成长是从身体开始的

     教育就是训练身体和陶冶心灵,好的教育应根据“效法自然”的原理,从感觉开始,也就是从身体的感觉与形象的感觉开始,按人的成长进程的顺序依次是“躯体— 情感意志—理性灵魂”的内在节奏来按排课程,教育的规律是人在12岁以前主要是“躯体—情感意志”优势地成长,也就是人格优势地成长;12 岁以后主要是“理性灵魂”优势地成长,也就是智能优势地成长。教育的全过程要以审美教育为中心,贯彻“人格成长第一,智能成长第二,专业学习第三”这样一种教育思想(要深入理解这一重要结论,请参看我写的由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的《追问教育的本质?》一书里的“教育的心理学基础”这一部分)。以人为本的教育,就应当遵循人的这种自然进程,通过体育、美育、德育、智育、劳育使人得到多方面的和谐的发展。教育要以人为本,要遵循由外而内的“动作把握、形象把握、逻辑把握”的认知成长的建构规律,在教育孩子与学生时,应从动作把握与形象把握开始,说的少一点,要尽量引导儿童去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看、去听、去感觉,通过动作、形象与逻辑的内化来建构智能,而非一味地将枯燥的知识硬塞给儿童。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否正确,关键在于过程中是否造成儿童一种愉快的兴奋,是否引起兴趣和爱好,以提高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儿童需要自身发展的空间与时间,当代的儿童在不得不过快成长的压力下长大,失去了对他们年龄段来说永不再来的、一次性体验的机会。为儿童按排过度的学习,是摧垮儿童身心的罪魁祸首。我们当今社会的快速度,几乎不尊重或不理解儿童的需求。因此我们身为教师和家长必须为儿童创造出能充分发挥童年特点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做,到了儿童成年时,大大有助于促进创造性独立思考、独立行动能力的形成。

二、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训练

    教育说到底,就是对人的自我意识、对美感的唤醒——好的教育应围绕培养孩子与学生们的自由精神与创造能力来展开。把孩子与学生们培养成有自由精神而又有创造能力的人,首先要奠定孩子与学生们由内而外的精神基础——丰富的审美感受力与力的理性扩张力以及其持续不断的创造性冲动。创造是什么?创造就是独特的发明或发现或者是一种新的综合。创造就是把自我意识灌注到世界中去的一种情感冲动,是自我实现的最高表现形式;创造就是直觉的顿悟、灵感的突发,就是人的审美观念及其身体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与意志的力量的外化;创造就是生命的再生,不论是精神方面的或肉体方面的,总是脱离躯壳的樊笼,卷入生命的旋风,与日月争辉,与神明同寿。。。创造就是消灭死,就是永生,就是不朽。
  我根据自己的创造经验总结出了一个透视创造性的公式:创造=心灵的自由+学科的规范+创造的灵感。由此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孩子与学生们的创造性:

(一).要培养心灵的自由:关于如何培养人的创造性,我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命题——“心灵的自由是创造的根本”。从教育的角度来说,通向心灵的自由主要有两大途径:第一大途径是“身体动作”的自由,由身体动作的自由内化为心灵的自由。所以,儿童要多自由玩耍、劳动、爬树、打泥巴战、游泳、野营,以及参加各种体育运动等等。万物生长靠太阳,让儿童在自然中承受更多的阳光照射体格会更健壮,让儿童的躯体和四肢尽可能处于自由的、奔放的、尽性的、放松的状态中……;第二大途径是“艺术想象力”的自由,由艺术想象力的自由内化为心灵的自由。所以,儿童要多听多读富有幻想的童话与小说、学习音乐与掌握绘画和手工、参加诗歌朗诵与戏剧表演艺术,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无限想象力的世界与无限发展可能性的世界。总之,在儿童自由玩耍、自由运动与艺术自由想象的过程中,创造的种子就不知不觉地播进了孩子与学生们的心田,内化为一种潜意识的自我心象,经过少年潜伏期的酝酿与发酵,到了青年时期,创造的种子就会以一种不可抑制的力量破土而出,“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创造性的激情将转化为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创造力。所以,幼儿与小学生主要以“玩耍、体育、艺术、科学、劳动”活动课程为主。
  根据我的观察,历史上的天才们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神童,约占天才的20%;一类是顽童,约占天才的80%。神童是天成,是天地人最佳整合的结果。顽童则是精气神过分充盈的人,需要我们精心的呵护,他们普遍都有调皮捣蛋的倾向或孤独不合群的倾向或行为怪异的倾向。他们在身体动作的自由与艺术想象力的自由方面,有着比常人更高的内在需求,比常人有更强大的生命活力与生命冲动,常常表现出一种非规范的性格。中国的应试教育体系,有可能要把这部分人首先淘汰掉,使他们过早失去健康成长与充分发展的机会。所以,我们的学校要尽可能地善待他们,父母与老师们也应真诚理解与欣赏他们,默默地为他们作一些铺路的工作,这是社会的财富,他们中可能会诞生出伟大的艺术家、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等等……
  
(二).要掌握学科的规范:如果说幼儿、小学生与初中生的教育主要以“活动教学”为中心来展开,因为这是教育的浪漫化阶段,那么,到了高中,就进入了教育的精确化阶段,则应集中精力以 “课堂教学”为中心来展开,要强化对学生们进行各门学科的准确的基本慨念与各门学科的体系的知识传授以及综合能力训练。显然,对于培养创造性来说,仅仅有儿童时期的心灵的自由还不够,还需要从初中开始到高中再到大学,接受基础学科的规范训练与专业技术的规范训练。接受基础学科的规范训练,也就是要学好“体育、音乐、文学、美术、舞蹈、艺术史、科技发展史、公民与社会、中西人生哲学、生态世界观与生态学、道与生活、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计算机”等课程,要继承人类已经拥有的精神文化遗产。接受专业技术的规范训练,也就是要选择理、工、农、医,文、史、哲、教,法、财、经、管,音、美、体、舞等专业中的一门或几门来让自己有技术专长,掌握一门或几门求生存与求发展的专业本领。另外,掌握学科的规范还需要我们建立在塑造全面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完整与深刻。人类的知识从功能上划分,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塑造我们灵魂的知识(价值形态的知识),如艺术、哲学、美学、道德伦理、宗教、生态世界观与生态学等;第二类是放大我们手脚的知识(工具形态的知识),如科学、技术、工艺技能、语言技巧、法律条款等;第三类是扩展我们视野的知识(事实形态的知识),如一般常识、历史、地理、社会知识、风土民俗等。这种三维一体的知识结构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棵树,那么,价值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根、工具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干与枝、事实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叶,根深、干粗、叶茂才是健康成长的象征。这就是完整教育的知识结构模型,是我们进行教育设计、教育实施与教育测评的理论根据与判断标准。
  教育的实施要建立在“美是教育的本质”这个坚实的基础上,要以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为中心,围绕完整教育的知识结构模型来逐渐地展开:婴儿时期主要着重进行感美的教育,即侧重用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的形式来培养小孩感受美的能力,并逐渐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美的观念;幼儿与小学时期要以培养审美的人为中心,着重进行立美的教育,即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使儿童已萌发的对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的审美趣味和美的观念得到确立,并积极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创造美的活动【课程主要有玩耍、体育、音乐、文学、美术、舞蹈、生态世界观、公民与社会、科学、数学、朗诵、写作、手工、游戏、劳动、野外体验学习等】;进入中学后要以培养具有审美精神与和谐发展而又有创造能力的人为中心,着重用世界文化的精品来进一步提高感美与立美的水平并重点进行创美的教育【课程主要有人文学科的课程:音乐、文学、美术、舞蹈、摄影、戏剧表演、艺术史、公民与社会、中西人生哲学、道与生活、生态世界观与生态学、宗教、科技发展史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外语、历史、地理、社会学与生活、人类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市场营销学、投资理财等;活动课程:体育、劳育、实验、社会调查、专题研究、兴趣活动小组、野外体验学习、各类型的专题讲座、参与寒暑假的各种训练营等】,即逐步使学生们的审美意识的冲动在对世界文化精品的欣赏、模仿与创造性的表现中,在对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科学美与哲学美的综合理解中,得到较复杂和较高级的实现,这就是中学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三).要激发创造的灵感:心灵的自由与学科的规范相结合,要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才能显现出创造力。所以,好的老师、要善于把学生们的学习引向到思考各种不同的问题之中,要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们的创造灵感。所谓灵感,就是对问题持续不懈努力后的直觉把握。
  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就成了我们激发学生们创造性的重要突破口。
  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或者说,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问题产生于主体与被认知对象的相互接触的过程中,科学研究要善于从现有知识与成果的基础上发现研究领域中未解决的问题。了解这些问题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通过自学来了解,二是通过老师来了解。老师是掌握知识的先行者,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们介绍本学科或相关性学科的疑难问题、有争论的问题、前沿问题或为解决相关学科的问题而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鼓励学生们思考问题与提出问题,提倡把老师问倒。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T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s”(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现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十分强调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他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新知识,去实验,去观察”。提出问题,才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吸引学生们进入研究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创造。
  所以,在我们研究新的课堂评价标准时,我们就应该要求老师、怎样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产生一些问题情景,以引发学生们思考。这是鉴定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记得徐迟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里写到这样一个情景:陈景润上初中时,他的数学老师是沈元教授,在一堂数学课上,当沈元饶有兴趣地讲到哥德巴赫猜想时是这样说的: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可到现在还没有能证明它。说到这里全班同学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老师又说,昨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位同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个班的学生轰地一声笑了,但是陈景润没有笑。他被老师的话震动了。试想,假如没有这位数学老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会不会有之后的陈景润呢?所以,我们在改变课堂评价的尺子上,应把越讲问题越多作为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要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更多地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情境。总之,要通过问题来激活学生们的创造灵感,这是开发创造性的必由之路。

三、个性就是追求自我实现


  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的人,世界也会让出一条路来,任由你去。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元素,都有其自己的功能与特点。重要的是,要保持梦想、保持愚蠢、保持激情,永远听从内心的呼唤去生活。正象人是不同的元素一样,每一个人的“幸福点”也是不一样的,教育应以探索人的幸福作为出发点,通过教育的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职业取向,发现自己的生存意义,从而确定自己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方式,走向自我实现与社会实现。因此,学校文化建设首先要在校园里建设一种向往绝对的“真理至上”与“学术至上”的精神场,其次就是要为学生们营造一种“自我实现”的环境。在这个充满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人人都能“自我实现”的环境里,使人有正确的价值意识,知道权衡轻重,知道自己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与教育体系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就是鼓励人人追求自我实现,并从制度上保证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可能性,这也许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根本的区别。德国教育家威廉·冯·洪堡说:“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要培养人去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能使他们在目前还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作出有意义的选择。”现在,我们要去努力追求如洪堡说的那种教育境界,要实现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那么,我们的传统教育是什么呢?是以教育者为中心,以教材与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应试为目标,以灌输和控制为手段,以培养求生存和服从的人为宗旨。现代教育则是以人为本,以儿童或者学生为中心,以享受学习为目标,通过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与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充分把他发挥出来,以培养有意义的生活和创新为宗旨。这是教育价值观与教育模式的一次大转型。为了能更好实现这一转变,我们需要了解人与社会互动的生存哲学——儿童期所要征服的是物质世界,青年期所要征服的是精神世界。人生的过程是一个“和谐—冲突—和谐”的过程。从人生过程的角度看,中学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唤醒学生们的“自我意识”。人的成长过程同人类的成长过程一样,是一个不断尝试失败而选择成功的过程。一个人的一生有两次诞生:一次是肉体的诞生,一次是精神的诞生,而自我意识的产生则是精神诞生的标志。自我意识的精神是一个人的灵魂,是在人心中灌注生气与活力的情感动力,它不是一种静态的实体,而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它产生于一系列的尝试失败与尝试成功的选择之中,它与人格的建构是一致的,遵循“自由—选择—责任”的建构辩证法。自我意识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它需要通过驾驭理想来把握现实,需要通过驾驭目标来把握未来,需要通过驾驭简单来把握复杂,需要通过驾驭有限来把握无限,需要通过驾驭信仰来把握永恒,这是稳定而积极生活的基础,也是人作为人能主动选择未来并出自内心积极承担责任的最完美的生存哲学。
唤醒学生们的“自我意识”需要从建设“自由—选择—责任”的校园文化开始。人是自由的,人的选择是自由的,一旦你选择了,你就要承担责任。教育要从高中开始普遍实施必修课与选修课制度以及为高中生开设《升学指导与人生职业规划》的课程,要鼓励学生们参加各种兴趣俱乐部,通过广泛的课外活动,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与发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从而确定自己的职业取向。要教会学生们学会选择,学会选择就是学会生存。学校要为学生们尽可能创造人生探索的空间与人生探索的时间。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有一个“觉醒的时刻”。在此之前,我们活着,却不知道自己活着,更不会支配自己。突然有一天,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认识了“我”,这就是“觉醒的时刻”。这个时刻的发生,每一个人的情况不同,一般在十二岁左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逆反时期开始的阶段,这是教育的关键时期,这个“觉醒时刻”是以发现“我”为核心的,个体需要通过反抗压迫自己的权威,需要通过与环境的冲突并发表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才能表明自己的独立存在,才能获得自我身份,以确定“我”在家庭、学校与社会中的位置。正象整个人类只是成熟到了一定阶段才产生内心观察一样,作为每一个个体的人,注意力由外部世界转向自己的内心,是到了青年期才开始的。这种对自我的认识,心理学称之为自我意识。一个人不仅要意识到自己活着、存在着,而且要去思考活着、存在着的意义与人生发展的方向。当人在思考人生意义的时刻,也正是人规定自己获得独特性与发展可能性的时刻。人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认识自己、设计自己与实现自己的过程。自由、选择、责任是人生的最大难题,帮助学生们面对这一人生难题,形成学生们自由与责任意识,培养自我选择的勇气和能力,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任务。首先,学校要为学生们自由,合乎道德的选择提供机会;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学校要有时间保证学生们的思考、选择,给学生们一定的自由度,与此同时,教师又不应该只是旁观者,不应当停止推动学生的努力,而应该适时地为学生们提供关于选择的各种事例、材料与知识,鼓励学生们勇敢地做出选择,并逐渐形成学生们“自由、选择、责任”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以主导自己的人生实践。

唤醒学生们的“自我意识”需要以“唤醒生命体验”为中心来展开。“生命体验”是教育的本体论起点,也是个人成长的起点。生命体验在本质上不同于“知识”,知识更多显示的是知识规范的规定性,以及权威和传统的制约性,而“生命体验”则力求排除这些外在的干预,更强调个人内在的自我感受与精神感受。人的精神活动以及个人内心的自我感受是生命的根本力量,因而也只有从“唤醒生命体验”出发的教育,才是为人最大程度谋幸福的教育。这里,生命体验需要教育的规约和引导,在这种引导中为生命体验重新安置价值体系。在生命意识已经普遍深入人心的今天,强调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生命体验是完全自由的,顺从生命体验的指引就是尊重生命的教育。教师与学生们通过“自由表达”和“共同理解”进一步展开生命探索的意义,通过与学生们的精神交流,完成教育的引导和规约作用。但是,在这里,我们常常过分关心学生的学习知识的体验,而忽视了学生的精神体验。精神体验不同于学习知识的体验,而是对美、真、善、爱的体验,是对生活意义的体验。精神体验必然包含着体验者的道德思考,以及与另一生命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即便是对学习知识的体验,也同样包含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以及道德和良知的选择。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不仅需要对体验持更多的同情,而且需要对体验进行价值引导。学校不仅应当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也同样应当提高教育者的人文素质与引导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唤醒生命体验”为中心的教育意义。

唤醒学生们的“自我意识”需要回归精神生活的世界。教育要回归生活的世界是当代世界教育的一个主要潮流。回归生活的世界最重要的含义是尊重学生作为教育生活中精神主体的地位。正因为传统教育是一种注重灌输知识的教育,严重损害了学生们的这种主体地位,所以,教育才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只是一种被统治、被压迫的没有生命价值的生活。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让学生们的精神活动和生命体验成为学校文化生活的中心。教育要回归生活的世界,实际上就是要回归精神生活的世界。教育应从学生内在的生命需要出发,去促进学生内在精神力量的发展。教育过程不仅要从外部激励成长者,而且更要唤醒成长者内部的力量。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目的就是从生命深处唤醒人沉睡的主体性意识,将人的生命感、价值感与创造力唤醒。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对人类生命和个人精神生活的全面开发。因此,“心灵审美化”问题,应作为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向心灵的靠近,越是能够接近学生心灵的教育越是完美的教育。只有心灵的教育,才能达到精神的高度。心灵具有内在性,只有靠生命体验和理解才能把握,没有真切的体验,没有同情和理解,心灵是不可接近的。教育只有把通向心灵之路引入学校的教育生活,才能最后达成生命教育的精神境界。因此,对中学生的教育要从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开始,要重视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生命感受,让学生的心灵生活得到教育的真诚关切。心灵是精神活动的场所,心灵的本质就是精神,没有心灵精神就失去了居所和意义。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心灵的审美培育要比任何文化形式的设计都更重要。心灵的概念意味着精神生活的独立性,以及精神生活所具有的不可侵犯的自由本质。精神生活对生命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独立于物质生活的生活世界。精神生活不是生活世界的一个方面,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而且是一个独立的现实世界。心灵不可以被规范,也不可以被限定,心灵是一个自由生长的主体,它以自己无限的可能性而获得生存的意义。

以上我们关于“唤醒自我意识”的哲学思考为学生们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充满理想而又激动人心的广阔的道路。进入中学后,在生机勃勃的感性成长转向理性成长的过程中,学校应把美真善爱的价值与美真善爱的方法灌注到教育与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形象性、情感性与活动性的教学实践,以形成学生们内明外用的审美精神,从而走向多元文化的创造。这就是中学教育最为重要的使命。在此使命的主导下,我把中学阶段的教育理念概括为“培养具有审美精神的和谐发展而又有创造能力的人。”由此,中学阶段的教育就有了理念主导实践的明确的方向,有了深动的灵魂与浪漫的激情。

幼儿与小学生的审美训练更多表现为一种对各种形式美的直观体验与基本艺术技能的训练,到了中学,由于理智情感与理性思维的优势成长,审美训练需要逐渐由对各种审美形式的体验发展到与审美精神的相互融合之中,形成感性生动与理性深沉为一体的审美心胸。这是中学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

这里,把中学生培养成有审美精神的人,主要应通过音乐、文学、美术等课程的系统训练来实现。在这些课程的训练中,最重要的是在学生们的灵魂深处渗透古典主义的“神圣、和谐、完整”的审美精神与现代主义的“自我、表现、极端”的审美精神。也就是说,培养中学生的审美精神,应在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选择了教学生们如何从欣赏中外美术作品的角度、从欣赏中外音乐作品的角度、从欣赏中外文学作品的角度来培养这两种审美精神。

我为中学生们编了一本《美术·音乐·文学》的训练教程,分为上下两编。在上编里,我从中外美术作品中选择了300幅代表古典审美精神的图片,首先让学生们仔细地观察并用心体会,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最后,我推出古典审美精神的“神圣、和谐、完整”的理念。请同学们结合理解这些文字叙述,然后以“古典”在我心中为题,进行互动式的讨论以及画50幅充满古典审美精神的构图,再配合听古典音乐,阅读古典文学作品,这样,通过感性欣赏与理性思考以及绘画训练、音乐训练、文学训练,最后,把“神圣、和谐、完整”的古典审美精神内化成了学生们的一种人格素质。在我编的《美术·音乐·文学》训练教程的下编里,我从中外美术作品中,选择了300幅代表现代审美精神的图片,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并用心体会,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最后,我推出现代审美精神的“自我、表现、极端”的理念,请同学们结合图片理解这些文字,我向同学们介绍每幅画的风格与流派及其画家的创作背景并让同学们画50幅充满现代审美精神的构图,再配合听现代派音乐,阅读现代派文学作品,这样,通过感性欣赏与理性分析及其绘画训练、音乐训练、文学训练,最后,把“自我、表现、极端”的现代审美精神内化成了学生们的一种人格素质。

把中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而又有创造能力的人需要通过“美、德、智、体、劳”这五育密切的配合才能实现。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与价值观的教育及其创造性的教育,应该统率全局地成为教育的灵魂与出发点;德育主要表现为内在的人生哲学教育与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德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们如何做一个有主体性的人,即做一个有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追求美真善爱的有理想的人;智育、体育、劳育是一种认知规范与行为规范的教育。智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们做事的本领,即做一个善于利用知识与工具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人;体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们做一个热爱运动的身体健康的人;劳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们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并且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人。这五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充分造就与培养和谐发展而又有创造能力的人。




                                       2012年8月14日于美国旧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6:53 , Processed in 0.0819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