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着的20世纪建筑遗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8 02:2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活着的20世纪建筑遗产


作者:单霁翔   时间:2012-09   来源:光明日报




墨尔本大学纽曼学院

梁思成先生设计的鉴真纪念堂


北京大学红楼


鸭绿江断桥


天津 望海楼


单霁翔
  演讲人:单霁翔
  时间:2012年7月7日
  地点:天津·首届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
  演讲者简介:单霁翔 男,汉族,1954年生于北京市,祖籍江苏江宁。1971年参加工作,1985年入党,2002年起为文化部党组成员,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2003年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读研究生,并获工学博士学位,高级建筑师,注册规划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1月,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20世纪建筑遗产”,顾名思义是根据时间阶段进行划分的建筑遗产集合,诞生于1900至1999年间,包括了20世纪历史进程中产生的不同类型的建筑遗产。
  20世纪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变化最快的时代,对于我国来说,在20世纪的一百年时间,完成了从传统农业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跨越。事实上,没有哪个历史时期,能够像20世纪这样,慷慨地为人类提供如此丰富、生动的建筑遗产,而面对如此波澜壮阔的时代,也只有建筑遗产才能将20世纪的百年历史进行最为理性、直观和广博的呈现。保护20世纪建筑遗产对于今天和未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国际社会上,对于20世纪建筑遗产的认识逐渐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近代遗产、现代遗产和当代遗产,都是人类共同遗产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2000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濒危遗产报告中,表达出对20世纪遗产命运的忧虑。一些国家也纷纷作出积极反应,开始从战略角度强调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问题。
  研究现状
  20世纪人们的建造理念更多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表现出明显的时代差异。
  近十年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0世纪建筑遗产数量不断增多,其中包括出类拔萃的各类建筑物(歌剧院、音乐厅、市政厅、医院、广播电台、住宅、城堡和别墅等),还包括独具特色的城镇,布局合理的大学校园,以及昔日举足轻重的工业建筑等。
  比如,1917年建成的墨尔本大学纽曼学院,它以其独特的雕塑建筑风格著称,现作为国家级文化遗产受到保护;德国鲁尔工业区,经过综合治理,已从没落的工业区转型为现代文化都市,成为20世纪工业遗产保护的典范;巴塞罗那由高迪创作的建筑作品,融汇诸多设计风格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个性,早在1984年就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巴西利亚是在20世纪50年代,仅用三年多时间,在一片荒野上建造起来的巴西新首都,于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我国,1961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其中将“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作为第一类别,共33处,其中大部分为20世纪建筑遗产,特别是建成仅4年的中苏友谊纪念塔(1957年)和建成仅3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1958年)也列入其中。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理念进一步明确,并通过地方立法推动工作实践。2004年8月,马国馨院士领导的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向国际建协等学术机构提交了一份“20世纪中国建筑遗产的清单”,它们包括:重庆人民大礼堂(1954年);北京儿童医院(1954年);北京电报大楼(1958年);厦门集美学村(1934—1968年)等,共22处,这些20世纪的建筑蕴含着大量珍贵的历史信息。
  在很多情况下,20世纪建筑遗产的研究都会与所在城市、地区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相契合。这一契合使20世纪建筑遗产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2007年12月,北京市发布“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188栋单体建筑收入其中,其中1949年以来的现代建筑入选多达149栋单体建筑,内容包括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居住、市政、商业、工业和办公等,能够集中反映近现代城市发展历史。其中列入保护名录的“福绥境大楼”格外引人注目。香港这一不大的城市,却保护了440栋20世纪遗产,每栋都在进行精心地规划。
  我国的20世纪建筑遗产,植根于近现代中国的百年风云。在上海、天津和汉口等城市,出现了数个帝国主义列强共同侵占的大片租界,集中建设了领事馆、海关、洋行、银行、商场、教堂、饭店、俱乐部和公寓等具有一定规模的近代建筑物群。上海外滩建筑群,荟萃着欧洲各国重要的建筑样式,建筑类型多样、工程技术先进、建筑材料广泛和装修工艺精致。
  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汇中饭店大楼、英国古典主义风格的上海总会大楼等,随着时间流逝,这些20世纪建筑遗产凸显珍贵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南京十朝遗迹,以民国时期遗存最为丰富,现存民国建筑千余处。这些民国建筑不仅是我国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转换、创造新的民族建筑形式的实物研究资料,而且也是我国城市率先向现代都市迈进的重要历史见证,在我国近代建筑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兴起,在天津、青岛等城市中出现了工业集中的地区,遗存有大量工业遗产;在大连、扬州等沿江、沿海、沿铁路的大中城市,遗存有大量码头、车站、仓库等交通运输枢纽设施;同时,在南京、重庆等城市遗存有大量行政办公设施。天津的20世纪建筑遗产,汇聚着中、西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大量历史信息。清末民初,政体急剧变幻,从前清遗老遗少、民国总统总理,到各部总长、各省督军,特别是著名学者、文化名人,云集天津居住,形成规模较大的故居群落,给城市留下众多的文化痕迹。
  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州之后,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群、北海近代建筑群、北戴河近代建筑群、鼓浪屿近代建筑群、烟台山近代建筑群、汉口近代建筑群和庐山别墅建筑群等也相继列入。这些近代建筑群规模庞大,类别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20世纪人们的建造理念更多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表现出明显的时代差异。因此,就20世纪建筑遗产而言,不应简单地从艺术形式和审美角度鉴定其价值,而应注重考察它们为适应社会生活变化,在功能、材料、技术手段,以及工程建设等方面所作出的积极贡献。与那些历经千百年沧桑,早已被剥离了实际应用,只作为历史遗迹接受研究与观赏的古代遗存不同,20世纪建筑遗产往往是功能延续着的“活着的遗产”,其产生背景、建造过程、修缮状况等均有据可查,基础资料相对较为完备。
  反映城市文化特色
  20世纪建筑遗产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最为年轻,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忽略它们存在的重要意义。
  保存至今的众多20世纪建筑遗产,见证着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之路,体现着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而前仆后继、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着各个时期爱国志士和英雄模范们的崇高理想、信念、品德和情操,形象而直观,具有强烈的感召力。
  李庄是一个有着1500年建制史的古镇。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20世纪40年代,一批著名学者曾在此生活和工作,一批我国学术史上的重大成果在这里问世。今天反映那一不平凡时期、不平凡人物、不平凡业绩的遗迹,中国营造学社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烽火中诞生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不到九年时间里一部部影响深远的奠基性论著在硝烟中问世。先后有约8000名学生在此研读,日后成为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保留至今条件简陋的校舍建筑,述说着当年难以想象的恶劣条件和创造奇迹的艰辛。与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古代文化遗存相比,20世纪建筑遗产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最为年轻,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忽略它们存在的重要意义,造成20世纪建筑遗产在各地不断遭到损毁和破坏,致使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充满着挑战。
  一是缺乏加强保护的正确认识。20世纪建筑遗产是诞生于1900至1999年间,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的人类创造。与较早的古代遗产相比,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同样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类文明的产物,同样都具有历史、科学、文化、精神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但是,对于20世纪建筑遗产的判定,也不能完全套用古代建筑遗产的标准。对于相当部分的20世纪建筑遗产来说,生命历程尚未终结,发展状况尚未成熟,突出价值尚未充分彰显,其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往往仍在塑造过程当中,需要探索和提炼科学的保护理论和方法。
  长期以来,不少城市决策者和建筑师,不同程度的轻视,甚至抵制已有建筑,企图通过自己的作为和作品来说明传统文化遗存无法为新时代服务,需要一场摧枯拉朽的改造。早在1914年,意大利未来主义建筑家桑地里亚就曾表示:建筑必须与传统决裂,要从头开始。今天,新建筑的诞生往往伴随着对过去时代建筑的否定和藐视。“短命建筑”在我国的出现,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人们不能以理性的态度对待20世纪建筑遗产。
  例如,始建于1908年的济南老火车站,是建筑学教科书中的范例,却在1992年尘封在济南人的记忆中。文化遗产带给人们的不都是美好记忆和艺术享受。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被作为粗暴践踏人类文明的战争遗址,于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广岛原子弹爆炸地,是为了纪念广岛遭到原子弹轰炸而建立的和平纪念公园。那座被原子弹摧毁后的建筑骨架残骸,形象地描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核武器所造成的恐怖,表达全人类对和平的向往。
  二是缺乏实施保护的法律保障。今天,20世纪建筑遗产相对于更古老或更传统的文化遗产而言,较少得到人们的认同和保护。人们往往认为20世纪刚刚过去,而未将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列入保护的范畴。因此,涉及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和管理的法规制定相对滞后。
  目前,在受法律保护的文化遗产中,20世纪建筑遗产所占比例很小,在多数城市和地区,这一保护行动尚未开始。改革开放以前,北京市8层以上的板状高层建筑总共只有3幢,本应作为20世纪建筑遗产加以保护,但是其中两座已被拆除,使历史链条不再完整。北京儿童医院,多年来始终面临被拆除的危险。由于建筑界有识之士积极呼吁保护,它的生命才得以延续,但是已不完整。实际上,留存至今的20世纪建筑遗产数量,与曾经拥有的和已经遭到破坏的20世纪建筑遗产数量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公众的支持,20世纪建筑遗产必然会面临比早期文化遗产更严峻、更危险的局面。
  三是缺乏实施保护的成熟经验。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存在着不能回避的技术难题。20世纪以来,生产高度发达,分工越来越细,产业门类越来越多。因此,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必然突破文化遗产保护原有的体系和格局,为保护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20世纪建筑遗产有着自己的特点,较之传统建筑,在保护和维修方面往往面临更大挑战。特别是材料应用发生重大转变,塑料材料、纤维玻璃、合成橡胶和稀有金属等新型建筑材料更替频繁,天然木料和石材由于受到资源的限制,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保护与利用
  “对老建筑最有意义的保护是找到它‘再利用’的方式。”这是加拿大建筑师P·M·歌德史密斯广泛强调的观点。
  从20世纪开始,大量建筑的艺术风格,采用新结构、新技术和新材料加以体现,一些20世纪后期的建筑之所以不能体面地老化,主要是由于它们摈弃了传统建筑技术和材料。许多20世纪建筑遗产由于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导致永久性的毁坏或消失。
  在英国,现代建筑一般初次维修是在建成后的25—30年中,比传统建筑短一半时间;大修在建成后的五六十年间,同样比很多传统建筑文献记载的100—120年短一半时间。1976年建成的巴黎蓬皮杜中心,前不久经过了整体的大修,当初在特殊材料使用、细节处理和工艺方面的一系列错误得以纠正。虽然混凝土在20世纪成为最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但是一旦出现混凝土的腐蚀,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就会出现问题,从而威胁到文化遗产本体的存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安全使用的期限一般在50至100年间,目前还未开发出能够有效延长其寿命的技术手段。
  在北京,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位于天安门广场东南角,是我国铁路的早期建筑。但是,百年老站曾经失去昔日风采,车站里面则布满了商店、摊位,这一错误直到近年才得以纠正。在当今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过程中,如何保护好名人故居一直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乃至整个社会极为关注和倍感沉重的话题。
  2005年,北京市有关部门核实在四个城区内共有308处名人故居,但是,只有少数被辟为博物馆、纪念馆。每一代人都有一个神圣的使命,就是把前人的创造留给后人。
  虽然20世纪建筑遗产与我们相距只有百年,但是由于其艺术多元、技术先进和人文共融,使它们的价值更贴近时代,所以20世纪建筑遗产也是文化记忆的摇篮,其价值表现在:
  一是使人类发展记录更加完整。今日人类社会,鼓励多样化地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评价文化遗产的价值,包括人类从刀耕火种到遨游太空的每一步足迹。而20世纪人类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活动,也远比古代更为多样、更为复杂。20世纪作为社会变迁最为剧烈的文明时期,各种重要的历史变革和科学发展成果,都以各种特有形式折射在20世纪建筑遗产上,见证了每一阶段、每个角落发生的不平凡的故事,这就是20世纪建筑遗产的重要价值所在,它们详细书写着历史的每一篇章。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应该不仅限于建筑形式,还应当考虑到作为整体构成部分的广泛的生态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和文化框架,应当强调记忆的重要性。即“从单纯的建筑角度的文化遗产观,向更加具有人类学精神的、多功能性和普遍性的观点转变”。
  二是使社会教育功能更加完善。20世纪建筑遗产形成于过去,认识于现在,施惠于未来。保护20世纪建筑遗产要具有前瞻性,目光放远。文化遗产是有生命的,这个生命充满了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故事成为历史,历史变为文化,长久地留存在人们的心中。2002年,以北大红楼为依托的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向社会开放,成为全国唯一集中研究、收集、展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博物馆。具有非凡意义的场所和事件对公众教育具有特殊价值,应纳入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标准之中,并对其保护策略加以重新思考。例如鸭绿江断桥既是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和屈辱的写照,又是新中国诞生后中国人民取得反侵略斗争胜利的历史见证。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位于青海金银滩草原上,如今这座封闭禁区完成了历史使命,作为重要的20世纪遗产加以保护。
  三是城市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在城市中,20世纪建筑遗产是难得的文化资源。每一个历史发展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形成鲜明的时代特征。在20世纪建筑遗产中,文化赋予了建筑更多的审美内涵,文化让建筑获得了灵魂。如在讨论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国庆十大建筑”是否列入上报名单的问题上始终存在争议,最终以建成不到50年,目前正在使用,尚未遇到被拆毁的危险等原因,未能将它们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美术馆和北京饭店西楼,均是戴念慈先生的建筑设计作品,这两座建筑在20世纪90年代初分别遭遇尴尬局面。保护和维修有利于延续建筑寿命,对于任何时代的文化遗产都至关重要。对于一些重要的20世纪建筑遗产来说,留住它们所拥有的文化意义同样关键。在国际上一些国家纷纷将20世纪著名建筑师的作品列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成为未来文化创造的典范。在我国,也有一些曾活跃在20世纪建筑设计领域的著名建筑师,开展了创造新民族形式建筑的探索,从而打破了外国建筑师对建筑设计市场的垄断,逐渐走上了科学设计的道路,应作为重要的20世纪建筑遗产加以保护。为此要开展20世纪建筑遗产的科学评估。面对数量庞大的20世纪建筑遗产,正确加以选择,进行价值判别,既是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前提,也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在对20世纪建筑遗产进行科学评估时,应当客观而宽容,为后人保留延续的空间。健全的科学评估原则是构成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有效基础;要探索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方法。当前,随着20世纪建筑遗产在国家和地区保护名录中所占比例的不断上升,引发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如何合理实施保护与修缮问题尤为关键,无疑对今天实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产生深刻影响。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20世纪遗产科学委员会,近年来就集中关注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三大主题:(1)如何认定时间较晚的建筑遗产;(2)研究特殊构造技术和材料的运用;(3)研究特殊设计问题。通过这些研究,试图解决保护面临的诸多难题:如何对20世纪建筑遗产周边不断变化的城市空间提出规划要求;如何评定列入20世纪遗产的建筑物群的兼容性功能;如何对20世纪遗产中的大型现代建筑保护修缮的经济可行性进行评估等。同时,应通过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成果,获得社会各界认可,而要真正获得所期望的社会支持,需要及时将保护信息向社会公布,建立保护标识以便于公众认知。要实施20世纪建筑遗产的合理利用。保护文化遗产的最大动力是保存文化,而保存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传承文化。
  “对老建筑最有意义的保护是找到它‘再利用’的方式。”这是加拿大建筑师P·M·歌德史密斯广泛强调的观点。这一观点正在实践中成为一种共识。今天,发展新的文化项目不意味着一定要建设新的建筑,让老建筑有“新作为”是更理想的选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2:04 , Processed in 0.09155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